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八佰》上映的日子越來越近了,不少網友認為正將會是中國抗戰題材的又一力作,也將會是導演管虎最受好評的作品。
但其實管虎最好的作品,在2005年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那是中國影史上真正無法逾越的高峰,是足以和《大明王朝1566》和《走向共和》匹敵的神劇。
《生存之民工》,豆瓣評分9.5。
這是中國罕見的一部現實主義傑作 。按網友的評價來說,這才是真正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囧囧記得第一次看這部劇的時候,還在上初中,但對這部劇的記憶特別深刻,尤其喜歡劇中的「薛六」,一直以為是哪個民工本色出演的。
直到06年《瘋狂的石頭》上映,咦,這個黑皮不就是薛六嗎?原來他叫黃渤。
不只是黃渤,《民工》可以說是匯聚了一群神奇的演員,馬少驊,陶澤如,孫松,胡曉光 ,高秀敏,雪村……他們一個個操著濃厚方言把個性鮮明的民工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
這部劇也是高秀敏生前的最後一部戲。
估計很多人沒有注意到,二手玫瑰也在劇中客串過,那時候梁龍還有一頭飄逸的長髮,大家耳熟能詳的那首《命運》,也算是該劇主題曲。
松江市,一個邊陲小城,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民工為了生存來到這裡打工,一次工程完成後, 幾百個民工都在等著發工錢。
結果負責人張彪早已逃之夭夭,面對血汗錢被他人挪用,民工們被迫集體追討,可等待他們的卻是暴力威脅和致命的恐嚇。
全劇為我們展現了民工們最真實的生存現狀,堪比是紀錄片。
不管是何種天氣只能擠在百來號人的工棚內聞著大家的汗腥味兒各自打呼嚕,天天吃的夥食基本就是饅頭,菜裡更是沒有半點兒油水。
口袋裡幾乎是沒有百元鈔票的,只有幾張皺皺巴巴的零錢,而最後該拿那點可憐的工錢是為了給兒子治病,供孩子上學或者買些種子化肥期待來年田裡的收成。
劇中給我們展現了太多這個世間的無奈,
家慧獨自在破房子中生下孩子;好幾個大老爺們湊不出三千塊醫療費;謝老大下石灰、賣血為等著換腎的兒子籌錢;陸長友親眼目睹自己的老婆被金錢收買;薛六看著哥哥摔成癱瘓,卻無能為力……
有人住高樓,有人處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世人萬千種,浮雲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全劇給人的感受就是真實,太TM真實了!
而且《生存之民工》也沒有一味的美化他們的淳樸善良,在管虎的視角下,他們每個人都是普通人,有缺點,不完美。每個人也都有其善的一面,甚至那個混蛋張彪,至少在女兒那裡是個好父親。
印象最深的是,陶澤如飾演的陸長有,這個操著江浙口音的老油條,為人陰鬱圓滑,但本質還是善良的,不然也不會再關鍵時刻給工友拿出他「賣尊嚴「掙來的錢。
相比其他工友,他還有門手藝,討工錢期間,他在洗浴中心靠搓澡與按摩勤勤懇懇地謀生。但他有一個不爭氣的兒子和一個長相不錯的老婆。
結果,進城當保姆的老婆跟一個有錢人跑了,而那個人還是他在澡堂伺候了很長時間的一個老顧客老杜,並且是拖欠民工工資的罪魁禍首。
全劇的最後已然瘋癲的老陸站在鐵軌上,望著呼嘯而過的火車,怒吼著帶我回家!
可家又在哪呢?
這部劇所反映的現實問題更是壓的人喘不過氣,滿滿的辛酸和現實。
跳樓討薪、黑社會、民工欠資、小三、拜金、高昂醫療費、黑煤窯、啃老……
也是因為尺度原因,該劇在2005年首次播出後,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直到2013年,《生存之民工》終於上星,在山東衛視播出,但改名為《春天裡》。
這個名字的含義不言而喻了吧,而且新版情節刪減嚴重,並為每個角色都安排了大團圓結局,比如民工們被拖欠的工資追了回來,薛六和家慧結婚了,老杜涉黑被抓,老陸去找老婆了也沒有瘋……
但把名字改成春天裡,或是安排個童話般的結局,就真的春天裡了嗎?
它只是在冷冷的盯著你,看著你無力的吶喊罷了。
很多人應該想不起來2005年原版的大結局吧,囧囧就簡單透露一下,老陸瘋了做了流浪漢,楊志剛去了草原,王家才進了監獄,薛六和家慧並沒有在一起,張彪攜款逃跑,民工的工資到底追沒追回沒有交代。
「人間像什麼?」「
「 像天堂,也像地獄。」
「為什麼?」
「死不了,卻也活不成。」
但不管如何,我們依然會選擇掙扎於這個世間,奮力向前,就如第一集出現的那行字幕,
「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