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鑑賞:座頭市Zatoichi(2003)

2021-02-21 藝考路上

《座頭市》:田園暴力交響詩

時隔差不多一年,終於等來了這部電影,一部唯一讓俺像《殺死比爾》一樣期待的電影。同《殺死比爾》一樣,這是一個主線非常簡單的故事。北野武究竟要給這樣的老片新拍賦以什麼樣的風格呢?看完電影後,俺感覺本片有著令人快意恩仇的暴力美學,更有鄉土關懷的親切感;北野武以他感性而直接的手法,為我們譜寫了一曲主題為鋤暴安良的田園暴力交響詩。

很顯然,北野武不想割斷大家對老版《座頭市》系列的親切感情。一個老的電影系列,之所以能拍那麼多續集,而且廣受歡迎,至少是承受了一代人的記憶的。在本片開拍初期,曾有鐵桿FANS聯名上書劇組,對北野武的新版《座頭市》能否對得起影迷的感情表示強烈懷疑。這種懷疑是有道理的,以北野武一貫的搞怪求新風格,這次還不定給古老的盲劍客帶來什麼新花樣呢!

不過,在看完了這個新版的《座頭市》之後,不知日本本土觀眾是如何想的,反正個人覺得那種經典老片的親切感還是撲面而來。在所有26部老版的《座頭市》中,俺也只看過廖廖幾部,所以僅能以這幾部的風格來和新版對比。可以說,新版在鄉土親切性上完全不比老版遜色。電影的主人公——盲劍客座頭市本來就是個很市井的同志,比起王大師鏡頭下那位囔囔著要看桃花的小資同行來,座頭市簡直粗俗不堪;相貌比不上俺們全世界有名的「電眼」自不必說了——人家即使演瞎子也照樣電得你欲仙欲死;就算是同樣愛喝點小酒,阿市也只能摸索著排出四文小錢,要一壺最家常的店產清酒,估計一輩子連「醉生夢死」這麼曖昧的詞都沒聽說過,更不用說喝到同名的酒了。 然而,這種看似粗俗的「市井味」,正是座頭市成為民間英雄的根本,也是鐵桿影迷能感受到的親切性之最大來源。北野武版的新片最大程度地還原了這種親切性:座頭市仍然是那麼「不長進」,按摩、賭博依然是他表裡如一的兩大職業;走街竄巷遇到的不是市井無賴、風塵女子,就是瘋漢痴兒、半老村婦;即使是體現他最神勇一面的對手們,也一如既往的屬於「城鄉結合地帶」的「小規模流氓犯罪團夥」,上不了大臺面。習慣了老美腐爛大片、歐洲精緻小片、香港野心黑片的觀眾,可能覺得這樣的故事與場景太老套;但對老片的影迷來說,彼情彼景正是他們孜孜以求的心靈鴨湯。

