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武術名家張全亮:傳武防身自衛技術無可非議

2020-12-22 散打王

本文節選自《中華武術》雜誌,原標題為《如何還原真實武林》,本文作者為武術名家張全亮先生。張全亮先生,1941年出生,北京人,自幼習武,先後練過八極拳、通背拳、八卦掌、太極拳等,入選《中國當代武林名人志》。

我們都是傳統武術、傳統文化的愛好者,我們的責任是把老祖宗的東西傳播出去,不但讓國人受益,而且要造福人類。我要通過實現上述目標而為傳統武術的百花園增色添彩,無私奉獻給祖國和人類。這就是我的理想。

練習傳統武術貴在精純

我曾經給我的弟子寫過一個座右銘:

拳術之道貴在精純,

成功之道貴在堅持,

為人之道貴在誠信,

育人之道貴在開竅。

今天我重點要說說第一句「拳術之道貴在精純」的問題。這個問題我覺得在當今形勢下,有很重要的意義。

武術名家張全亮先生

傳統武術的繼承、發展、弘揚,「博」當然是很重要的,但是還必須注意要在「博」的基礎上專,在「專」的指導下博。只博不專,傳統武術就很難生存了。練習傳統武術必須在精純上下功夫。

現在學練傳統武術的人多追求「博」,不追求「精」。你看,早晨公園裡,練拳的人很多,都是音樂一響,一遍一遍地練,練了陳式練楊式,練了吳式練孫式, 練刀、練劍、練扇子等等,太極拳各式都練一遍,出一身汗差不多就到時間了。

很少看到有人反覆純練、精練某一散手,進行反覆的單招單式的練習(形意拳、八卦掌還好),更少看到兩人的實戰對搏。很多拜師學藝的弟子也多是以博學為主,一般課徒傳藝的師父也多是一套一套的以教拳術套路、器械套路為主。

老前輩們常說:「少則得多則惑。」你要少學,多練,你就能夠得到它的精髓。如果你學很多,你會產生疑惑,是練陳式太極拳好,還是練楊式太極拳好?是形意拳好,還是八卦掌好?其實哪個拳種都好。

三拳如三書,形意拳、少林拳好比楷書,一招一式,一筆一畫,如鐵畫銀鉤,眉清目秀;太極拳好比行書,緩慢均柔,繾綣多姿,連綿不斷,如行雲流水;八卦掌好比草書,捭闔縱橫,如風捲殘雲,巧暢連環。真、草、隸、篆,顏、柳、歐、趙,哪個體都好,就看你寫得怎麼樣。

所以,我們要想把一門技藝練好了,必須要精。俗話說:「千招會不如一招熟。」傳統武術人的技擊功能普遍出現了退化現象,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 不能因此就得出太極拳乃至所有的傳統武術「根本就不能打,說能打都是騙人的」錯誤結論。

傳武防身自衛技術無可非議

傳統武術和練傳統武術的人要區別開來。傳統武術是民族的、優秀的防身自衛技術,這是無可非議的。只要我們回顧一下冷兵器時期乃至近代戰爭中,我們的祖先,我們的先輩為了民族的生存、發展,同國內外強敵所進行的一次次可歌可泣的生死搏殺的歷史,我們就會感到無比的崇敬與自豪。

恐怕沒有人否認中國傳統武術的搏殺技能,包括中國近代像李小龍、霍元甲等一些搏擊高手,包括孫祿堂先生擊敗來中國挑釁的日本武士板垣一雄,他們所學練的不都是中國傳統武術的功夫和技法嗎?他們不都是中國傳統武術的傳人嗎?

