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惠」玩|那些有趣的「麵包之國」在向你招手,跟著麵包香去旅行!~

2021-02-27 荔枝遊天下

每次旅途中聞到烘焙的香氣,都收不住口水和肚子咕咕的叫聲~

那今天荔枝君就帶著大家查閱歐洲各處的麵包、蛋糕

搭配2020年高性價比德·法·意·瑞線路

不相信你會不心動!!!

1941年,流亡加利福尼亞的德國劇作家貝爾託·布萊希特坦白道,最讓他思鄉的就是麵包。德國麵包天下無敵,好吃且有嚼勁,通常摻有小麥粉和黑麥粉,有300多種可選。

「黑色的」黑麥麵包(Schwarzbrot)其實是棕色的,只是跟微發酵的鄉村麵包(Bauernbrot)比起來顏色深多了,經常抹上一層厚厚的黃油一起吃。真正黑色的是裸麥粗麵包(Pumpernickel bread),它不是烤出來的而是蒸出來的,所以水分尤其充足。

新鮮的麵包卷(巴伐利亞叫Semmel,北部叫Brötchen)可以撒上罌粟籽,叫Mohnbrötchen;加入葡萄乾就叫Rosinenbrötchen;撒上粗鹽的叫Salzstangel。

傳統的椒鹽卷餅叫做Brezeln,表面撒著大顆鹽粒。傳說這種食品起源於15世紀的施瓦本,當時蒂賓根大學的創始人Count Ebehard im Bart請一位來自巴特烏拉赫(Bad Urach)的麵包師製作一種能讓陽光穿過3次的糕點。

還有這些有名的甜點——黑森林蛋糕(Black forest gateau)有多層巧克力海綿蛋糕坯,塗上厚厚的奶油和櫻桃糖漿,頂上覆蓋一層黑櫻桃和巧克力碎屑。

紐倫堡薑餅(Nürnberg Lebkuchen)則由堅果、果皮、蜂蜜和調味料製成,吃了會上癮。

慕尼黑(Munich):巴伐利亞的首府自信而又前衛,傳統而又精巧,集種種怪異於一身。在這座「藝術和啤酒之城」裡,藝術藏品無所不有,舉世無雙,令人嘆為觀止。但在欣賞了一天「陽春白雪」的高雅之後,更可以鑽進當地的啤酒廳裡,在啤酒花的香氣裡體驗「下裡巴人」的煙火氣息。


巴登-巴登(Baden-baden):大約2000年前,羅馬人泡在巴登-巴登可以治病的泉水裡,對「巴登」(即洗澡)的妙處讚不絕口。今天,這座溫泉滋養下的小城魔力依舊。城中建於「美好時代」的別墅未經一絲一毫的變動,花園裡雕塑四立,水療館上圓穹恢宏。

- 吃什麼:檸檬撻 -

芒通(Menton)地處法國裡維埃拉(藍色海岸)的邊緣,再往前便是義大利,山坡上的房子色如粉彩,層層落落地向大海延伸,花園造景精美,怡人的氣候特別適合種植檸檬。芒通檸檬撻就是對當地美味檸檬的一種演繹。

餅皮又薄又甜,裡面的檸檬奶油顏色淡黃,質地極其鬆軟,入口若有似無,能品出檸檬汁帶來的刺激,味道堪稱世界第一。

不妨在春天來芒通參加「檸檬節」(Fête Du Citron),有遊行表演,有煙火秀,還有吃不盡的檸檬撻。

- 哪兒好玩 -

尼斯(Nice):憑藉它所有的真正的城市氣魄、復古的繁華、覆蓋全年的充足日照和絕佳的海濱位置,尼斯成為了藍色海岸的非官方首府。這座迷人的海邊城市有太多理由值得去,琳琅滿目的市場,迷人的老城,輝煌的建築和眾多的一流餐廳。大峭壁公路(Grande Corniche):它踞在山崖高處,擁有宏偉壯闊、令人窒息的景觀。如果你在這條公路自駕,或許經過每個轉彎處時都想停下來好好欣賞眼前的遠景。大導演希區柯克被這條拿破崙開鑿的公路深深吸引,於是在此選景拍攝了他的電影《捉賊記》