外景選擇、場景布置等顯而易見懷舊的方面俺們就不用多說了,鄉土親切的神韻固然和視覺表現形式有關,但更能勾起「勝新」迷們溫馨回憶的,還是座頭市的行事作風和其他小人物的表現。原版《座頭市》就很好笑,簡直可以看作是動作喜劇片,而座頭市本人其實也是個很有幽默感的老頭。這一方面體現在肢體語言上——因為眼睛看不見,不管其他感官是多麼靈敏,座頭市總會鬧很多笑話。記得老版有一集的開頭,一個村婦在被人搶錢後突然「發作」,他竟然熱心地去幫人家接生,那手忙腳亂、瞎頭瞎腦的樣子,是任何人都忍俊不禁的。北野武版的座頭市同樣搞笑,其實不用他多說話,只要他微低著腦袋,發出不好意思的笑容的時候,座頭市的那股憨厚勁就出來了。同樣是拿眼睛來自嘲,片中那個描眼的鏡頭以及片尾的抖包袱,都能讓人笑到絕倒,北野武還真沒落下他說相聲的功夫啊。其他與老版類似的,還有賭徒以為學座頭市聽色子能贏,結果閉上眼睛亂猜;還有影片中除了出現日本傳統的丑角表演外,還有以插諢打科為主要目的的配角,所有喜劇色彩的展現方式都是比較市井傳統的,可以想像念舊的日本人看得滿心歡喜的情景。 二 但是,北野武是絕對不會滿足於複製經典的;其實,即使是對於老版的忠實觀眾來說,完全地重複雷同的細節也是無法忍受的,不管北野武如何精益求精,他和勝新太郎始終是不一樣的。與其不倫不類地懷舊,不如適當地凸顯時代銳意,從而創造懷舊與新奇的雙重體驗。 所謂時代銳意,觀眾感受最直觀的,肯定是主人公座頭市的造型了。其實北野武也沒改動什麼,只不過在頭髮上做了點手腳而已——江湖傳聞那是金色的,可實際看起來是有點發白的那種淺金色,所以只能稱為「腦白金」。初看起來,這一出格的髮型似乎與影片的古裝風格不符,但誰說武士浪人就要長發盤髻呢?實際上,勝新太郎在舊版中也經常頂著個短得不能再短的「寸頭」,要說出格的話一樣出格。所以,北野武基本上還是承襲了座頭市在日本民間傳說中的特殊性,並賦予他更銳利的形象而已。如果說人物形象的與時俱進只是增添影片吸引力的一個噱頭的話,影片在場景調度與氣氛營造上的張弛有力,就帶來老版所沒有的視覺和心理衝擊。俺一直希望看到一部比較快意的武士片:劍要快、人要狠,而鏡頭一定要穩、場景過度一定要順滑,這樣才能讓人興奮得臉部充血。老版《座頭市》系列之所以在日本武士電影史上是座豐碑,是因為創造了座頭市獨特的形象和他獨特的劍術。但人都是不滿足的,我總是希望座頭市快劍掠起的殺氣應當更驚心動魄一些。前段時間炒得火熱的《少女殺手阿墨》,「百人斬」的場面倒是有了,但無形殺氣不足,顯得過於表面化;何況那小姑娘明顯功底不足,一看她那輕飄飄的動作,就知道是場做秀而已。

