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殭屍》:殭屍片最後的榮光,也是港片最後的驚豔之作

2021-02-20 龍部落叨

《殭屍》是導演麥浚龍的電影處女作,這個從小看著殭屍片長大的年輕導演,用這樣一部自編自導的影片,表達了對香港殭屍電影黃金歲月,以及一代巨匠林正英的深切緬懷與致敬,不僅如此,麥浚龍還大膽的將日式,及西方恐怖片元素,與香港本土殭屍片相結合,一改以往香港殭屍電影,戲謔幽默的風格,以極為嚴肅的形式,賦予了影片更深層次的價值屬性,打造出了一部具有全新意義的,當代殭屍電影,用懷舊傷感的基調,唱響了獻給香港殭屍電影的「夕陽之歌",說起香港殭屍電影。

其實是六七十年代香港驚悚片的一個分支,1980年洪金寶拍攝的,融合功夫喜劇和鬼怪元素的《鬼打鬼》,獲得巨大的票房成功,開創了「靈幻功夫片」的先河,之後他和林正英決定,借鑑七十年代風行歐美的,「吸血殭屍」題材電影,將殭屍引入功夫片中,拍攝了具有開創意義的經典之作,《殭屍先生》,並獲得了高票房,引發起拍攝殭屍片的風潮,使得「殭屍功夫片",成為了香港電影的一大特色,雖然香港殭屍片最早是借鑑西方吸血鬼題材。

但洪金寶和林正英等人,對其進行了大量的本土化處理,殭屍身著清朝官服,雙手伸直,蹦蹦跳跳,通過氣味來辨別活人的特徵,都是來源於「湘西趕屍」的傳說,和各種民間野史,而糯米,墨斗,桃木劍,黃符紙,茅山術等元素的出現,也使影片充滿了中國特色,同時他們還通過輕鬆幽默的氛圍,減弱了影片的恐怖氣氛,使殭屍片成為老少皆宜的合家歡類型,使殭屍片成為老少皆宜的合家歡類型,深受當時觀眾的喜愛,不過到了後期,因為殭屍電影太過成功,引發了一大批跟風之作,其中便出現不少粗製濫造的作品,再加上套路化給觀眾帶來的審美疲勞,以及林正英的驟然逝世,殭屍電影逐漸失去了往日的風採,於90年代中期逐漸落寞,直至退出大眾的視野。

對香港殭屍電影輝煌歲月的留戀追憶,和對盛景不再的愁苦無奈,是《殭屍》的整體基調,無論是片頭那首《殭屍先生》的經典插曲,《鬼新娘》,還是錢小豪拿出的一張張老照片,和一件件舊戲服,都一下子喚醒了觀眾的回憶,而陳友鍾發制服冤魂所用的墨斗紅線,養屍所用的木棺,壓制屍體陰氣的銅錢,殭屍蹦跳的場景,用硃砂畫下的道符,以及一眾老演員的出演,更是勾起了觀眾對殭屍電影的無限情懷。

片中眾人的悽涼晚景,則充滿了對殭屍電影沒落現狀的緬懷與傷感,輝煌一時的動作巨星錢小豪,如今風光不再生活落魄,捉鬼大師陳友,只能用曾經鎮屍拔毒的糯米,炒著糯米飯,現代社會的茅山道士也是日漸凋零後繼無人,即便是那場動人心魄的捉鬼大戰,也只不過是主角彌留之際的幻象與不甘,演員近乎本色的演繹和導演白描般的敘述,令影片充滿了「人生如戲」的悲涼,和「生不逢時」的辛酸,讓人無限感慨,與致敬殭屍電影相輔相成的,是主題上關於人執念的表達。

佛家有云:「由執我法二障俱生",無論佛家還是道家,執念皆是一種惡障,唯有放下才能解脫,而正因為有了妄想分別和執著,人才無法擺脫凡夫之體,《殭屍先生》裡曾說過,人之所以變成殭屍,是因為多了一口氣,而這口氣指的就是執念,影片中的一切惡果,正是由執念而起因放下而終,因為對生命的執念,阿九以邪法為自己借壽續命。

他圈養小鬼,煉製殭屍,甚至不惜以小豪的活體作為誘餌,妄圖控制雙胞胎的魂魄,借冤魂附體殭屍身上,以獲取新的生命,貪生之念讓阿九喪心病狂,不擇手段,最終也讓他命喪執念之下,雙胞胎的執念,在於對身遭慘劇的不平,原本單純快樂的姐妹,因為禽獸教師的侮辱而慘遭橫禍,而心中的怨念使得兩姐妹遲遲不能託生投胎,成為了縈繞在2442中的恐怖冤魂,循環往復地折磨著原本居住在2442的阿鳳,和剛剛搬入的小豪,同樣也在折磨著她們自己,直到最後,被打出殭屍體外的雙胞胎,終於放下了執念擁抱在一起,開始了新的輪迴。

