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了近一個月的熱播劇《都挺好》,邊看邊吐槽「蘇家渣男團」,卻不料在大結局時哭紅了眼。
蘇大強突然走丟,明玉四處尋找,最後在蘇家老宅胡同找到蘇大強,此時,蘇大強已完全不識女兒,明玉哭成了淚人。原來蘇大強患上阿爾茨海默症……
《都挺好》迎來大結局,這一波劇情反轉讓人猝不及防。
孝子蘇明哲懂得了孝順不該是一味地縱容,回歸小家庭;
媽寶男蘇明成一夜長大,還上了欠家裡的錢,去了非洲埋頭苦幹;
明玉重拾兄妹情,放下對母親的怨恨,也開始反思該如何和老爸相處;
兄妹三人和諧同框的畫面越來越多,一家人的陳年積怨破冰。
蘇爸也放下執念,不再怕女兒管,搬進明玉家,一改之前作天作地的畫風,突然有了當爹的樣子。
但好景不長,好友老聶的中風,加之蘇爸發現自己記憶力減退,開始憂心。
於是決定趁著自己沒糊塗,湊齊一家人,立遺囑,說如果他不在了,最大的希望是三個子女可以沒事多走動,能互相幫忙就互相幫忙。
說到動情之處,還淚灑現場。
話音一落,隨之虐心的一哭,觀眾跟著心酸,眼前這老頭還是前兩天恨得牙根痒痒的蘇大強麼?觀眾紛紛為這位大渣男落下了淚。
劇情反轉是藝術作品屢試不爽的良藥。
就拿憑藉推理懸疑小說《放學後》獲得第31回江戶川亂步獎的日本作家東野圭吾來說,他的懸疑大都來自於劇情反轉這個套路,但我們就吃這一套。
在《嫌疑人X的獻身》裡,大部分觀眾在劇情開始就知道兇手是誰了:家庭主婦失手殺了渣男丈夫,主人公——中學數學教師石泓幫兇手掩蓋了案件真相。
所以,大家都會把注意力集中在物理教授唐川與石泓展開的高智商對決之中,整個故事一直在一種隱忍和暗爽的氛圍中徐徐展開。但誰能想到,這卻是一個案中案呢?
故事裡有一個細節,靖子和路人甲先生吃飯時,石神在旁偷窺,耳邊是石神不帶情緒的獨白,說著「靖子,快和這個男人斬斷聯繫。不然這就是對我天大的背叛。你以為我是為你付出了多少」。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原來石神就是個變態啊」以及,「石神好恐怖」。因為靖子的確殺了人,所以如果她不想坐牢,她就註定要被石神控制一輩子了。故事無解了。
實際上,你錯了,這個情節是劇情反轉的關鍵。這裡凸顯出石神內心的不安。作為救命恩人,為什麼會在兇手面對別人感到不安?莫非他也有什麼秘密?
對。你自己去看。
熟悉東野圭吾的人應該知道,加賀恭一郎是他系列小說中著名的神探,此系列也號稱「死忠粉最鍾情系列」。作為一個警察,加賀目光如炬,能觀察到常人忽略的細節,挖掘案件謎底。
所謂細節,就是劇情反轉的關鍵。
「加賀恭一郎系列」共有10部作品,這一形象最早出現在1986年《畢業——雪月花殺人遊戲》裡。在該作品裡他是社會系四年級學生,劍道部主將,興趣是茶道與欣賞古典芭蕾,在學校裡被捲入的連續殺人事件中充當偵探角色。
那時,東野圭吾「還沒想過以他為中心寫成系列作品」。但隨著其他作品的陸續發布,這個偵探形象逐漸豐滿和立體起來。書迷隨著加賀恭一郎一次次的破案,也目睹了他的成長。
日劇《新參者》海報
在1989年的《沉睡的森林》裡,加賀以警察身份出場。當上刑警後他經常單獨行動,搜查現場目光犀利;加賀雖是文學院出身,對於工科的理化資訊科學等領域也多有涉獵。
90年代中後期加賀恭一郎在《誰殺了她》、《我殺了他》、《只差一個謊言》等作品中均有出場。
加賀恭一郎系列《祈禱落幕時》劇照
在2006年開始連載的《紅手指》裡,加賀以良知拷問迷失了親情的一家人,同時也披露了自己與父親的往事。
在2009年開始連載的《新參者》中,剛調配至日本橋人形町的加賀為查案而來回奔走。作為東野圭吾「加賀恭一郎系列」迄今最高傑作,它打著刑偵類旗號,卻講著溫情故事:一個女人被殺害,商店街的所有人都有可能是疑犯。
可是,在警官調查後發現,他們又都只是因為各自家庭中的難言之隱而撒謊。謊言被警官戳穿了,但家庭矛盾卻因此得到解決。
在這樣一部推理小說裡,我們卻看到了人生百態。書裡的主人公更像是線索人,而真正的主角是那街道上的平凡的人們。
那麼兇手究竟是誰呢?原來真相隱藏在謊話裡。
武漢劇院6月懸疑季
東野圭吾懸疑劇《新參者》
購票請戳海報
每周二送票時間
①文末留言
②點讚最高的3條評論
即可免費獲得
東野圭吾懸疑舞臺劇《新參者》演出票一張!注意:周五在武漢劇院看劇群公布中獎信息!
長按添加武漢劇院客服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