《火星救援》,一部為處女座洗白的電影!

2021-02-21 若道

作者/大衛·瑞雷
翻譯/李含

由好萊塢型男馬特·達蒙主演的電影《火星救援》近期在國內熱映,在驚嘆植物學家生存能力的同時,本文為大家揭秘電影背後有關共時性(見文末「星座知識小課堂」)的秘密:男主角、其飾演者、原著作者甚至首映式的時間,無一不涉及處女座!而且電影中深陷困境的植物學家能夠成功返回地球,靠的就是他按部就班、一絲不苟的處女座精神!木星停留在處女座的這個時刻,宇宙通過《火星救援》告訴大家:別再黑處女座了好嗎,關鍵時刻它是可以救命噠~


《火星救援》片段,植物學家為了在火星上生存下去,用處女座的方式逐一解決問題。

從佔星學上看,《火星救援》與木星的關係和與火星的關係一樣緊密 —— 那就是木星在處女座。當陷入困境的太空人馬克·沃特尼,也就是馬特·達蒙所扮演的角色,聲稱「我是這個星球上最偉大的植物學家」,我想到的就是:「我的天啊,木星在處女座,就是這樣!」

木星在2015年8月進入處女座,然後在這個星座停留到2016年的9月8日。木星的星座位置預示著哪些元素會成為流行熱潮,在與處女座相關的元素之中就有植物學。

你只需要看看馬克·沃特尼,他將自己的食物和土豆列表貼上標籤,以處女座適應的方式理性的解決問題。他把孤立的科研工作站中所有物品編成目錄,甚至分析他的女船長在火星逗留時播放每一首70年代音樂的次數。

這並不是金牛座;這是處女座


馬克·沃特尼在火星上種土豆

事實上,《火星救援》頌揚了處女座的一切!

馬克·沃特尼用「樂觀務實」(木星處女座)的精神適應了他所面臨的危險境遇。他遵照「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也就是理性 —— 一步一步。儘管有失策和噩運,沃特尼秉持「對理性力量的信念」(木星處女座)應對一切局面

他的幽默也源自理性,他把自己定義為一名「海盜」,或他含蓄的幽默說辭,「Hi,我是馬克·沃特尼,顯然,我還活著。」

馬克·沃特尼對太空人候選人的演講就像是一份木星處女座的證明書,講述了如何度過人生最大的挑戰性危機

「At some point, everything's gonna go wrong and you're going to say, this is it. This is how I end. Now you can either accept that, or you can get to work. That's all it is. You just begin. You do the math. You solve one problem and you solve the next one, and then the next. And If you solve enough problems, you get to come home.」

「在某個時刻,每件事都不對,你想要說,就這樣了。這就是我的終結。現在你要麼接受,或者你可以去工作。很簡單,就是這樣。你開始了。你進行計算。你解決了一個問題,然後又解決了一個問題。當你解決了足夠多的問題時,你就踏上了回家的路。」


為了觀察一下馬特·達蒙的星圖中有沒有任何共時性,我繪製了他的出生星圖。是的,有一顆個人行星落在了處女座,那就是火星在第八宮,這個掌管著生存的宮位。哦,他還有南交點落在處女座



2015科幻巨作《火星救援》多倫多電影節首映禮


出於好奇,我繪製了《火星救援》在多倫多電影節第一次公開首映時的星圖,時間是2015年9月11日,9:30p.m.,地點是加拿大多倫多

月亮在每個月只有大約2小時的時間在1°之內入相位與木星成相。假定一個月為30天,那麼就有720個小時。所以來計算一下,720個小時中的2個小時,也就是1/360,意味著每個月裡有0.0027778的機率月亮與木星接近合相。科學來看,這是多小的概率呀。從整體論來看,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巧合,或共時性

木星在處女座6°51』,月亮在5°45』處女座


這至少是與木星處女座相關的一次共時性事件,難道不是麼?要了解更多的意義,我們注意到木星和月亮與海王星成對分相,海王星是掌管著想像力與電影的行星。這部充滿想像的電影將在全球上映。我知道你們中有些人會想,「也許有一位佔星師選擇了在電影節首映的日期和時間。」這不太可能。這些電影節的時間由電影節的組織者安排,而不是由電影製作人安排。

一位植物學家,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巴克納爾大學的植物學教授,克裡斯·「瑪蒂娜」博士(瑪蒂娜這個名字源自以火星命名的羅馬神「馬爾斯」)決定用角色馬克·沃特尼的名字命名一種在澳大利亞發現的新植物。



瑪蒂娜的實驗室團隊決定將這一新物種命名為Solanum watneyi (茄屬沃特尼),向我們展示植物學家也是很酷的。瑪蒂娜在她的博客中寫道: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plant that Watney manages to grow on Mars is none other than Solanum tuberosum (the potato), a member of the same genus as our new species, Solanum watneyi. Coincidentally, the new species also grows in reddish (dare I say, "Mars-like") soil in its native habitat.」

