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財經獨家專訪視頻
本文約5767字,閱讀需15分鐘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作家伍綺詩在《無聲告白》中的這句話,最能表達6年前意氣風發的楊永潮離開碧桂園時的心情。
楊永潮是誰?是那個首次把碧桂園帶入千億陣營的營銷老將,是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的侄子,也是他堅實的左膀右臂,被寄予無限厚望。
楊永潮在住所接受掌柜財經獨家專訪
2014年的8月19日,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公告宣布,楊永潮因個人事務提出辭任公司執行董事及執行委員會成員,其辭呈獲董事會批准。
楊永潮正式告別碧桂園!
輿論譁然,彼時的碧桂園剛剛躍入千億門檻,正是高歌猛進風頭正勁之時。
楊永潮的離開,引發了業界無數猜想。沒有給業界和媒體太多深究的機會,楊永潮帶著妻兒飛抵澳洲。
「我想在一個清靜的地方,重新思考一下今後的方向,想彌補這些年未能陪伴妻兒的遺憾,也讓自己長期緊張的身心有個徹底放鬆的機會。」
楊永潮在澳洲陪伴著他的三個孩子們,度過了他人生中最為愜意輕鬆的10個月。
當未來非常清晰的呈現在眼前的時候,楊永潮回到了國內,帶著一幫追隨他的營銷幹將,開始創業。
楊永潮開始帶著自己的夢想,開啟了他職業生涯中最為難得的創業體驗。
一直到2020年11月那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楊永潮在自己位於廣東的一幢別墅門口,穿著西裝卻愜意的趿著拖鞋,迎接前來採訪的掌柜財經團隊,這是他整個職業生涯中少有的幾次採訪之一,也是他最為開放和聊得最多的一次採訪。
楊永潮在住所與掌柜財經團隊合影
在一片綠樹掩映下的別墅,幽靜溫馨,從二樓的窗戶往外看,有一片碧綠的小湖泊,在陽光照射下泛著波光,空氣裡有股淡淡的混雜著桂花和青草的清香,沁人心脾。
但經歷了6年的創業洗禮,此時的楊永潮早就今非昔比。
他的小兒子剛剛出生,他成為4個孩子的父親。
他的母親也退休了,在家可以吃到母親做的飯菜,這讓他很開心,但也很遺憾,因為不能打包母親做的酸梅鴨帶上飛機。
在實現了他一直擺脫束縛想要實現的創業夢想後,他結束了傾注心血親手創辦的潮創,帶著6年深刻的創業體驗與收穫,帶著對房地產新營銷時代新的思考與規劃,重新回到了公眾視野。
這個曾經有點桀驁有點不羈卻被教導必需沉穩的少年,終於深刻的理解到了——束縛的思維與放飛的理想並不衝突。
「江湖還需要我,而不是我需要江湖。過去我的經歷訓練我如何成為優秀的職業經理人,而不是如何做好一個老闆。」在經過痛苦的斷舍離之後,這是楊永潮再一次為自己重新定位。
楊永潮回歸了。
不是碧桂園,也不一定是房地產企業,而是新媒體、新金融、新地產等一切存在機會的領域,都將可能是他新的舞臺。
用自己這些年積累的營銷專業特長和管理經驗,在這些領域進行專業化輸出,例如可能與志同道合的企業成立營銷專業化公司,幫助這些企業進行專業細化管理,並推動專業化公司的資本運作。
「我叫永潮,永立潮頭,在各個行業,都應該走到前面,才不枉人生一場。」嘗試了做老闆的酸甜苦辣後,楊永潮開始審視自己的價值,重回職業經理人的身份定位,讓他覺得自己的專業潛能能夠擁有更為廣闊的空間,也更能讓自己靜下心來,專注的去做專業的事情。
在想清楚了這件事後,他前所未有的輕鬆與自信。
楊永潮在住所接受掌柜財經獨家專訪
辭別20年職場
在碧桂園的20年職業生涯,他用了「一生受益無窮」來概括。
「初中時就跟在長輩身邊學習,他教我們要真誠待人、不說大話、做好再說。我第一次做銷售賣房,那個影響我一生的長輩就在一旁言傳身教。「