本文授權轉載自《中華武術》雜誌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作者:張全亮

責任編輯:十三易

相關焦點

  • 馬保國:傳武先健身再防身,網友:想學你這臉皮怎麼練的
    近日,混元太極掌門人馬保國慘遭民間武術愛好者王慶民三拳KO的事跡引爆整個網絡。馬大師之前說的馬家功夫沒有套路只有實戰,現在改口稱「渾元形意太極傳統功夫的定位為:先健身養生、後修心養性、再防身自衛。」」我們渾元形意太極門認為傳統功夫的定位為:先健身養生、後修心養性、再防身自衛。
  • 太極拳名家張全亮先生精講傳統吳氏太極拳十八式
    太極拳名家張全亮先生精講傳統吳氏太極拳十八式
  • 從葉問、萬宗華分別與巴頓打鬥的一勝一負,看傳武為何總敗於擂臺
    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上擂臺,一直是武術界較為爭議的話題這幾年經過幾個傳武大師擂臺慘敗的驗證後,大家似乎已得到了答案,傳武不能上擂臺。很多人對傳武已失去了信心,甚至在部分人心目中傳武簡直成了一個笑話。那麼流行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武術在擂臺上為何如此不堪呢?今天我們一起從葉問萬宗華分別與巴頓打鬥的情況,來分析一下傳武為什麼難以在擂臺取勝。在電影葉問4中代表太極的萬宗華與代表詠春的葉問有過兩次交手,雖然最終葉問稍勝一籌,但從整體來看兩人的實力應該不分伯仲。然而兩個人分別與巴頓的打鬥,一個取勝一個卻是慘敗。
  • 武術名家張全亮: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的四大貢獻
    董海川通過數十年對中國武術各門派拳法和道家養生術的苦練研磨,去粗取精,博採眾長,以易理為拳理指導實踐,大膽創新,反覆印證,認真總結,創造出新穎獨特的武術運動形式,填補了內家拳的空白,成為與太極拳、形意拳相媲美的獨具特色的、新的內家拳種。
  • 武術名家 ▏ 散打虎將——李吉祥
    在這之後每次比賽我都會謹記心理要保持平衡,要先從心裡上戰勝對方,取得優勢,然後才是技術。這次失敗的教訓也讓我對人生規劃有了新的認識。趙老師曾使多少武術愛好者為之傾倒,他在武術界創下了令人羨慕的全國之最,在全國武術比賽中獲得全能冠軍的次數最多,所得金牌的數量也位居全國武林人士之首。趙老師的言行永遠影響著我,是我前進的動力。 記者:是什麼機緣讓您來到武校擔任散打教練的?
  • 前踢是最好的、以弱勝強的自衛武器,是普通人防身的終極絕殺招式
    前踢是格鬥腿法中最基礎的腿法,精簡實用,而且普通人很容易學會並達到精通,乃至成為自己的終極絕殺招式,是普通人防身自衛很有力的武器。前踢動作具有準確、快速、隱蔽、易於控制自身平衡的特點。在防身自衛格鬥中,弱勢一方攻擊對方兩個最主要的目標是眼睛、襠部,而前踢是進攻襠部最佳、最有效的腿法。由於很多武術格鬥搏擊技擊術轉為體育競技項目,為了保護選手安全,設立了很多限制規則,其中就包括禁止攻擊襠部、眼睛、咽喉等等,再加上擂臺上均是赤腳而導致使用前踢的選手容易受傷,從而導致前踢無法發揮其威力。
  • 以色列放寬自衛槍枝管控 民眾學射擊防身
    以色列放寬自衛槍枝管控 民眾學射擊防身 (1/4) "← →"翻頁
  • 莆田形意詠春會館《秋季詠春、散打搏擊、武術套路、女子防身術、短兵格鬥密訓班》
    健身養生·防身自衛 中國人歷來注重養生之道。在武術產生之初,「防身自衛」就是最根本的目的。到了現代社會,由於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是會遇到一些危及自身和他人安全的情況,所以武術的技擊價值不容忽視。通過練習技擊動作,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還可以學習到一定的攻防格鬥技術,掌握防身自衛的知識和方法。
  • 從「太極大師」到「人類挨揍精華」:假大師馬保國再次敗壞傳武!
    馬保國當然知道他打不了實戰,不僅馬保國打不了實戰,傳統武術也打不了實戰,首先傳武早就不是以前的殺人技了,所謂術高莫用也僅僅停留在建國前,因為一部分正統的拳術沒有得到傳承,另一部分則演變為套路,那玩意連廣播體操都不如,隨著搏擊運動的發展中國武術又以散打運動為主。
  • 傳武大師與散打選手過招,一腿就被踢得棄權!
    在當今社會傳統武術的實戰能力一直被許多拳迷所詬病,特別是一些假大師的出現更是讓不少拳迷對傳武深感憎惡。比如像閆芳、雷雷之類的假大師,虛假的嘴臉被揭露後,在武林引起一片譁然。 騙子閆芳散打是傳統武術嗎?提到傳武就免不了提起散打。也有很多人糾結於散打到底屬不屬於傳武?
  • 關於李小龍「對傳武失去信心,包括詠春」言論,武術教練這樣解讀