「值得注意的是,沃特尼在火星上種植的植物正是茄屬馬鈴薯(土豆),與我們的新物種茄屬沃特尼是同一種類。巧合的是,新物種在它的原生棲息地上也生長在紅土地上(我敢說,「和火星一樣」)」。

當然,瑪蒂娜教授為植物學的新流行而感到興奮:

「Did you catch that line at 1:40? That's Damon's character saying, "I am the greatest botanist on this planet." If you listen hard enough, you might also hear the sound of thousands of real botanists on Earth cheering our brains out. We botanists often feel like underdogs, to be perfectly honest.」

「你是否注意到在1:40,達蒙扮演色角色說,「我是這個星球上最偉大的植物學家。」如果你聽得夠仔細,你還會聽到地球上成千上萬真正的植物學家為自己的頭腦歡呼的聲音了。坦白說,我們植物學家常常覺得自己不被重視。」

在我看來,地球上成千上萬真正的植物學家為自己的頭腦歡呼,這非常符合木星在處女座的特色


在我們的星座文化偏見中,處女座覺得自己不被重視,自己是被低估的受壓迫者麼?答案是肯定的。



嘿,現在做一名植物學家是很酷的事情,在接下來差不多9個多月的時間裡,處女座有機會成為最受歡迎的星座。期待從現在到2016年9月9日有一大波選擇主修植物學的學生吧 —— 也許他們中許多人有太陽、月亮、上升或水星、金星、火星這種個人行星落在了處女座。是的,也許甚至是木星在處女座。

享受這一切吧,處女座人!

★ 對大衛老師的文章有共鳴,想要一吐為快?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也可以投稿到郵箱nodoor@vip.126.com分享你的觀後感!


《火星救援》的電影改編自作家、軟體工程師安迪·威爾的小說。

安迪成長在南加州,他的父親是一位物理學家,母親是一位電機工程師,父母在他八歲時離婚。他還是小男孩時就閱讀科幻小說,雖然他的正職是軟體工程師,但他從二十幾歲時就開始撰寫科幻小說了,數年來他都在他的網站上連載自己的小說。

「火星救援」的書迷 —— 在他的網站連載的叢書 —— 強烈的要求他出版亞馬遜Kindle電子書,他以每本99美分的價格出版了這些書。小說銷售不錯,於是皇冠出版集團購買了版權,之後,他的小說首次亮相就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上排名第12。

威爾研究了火星上的情況,運行的軌道,載人航天的歷史和植物學,這樣讓他的故事儘可能的符合科學。受到飛行恐懼症的影響,安迪在受到邀請後不能造訪電影在布達佩斯的科達工作室拍攝地。2015年在藥物和治療的幫助下,安迪至少可以飛到休斯頓造訪詹森航天中心。

雖然他並未公開出生時間,但安迪於1972年6月16日出生於加州的戴維斯。月亮在6月16日的4:03進入處女座—— 所以安迪的月亮很有可能落在處女座。而如果安迪出生在10:58-13:25這段時間裡,那麼他的上升星座也會落在處女座。如果我找到了安迪·威爾的出生時間,我會在微信上發布。

共時性(Synchronicity)
也可稱為同時性,其實是對神秘現象的一種解釋。例如,你正在想自己的朋友,朋友就來了;或者你夢見一些事,後來就聽說,就在你做夢的同時,就發現了這些事;等等諸如此類的有意義的巧合。

佔星學是研究形體運行軌跡和特質與人類世界或個人經歷的共時關係的一種學問


特別提醒:希望將若道文章轉載到各自公眾號的朋友,轉載時請註明「轉自若道微信公眾平臺」,並附上若道佔星的Logo。謝謝!

2016年1月5日-1月8日,格羅夫及其團隊將在北京舉辦三天全息呼吸工作坊2016年1月11日-1月17日,格羅夫和佔星大師塔納斯將在北京舉辦七天全息呼吸與原型佔星工作坊。詳細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了解。