多年後當楊永潮回憶起這段經歷時,仍清晰的記得,那天正下著雨,有個沒打傘衣著普通的老太太慢慢走著,身上已被淋溼,那位人所皆知的長輩看見了便喊司機停下車,問老太太去哪,送她一段,路上聊天發現老太太正想買房,後來她找到楊永潮買了6套別墅。
楊永潮的第一次銷售就做了個大單,這讓他對自己對營銷有了更強的信心,也啟發了他如何做合格的營銷,從此開始學做」一個善良的人「。
從銷售做起,楊永潮在碧桂園先後分管營銷業務,創建碧桂園營銷體系,管理員工超過2萬人。
一幹就是20年。
追隨著這家企業成長的足跡,見證著這家企業從一家地方小型企業成長為一家知名的香港上市企業。
即便是在多年後,楊永潮仍難以掩飾他對這段經歷的自豪與驕傲。
楊永潮在住所接受掌柜財經獨家專訪
特別是他一手創建的營銷體系,這讓他」很有成就感!「
其中一些營銷理念,至今看來仍是很有前瞻性的營銷策略。
2012年,楊永潮曾提出一系列營銷舉措,如「夜間營銷」「立體營銷」「全員營銷」「全民營銷」。
2013年,碧桂園衝進千億俱樂部,楊永潮因此被業界稱為「全民營銷教父」。
這一年,國內房地產進入高光時刻。
2014年8月,正值職業生涯巔峰的楊永潮選擇告別服務20年的公司。
他對外的解釋是「去找尋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在這次掌柜財經的獨家專訪中,他首次公開透露當時離開的原因。
「我一直在思考,想在營銷專業領域方面做一些新的探索,比如營銷體系的專業化發展,但對於當時高速發展的企業而言,決策層需要權衡的是規模、業績和利潤,因為要為投資者和股東負責。」
想要離開公司自己去實現這些想法的念頭困擾了楊永潮很長一段時間。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跟工作沒關係,關乎生活。
「總有人說你的成功是因為你的身份。所以公司對我們要求更嚴格,人家工作8小時,我們工作14小時,人家做到100分,我們要做到200分。」
這種特殊身份,的確讓楊永潮擁有更多機會,但同時也承受著巨大壓力,這讓楊永潮工作前10年他幾乎沒休息過一天,錯過了很多和家人共處的時光。
他希望有機會停下來,有更多時間能陪伴家人。
創業6年的得與失
愛拼才能贏的勁,似乎早已融入楊永潮的骨子裡,澳洲生活愜意舒適、悠然自得,日子過得很慢但很充實。
「雖然在休息,但沒有徹底閒下來,和團隊一直在研究市場,為創業做準備。」閒不住的楊永潮總覺得缺了點什麼,在澳洲生活了10個月後,楊永潮還是決定攜家人回國,步入創業行列,開始了第二段職業生涯。
楊永潮在住所接受掌柜財經獨家專訪
沒有了規模和業績束縛的創業,讓楊永潮多少找到了一點想做事情能做事情的豪邁感。
創業這幾年,做過項目代理、開發操盤、跨境電商,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也賺了一些錢。
項目代理業務覆蓋十幾個省,先後做了四五十個項目,巔峰時業績超百億。操盤開發了兩三個小樓盤,規模體量不算大,一兩年就做完了。
除了老本行,楊永潮對跨境電商有著極高的熱情,當時義大利奢侈品在國內很受歡迎,他專門實地考察,回國後嘗試將10萬多個義大利中小企業、品牌與國內商業地產結合,引進到廣州、深圳的一些工業園區。
之後兩年,公司開始調整發展思路,從實業轉型為投資,收購工廠做工改住項目,出售提供給房企。
直到2019年底停下來,真正創業時間只有兩三年。
對於自己創業這幾年的得與失,他很客觀的進行了總結,「從專業上來講,我是成功的,但作為老闆來講,我失敗了,至今外面還有2000多萬佣金沒收回來,有些項目賣的很好,卻不籤約不付傭。」
「懂專業的人,並不意味著能做一個好老闆。專業的事情需要專業的人做,老闆要專注於如何做一個好老闆。」楊永潮開始明白,在房地產已經專業化、巨頭化的時代,傳統單兵作戰的方式無法適應行業發展趨勢。