而最讓人心酸的執念,莫過於梅姨對冬叔的不舍,也正由於此冬叔才成為了「殭屍",片中那段梅姨圍繞冬叔屍身的獨白,將對丈夫的深情與溫柔,突遭慘劇的傷心與憔悴,束手無策的壓抑與迷茫,都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一見之下不免傷心垂淚,但就是因為這份軟弱,那個善良慈祥的老人,竟最終化身為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惡魔,她聽從阿九的命令,親手將冬叔煉製成了殭屍,更為了冬叔的復活,不惜用煙缸將燕叔活活砸死,後來還將小白送到殭屍口中,犯下了難以彌補的大惡,因不舍之念,梅姨一步錯步步錯,最終讓自己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最後她的自我,既是對費盡心力卻仍舊無法挽回的頓悟,也是在鑄成大錯後的自我救贖。

就連男主小豪也是被執念所累,放不下昔日繁華以及摯愛妻兒的他,在進入公屋的第一天,便選擇上吊自殺,並為自己編織了一個悲壯絢爛的幻象,在自己往日輝煌的夢境中,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但無論你對過去如何執著,對以往怎樣留戀,過去的事情終將過去,逝去的生命也無法挽回,那個曾經輝煌的時代,就如同片頭那張燃燒的符紙一樣,一去不復返。

在形式上,導演麥浚龍,大大削弱了以往殭屍電影幽默搞笑的風格,並增強了陰鬱壓抑的氛圍,一下就提升了電影的逼格,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監製,是曾經執導過《咒怨》等片的清水崇,雙胞胎女鬼飄散的長髮,飛灰般環繞的血絲和飛速爬行的姿態,無疑是日式咒怨恐怖套路的再現,四處飛濺的血漿,也讓該片充滿了歐美暴力美學的色彩,讓人感覺更加真實和心驚肉跳,而公屋,養小鬼,祭神,大排檔,這些極富港式生活氣息的情節設計,和五行相生羅盤降魔等元素,也讓這部電影「港味兒」十足,此外出色的攝影和剪輯,考究的臺詞和細節,再加上對於節奏氛圍的成功營造,都使得《殭屍》成為一部獨特,而又精緻的香港本土電影,讓人回味悠長。

◎聲明:本平臺註明文章來源的均為轉載,轉載僅為分享,傳遞更多信息!如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更正或刪除,謝謝!