相關焦點

  • 《火星救援》影評:一部前所未見的紀實科幻片
    值得一提的是,《火星救援》是今年進口分帳片的倒數第二部,在它之後只有一部《海綿寶寶曆險記》。作為好萊塢的扛鼎之作,在2015年總體分帳片票房慘敗給國產片的情況下,《火星救援》成了「救命稻草」。(11月27日《東北新聞網》)  《火星救援》改編自安迪·威爾的同名小說,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雷德利·斯科特擔綱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克裡斯汀·韋格等主演。
  • 《火星救援》一部學霸在火星被拋棄後種土豆,最終獲救的高分電影
    大家好,我是Mandarin,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部學霸在火星被拋棄後種土豆,最終獲救的電影——《火星救援》。男主馬特呆萌跟隊友在火星執行任務的時候,遇到了風暴,呆萌被一個類似鍋蓋一樣的衛星天線給撞飛了,醒來以後發現火星上只剩下自己一個人了,納尼,隊友不會被火星的怪獸給吃了吧?
  • 電影搶票《火星救援》啦!
    看點一:熱門硬科幻小說改編 揭秘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火星計劃; 電影《火星救援》改變自安迪·威爾的同名處女作,他也是這部電影的編劇。同時,他也透露在這部電影中,有大段的篇幅是由他自己一個人來演繹火星上的漫長生活。《好萊塢報導者》稱觀看達蒙的太空獨角戲是種享受,在他的詮釋下,主人公馬克火星求生的奇蹟很有說服力。看點三:科幻大師雷德利·斯科特寶刀未老 期待值爆棚; 許多影迷表示,《火星救援》就衝「雷德利·斯科特」這個名字,就值得買票。
  • 《火星救援》新片速遞 這是一部可以呼吸的電影,年度前三甲?
    甚至於,你還能找得到鋼鐵俠、《指環王》的「彩蛋」……就在昨天,年度大片《火星救援》正式在內地上映。早在一個多月以前,這部由著名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主演的電影就已經在北美和香港等亞洲地區先行上映,票房和口碑都相當可觀。而根據在中國的前期點映和昨天第一波觀眾的反饋,普遍評分8-9分也值得你走進電影影一觀。
  • 盤點與火星有關的科幻電影|火星|火星救援|布萊恩·考克斯|bbc|...
    《火星時代》(美國2016年科幻紀錄片連續劇)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拍攝的科幻娛樂紀實巨作《火星時代》是一部帶有半劇集半紀錄片性質的有劇本節目,故事中兩條時間線並行發展——一條是現在,一條是未來。其中有一部分紀錄片形式的訪談鏡頭,還有一部分故事片形式的有劇本內容。具體而言,該劇描述2032年人類殖民火星的歷程。
  • 【942福利】電影搶票《火星救援》啦!
    看點一:熱門硬科幻小說改編 揭秘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火星計劃; 電影《火星救援》改變自安迪·威爾的同名處女作,他也是這部電影的編劇。同時,他也透露在這部電影中,有大段的篇幅是由他自己一個人來演繹火星上的漫長生活。《好萊塢報導者》稱觀看達蒙的太空獨角戲是種享受,在他的詮釋下,主人公馬克火星求生的奇蹟很有說服力。看點三:科幻大師雷德利·斯科特寶刀未老 期待值爆棚; 許多影迷表示,《火星救援》就衝「雷德利·斯科特」這個名字,就值得買票。
  • 《火星救援》原著小說作者進軍好萊塢 為電影寫劇本
    據外國媒體報導,大熱科幻電影《火星救援》(The Martian)的原作小說作者安迪·威爾(Andy Weir)開始密切合作影視圈,他近日透露:正為一部電影和一部電視劇劇寫劇本。
  • 《火星救援》:致敬生命,生死救援!
    電影《火星救援》是2015年推出的一部極具科幻冒險故事的電影,該片將故事背景設計在遙遠的火星,確實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看點。其根據著名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一經上映就獲得了不錯的高口碑回饋。這部作品講述了由於遭遇意外,植物學家馬克不幸與宇航團隊失聯,隻身一人迷失在火星上,面臨著飛船的損毀和面對生命能源的耗損,其憑藉著勇敢與樂觀引起了地球上航天局的注意,於是一場關於火星的生命救援行動緩緩展開。可以說這部電影是典型的科幻與冒險系列的二合一,其不僅是當時很出色的商業片代表,也格外的貼合人們的生活,拉近了人們與科幻之間的距離。
  • 《火星救援》求生的欲望
    而當今不乏以太空為主題的電影作品,《火星救援》這樣的故事大綱看似單一,但其焦點可透過主角在面對困境之際,對應到社會輿論以及公部門運作的複雜關係,使得《火星救援》的故事不僅僅只是描述主角馬克在火星上求生的過程,同時也描述了地球上焦急的人們如何展開遙遠的救援行動,其旁枝故事線發展得相當精採。
  • 火星救援:你能想到這是一部科幻喜劇麼?