在楊永潮看來,「決定一家企業能否取得成功的最大因素在於領頭人,這個人懂做老闆、懂做掌舵人,才能讓企業走向成功。雖然專業同樣重要,但領導人是核心。我認為自己還是適合做專業的事。」
今年3月,楊永潮親手按下STOP鍵,結束了6年的創業生涯。
回歸職業經理人角色
「過去的經歷,培養我如何成為優秀的職業經理人,而不是如何做好一個老闆。我還年輕,應該再出來,抓住青春的尾巴。」
他開始思考,或許做一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更適合現在的自己。
而讓他最終確定重新回歸職業經理人隊伍,是他朋友的一句話。
前不久,他和一幫朋友吃飯,有朋友跟他說,「潮哥,江湖還需要你,你應該再出來。」
走過野蠻生長的黃金時代,分享城市紅利的機會越來越少,如今房地產行業已經進入了拼資源、拼專業的白銀時代。
專業,才是房地產新營銷時代最需要的底氣。
沒多久,楊永潮以顧問身份加入上海一家百強房企,擔任聯席總裁,以職業經理人的身份重新回到公眾視野。
「今年春節後不久,我和這家公司的老闆見了一次,聊得很愉快,當時我說要提3個條件,他說別說3個,100個我也答應你。」楊永潮坦言。
當然,上海的這個平臺最吸引楊永潮的,是他擁有獨立運營的權利與空間!
這家公司沒有布局華南,上半年楊永潮大部分時間花在組建華南團隊,為深耕大灣區市場做準備。如今團隊已經搭建好了,不料受疫情以及三條紅線政策影響,進度推進有所擱置。
這讓楊永潮蠢蠢欲動的專心抱負帶來一些遺憾。
楊永潮在住所接受掌柜財經獨家專訪
大灣區機會無限,楊永潮非常看好這裡。雖然頭部企業在灣區實力雄厚,但大灣區產品仍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還沒有做到真正差異,尤其是高端產品。
幾千億銷售額的頭部房企,很難專攻某條產品線,但發展中的中小企業就有更多探索的空間,通過差異化做真正意義的豪宅,為大灣區提供有價值的產品,為企業實現專業化發展和專業資本化運作。
楊永潮說這就是他一直想要實現的專業營銷夢想,對於產品的設計打造以及新營銷模式,他有很多思考和想法等待去施展。
目前,楊永潮的工作重心放在幫助這家公司把幾百億的待售貨量變現,為公司經營發展提供穩定的現金流。
「我做過職業經理人,也做過老闆,既能站在老闆的戰略高度,又能站在專業高度,去提專業化的東西實現企業在專業線條上的事情。」楊永潮非常清楚自己的職業經理人優勢,這個行業也更需要有人沉下心來去做專業的事情。
「有人問,我是不是只考慮1000億以上的企業?我說不是的,5000億可以,50億也可以。我更看中的是和核心管理層理念是不是一致。有多少資源、多少待遇、多少空間,這些對我來說不重要。不一定是要在老本行房地產,這幾年新媒體、新營銷、新金融發展勢頭迅猛,也有很多機會。」
一個能夠契合自己理念的平臺,能有很大的空間去發揮,這個平臺可能是房地產,可能是新媒體,也可能是新金融,沉澱下來的楊永潮對自己有了更大的信心。
問答實錄(節選)
掌柜財經:您在大型企業有20年營銷管理經驗,最想跟業界分享的經驗是什麼?
楊永潮:營銷沒有專業,今天的專業,到明天就不行了,好的營銷體系就是適應變化。做營銷的人並不是神仙,不可能一個月甚至一周說賣光就賣光。最根本是要在產品上下功夫,比如戶型、物業、園林,還有增值服務等。
我看過一個採訪,記者問,「你為什麼買薇婭的產品,是不是很好用?」受訪者說,「是什麼產品不重要,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她了,沒聽到她聲音,我就覺得那天不舒服。」這才是真正成功的營銷,靠口碑積攢的,賣房子也是同理。
掌柜財經:您曾經見證過一家房企業績首次破千億,在您看來制勝的法寶是什麼?