新版《座頭市》中的動作場面並不是很多,但一開始就讓人領略了什麼叫凌厲的殺氣。在電光火石般的一擊後,配以一個抖劍的慢鏡頭,座頭市「史上最強」的殺氣刺激得人熱血沸騰,至少小生是這樣的。以後的幾場打鬥場面都充分體現了日本武士刀法「凝氣聚神、一招決生死」的特徵,在精彩的場面調度和沉穩而精緻的鏡頭下,影片的鬥劍場面給觀眾帶來的氣勢與凌厲並重的感覺,也許只有在讀古龍小說或者看《浪客劍心》動漫時才會有。而古龍的筆意有很多借鑑了日本武士小說的風格,可以說新版《座頭市》完美地再現了本來就屬於古劍道的神採。這當中,CG技術的修飾是功不可沒的,在老版中我們看到勝新太郎的劍已經是非常之迅捷了(順便崇拜一下勝新太郎),但還是給人以人力所及的感覺,新版由CG渲染的特效,真正讓人領會到「閃電劍」的威力。更讓俺意外的是,北野武索性連飆血的鏡頭也用CG來處理,揚棄了傳統的日式噴血法:少了份誇張,多了份暴力美感,個人以為更符合影片的暴力美學的說; 據說製片公司當初找北野武拍本片的時候,北就說這部戲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意圖來;他所說的「意圖」當然不僅僅是用新形象新技術來包裝一下「裝舊酒的新瓶」,事實上,這個「酒」的醇香也是以他自己的風格釀造出來的,顯示出與老版截然不同的北野武特色。 最明顯的,北野武塑造的座頭市性格就和勝新太郎的老版有很大不同。老版的座頭市,基本上是個熱情開朗、助人為樂的老好人,往往在逼不得已時才拔劍;而北野武版的座頭市,和他以往的暴力角色一樣,出手冷酷無情、絕不留活口。如果說勝新太郎的座頭市基本上還算是風塵遊「俠」的話,那麼北野武的新版則更加率性而為、善惡僅憑一念之間。這種形象設定,無疑是和北野武本人的氣質比較符合的。除了一本正經展現殘酷暴力,他更是個搞笑能手,因此,影片中的不少鏡頭也帶有強烈的「北式幽默」。例如有兩次表現愚蠢的流氓劍客拔劍或揮劍時誤傷同伴的鏡頭,很是惡搞;其他諸如從梁上掉下來的劍、那打中自己人的手槍、那突然冒出來的持矛傻小子等,總是在人不經意的時候被幽默撞了一下腰。不過,個人覺得最能彰顯北式特色的,還是本片的節奏控制和敘事風格。也許是因為不是電影科班出身,北野武的導演風格追求自在的感覺,少了許多學院派琢磨的痕跡。過去人們津津樂道的,是他那「突髮式的暴力」,但在本片中,個人感覺最深的,卻是他那毫無徵兆的剪輯手法。例如影片開始沒多久,服部源之助夫婦和藝妓「姐妹」同時出現在一個畫面中,還沒等觀眾看清楚人物,下一個鏡頭就切到了服部充殺人而妻子在一旁觀望的場面,接下來對那「姐妹」倆,也是用同樣的剪輯手段插入另外的畫面。這樣突然、直接、簡單的剪輯方式,可能一開始給人不太適應,因為「誘導式」或「聯想式」剪輯更符合人的思維方式;過於突兀的剪輯往往令人無法產生聯想或產生錯誤的聯想。例如,片頭這一段就很可能讓人鬧不清插入的片段到底是前一個畫面的將來、還是過去了的事情;而且由於影片剛剛開始,插入的片段太短,觀眾一時難以將所有出現的畫面建立起邏輯聯繫。然而,如果反過來看的話,這樣直白而毫無暗示性動作的剪輯,恰恰勾起了觀眾的好奇心:觀眾知道那些插入的內容和人物有關,但卻不知道在時間上是怎樣的邏輯關聯,以及這些內容在整體情節的演進中又起什麼作用等等。這樣一來,就比明白告訴觀眾那是關於人物的最近經歷要有趣得多。同樣的剪輯模式在影片中還有好幾處,有的是「閃回」(如座頭市回憶雨中殺人),有的算是「前瞻」(如服部在腦海中預演和座頭市的決鬥招式),有的是平行蒙太奇(服部決鬥與妻子自殺),每次出現都毫無兆頭,完全和流行的剪輯手法以及觀眾的思維定勢不同。仔細想想的話,這樣直接、突兀的剪輯手法又有何突兀的呢?為什麼一定要將鏡頭推進到一個眼部的特寫、做足了暗示說角色正在思考之後才可以插進一個關於他思考內容的畫面?其實,人的自然思維往往具有很大的跳躍性,更重要的是,思維的跳躍不一定需要有多大的動靜。對於「突髮式剪輯」的偏愛(他在以前的作品中就用過多次了),只是表明北野武喜歡依據自己的感性來拍戲,而且他的表現手法又是那麼簡約直接,這使得即使像《座頭市》這樣的老片新拍作品,也顯示出自由創作的樂趣來。更何況,那些零星突兀的插入段落,仔細回味起來的話,又是與影片的整體敘事結構相統一的,只不過更加即興、隨意一些。事實上,正得意於這樣的自由之心,北野武才能融合鄉土親切感、時代銳意與個人風格於一體,使人既有重溫舊夢的溫馨,又有體驗新奇的興奮,同時,以感性為基礎的直接而簡約手法的採用,又使編導的創作意圖更容易感染觀眾。不妨以片中所謂融合程度最大的配樂與舞蹈為例。之前聽很多人都在談該片音樂與舞蹈風格的鬼馬,很是古今結合、土洋合奏的說。俺對樂器的認識就和座頭市對最後那塊石頭的認識一樣,因此俺更關注音樂與畫面的配合。如果大家看得仔細,聽得仔細的話,會發現影片中很多勞動的場面都應和著音樂的節奏。第一處農人鋤地的聲音與節奏,充當了背景敲擊樂之間的和聲;第二處在影片中段,有幾個農民在雨中戲耍,光腳板與泥巴踏合之間發出來的聲音,分明是踢踏舞的旋律;而臨近結尾時,村民們幫助蓋房一段,各種勞動工具簡直都成了樂器,每一下錘擊都對應著敲擊樂,而刨子、鋸子的每一次推拉都正好成為背景音樂的伴奏。 這樣和諧的對應,恐怕不是巧合,而是北野武有意為之。聽旋律的話,這幾處的曲調都是活潑歡快的,聯繫到當時這些場景的人物都是勞動中的農民,我們是不是可以推斷北野武是在藉機歌頌勞動人民呢?是的,勞動人民,這個詞俺仿佛已經一千年沒用過了,顯得那麼陌生;但一旦寫出來,卻又是那麼親切。我們已經知道,座頭市是個市井英雄,說白了就是勞動人民的英雄,在老版系列中,他也是一直在為善良普通的老百姓而同各種惡勢力做鬥爭。雖然這個新版的座頭市沒有老版的那麼積極主動,但是讓他碰上了,他還是會管到底的。

