殭屍電影新時代最後的輓歌——《殭屍》

2020-11-20 番影娛

右上角點擊關注我的百家號,不間斷更新電影影評、娛評及影單推薦!精彩永不斷電!

文/然狗君

如今喪屍電影在全球範圍內深受歡迎,無論是《生化危機》系列還是16年的《釜山行》都因源於西方的喪屍題材而大受好評。但或許很多人都已經遺忘,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曾崛起過一種電影類型——殭屍。

談起香港殭屍電影,人們立馬會想到林正英所塑造的道長形象和身穿清朝官服,青面獠牙的殭屍,哪怕現在也百看不厭。由此可見,殭屍題材電影在香港電影發展史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縱觀整個香港殭屍電影的發展,可以將其分為三個時期:80年代前的萌芽和發展時期,80年代的黃金時期,90年代至今的沒落時期。

1985年《殭屍先生》橫空出世,這是第一部真正意義上將殭屍融入現代社會的電影,在沒有巨星加盟的情況下,橫掃2000萬票房,在當年榮獲第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的諸多獎項,從此開創了香港殭屍片的黃金時代。

但在《殭屍先生》之後出現的殭屍電影都因情節老套,模仿嚴重而飽受爭議,自此,殭屍電影開始逐漸落寞。

1989年林正英為了重振殭屍電影,不計成本,開拓創新,在保留殭屍電影原有的基礎上大膽加入了吸血鬼,推出《一眉道人》,雖為盈利,但因拓寬了新思路,被視為香港殭屍電影的中興之作。

到了90年代初,殭屍電影已經逐漸銷聲匿跡,林正英為了為殭屍題材強行續命,耗盡心血拍攝了《殭屍道長》。

1997年,林正英因肝癌過世,從此以後,香港殭屍電影衰敗至今。

殭屍片只能作為童年的印記,留在我們的回憶裡。

時隔十六年,由新人導演麥浚龍發布的處女作《殭屍》(又名《七日重生》)在香港上映,引起了無數人腦海中的回憶,它打破了人們腦海中潛意識存在的"殭屍已死"的想法,讓人們不由地對"殭屍復活"感嘆和憧憬。

甚至豆瓣上有人評價道:"《殭屍》之後,再無殭屍"。

確實,這部香港殭屍電影在新時代最後的輓歌,為每個人心中還沒有做完的殭屍夢輕輕地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影片講述了過期演員錢小豪搬進一幢陰森恐怖的筒子樓後遇到種種靈異的事情,遭遇厲鬼和殭屍,最終和道士阿友聯手打敗殭屍的故事。

作為一部殭屍題材的恐怖電影,片中不乏糯米、黑狗血、墨斗、符咒等傳統殭屍電影元素,這並不新奇,但巧妙的是,《殭屍》不同於往日的殭屍電影,影片花了更多的筆墨去講述的是殭屍形成的過程:住在筒子樓的第二個道士九叔是一個養小鬼延壽的自私之人,為了續命,他不惜設局殺死老友東叔並煉屍,卻不料被視夫如命的梅姨弄巧成拙,最終使東叔變成了殭屍。

這樣的劇情設計將原本沉浸在老套的故事情節中的觀眾猛地拉進電影,將原本一筆帶過的情節突然放大在你眼前。

這是新時代殭屍電影中的一部崛起片,也是一部致敬片。

無論是片中《鬼新娘》的經典配樂,或是錢小豪當年拍攝《殭屍先生》時留念的老照片又或是鏡子現女鬼,這些電影中這些微小的細節無疑都是在紀念林正英,紀念當年紅火的香港殭屍電影,但令人驚訝的是,麥浚龍的致敬並非一味地跟隨經典,一味地模仿,而是做出了跨越式的改變,他邀請了數名當年出演殭屍電影的老戲骨出山,同時也邀請了日本恐怖大師清水崇作該片的監製。

由於有了日本恐怖大師清水崇的參與,《殭屍》做出了一個新的大膽嘗試:在傳統的利用殭屍烘託恐怖氛圍的基礎上,加入了濃濃地日式恐怖電影的味道。無論是電影鏡頭的色調還是劇情發展的刻畫,都能看見日式恐怖的影子。例如孿生女鬼的出現,瘋女人眼中"2442"房間的恐怖場景。但令人嘆服的是,日式恐怖的女鬼和香港傳統的殭屍在電影的結構上並沒有發生衝突,反而互相呼應。