  第三站:義大利  

- 吃什麼:佛卡夏、夏巴塔、麵包棒 -

麵包痴一定不要錯過義大利~

佛卡恰(Focaccia):誕生於16世紀,具體可追溯到義大利古國伊特魯尼亞。佛卡恰的做法非常簡單,不拘泥於造型和裝飾,可方可圓,製作時通常用大量橄欖油和香草來調味,在表面戳洞後撒上各式香草,比如迷迭香和黑橄欖。有時候還會在佛卡恰麵包上鋪上奶酪、各種蔬菜或者肉類,然後再撒上各種香料。佛卡恰的口感很獨特,吃起來很香,似乎能感受到迎面而來的地中海風情。夏巴塔(Ciabatta):是義大利傳統麵包的代表之一,原產於義大利北部的一種脆皮白麵包,因其扁扁的外形如同人們穿的拖鞋而得名「拖鞋麵包」。在賣三明治的店裡經常會看到這種麵包的。

地道的拖鞋麵包組織會有很多大小不規則的孔洞,而且表皮纖薄酥脆,內部組織溼潤鬆軟,和氣味芳香的橄欖油十分契合,吃起來很Q彈,很有咀嚼感,而且越嚼越香。
義大利麵包棒(Grissini):外形像是手指粗細的棍形餅乾,但它其實是一種棍式麵包,製作時需加入酵母。最初是麵包師利用各種臨期麵包製作出來的,水分含量較少,保質期也相對較長,一經推出很快風靡全國,成為了義大利的著名麵包。Grissini一般是鹹口的,製作時常常還會加入橄欖、迷迭香、百裡香等。它質地乾脆、口感酥鬆、老少皆宜,常作為佐餐食品或小吃。麵包棒可就著蘸醬、沙拉、濃湯等作為開胃小食,與火腿、香蒜醬、乾酪等搭配也是不錯的選擇。義大利的很多餐廳都會用作餐前麵包,適合小孩子磨牙,也適合成年人下酒。

- 哪兒好玩 -

羅馬(Roman):與世界各地被摧毀的古城相比,羅馬要幸運得多。2000年後,現代城市與廢墟上的古城和平共處,人們從未停止發掘和保護掩埋於地下的輝煌歷史。在如今最熱鬧的西班牙廣場和納沃納廣場,巴洛克引領著全新的羅馬時尚。那裡聚集著最多的遊人,最好看的公共建築,是人們嚮往的浪漫「羅馬假日」。

威尼斯(Venice):是一座美得令人沉醉的城市。從中世紀起,威尼斯就是義大利乃至整個歐洲最耀眼的水上城市。它的水系作枝節狀分布,一條大運河從城中彎曲而過,行程以舟代車的水上交通。城市沿河布滿了碼頭、倉庫、客棧以及富商的府邸。城市建築群造型活潑、色彩明快,有敞廊與陽臺,波光水色,夾持其中。


 第四站:瑞士 

- 吃什麼:奶酪和麵包 -

麵包配奶酪,天生是一對~

瑞士奶酪(gruyere Swiss cheese):硬奶酪、軟奶酪、製成花形的奶酪、打上圓洞的奶酪,形形色色的奶酪出沒在瑞士人的餐桌上,讓人垂涎欲滴,欲罷不能。其中尤為特別的,是一種名為「奶酪火鍋」的料理,將各類口味的奶酪擦成碎末放入鍋中,加熱成糊狀,再加以各種輔料,慢慢熬製成濃濃的煉乳狀,上桌之後,用「法式長棍麵包」蘸著吃,太絕了~奶酪控一定不要錯過!辮子麵包(Swiss braided bread):又叫zopf,是瑞士的美食國粹,好像我們中國的餃子一樣。瑞士人星期天和節假日的早晨就要吃這個麵包。每個星期天的早上,能吃上媽媽烤的zopf,那是瑞士人幸福生活的內容之一。