相關焦點

  • 電影《座頭市》——北野武的經典之作,結尾讓人意想不到
    《座頭市》北野武的經典之作,結尾讓人意想不到《座頭市》可以算是北野武的經典之作了,曾經在2003年,讓北野武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這部電影算是一部動作片,裡面有相當多的打鬥場面,因為講的主要是武士的故事,所以有很多武士比劍的畫面,有些場面比較血腥,充斥著暴力美學。雖然電影的開頭有點沉悶,但是看著看著就會不由自主地進入故事中,並且覺得越看越好看。
  • 從幽默文化到暴力美學,深度解讀北野武電影《座頭市》
    2003年,北野武攜電影《座頭市》參加第60屆威尼斯電影節引起巨大轟動,一舉斬獲銀熊獎在內的5項大獎。這部電影對於北野武有著重要意義:不僅代表著北野武個人獨特影像風格的形成,更象徵著以吳宇森為代表的的暴力美學迎來華麗回歸。
  • 《座頭市》|不死的傳奇
    與往昔另一個時代劇生產基地東映自從迎來仁俠電影時代便悉數摒棄先前傳統的作法不同,大映始終立足於自己時代劇遺產的基石上。昔日受教於溝口健二、衣笠貞之助等人並承傳其遺志的森一生、三隅研次、田中徳三等戰中派、戰後派導演,在具有劍戟片與仁俠電影雙重屬性的座頭市系列中展開堅守時代劇傳統的最後競爭。
  • 電影《女座頭市》公映 綾瀨遙切蛋糕祈願
    網易娛樂10月27日訊(感恩而死/編譯) 由綾瀨遙主演的古裝影片《女座頭市》於25日在日本全國約250塊銀幕上正式公映,主演綾瀨遙、大澤隆夫與導演曾利文彥出席了首映式,並登臺致謝。
  • 北野武的《座頭市》為何百看不厭?
    第一次看《座頭市》是在高考結束的時候。作為一個武俠迷,看慣了邵氏老電影一招一式的纏鬥,被北野武出其不意、乾脆利落、一招斃命的「逆手一文字」驚豔到了,當即收藏。在之後的日子裡,反覆欣賞,久看不膩,甚至因此去搜集了各種版本的「座頭市」。
  • 《座頭市》一個普通又迷人的江湖故事
    好久不見,之前比較忙,看的電影不多也沒有什麼特別想說的,某天偶遇同學催更,不得已拖出我的最愛北野武來賣一波。這次寫的是北野武2003年的電影《座頭市》。名字是不是又是日本電影常見的奇奇怪怪?其實在日本平安時代,盲人和尚在街頭彈琵琶賣唱,這些盲人就被稱為「座頭」,座頭市的意思就是名號為「市」的盲人劍客。順便一提,座頭鯨名字的由來就是因為鯨的背部形狀讓日本人聯想到了彈琵琶的和尚。這部電影的主角就是北野武飾演的座頭市,在影片中他是個四處流浪的盲人按摩師,同時也是個劍術高超、深藏不露的高手。
  • 這是一部披著武士電影外皮的時代悲劇|《座頭市》
    就像《菊次郎的夏天》這部作品一樣,這部電影和它的同名音樂完美的貼合在了一起。可以這樣說,沒有電影《菊次郎的夏天》,就沒有音樂版的《菊次郎的夏天》。而沒有久石讓的這首音樂,北野武的這部電影就不能被稱為一部電影。電影《菊次郎的夏天》是一曲有畫面的音樂,而純音樂《菊次郎的夏天》則是一部看不見的電影。
  • 座頭市!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一部日本動作電影《座頭市》。基本信息:《座頭市》是由北野武編導,北野武、淺野忠信、大楠道代、夏川結衣、岸部一德等主演的動作影片。該片講述了一位雙目失明的神速拔刀術武士座頭市的種種英雄事跡。
  • 《座頭市》與 北野武
    這個男人就是盲俠座頭市 《座頭市》導演和主演都是北野武。北野武是一個浪漫又暴力的男人,所以同樣的,在《座頭市》中令人腎上腺素飆升的血殺情節也給足了觀眾刺激。而北野武獨特的敘事能力也為電影增色不少,讓《座頭市》不會被單純的看作一部爽片。而是有環環相扣的劇情,這部電影做到了,它沒有選擇把武士精神強行塞給觀眾,而是用一個眼神,一場決鬥,一次關乎生死的拔刀,深深斬在觀眾的心上。
