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婦幼保健院高通量基因測序讓罕見病現原形

2020-12-24 瀟湘名醫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曦 李媛媛 侯筱坤 濰坊報導

近日,濰坊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收住一例患兒,特殊面容,額前多發,眉毛稀疏,右眼內斜,查體見軟顎裂,肛門閉鎖並直腸舟狀窩瘻,雙側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皮竇,考慮存在罕見病的可能性,基因監測結果:發現KMT2D基因的1個變異,關聯的疾病為:Kabuki症候群1型(OMIM:147920)。入院後CPAP輔助呼吸,補液維持血糖等對症治療,給予顎裂患兒專用奶嘴餵養,奶量能自行完成。共住院治療9天,患兒症狀好轉出院。轉濰坊市婦幼保健院兒童康復科進一步隨訪幹預,改善患兒生活質量。

歌舞伎症候群,即Kabuki症候群 (Kabuki syndrome, KS) 又稱Kabuki化妝症候群、Niikawa-Kuroki症候群。

它是一種多發畸形, 一般患病的患者會有以下幾個特點:特殊面容,骨骼發育異常,皮膚紋理異常,生長發育遲緩,輕-中度智力發育障礙等。

多項研究發現KS除以上5種典型臨床表現外, 還可累及其他各個系統,且一些典型的臨床特徵在早期常不表現出來。當新生兒存在餵養困難、反應差,有異常外觀,存在重要臟器發育異常時應考慮KS可能,儘快完善基因測序,明確診斷。目前已公認KS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且KMT2D (或MLL2) 和KDM6A基因突變為KS的主要原因。但是至今仍未發現有根治的辦法, 針對各個系統受累情況,尤其是影響患兒生活質量的病情狀況 (包括抗感染、抗癲癇、畸形矯正, 甚至器官移植等)主要是對症綜合治療。指導遠期幹預治療,減少後遺症的發生,改善患兒生活質量,並對家庭進行遺傳諮詢提供幫助。

濰坊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為山東省首批省級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之一,承擔著濰坊地區危重症新生兒的救治工作,近年來隨著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的普及,該中心新生兒罕見病的診斷水平得到了極大地提高,如先天性中樞性低通氣症候群,小胖威利症候群,歌舞伎症候群,先天性魚鱗病,維生素B6缺乏症,矮妖精症候群等罕見病種逐漸被早期診斷,通過早期識別診斷,早期轉介治療,提高患兒生活質量,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