提契諾麵包(Ticino bread):在瑞士的阿爾卑斯山脈中,有各種各樣的因冰川的巨大腐蝕作用而形成的湖泊,在一叢又一叢的高山裡,有一個地方,叫提契諾。麵包的形狀很特別,由幾個小麵包或麵包卷組合成長條形,然後烤制前在中間劃一刀,便於用手撕開,樣子也很像阿爾卑斯山脈重重疊疊的高山。成串的小麵包,剛出爐、麵包表面烤成淡褐色時,最美味。瑞士提契諾州的代表麵包,瑞士各地都相當常見。

- 哪兒好玩 -

馬特宏峰(Matterhorn)瑞士深度遊重點就在三大名峰,馬特宏峰既是阿爾卑斯的象徵。各衛視都在播放旅遊類節目,有一幫可愛的爺爺們也登頂馬特洪峰觀雪景,近距離感受阿爾卑斯馬特洪峰魅力,一生一次的難忘體驗。

米倫小鎮(Interlaken murren):米倫小鎮被稱為雲端上的花園,小鎮上只有400個居民,因為座落在雪朗峰山腳,名氣不小,是很多條遠足線路的起點。生活在這個令人心曠神怡的小山村裡的人們,對生活的熱愛程度也常常令人感動。

琉森湖(Luzern lake):又稱琉森湖、四森林州湖,是瑞士的第四大湖。琉森湖湖岸線蜿蜒曲折,分叉較多,將琉森城和周邊的山峰連接起來。為了紀念瑞士建國700周年,琉森湖畔建設了具有紀念性的徒步旅行路。

看完了德國、法國、義大利和瑞士的麵包和美景,相信大家和小編一樣超心動!