你的分享和戳在看是我堅持最大的動力

↘↘↘

相關焦點

  • 《殭屍》:殭屍片最後的榮光,也是港片最後的驚豔之作!
    ,賦予了影片更深層次的價值屬性,打造出了一部具有全新意義的,當代殭屍電影,用懷舊傷感的基調,唱響了獻給香港殭屍電影的「夕陽之歌",說起香港殭屍電影。雖然香港殭屍片最早是借鑑西方吸血鬼題材。,不過到了後期,因為殭屍電影太過成功,引發了一大批跟風之作,其中便出現不少粗製濫造的作品,再加上套路化給觀眾帶來的審美疲勞,以及林正英的驟然逝世,殭屍電影逐漸失去了往日的風採,於90年代中期逐漸落寞,直至退出大眾的視野。
  • 殭屍片巔峰之作《殭屍》,林正英是沒落的時代
    遺憾的是林正英在1997年就與世長辭了,世人也感嘆道「林正英後再無殭屍道長」。可是,他還有一個徒弟一直在掙扎著,試圖挽回曾經的殭屍片時代,他便是錢小豪。在2013年導演麥浚龍集結了老一批還僅存的殭屍片演員,拍攝了一部《殭屍》,名字看上去樸實而沒有特色,在當時也算是比較小眾,但這部電影,可謂近二十年來的殭屍片巔峰之作。
  • 香港最後的殭屍片——《殭屍》
    香港殭屍片既有中國傳統的妖鬼文化,又夾雜了許多西方的吸血鬼情節,然後再揉進去香港特有的搞笑內容,變成了十分有特色的香港殭屍片。香港殭屍片中最有名的演員就是林正英了,人稱九叔。林正英雖然星途多舛,但是終於在殭屍片中闖出了一片天地,以至於成為香港殭屍片的代名詞。
  • 《殭屍》,香港最後一部殭屍片
    大家好 這裡是有素質影視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香港最後一部殭屍電影《殭屍》 .《殭屍》這部電影由麥浚龍執導。邀請了香港老一輩的殭屍片主要演員,錢小豪、陳友、惠英紅、樓南光、鮑起靜、盧海鵬、吳耀漢、鍾發等聯袂主演。
  • 《新殭屍先生》:林正英最恐怖殭屍片,卻也是最被低估的
    在跟洪金寶合作了《鬼打鬼》《人嚇人》後,他不希望殭屍片止於喜劇窠臼,他希望殭屍片能從形式、風格得到統一,成為獨特的電影類型之一。於是在1985年《殭屍先生》中,林正英不斷將殭屍片加以改善。或是糯米闢邪、柳條打鬼、黑狗血澆身、桃木劍刺心,這些對付殭屍的系統規範,均是他查閱史學民俗後的接納改進。也是藉此殭屍片終自成一派 ,殭屍時代到來!
  • 《殭屍先生》:殭屍片的巔峰之作
    《殭屍先生》除了看劇情,就是看林正英、錢小豪和許冠英,少了其中一個,都沒有殭屍片的那種味道。 洪金寶監製並執導的《鬼打鬼》開創了香港殭屍片的先河,一經放映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同樣洪金寶監製,劉觀偉執導的處女作《殭屍先生》一經放映更是將殭屍片推向了巔峰。
  • 香港殭屍電影最後的榮光!人生必看的三部
    香港影壇的沒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當年的香港影壇新星層出不窮,各種類型片層出不窮,《無間道》《山村老屍》等等,成為了現在人們隨口道來的經典!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三部老香港電影,應該是記錄著香港影壇恐怖片的最後輝煌吧!
  • 香港殭屍片最後的輝煌!
    說到殭屍片。作為殭屍片的開山鼻祖。林正英不得不提。是2013年上映的一部恐怖片,這部電影上映後廣受好評,獲得了像東京國際電影節提名、臺灣金馬獎等眾多國內外多項電影獎項的好評,甚至有人說,這是香港殭屍電影最後的輝煌。影片集結了多位曾出演殭屍片的老戲骨,還有一眾我們熟悉的臉龐。
  • 近20年評分最高的鬼片,香港殭屍片最後的輝煌
    殭屍片絕對是在香港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傳統的殭屍片風格大多都是詼諧幽默,劇情輕鬆搞笑,以林正英系列為代表尤是如此。13年上映的《殭屍》,一反傳統殭屍片的風格,基調哀傷壓抑,憑藉導演麥浚龍的個人風格和原創性,使它成為了香港殭屍片最後的輝煌,豆瓣7.8分,在所有恐怖片中排第13。恐怖片得分向來就特別低,能夠獲得7.8分,也說明了這部片子的含金量。
  • 近20年評分最高的鬼片,香港殭屍片最後的輝煌
    殭屍片絕對是在香港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傳統的殭屍片風格大多都是詼諧幽默,劇情輕鬆搞笑,以林正英系列為代表尤是如此。13年上映的《殭屍》,一反傳統殭屍片的風格,基調哀傷壓抑,憑藉導演麥浚龍的個人風格和原創性,使它成為了香港殭屍片最後的輝煌,豆瓣7.8分,在所有恐怖片中排第13。恐怖片得分向來就特別低,能夠獲得7.8分,也說明了這部片子的含金量。