除此之外,導演麥浚龍改變以往做法抓殭屍的套路,改用羅庚製造五行結界,更顯中國傳統的思想。

但最讓人讚嘆的無疑是將女鬼和殭屍融為一體的想法,女鬼"有魂無魄",殭屍"有魄無魂",兩者合二為一成為近似無敵的屍鬼。

這些大大小小的創意每一步都是極具風險的嘗試,但事實證明,麥浚龍成功了,《殭屍》成功了。

影片中的角色的刻畫也是重要的一個點,角色相互對稱,分為兩極,卻有著驚人的相同點。九叔和阿友兩位道士一邪一正,小豪和梅姨也是兩個極端,前者傷害自己,後者傷害他人。甚至就連阿鳳母子和屍鬼組合都有著驚人的相似點,影片利用亦同亦異來塑造人物形象,並利用其矛盾和複雜的情感表現出來。

這不禁讓我們產生思考《殭屍》這部影片所描述的往生往死的主題:生的人沒有勇氣活下去,死的人卻又被執念賦予了新的生命。

這便是殭屍的產生。

這也是人的執念。

然而導演麥浚龍並沒有在影片中強調誰是善誰是惡,因為它不重要,這就好像在詮釋佛教中所歌頌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善與惡,佛與魔,並非絕對,全因執念。

這也是麥浚龍想要在電影中與觀眾討論的東西。

錢小豪因為對家庭與事業的執念,所以來到筒子樓打算自縊;梅姨因為對愛人東叔的執念,不惜一切助將東叔獲得了"新的生命";九叔因為對生的執念,從而讓他想要借屍續命,最終導致殭屍的煉成;道士阿友因為對祖傳使命的執念,讓他拼盡全力挽回局面。

執念不存好壞,只存深淺,執念太深,"物極必反",這也是影片所要向世人詮釋的東西。

無論是邏輯還是劇情,這部電影都可以堪稱是登峰造極的境界,細膩的細節,恐怖的氣氛,還有複雜的劇情,無疑給這部電影添了分,一切的塑造仿佛是再向電影界宣誓殭屍片不僅僅只是茶餘飯後的娛樂,同樣的,也可以成為一部完美的電影。

當然,電影中的還有一個細節也值得我們去關注,那就是,錢小豪的兒子去停屍房認領的時候,想起的是一個成年男子的聲音,而不是錢小豪回憶的五、六歲的孩子的聲音,這同樣寓意著,錢小豪內心的一種麻木,他只願意把兒子最好的記憶留在心中,這無疑再一次加強了電影中悲劇的情感。

電影的點睛之筆無疑是最後的片段:錢小豪拎著行李箱再一次回到了筒子樓,也依次遇見了之前的排擋夥計,只不過大家都只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住戶而已,他也成功的自縊了,沒人阻止他。

殭屍之戰只是他的臆想,這個失落的中年人在吊頸的一霎那,以之前瞥見的人物為配角、以令自己風光一時的殭屍片為藍圖,迅速自編自導自演了一出血戰殭屍的戲碼,為其平淡失敗的人生,畫上悲壯的句號。

在電影開頭的橋段,錢小豪一身快要乾裂的泥漿,躺在地上,望著天空,說下了這麼一段臺詞,"我十三歲離開老家,十六歲第一次做男主角,拍過好多戲,到了今日,我只能說全部都是為了生活。但是估都估不到,浮浮沉沉這麼多年,最後還是要回來這裡。好多人說電影世界好荒謬,原來人生比電影荒謬得多……"

確實,對錢小豪而言,他的人生就好像上天與他開了個玩笑。他隨著殭屍片的雄起慢慢火起來,也隨著殭屍片的落寞而慢慢隕落,在電影中,他自殺前唯一的執念就是自己的事業和妻兒。在現實中,他的生涯際遇並不如意,最終也落得個妻離子散的下場。

正如電影中,他進入"2442"房間後第一件事就是掛起了自己曾出演的殭屍裝的衣服,還有一身戎裝——這身戎裝是他所扮演的和李連杰一起拍的《太極張三丰》中的董天寶穿的。這些都是他幾乎半世半世的榮耀。

也正如電影中最後的片段,他沒有掙扎沒有懊悔,因為他明白,時代已不是那個時代,抓殭屍的道長也已經離世,殭屍電影已經謝幕。

所幸,在殭屍電影未完的末章中,出現了這樣一部為其續寫的輓歌,這份欣慰和驚喜將永遠留在心中。

(編輯/番叔)

右上角點擊關注我的百家號,不間斷更新電影影評、娛評及影單推薦!精彩永不斷電!番叔原創,轉載請聯繫我!