心之所向

身之所往

想和江蘇廣電的主持人暢遊全球

請隨時撥打24小時報名熱線

400-8765-088

報名荔枝遊特色之旅

相關焦點

  • 讓人對北海道心之所向的電影《幸福的麵包》
    雖然只是很簡單的幾段小故事,但在首次執導長片的三島有紀子(同時也是本片同名小說作者)的影像畫面中,卻讓這些平凡的幸福顯得珍貴且特別,和緩的節奏和溫暖的音樂,讓人不由得跟著慢下腳步去檢視圍繞在生命四周的人事物,發現跌跌撞撞的生命中仍有許多美好正在發生
  • 《日式麵包王》:搞笑、吐槽、玩梗的超次元麵包動畫
    秉著「發光的料理就是好料理的原則」,這段關於麵包的故事也就拉開了序幕……本劇最大的看點就是各種有趣的麵包,更有趣的是吃了麵包作出各種奇葩反應的觀眾,《小當家》的幻覺和《食戟之靈》的爆衣在《麵包王》裡根本就不算什麼。
  • 麵包去哪吃:盤點魔都的那些洋氣美味麵包房!
    撻底上面刷有薄薄的一層巧克力醬,拖著撻身一口咬下,便可以吃到多種層次的不同味道。 人道烘焙坊延續了素菜館的特色,在麵包的製作過程中會比較注重低油低糖,多是利用食物中自身含有的甜份,原料非常自然。 ▲烘焙坊裡的開放式麵包房 每一款麵包的食材都詳盡地標在了小卡牌上,而且還特地為素食者標註出了是否含有蛋奶,亦或全素。
  • 鄭州小吃,正弘城B1都是麵包香,各種夾心,流沙蛋黃麵包,太香了
    結帳的時候發生了一點小插曲,本以為是18的麵包,原來是48元,也不好意思說不要了,不過吃了以後真的不後悔。然而就是這樣的一次試探性再次嘗試,突然像開了掛一樣了吸引我。再去網上翻翻,已經是網紅店了。核桃馬裡奧:推薦人數最多的,也是他們家的鎮店之寶,核桃馬裡奧是雜糧,麵包外皮上都是核桃碎,法國乳酪加上酥脆的核桃仁口感真的很好,這個就算是放一天吃口感也都還是可以,一口外皮香酥一口乳酪,夾心有股濃鬱的香氣。
  • 你知道嘛?那些日本經典的鹹麵包
    相比於甜味麵包,鹹麵包(惣菜パン)似乎會比較有正餐的感覺,當然不一定會吃的很飽。最具代表的!應該少不了誘人的咖哩麵包!
  • 撕撕撕不服來撕超軟Q碧池麵包
    手撕碧池,除了需要耗費腦力,肯定還需要耗費不少體力。今天母姬分享的這款碧池麵包,就供大家在自我修煉過程中補充能量。另外順便也從形式上提前讓大家預習感受下手撕碧池的樂趣。成品來咯。這款的造型像一個蘑菇。我撕
  • 蒜香麵包(Garlic Bread)~5分鐘搞定麵包新吃法
    也會擔心,我喜歡的味道,不一定是你喜歡的味道。但是你們的留言,你們的成品圖,讓我覺得還是很多人喜歡。謝謝你們,在我這麼慢的更新頻率下,沒有取關我。今天這個蒜香麵包,是因為後臺很多人留言問我,一次做4個軟歐包(詳見我的28篇文章: 蜂蜜全麥軟歐(copycat Cheesecake Factory honey wheat brown bread)),吃不完,過兩天吃沒有剛出爐時好吃了,剩下的怎麼辦?我都回覆說做蒜香麵包,抹大蒜黃油。
  • 麵包新語17周年慶活動---蛋黃哥超萌來襲,與你17HIGH一夏!
    2017年7月,麵包新語即將迎來精彩紛呈的17周年慶生活動,麵包新語特攜手三麗鷗,推出超極懶萌的人氣「夾到蛋黃哥蛋糕」,致力於引導消費者以慵懶愜意姿態,與品牌沉浸於 「一起(17)萌到胃」的美味狂歡。「夾到蛋黃哥蛋糕」將盛情邀你遊歷一場「約惠」之旅,跟著他「撩」起麵包新語17周年慶的熱潮,任由他勾引出我們心底的懶。
  • 臺灣超人氣麵包店魔都再開新店~1米超長麵包&微醺冠軍麵包等你來搶
    來自臺灣的超人氣麵包店新店開業一米超長麵包=十一根法棍排隊超久、基本靠搶的微醺冠軍麵包土地種出來的好麵包
  • 永遠的麵包超人!動畫電影《麵包超人》系列新作於2021年夏季上映
    《麵包超人》是日本非常經典的動畫作品,非常受小孩子的歡迎。不但故事非常正向積極,同時帶著非常多的小謎題與彩蛋。這部動畫至今已經走過了三十多年,當初看它的小孩子們也已經長大了,可以說這部動畫有許多的時代記憶。
  • 日本博主曬的手工麵包,花樣百出,這樣做麵包太有趣了!