  • 殭屍電影新時代最後的輓歌——《殭屍》
    但在《殭屍先生》之後出現的殭屍電影都因情節老套,模仿嚴重而飽受爭議,自此,殭屍電影開始逐漸落寞。1989年林正英為了重振殭屍電影,不計成本,開拓創新,在保留殭屍電影原有的基礎上大膽加入了吸血鬼,推出《一眉道人》,雖為盈利,但因拓寬了新思路,被視為香港殭屍電影的中興之作。
  • 殭屍還沒殺光,港產殭屍片,我不許你死
    憶當年,殭屍紅過小鮮肉上世紀八十年代,寶禾電影公司投拍的殭屍片煊赫一時,不僅掀起香港影壇捉鬼打殭屍的風潮,也從此開創武打喜劇的另類輝煌;而同階段黃百鳴的「開心鬼」系列、劉鎮偉的「猛鬼」系列,亦在蹭上殭屍元素的熱點後大獲市場認可,主輔相承,共同譜寫港產殭屍片的華彩樂章。
  • 香港4大殭屍道長,最後一位家喻戶曉,中國殭屍片鼻祖
    可說在靈異片,殭屍片流行的黃金年代,他們就是票房的保證,投資人的最愛。今天讓我來為大家一一分說一下,畢竟現在的90後,00後朋友們可能對這些並不了解。懷念逝去的殭屍片歲月,亦是懷念我們的青春。1953年12月2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省普寧市麒麟鎮蔡口村, 香港演員。
  • 盤點港片八大殭屍道長,千鶴、四目道長在榜,最後兩位卻已經不在
    《非洲和尚》中還擔任一回好殭屍,幫助非洲人抵禦外敵,一看長相就知道是好殭屍。當然他最擅長扮演的角色還是僕人,《方世玉》中飾演李連杰的僕人,《靈幻至尊》中鄭則仕的僕人等等,看到他就有種莫名的喜感。NO.2:千鶴道長鍾發作為道長都是正派角色,《鬼打鬼》中和師兄作對,救助洪金寶。
  • 盤點港片八大殭屍道長,千鶴、四目道長在榜,最後兩位卻已經不在
    香港電影有許多重要類型片,李小龍功夫片、許氏兄弟喜劇片、成龍洪金寶功夫喜劇、星爺的搞笑無釐頭、九叔林正英的殭屍片等等。除了九叔之外,還有其它諸多道長,今天大聖為大家盤點八位道長,一起領略一下他們的風採。
  • 《千年殭屍王》編劇:徐克!中國殭屍片最喜歡的一部!
    受陰氣滋養,許多屍體漸漸化作強大邪惡的殭屍,危害人間。這時期,茅山道士下山剷除妖穢,拯救世人。某墓內將軍屍體化作鬼王,威力無比。一群道士與之大戰,戰鬥中發生爆炸,無數人遇難,鬼王和帶隊的茅山師傅不知蹤影,只有四個徒弟逃出生天。   四名弟子追蹤殭屍蹤跡來至大方伯村,村中有一以醃製臘肉為生的姜姓富戶。姜老爺(于榮光 飾)為兒子討過幾房老婆,卻皆死於非命。
  • 被「石榴姐」痴戀半生,殭屍道長林正英和回不去的港片黃金時代
    隨後該片先在中國臺灣公映,大獲成功,成為當年臺北十大賣座片之首,不久在港上映,票房超過2000萬。大爆。這部電影,正是港產殭屍片開山之作《殭屍先生》。從此以後,一位頭戴道士八卦冠,身穿黃色太極袍,手持桃木劍的人物,成為一代人的童年陰影……他是毛小方,也是九叔,這個經典角色的扮演者,正是本文主角林正英。
  • 林正英、周星馳的這次電影合作,成「港產殭屍片」最後的票房高峰
    而極具本土特色的「港產殭屍片」,也隨著這部《殭屍先生》的誕生,正式拉開時代序幕。然而,80年代末的港片市場之上,隨著港片製作人們的跟風,大量的「殭屍題材作品」誕生,而這些作品良莠不齊的品質,也快速攪亂了市場環境。隨著市場環境的混亂,「港產殭屍片」也在八十年代末走向了沒落。
  • 林正英、周星馳的這次電影合作,成「港產殭屍片」最後的票房高峰
    ,隨著港片製作人們的跟風,大量的「殭屍題材作品」誕生,而這些作品良莠不齊的品質,也快速攪亂了市場環境。而這也成為了「港產殭屍片」最後的票房高峰。該片之後,「港產殭屍片」的市場表現每況愈下。繁榮一時的「殭屍片時代」也隨之一去不回。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周星馳、林正英合作的這部《非洲和尚》。同時說一說,90年代初「港產殭屍片」的消亡。
  • 《殭屍/七日重生》:比起傳統的殭屍片,更像一部恐怖片
    港片黃金時代殭屍片盛行一時,只是現在很少有作品涉及這個題材,可惜這個受市場限制的題材,現在對於神鬼也是相當敏感,政策上也不許這樣的影片進入,這個片種已經在滅絕的邊緣。雖然現在有很多打著殭屍片幌子的奇幻網絡電影在網絡上線,只是這種作品的質量是真的不敢恭維,其實做不出優秀的作品並不是值得詬病的,但是圈錢這來說,還是對於這種作品的侮辱,如果最後影片回歸思考,我們還可以說這部電影有一定現實意義,可是純粹是為了殭屍電影拍得殭屍電影,就顯得過於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