【來源:海報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高血壓專病門診開進了婦幼保健院,這個縣如何推動慢病醫防融合?
    在以粉色和玫紅色為主色調的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婦幼保健院,有一塊明黃色的區域格外顯眼,那是開設在長沙縣婦幼保健院一樓的高血壓專病門診。「婦幼保健院」本是治療婦女兒童疾病的專科醫院,為何要開設高血壓這種慢性病專病門診?這大概要從湖南省的綜合醫改試點工作開始說起。
  • 基因測序概念是什麼意思?基因測序概念股有哪些?
    醫藥 2 300244 迪安診斷 18.95 0.32% 2014年4月,迪安診斷在交易所互動平臺披露,迪安診斷已建立一代、二代基因測序平臺。 健康中國,醫藥 3 002642 榮之聯 8.52 -1.05% 依託華大基因布局「生物雲」,基因測序能力位居全球第一。
  • 國產測序設備「激戰」打響!華大與貝瑞基因的NGS版圖來了!
    測序技術的出現,人類開始解讀生命天書,每個由4個字母組成的基因組攜帶了人類生命一代代傳承的遺傳信息。21世紀以來,測序技術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僅在醫學臨床就橫跨腫瘤早篩、遺傳病診斷、病原微生物測序、用藥指導等領域。基因測序儀是整個NGS行業的命脈,是測序行業上遊的核心,也是直接獲得核酸序列信息的唯一技術手段。
  • 一文讀懂基因測序技術的前世今生
    隨著人們對自身基因遺傳信息的了解和掌握,使得基因檢測技術不斷發展和完善,基因檢測技術也得到了迅猛發展,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看這些年測序技術的發展歷程。測序技術的每一次變革,都是對基因組研究,疾病醫療研究,藥物研發等領域的巨大推動作用。
  • 華為雲原生基礎設施加速基因測序
    基因研究一直是農作物科學領域的一大高地,基因測序工程集合了DNA聚合酶、納米技術、高性能計算等領域尖端科技,進行農作物全品種基因測序,對推動農業發展、增加作物產量,起到關鍵作用。然而,基因測序工程,動輒需要數萬/數十萬個基因測序及模型建立,需要大量的計算和存儲資源,常見的基因轉換、拼接、對比、注釋全流程,用一臺高性能伺服器運行耗時30多個小時,數萬乃至十萬級的基因測序任務,對網絡、存儲、算力,以及業務響應的及時性、可靠性、安全性有極高的要求。
  • 岱嶽區婦幼保健院中醫康復理療科:推進特色診療 守護市民健康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江煥冉 通訊員 劉欣 泰安市岱嶽區婦幼保健院中醫康復理療科,隸屬於岱嶽區婦幼保健院國醫堂,現科室主要從事傳統中醫中藥,擅長各種婦科及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病、不孕不育症的診治,並運用針灸、理療、艾灸、點刺放血等方法治療多種疾病
  • 今日子長|子長市婦幼保健院:著力打造一流服務 為婦幼健康保駕護航
    本期的《今日子長》來關注《子長市婦幼保健院:著力打造一流服務 為婦幼健康保駕護航》。眼前的這間診療室看上去非常特別,乍看像個遊戲廳,再看原來是子長市婦幼保健院近期打造的兒童霧化室。記者看到設備後,心中也是一陣納悶兒,經院方介紹後才知道,原來這是針對兒童在霧化時出現的抗拒問題專門打造的霧化儀器,得到好多患者家屬的認可。
  • 桂林市婦幼保健院乳腺科獨立開科啦!
    桂林生活網訊 (通訊員:彭高瑤、鄧惠文)7月28日上午,桂林市婦幼保健院黨委書記秦初明,業務副院長王珂、馬麗,財務總監文芳清及各職能部門領導、乳腺科主任龍安莉、副主任周國棟、
  • 濮陽市婦幼保健院黨委書記韋德華在河南省婦幼保健院年會上做發言
    2020年12月17日-18日,由河南省醫院協會主辦,河南省婦幼保健院(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承辦的「河南省醫院協會婦幼保健院分會2020年年會」在鄭州召開。河南省醫院協會婦幼保健院分會全體委員、河南省婦幼聯盟成員單位及各級婦幼保健機構院長、主管院長參加了年會。
  • 馬凡症候群 「麻煩的天才病」 臨沂市婦幼保健院眼科成功救治...
    近日,在臨沂市婦幼保健院眼科主任劉寶海主刀下,眼科團隊成功為一名伴有晶狀體脫位的「馬凡症候群」患兒實施手術,通過人工晶體懸吊術讓患兒回歸正常屈光狀態,大幅度提升了患兒視力,解除了患兒的頭暈症狀,患兒和家長對手術效果非常滿意,對劉寶海主任感激不已。據患兒母親介紹,患兒是在5年前被發現雙眼視力差,右眼幾乎達到失明的程度。
  • 新生兒頸部長腫物 廣西婦幼保健院成功治癒
    廣西婦幼保健院 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23日訊(記者 陶媛 通訊員 文俊驍 蒙紹旺)經歷了兩次嚴重肺炎炎症搶救的高危新生兒貝貝(化名),在廣西婦幼保健院多科合作診治下被查明患有先天性梨狀窩瘻,成功進行手術後,徹底擺脫疾病困擾,並於近日順利出院。
  • 濟南市婦幼保健院獲批國家「耳鼻咽喉出生缺陷防控創新研發基地」
    濟南市婦幼保健院成為首批當選國家「耳鼻咽喉出生缺陷防控創新研發基地」的十家單位之一。授牌儀式與2020年12月11日在北京隆重召開。國家耳鼻咽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楊仕明及中國出生缺陷幹預救助基金會秘書長薛敬潔為首批入選的十家單位授牌。
  • 張家港市婦幼保健所來到市婦幼保健院考察學習
    12月18日,張家港市婦幼保健所在張家港市衛計委副主任陳紅衛、所長李欣欣帶領下,一行14人來西安市婦幼保健院進行考察學習。西安市衛生健康委婦幼健康處處長黨曦虹、西安市婦幼保健院院長宋國忠、副院長張水平及相關科室負責人陪同考察並參加了座談會,座談會由宋國忠院長主持。
  • 黃愛玲 廣州市從化區婦幼保健院
    黃愛玲 廣州市從化區婦幼保健院兒科門診個人介紹:黃愛玲,女,2005年畢業於廣州醫學院臨床醫學系,本科學歷,2005年至2016年,於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原從化市中心醫院)從事兒科工作;2017年到從化區婦幼保健院從事兒科工作至今。
  • 奇雲諾德CEO羅奇斌:解讀測序密碼與基因大數據
    解讀測序密碼是開啟大健康領域的鑰匙,高通量基因測序為快速邁入精準醫療時代提供了希望,但測序只是第一步,僅僅是得到了基因數據而已,還需要精準解讀隱藏在基因大數據中的密碼,才能真正揭示發病根源。
  • 天津諾禾致源醫檢所滿分通過遺傳病高通量測序檢測生信分析室間質評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NCCL)發布了2020年全國遺傳病高通量測序檢測生物信息學分析室間質量評價項目結果。高質量的檢測結果離不開嚴格的實驗標準和準確的信息分析,天津諾禾醫學檢驗所的滿分通過,標誌著其檢測水平、生物信息分析能力、數據解讀能力已達到領先水平。
  • 名醫有約丨國內知名中醫專家坐診德州市婦幼保健院
    德州市婦幼保健院成立「中醫博士工作室」,讓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國內知名專家的診療服務!預約電話:0534—2360031。1、山東省中醫院張英傑博士本周六(8月29日)來德州市婦幼保健院西院區門診一樓中醫博士工作室坐診。
  • 北京安貞醫院著名小兒(胎兒)心臟超聲專家來德州市婦幼保健院坐診啦!
    北京安貞醫院著名小兒(胎兒)心臟超聲專家耿斌將於12月4日(周五)下午來德州市婦幼保健院坐診!坐診時間:12月4日(周五)下午地點:德州市婦幼保健院門診樓三樓彩超室諮詢電話:0534—2310652溫馨提醒:專家在按本院收費標準收取的基礎上,加收會診費100元。
  • 基因測序解析海怪真身
    隨著基因測序技術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廣泛應用,科學家們也開始嘗試對大王魷的基因組進行測序。2013年,哥本哈根大學專家託馬斯·吉爾伯特就曾利用線粒體基因組測序對大王魷進行研究,確定世界各地發現的差異很大的大王魷樣本都屬於同一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