    日本博主曬的手工麵包,花樣百出,這樣做麵包太有趣了!有時候,我們覺得生活枯燥,柴米油鹽的日子沒有趣味,但其實,人活著本身就是為了獲得有趣,從柴米油鹽的生活中過出趣味。正如日本博主曬出來的手工麵包一樣,自己動手烘焙麵包,把它當成一件藝術品去製作。
  • 麵包超人橙香的美味生活
    也不太能接受外面蛋糕店那些花花綠綠的顏色和圖案。小沐:烘焙這件事給你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改變?橙香:說改變也好像沒有太具體的,不過自從玩烘焙,我好像學會了和自己相處的方式~不再會有做什麼來打發無聊的疑惑。從玩烘焙開始,我又開始了多肉、編織、做手工皂、護膚品的一系列「玩」,我覺得從這個時候開始,內心變充盈和寧靜了,也多了很多喜悅。
  • 魔都麵包大大大大測評,教你吃懂麵包!
    石窯麵包真的是一家讓人有意外驚喜的麵包店,烤箱前的圓弧麵包櫃全都是石窯烤箱出品,這款豐盛到不行的佛卡夏,太抓人了!恰巴塔,我們也測了很有名的一家,我們編輯以前就去過許多次,她說品質真的越來越不穩定,品控都不能保證真的會失望。在國內,要說哪種麵包最受歡迎,吐司一定算一個!去麵包店看一圈不知道吃什麼,那就……買包吐司吧!
  • 臺灣的早餐霸主,麵包
    另外,雖然傳統中式早餐可以買好帶著走,但因為有味道,臺北的捷運(地鐵)是不讓吃東西的,如帶去公司吃不但要擔心辦公區的食物氣味,還要在吃過後要做足口腔氣味處理……多年前我去武漢旅行,早晨看到上班族居然買了一碗熱乾麵,邊走邊吃,
  • 高知 | 一般人玩不到!這裡才是麵包超人的故鄉~
    去東京玩麵包超人博物館後,我們再去高知看看人家的故鄉吧。官方全稱:香美市立やなせたかし記念館 暨 麵包超人博物館和詩與童話的繪本館。距今開館已有二十年哦!!http://anpanman-museum.net/因為logo上完全沒有畫麵包超人所以會被以為是隨便什麼漫畫家的紀念館而錯過~在中國的某寶上充斥著各種面超IP的商品,對麵包超人只識形象,並不知道它是幹嘛的。
  • 盤點京城那些肉桂麵包
    然後加入了一些麵包群狂買麵包,認識了一些麵包達人,比如一位超愛肉桂的盆友!「肉桂卷」是起酥類的肉桂卷,肉桂香十足,個頭不大,當你剛覺得有點甜的時候它已經完全進肚。個人不是很喜歡起酥類的麵包,但是唯一例外就是肉桂,真的陷入無法自拔!
  • 麵包超人博物館 | 史上換頭最頻繁的超人
    麵包超人博物館是高知縣的重要標誌之一而香美市則是充滿了麵包超人愛與正義的萌感連路邊的指示牌架都要跟麵包超人有關這個博物館區別於其他麵包超人博物館的地方在於門前這一副巨大的麵包超人像人在他面前真的顯得很小隻
  • 暢行中國 | 麵包之鄉 「好吃」資溪
    麵包之鄉 「好吃」資溪 壯麗70年,奮進新時代暢行中國——全國交通廣播記者走進江西大型融媒體主題採訪活動進行了兩天可以說這兩天的參觀採訪給記者的感觸非常不同總結起來就是:在南昌,真好看在資溪,真香!為啥?因為資溪是遠近聞名的中國「麵包之鄉」!資溪江西撫州市的一個山區小縣人口只有12.6萬卻走出了4萬多人的「資溪麵包大軍」分布在全國許多城市每年麵包業為資溪帶來40多億元產值那資溪縣是怎樣發展起來麵包業的呢?
  • 麵包想要隔夜不硬,無需老面,只需加點它,又香又軟,簡單又好吃
    說到麵包,估計很多人都會抱怨自己做的麵包沒蛋糕店的好吃,而且大家都會認為鬆軟的麵包一定是加了老面之類的,這個想法固然沒錯,凡是加了老面做出來的面點都是比較鬆軟的,但是我今天要教大家一個不加老面,麵包一樣蓬鬆暄軟的做法,而且隔夜也不會變硬。其實秘訣就是我在食材裡面多加了一種東西,用它做出來的麵包超級鬆軟,出爐個個都是小胖子,圓圓一個,不用包餡料,直接吃就覺得很美味了。
  • 廣州東山口的「麵包魔術師」,用麵包復刻世界名畫!
    用麵包復刻世界名畫 「好香啊,我從樓下聞到香味走上來的!」幾個女孩子循著新鮮出爐的麵包香氣來到了Vee的麵包工作室,一盤新鮮出爐的蔓越莓歐包讓人垂涎欲滴。 VEE是一位麵包師,她和搭檔在東山口租下了一個兩層半的小房子,一樓是搭檔經營的餐廳,二樓則是她的麵包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