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孝道一直為中國人所看重,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著要孝順長輩。受這種思想的薰陶,我們看到溫馨的親子互動時常常會感到暖心。你見過最溫馨的親子互動是什麼呢?有這麼一幕,在我們的生活中十分少見。
0187歲女兒給108歲媽媽扎小辮,讓人感動:最幸福的事莫過於此
近日,網友們被一個視頻溫暖了,視頻中,一位頭髮斑白的老奶奶在給另一位頭髮斑白的老奶奶扎頭髮。不看介紹,可能大家都=會以為這是兩姐妹,其實她們是母女。被扎頭髮的奶奶是媽媽,已經108歲了,稀疏的頭髮經常凌亂不堪,但是她絲毫不煩惱。
因為,87歲的女兒每天都會幫媽媽把頭髮扎得整整齊齊,每次扎頭髮時,媽媽都會乖乖坐著。網友看到的正是女兒給媽媽扎頭髮的日常,讓人看著看著就溼了眼眶。看到這一幕,網友留言:"羨慕,希望我到80歲也還可以幫媽媽梳頭髮。"
87歲的女兒平時不僅會幫媽媽扎頭髮,還會經常陪她聊天,逗她笑,一起和她度過其樂融融的晚年生活。這樣的生活,真的讓很多人羨慕了,自己的媽媽能這麼長壽,這是多大的福氣啊!
當然,這位87歲的女兒,也享受到了和媽媽一樣的待遇。給媽媽扎完頭髮後,她也坐下來,這時一旁50多歲的女兒,也學著媽媽給外婆扎頭髮的模樣,小心翼翼地幫媽媽梳頭。看到這一幕,很多人都流下了感動的淚水,也許這就是言傳身教吧。
雖說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可面對辛苦養育我們成長的父母,誰不想在有能力之時再陪他們多看看世間繁華呢?女兒在80多歲的年紀還能給媽媽扎小辮子,就像當年媽媽給自己扎頭髮一般,最幸福的事莫過於此。
02分析
87歲的女兒給108歲的媽媽扎頭髮,之後女兒的女兒也給媽媽扎頭髮,沒有一句話,卻把孝道詮釋得淋漓盡致。
我們常常會教孩子要孝順長輩,可太小的孩子對於"孝順"這一概念並不是清晰,更不明白自己要做些什麼,所以常常做出一些看起來"不孝"的舉動。
其實比起不停的說教,父母的一言一行才是最好的教育榜樣,看到父母孝順長輩,孩子自然而然也會跟著模仿。
03我們該怎麼把孝心傳達給下一代?
1.說不如做
一百次的說教,都不及一次的實踐來得有教育意義。如果父母只是不停地孩子灌輸孝順的思想,自己卻對家裡的老人大呼小叫,孩子又怎麼可能懂得什麼是孝順呢?
2.反對"愚孝"
所謂孝順,是指要孝敬家裡的老人,但前提是這位老人值得兒孫孝順。如果面對某位為老不尊的長輩,甚至這位長輩已經觸犯了道德法律的底線,父母要在遵守原則和底線的前提下再談孝順。
3.肯定孩子孝順的行為
孩子有時候在家裡看到長輩辛苦,會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幫忙拿東西、收拾桌子、捶背、泡腳等。
爸爸媽媽看到後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小小的肯定,讓他明白自己這麼做是對的。特別是10歲以前的孩子,還處於期待長輩認可的階段,爸爸媽媽的鼓勵對他們來說很重要。
今日互動話題:這一幕讓你感動了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