相關焦點

  • 《殭屍》:香港「殭屍」電影的最後作品,沒有林正英也同樣經典
    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2013年的一部殭屍片,名為《殭屍:七日重生》。電影的主角是跟林正英合作過很多部殭屍片的錢小豪,也算是香港殭屍電影演員的代表人物之一。這不是一部傳統的殭屍電影,而是用一種略帶文藝加現代的方式進行故事講述,故事所要表達的也並非只是簡單的殭屍和道士之間的鬥爭,而是對整個殭屍電影行業的吶喊與無奈。
  • 一部殭屍片,見證香港「靈幻動作」電影,時代的「輓歌」
    電影產量多,同時質量也是很感人,塑造經典無數,閃耀了一個時代!提起殭屍電影想到還是林正英,林正英在香港就是殭屍電影開創者,教父級的人物!,香港開啟殭屍電影元年,掀起了一股殭屍風,到處都是殭屍題材的電影,因為有現成的素材以及劇本,抄襲模仿起來得心應手,投資少就算虧也賠不了多少,因為這一題材電影並沒有多少有名氣的明星參演,畢竟是一個新的電影領域,大家都還在觀望階段。
  • 除了林正英殭屍電影以外,還有6部經典殭屍片
    這部片子可謂香港殭屍片的輓歌,道士只能去炒糯米飯,整體氛圍十分壓抑。與其說事驚悚片,不如說是驚悚要素的文藝片。另外,印象最深的是天師演員陳友的大白腿。錢小豪我一開始認成了劉松仁。2、《屍家重地》;《屍家重地》是一部癲狂的恐怖片,即有cult氣質又有無釐頭精神。緊張刺激且惡搞至極。著名導演元奎的演技是被低估的,用所謂冷面笑匠的表演方式詮釋了什麼叫做一本正經的裝x。
  • 一部被忽視的佳作,「殭屍片時代」的尾音《殭屍大時代》
    對於殭屍電影題材,這樣一個時代的縮影,想必大家都已經十分熟悉了,這樣一個原本十分劍走偏鋒的題材,卻偏偏在內地收穫了無數的影迷,可惜這樣一個具有代表性的題材,隨著林正英的去世已經逐漸式微。《殭屍大時代》海報《殭屍大時代》由徐克監製,計春華、于榮光、陳國坤、張智堯、林雪出演,和以往《殭屍先生》為代表的所有喜劇色彩殭屍電影大不同,《殭屍大時代》十分嚴肅恐怖。
  • 錢小豪《新殭屍先生》開機,殭屍電影能否再次崛起?
    《新殭屍先生》。打著「致敬林正英先生」口號而粗製濫造的殭屍網絡大電影也讓影迷更加懷念曾經的殭屍電影時代,在粉絲的呼聲下,林正英先生熒幕上的「弟子」錢小豪終於站出來開始在殭屍電影道路上探索。左起為元寶,錢小豪,王譽詞,劉觀偉,張軍    早在一年前,劉觀偉導演就開始籌備這部跨越時代的電影《新殭屍先生2》。
  • 殭屍片巔峰之作《殭屍》,林正英是沒落的時代
    一、殭屍片的沒落時代林正英可謂是塑造了一個時代,他的殭屍道長深入人心,過往的我們總是守在電視前,既緊張又興奮,再陰森的氛圍,只要他一出現就好了。錢小豪是林正英影片中的那個小徒弟,高顏值,木訥又有些魯莽,總是給師傅惹出亂子來,最後只得師傅收場。
  • 電影:新殭屍先生
    《新殭屍先生》是香港1992年拍攝的一部恐怖喜劇電影,由《殭屍先生》的原班人馬拍攝,包括導演劉觀偉和主演林正英
  • 林正英之後,中國殭屍電影80年的輝煌,都在這部殭屍片中滅亡
    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2013年的一部殭屍片,名為《殭屍:七日重生》。電影的主角是跟林正英合作過很多部殭屍片的錢小豪,也算是香港殭屍電影演員的代表人物之一。這不是一部傳統的殭屍電影,而是用一種略帶文藝加現代的方式進行故事講述,故事所要表達的也並非只是簡單的殭屍和道士之間的鬥爭,而是對整個殭屍電影行業的吶喊與無奈。
  • 香港殭屍片最後的輝煌!
    但今天這部殭屍電影卻讓人眼前一亮。《殭屍》今天所分享的這部電影——《殭屍》。是2013年上映的一部恐怖片,這部電影上映後廣受好評,獲得了像東京國際電影節提名、臺灣金馬獎等眾多國內外多項電影獎項的好評,甚至有人說,這是香港殭屍電影最後的輝煌。影片集結了多位曾出演殭屍片的老戲骨,還有一眾我們熟悉的臉龐。
  • 香港最後的殭屍片——《殭屍》
    「九叔」林正英也於97年仙逝,香港殭屍片從此再無傳人。這部上映於2013年的《殭屍》在大陸更是無人知曉,我也是在抖音上無意刷到了這部影片的介紹,然後才決定找來看一下。 這部片重點不在殭屍,而在於懷舊,既是對過去香港殭屍電影的紀念,也是對如今香港電影現狀加以感慨。
  • 《殭屍》,香港最後一部殭屍片