    傳統武術有很多不切實際的馬步、架勢和傳統的形式、規矩,練打脫節,根本不能實戰,只會遭人痛毆。這可引起了江湖的軒然大波,因為李小龍本身就是學習傳武出身,他的老師葉問就是詠春大師,李小龍反過來炮轟傳武,包括詠春,這不是很大的諷刺嗎?也是對葉問大師狠狠打臉。對此,來自福建的武術專家徐教練給出了自己的解讀,讓我們來看看。
  • 馬保國被KO再遭痛批,八極拳名家:老武術家出境,不如他被打5秒
    #馬保國被ko#自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馬保國在擂臺實戰中慘遭50歲王慶民KO以來,中國傳統武術能否實戰的話題再次人們關注的焦點話題對於太極馬保國擂臺實戰的慘敗,武術圈內多位大咖都對馬保國進行批評。在武術圈小有名氣的八極拳名家丁雲心十分憎惡馬保國等「大師」的炒作,痛批馬保國等人是在褻瀆中國傳武!八極拳名家丁雲心如此評論馬保國被KO事件:像馬保國等大師一出場,就立刻上了熱搜,真正的老武術家出鏡一小時,卻不如自封的掌門馬保國被打5秒鐘。在實戰擂臺上,練習傳武的武者打的再出彩,不如雷公太極的一聲吆喝。
  • 動畫教學 摔打結合一招制敵的防身自衛招式 簡單實用易學
    今天,「功夫武術酷」就向大家介紹兩招摔打結合、猛擊敵方要害的防身自衛格鬥反擊招式。一、防擺拳、滾撞摔、肘擊襠腹通過「功夫武術酷」的以上介紹,大家學會了嗎?其實招式很簡單,但平時要多加練習。因此,要練好以上招式,平常的訓練必不可少,擁有家用的立式沙袋(不倒翁)能方便你平常的訓練。各位親,以上產品是本「功夫武術酷」經營的度小店內的產品,同時本度小店內還有親們需要的電動剃鬚刀、男士皮鞋等生活用品。我們的商品質高價廉,絕對正品歡迎各位通過以上商品卡連結進入本小店選購商品!謝謝大家支持!
  • 中華古武術門派「無為門」介紹
    「無為門」不同於套路武術門派,是傳統的自衛防身武術門派,它的學習內容、訓練手段也和套路武術所謂的門派不同,是以掌握傳統自衛防身武術技藝為目的的一個傳統自衛防身武術門派。據傳人逸仙道長介紹,「無為門」創建於先秦的戰國年代,由師祖鐵臂神猿(據說是同代人送的綽號)以「無為哲理」為指導理論,創建了無為門技藝,後來,繼承人發展成為了「無為門」門派。
  • 千萬不要忽視這些隨身物件,關鍵時刻就是很好的應急防身自衛武器
    02那普通大眾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哪些隨身器物進行防身自衛呢?1、鑰匙每個人都會隨身攜帶鑰匙,同時鑰匙一般人都會放在隨時可以快取出的口袋或包裡。因此,鑰匙是每一個人都能用得上的防身自衛器物。平時,大家可以對照解放軍的《捕俘刀》教材的相關招式,來練習防身自衛動作。3、雨傘如果你是攜帶的長柄雨傘,你可以把它當作短棍來使用,它相對與歹徒的匕首、短刀來說,具有長度上的優勢。它不僅是一個很好的格擋武器,也是一個很好的進攻武器。
  • 古代兵器:防身自衛的利器——短刀(一)
    大家好,今天我介紹的是關於防身自衛的利器——短刀。提起刀,大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早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就用石頭、蚌殼、獸骨打製成各種形狀的刀。 刀最早是用作勞動的工具,後來才分化出一支,成為防身自衛的武器。然而,即使是在今天,刀仍然是人們必不可少的一種勞動工具。
  • 說說被玩壞的「傳武實戰」
    被媒體包裝出來的所謂「裡合腿大師」田野,也早就被曝光沒有任何武術學習經歷,不過是個電焊工。甚至田野本人都在採訪中承認,自己不過是想出名。然而今年田野再次被揍,媒體依然繼續報導「傳武大師再吃敗戰!」這一遍一遍的炒冷飯炒作,頗有點當年民國時,武術大師暴打外國大力士的套路,只不過雙方的角色換了一下。歸根到底,現在觀眾就喜歡聽「傳武大師」被打。
  • 擂臺賽是最能展現傳武實力的方式
    很多傳武的人有一個觀點,認為擂臺賽不是真正的實戰,而傳武是殺人技,不是表演賽,所以擂臺限制了傳武的發揮,並不能真正表現傳武的實戰能力。對此,我只贊同擂臺賽不是真正的實戰,至於擂臺賽無法表現真正的實力我是不贊同的,這是傳武無法對抗現代搏擊的一個蹩腳的藉口。實戰是哪一類?生死搏鬥。比如戰爭中、戰役中的打仗。
  • 傳武有沒有隱世高手可以一招制敵,不上擂臺是怕打死人?專家解釋
    【文/搏擊江湖】有個網絡問題比較好,比較有意思,不知道提問者是什麼樣的人,反正這個問題很有趣,問題是:傳武到底有沒有隱世的高手這裡所謂的隱世高手,就是我們常說的世外高人,不輕易露面,也不屑名利,當然不是指的武當陳師行這樣的人物,也不是傳武詠春上擂臺的某些人,畢竟只要談錢,談收徒弟教課,就不是世外高人。因為摻雜了錢,就變味道了。那麼有沒有不涉及金錢的世外高人呢?福建的武術專家徐教練給出解釋。
  • 【中華武術】傳武如何克服恐懼以及進攻要素
    傳武如何克服恐懼 「眼為見性,耳為靈性,心為勇性」,遇敵心生膽怯是實戰中普遍存在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