    就是嘛,這明明應該是一部太空驚悚片嘛,就好像雷德利斯科特之前的《普羅米修斯》,或是《異形》,一群太空探險者,來到未知的外星球,遭遇各種災難與恐懼事件,驚心動魄,緊張到不行,這都是雷導最擅長的。為什麼到了《火星救援》,就成了喜劇了呢?這也成為有些人對本片失望的原因,一點都不刺激嘛。沒錯,這片確實沒之前的很多科幻片刺激,因為,這更像一部喜劇。
  • 周五電影院 丨 火星救援:星際電影盛宴
    文章前面推薦的歌曲Life On Mars,是《火星救援》的主題曲,是一首非常經典的老歌。這部電影的配樂採用了許多經典的古典迪斯科歌曲,讓整部電影顯得非常輕鬆、愉快。這一點有點類似去年的漫威電影《銀河護衛隊》,同樣也是採用了許多經典老歌,讓電影顯得詼諧幽默。對了,忘了提,這部電影可以算是一部喜劇片,跟《星際穿越》《地心引力》等電影不同,可能要讓很多期待的影迷失望了,他沒有太多的緊張、刺激的橋段,更多的是展現人的能動性。如果毛主席他老人家還在的話,肯定會邊看這部電影邊點頭:「人定勝天!」
  • 火星和土豆的愛恨糾葛 聽聽《火星救援》電影主創怎麼說
    」嘛,NASA一個接一個開發布會,電影《火星救援》成了年度期待指數最高的科幻電影,甚至比去年的《星際穿越》勢頭更猛。在豆瓣閱讀的評價中,書評君發現,有人把《火星救援》評價為「火星版魯濱遜漂流記」,有人把沃克尼評價為「火星段子手」,有讀者受到感召決定要努力學習數理化、走遍宇宙都不怕,也有人感受到了「工程師」和「植物學家」這兩種工作對於生存的巨大意義和深刻價值(主角兼具這兩種職業背景)。
  • 如何看待《火星救援》這部電影?
    影片《火星救援》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講述了由於一場沙塵暴,馬克與他的團隊失聯,孤身一人置身於火星面臨著飛船損毀,想方設法回地球的故事。擼否君很容易被這樣的故事感動,一是求生,浩渺的太空的孤獨之旅,二是團結,為救英雄的竭盡全力。那麼你是怎麼看《火星救援》這部片子的呢?
  • 《火星救援》,可能真的被高估了
    Ridley Scott執導的《火星救援》,幾乎跟他的另一部電影《黑鷹墜落》一樣,會成為一部細節摳到極致的影史經典。雖然IMDb 8.2的高分推動它不斷地刷新票房紀錄,但可能仍舊與經典無緣。 這個帶有強大的主角光環的「太空宅男」輕鬆地在火星開發出了多項生存技能樹,這些技能樹背後就是最被人稱道的是技術細節的超預期呈現。 而這一點,也是推高IMDb評分的主因之一。 我的結論是,如果拋開這些技術細節,《火星救援》就是一部爆米花電影,IMDb 8.2的高分也只是暫時的。
  • 《火星救援》:喜劇貫穿全片 以科學思路救援一切
    《火星救援》:喜劇貫穿全片 以科學思路救援一切 時間:2015.11.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桃桃林林 分享到:
  • 【貼吧精選】一個土豆撐起的電影《火星救援》
    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為大家推薦的帖子是,呃,小編自己寫的帖子《一個土豆撐起的電影《火星救援》》。
  • 《火星救援》真的完爆《星際穿越》嗎?
    票房中等大師名頭叫得響,題材新鮮度不夠《火星救援》10月2日在北美公映,首周末票房5500萬美元,乃史上10月電影開局成績的第二高。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個周末,《火星救援》再次入帳3700萬美元。上映10天,耗資1.08億美元製作的《火星救援》已收回成本。
  • 原創《火星救援》書評+影評
    《打包去火星》是一部逗逼的嚴謹科普作品,《火星救援》是一部嚴謹的逗逼科幻小說。這麼說應該不算錯。我是衝著網上看到的一句電影評論去看《火星救援》原著的——這裡(指電影)居然沒有渲染家庭親情的戲份!我素來厭煩美國片無論什麼題材都要扯上老婆孩子等主人公回家,好像不這樣就三觀不正。所以毫不猶豫去美亞上買了原著來看,看完正好去看電影。
  • 《火星救援》:I will survive
    《火星救援》的故事就這麼開始了。《火星救援》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由著名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塞巴斯蒂安·斯坦主演。影片的故事很簡單,中國大陸上映的譯名就已經劇透了一大半:講述的就是馬特達蒙飾演的太空人馬克·沃特尼因為一次突如其來的火星風暴,被獨自一人困在火星上,並等待救援的「太空魯賓遜漂流記」的故事。
  • 《火星救援》科學的魅力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經典美國科幻航天電影——《火星救援》。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部《火星救援》由執導過《銀翼殺手》《異形》系列等多部科幻片的雷德利·斯科特導演,家喻戶曉的人氣男星馬特·達蒙主演。以一名在火星遇險的太空人視角展現人類運用科學智慧,在險境中求生的精彩故事。下面請各位跟隨小官一同邁入太空,看看主角如何化解本次太空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