    大家好 這裡是有素質影視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香港最後一部殭屍電影《殭屍》 .《殭屍》這部電影由麥浚龍執導。邀請了香港老一輩的殭屍片主要演員,錢小豪、陳友、惠英紅、樓南光、鮑起靜、盧海鵬、吳耀漢、鍾發等聯袂主演。
  • 殭屍電影中,那些消滅殭屍的辦法
    精彩的人生,精彩的電影,我是天浩,一位專注宅家二十年的電影狂魔。電影對於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下班或者放假後,總會去看上那麼一兩部,不論是最新上映的院線大片,亦或是經典老電影。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每部殭屍電影中,消滅殭屍的辦法。
  • 殭屍電影系列-現在還在看的多少是為了情懷
    ,從上世紀80-90年代,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到逐漸走向沒落的千禧年,各種港式鬼片層出不窮…殭屍片系列的,不得不提一個人,林正英(開創殭屍電影的鼻祖)》劇照 1997年11月8日,林正英病逝,年僅45歲…香港殭屍電影,至此沒落,當年那幫跟著林正英拍殭屍電影的兄弟,也漸漸淡出電影圈,消失在公眾視野裡…
  • 《愛爾蘭人》黑幫電影的輓歌
    這部電影讓我想起電影《殭屍》,人們常說這電影是香港殭屍電影的輓歌,那麼我想,《愛爾蘭人》就是好萊塢黑幫電影的輓歌。科波拉《教父》掀起的狂飆曾經席捲了全球,羅伯特·德尼羅在房頂上奔走,如同向公牛挑釁的角鬥士一樣的表演,曾經是我少年時期的夢幻,如今一切都已結束,《愛爾蘭人》正是這半個世紀黑幫電影的輓歌。
  • 《殭屍》:殭屍片最後的榮光,也是港片最後的驚豔之作!
    《殭屍》是導演麥浚龍的電影處女作,這個從小看著殭屍片長大的年輕導演,用這樣一部自編自導的影片,表達了對香港殭屍電影黃金歲月,以及一代巨匠林正英的深切緬懷與致敬,不僅如此,麥浚龍還大膽的將日式,及西方恐怖片元素,與香港本土殭屍片相結合,一改以往香港殭屍電影,戲謔幽默的風格,以極為嚴肅的形式
  • 《殭屍》:殭屍片最後的榮光,也是港片最後的驚豔之作
    ,不僅如此,麥浚龍還大膽的將日式,及西方恐怖片元素,與香港本土殭屍片相結合,一改以往香港殭屍電影,戲謔幽默的風格,以極為嚴肅的形式,賦予了影片更深層次的價值屬性,打造出了一部具有全新意義的,當代殭屍電影,用懷舊傷感的基調,唱響了獻給香港殭屍電影的「夕陽之歌",說起香港殭屍電影。
  • 香港「殭屍電影」的前世今生
    ,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李小龍崛起香港影壇後,功夫片時代熱潮的到來,很多從業者和電影公司,都將目光放在了功夫片上,殭屍片徹底被人遺忘了。,是可以成為香港殭屍電影新拐點的,但在該系列拍攝第三部時,林正英被診斷出患上肝癌,終止拍攝,這才有了後續,很多觀眾熟知「馬小玲」萬綺雯的《我和殭屍有個約會》。
  • 香港「殭屍電影」的前世今生
    《殭屍道長》林正英劇照原本這部為亞視贏得高收視率的電視劇,是可以成為香港殭屍電影新拐點的,但在該系列拍攝第三部時,林正英被診斷出患上肝癌,終止拍攝,這才有了後續,《我和殭屍有個約會》海報八、香港「殭屍片時代」的最後一部電影自林正英去世後,輝煌仍在的香港殭屍電影,其勢頭可謂是一瀉千裡,直到2002年錢升瑋和徐克聯手打造的
  • 殭屍電影的創始人,你一定看過他演的殭屍電影
    從十幾歲開始學京劇和武術,他在許多電影中擔任過武術導演,這與李小龍所在的電影時代的實力不相上下。在1985中,33歲的林正英在著名的迷幻恐怖片《殭屍先生》中正式在東南亞中流行,並被提名為第五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後來,他開始了自己的電影參與和製作生涯,這也為代國內殭屍電影的流行打開了市場。
  • 林正英徒弟拍《新殭屍先生2》,打殭屍新方法竟然是這樣!
    從此之後,他的殭屍題材電影一發不可收拾,成為真正意義上,中國殭屍電影第一人,開啟了一個「殭屍片」盛行的時代。記憶中英叔飾演的道士九叔,一字眉,一身正氣,懷揣各類畫符技能,一邊打怪還能一本正經地給你科普一些殭屍、風水、道法知識,還能時不時透露出小幽默惹人發笑。隨著殭屍電影的四個奠基人作者黃鷹、編劇黃炳耀、演員林正英都相繼去世,一代殭屍電影熱潮也漸漸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