楊永潮:這家企業真正厲害的是前置營銷。比如拿地,我們看中了四五塊地,最終可能只能拿到一塊。在拿地之前,我們會準備好這四五塊地的全部資料,包括戶型、策劃、工程,甚至媒體對接,全部都做好了,一拿到地很快就可以進場動工。
還有要重視用戶需求,十年前,我們就提出讓買家參與設計房子,買家參與線上設計,更有參與感,你自己參與建造這個房子,肯定願意去買。就好比你自己做一個菜,你願意吃光它。
掌柜財經:您說曾過宇宙第一房企的模式不可複製,現在還持同樣的觀點嗎?
楊永潮:他為什麼能成功?強在它建立了強大的系統,制定了很多行業的營銷玩法。
很多中小企業為什麼不成功?要麼盲目照搬別人的經驗,要麼簡單粗暴制定目標。沒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打法的,起不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模式是系統的,不是單純某個環節,沒法複製。不只是宇宙房企的模式不可複製,其他頭部房企的模式也不可複製。
掌柜財經:您如何看待新媒體與新營銷的關係?
楊永潮:對地產而言,新媒體是很好的介入埠和營銷方式。
以前我們做營銷,找推廣接觸了10萬人,派了8000個籌,開盤當天賣了3800套房子,大家只看到當天賣了3800套,而沒人知道我推廣的10萬人去了哪裡。現在通過大數據、新媒體,完全可以把這10萬人留下來,就算今天不買,他總會關心房地產,後面再加推,或者賣公司的其它項目,就相當於擁有10萬個潛在客戶。
掌柜財經:您2014年創業成立公司,如何評價這6年創業生涯?
楊永潮:去年年底開始停下來,實際上創業時間只有兩三年。
從專業上來講,我認為是成功的,但作為老闆來講,我失敗了。至今外面還有超2000萬佣金沒有收回來,有些項目我們賣的很好,到最後不讓籤約不給佣金。
這6年創業經歷,讓我對自己過去20多年的職業生涯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第一,身為職業經理人,平臺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過去我的職業經歷訓練我如何成為更好的職業經理人,而不是如何做好一個老闆。
第三,我正處於黃金工作年齡的後半段,還年輕,應該再出來。
掌柜財經:房地產經過多輪調控後進入微利時代,您認為現在房地產營銷要提升哪些專業能力?
楊永潮:房地產進入微利時代,短期內中國房地產受到一定政策影響,再加上疫情、中美關係,這段時間接觸到一些做到幾百億的企業都說要破產清算。
第一波受影響的肯定不是頭部企業,不過發展速度肯定會受影響。對一些中小企業來說就比較難,尤其是三道紅線一出來。
短期,整個行業不算太好。中長期,發展好的城市越來越好,比如一線城市、大灣區都會有不錯的發展,四五線未來兩三年會很難。房地產三五年一個周期,接下來兩三年一二線可能會出現不錯的機會。再過三年,三四線可能會短暫出現好機會。
房地產營銷不是簡單賣房子,有很多空間可以發揮。比如宇宙房企的小程序有幾千萬編外經紀人,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流量。有幾千萬流量,賣什麼不行呢?賣礦泉水、農產品,都是個很好的埠。
未來拆分營銷板塊,進行專業化運作,資本化運作IPO,將會是一個趨勢,就像現在很多房企剝離物業板塊上市一樣。
房企不會只做房地產,它會多元化發展。中國不會出現萬億規模的房企,頭部房企做到一定規模,或分拆業務板塊,或跨行業發展。
掌柜財經:您認為職業經理人和創業者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楊永潮:懂專業,並不意味著能做一個好老闆,這是這幾年我最大的感觸,專業的事情需要專業的人做,老闆要專注於如何做一個好老闆。
決定一家企業能否取得成功的最大因素在於領頭人,這個人懂做老闆,懂做掌舵人才能讓企業成功。雖然專業業務也同樣重要,但領導人是核心。
-END-
主編 |佩奇
主筆 |蛋醬運營 |石墨
視覺 |文浩編輯 |三傾
* * * *
有興趣了解房地產相關知識
想即時掌握房地產一手資訊的
歡迎大家留言或私叩掌柜君~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