  • 日本十佳武士電影⑧《座頭市》
    收錄於話題 #日本經典電影 座頭市 (2003)導演: 北野武編劇: 北野武 / 子母澤寬主演: 北野武 / 淺野忠信 / 大楠道代 / 井口薰仁 / 橘大五郎 /
  • 盲俠「座頭市」的明察秋毫 - 人民網日本版--主頁
    盲俠「座頭市」的明察秋毫   也許大多數人會對「座頭市」這個名字感到費解。在日本,「座頭市」是一個盲俠的名字,他行走江湖,為人復仇,其刀法極快,可以在敵人完全不知情的時候奪人性命。    「座頭市」之於日本,就好比黃飛鴻之於中國。
  • 《女座頭市》:女性版座頭市
    「座頭市」作品是日本電影經久不衰的一個系列。網易娛樂報導 就像是黃飛鴻電影在香港電影史中的地位一般,「座頭市」系列作品也是日本電影裡經久不衰的一個系列,勝新太郎與北野武都曾經演繹過這個經典形象。由《桌球》的導演曾利文彥執導的新版,將這位比任何人都強、也比任何人都要孤獨的殺手改為了女性,由《我的機器人女友》的女主角綾瀨遙扮演殺手阿市,講述她無意中被捲入兩個黑幫之間的鬥爭的故事。
  • 北野武的《座頭市》,一把快劍演繹暴力美學!
    東西方電影人從未放棄對暴力美學的追逐,血腥反而成了此類作品的最大看點。提起暴力美學的大師級導演,昆丁·塔倫蒂諾、吳宇森、北野武等人的名字早已蜚聲國際,他們用手裡的鏡頭和獨有的視覺美感,讓暴力不再只有殘酷。前幾天分享了北野武的溫情之作《菊次郎的夏天》,今天是他自導自演的武俠片《座頭市》。北野武天生一張壞人臉,大叔形象深入人心。
  • 《座頭市》:武士道精神中的欲望和道義演繹了北野武另類的武俠夢
    而北野武作為一個日本人,少年時座頭市這個傳奇盲劍客帶給他的那份遐想也一定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裡。正是基於這種對英雄人物的崇拜和敬仰,所以在2003年9月,北野武推出了由他執導並主演的新版《座頭市》。影片上映後,立即引起強烈反響。
  • 日本武士之座頭市
    說起《座頭市》就不能不說北野武,日本天才導演,演員,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北野武年輕時就是桀驁不馴,曾經把自己姐姐的幾十萬嫁妝錢揮霍一空,把他媽媽氣的要殺了他。但是這個世界上最愛孩子的就是母親了。這部電影講的是:19世紀的日本,座頭市是一位失明的流浪漢,靠賭博為生。但在平凡的外形之下,他卻是一個精通劍術的武士。他拔劍如同閃電般迅速,斬人的精確度也是令人窒息。座頭市有一天來到一座由黑幫銀蔵一家把持的山頭,每一個過路的人都要向他們繳交過路費,自從他們將著名的武士服部招攬到旗下之後,更加不可一世。
  • 《座頭市》暗含幽默與殺機 酷的很個性(組圖)
    該片主演北野武從小就喜歡座頭市的故事,所以在經過長久的策劃籌備後,決定由北野武自己的電影公司和松竹電影製作所,共同投資拍攝這部《座頭市》。北野武自己創作了劇本,自己擔任導演並且飾演座頭市,這無疑會使這部新的「座頭市」電影帶上濃厚的北野武風格。
  • 座頭市與獨臂刀兵刃相見的背後,是大國間文化的博弈
    盲俠座頭市電影中座頭市出手打鬥的場面不多,只有三次拔刀,一是表演刀法,二是殺死刺客,三是一場惺惺相惜平手之鬥。拔刀斬雖然風格完全不同,性質也相差甚遠,但獨臂刀和座頭市兩位殘疾人似乎在冥冥中有著不可描述的聯繫。
  • 【追光電影坊】第18期:《座頭市》
    12月20日【追光電影坊】帶大家觀看:《座頭市》>《Zatoichi》(2003)觀影時間:每周日晚上19:30準時開始好打抱不平的座頭市得知其中隱情後,決定幫助姐弟倆報雙親被殺之仇,而服部卻成了敵人所僱傭的保鏢,一場生死大戰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