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nm即將試產,臺積電大步邁入EUV時代

2021-02-15 半導體行業觀察

半導體微影技術(lithography)終於迎來全新世代交替,過去10年主導半導體關鍵製程的浸潤式(immersion)微影技術,將在今年開始轉向新一代的極紫外光(EUV)。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將在3月開始啟動支援EUV技術的7+納米量產計畫,支援EUV的5納米亦將同步進入試產。

三大半導體廠微影技術進度一覽

臺積電EUV製程進入量產階段,對半導體產業而言是一項重大裡程碑,EUV技術可以讓摩爾定律持續走下去,理論上將可推進半導體製程至1納米。

雖然臺積電第一代支援EUV技術的7+納米,只有少數幾層光罩層會利用EUV完成,但包括海思、輝達(NVIDIA)、超微(AMD)、博通、高通等都將陸續導入7+納米製程量產。

不過根據業界消息,蘋果今年下半年推出的新一代A13應用處理器,並不會採用臺積電支援EUV技術的7+納米,而是會採用加強版7納米(7nm Pro)製程量產。業界預期,蘋果正在研發中的A14應用處理器才會是首款採用EUV的晶片,預期明年採用臺積電5納米製程量產。

為了加快EUV製程學習曲線,臺積電支援EUV的7+納米量產之際,預期有一半光罩層會採用EUV技術的5納米,亦將同步進入風險試產階段。臺積電與大同盟(Grand Alliance)夥伴密切合作打造EUV生態系統,包括業界傳出臺積電已對EUV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擴大採購30臺設備,晶圓傳載方案廠家登亦成為最主要的EUV光罩盒供應商。

臺積電總裁暨執行長魏哲家在日前法人說明會中指出,7+納米良率推進情況良好,預期第二季後進入量產階段,臺積電已經與數家客戶合作,協助其第二代或第三代產品設計導入7+納米製程。臺積電預期價格更好的7+納米量產後,將可在未來幾年為7納米世代帶來更大的成長空間。至於5納米目前研發進度符合預期,今年上半年會有客戶完成晶片設計定案(tape-out),明年上半年將進入量產階段。

臺積電7+納米雖然只有部份光罩層採用EUV技術,但仍可提升電晶體密度約20%,並在同一運作效能下降低功耗約10%。至於5納米採用EUV光罩層更多,與7納米相較預期可提升電晶體密度達1.8倍或縮小晶片尺寸約45%,同一功耗下提升運算效能15%,或同一運算效能下降低功耗20%。臺積電亦計畫在5納米世代加入極低臨界電壓(Extremely Low Threshold Voltage,ELTV)技術,協助客戶將運算效能提升至25%。

隨著晶片功能愈趨強大,在半導體製程愈趨複雜的情況下,摩爾定律的推進已經放緩,以臺積電、三星、英特爾等三大半導體廠目前採用的浸潤式(immersion)微影及多重曝影(multi-patterning)技術來說,若要維持摩爾定律的製程推進速度,晶片成本會呈現等比級數般飆升。也因此,能夠明顯減少晶片光罩層數的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將可為摩爾定律延命。

摩爾定律除了每18~24個月可讓晶片中電晶體數量增倍的技術推進,還包含了經濟層面上的益處。事實上,過去20年因為摩爾定律的推進順利,晶片的單位製造成本可以逐年降低,並造就了個人電腦的普及,以及智慧型手機的人手數機的情況。若半導體市場沒有摩爾定律的存在,晶片的成本難以有效降低,要用1,000美元以下價格買到電腦或手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不過,因為晶片製程的持續推進,電路要再進行微縮的難度愈來愈高,成本的提升速度也愈來愈快。以目前業界普遍量產中的14/16納米邏輯製程來看,設備的投資是28納米的數倍,換算下來晶片單位製造成本的降幅已經趨緩,而製程進入10納米或7納米後,晶片成本幾乎降不下來。也就是說,摩爾定律推進放緩,蘋果及三星等新款旗艦手機功能又要愈多,增加的晶片用量或功能要愈多,價格自然愈墊愈高。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業界早在10年前就已經在討論在浸潤式微影技術之後,會不會有更好的技術來為摩爾定律延命。如今,隨著臺積電7+納米進入量產,EUV技術正式接棒演出,摩爾定律至少可再延續至3納米或1納米世代,雖說先進位程價格仍然居高不下,但長期來看,基於摩爾定律發展的經濟層面益處將可延續下去。

日月光投控營運長吳田玉曾指出,過去半導體業的創新就是摩爾定律,所以大家跟著走,但現在業界覺得摩爾定律的推進變慢了,但以他來看不是變慢,而是業界降低成本( cost down)的本領不夠,導致摩爾定律的時間拉長,但摩爾定律另一個層面代表的經濟定律卻沒有變。

當然,靠EUV就要讓摩爾定律延續下去仍有許多挑戰,除了製程上的微縮,具異質晶片整合優勢的系統級封裝(SiP)技術,也被視為能讓摩爾定律持續下去的重要解決方案。也就是說,未來晶片不會是單一的晶片,而是一個次系統或微系統的概念,異質整合將是半導體產業另一重要發展方向。

相關焦點

  • 宣告進入EUV新時代;臺積電7nm EUV量產,5nm EUV試產!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將在3月開始啟動支援EUV技術的7nm量產計畫,支援EUV的5nm亦將同步進入試產。臺積電EUV製程進入量產階段,對半導體產業而言是一項重大裡程碑,EUV技術可以讓摩爾定律持續走下去,理論上將可推進半導體製程至1nm。
  • 晶圓代工投資無底洞,5nm以下三星比臺積電要難
    昨日,臺積電揭露2020年第3季業績與第4季、全年展望,在全球政經驚濤駭浪局勢中,表現令市場驚豔,然臺積電也保守預期,新製程開始導入後,至少6~8季的毛利率會低於其他製程平均值。隨著各大代工廠宣布退出,7nm以下晶圓代工戰局已成臺積電、三星電子對戰局勢。
  • 臺積電真的要去美國了:出手就是5nm
    據媒體報導,臺積電投資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0億元)赴美建廠的計劃今天得到了有關部門的正式批准。此前在11日,臺積電董事會內部通過了這一項目。臺積電計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建設一座300mm晶圓廠,2021年動工,2023年裝機試產,2024年上半年規模投產,直接部署目前最新的5nm工藝,規劃月產能2萬片晶圓。
  • 可怕的臺積電,一口氣買下5臺EUV光刻機
    而在這些工藝上的快讀推進,謀求領先,也是臺積電那麼積極購買EUV的原因之一。 臺積電聯繫CEO劉德音在2016年的某個會議上公布了TSMC的2020路線圖,認為EUV光刻工藝在2020年時能有效降低量產5nm工藝的成本,TSMC計劃在5nm節點上應用EUV工藝以提高密度、簡化工藝並降低成本。
  • 臺積電招兵買馬 全力衝刺 5nm 製程
    他們指出,臺積電在「臺灣就業通」網站大舉徵才超過1,500多個職缺,涵蓋半導體工程師、設備工程師、光學工程師及製程技術員等,展現臺積電全力衝刺5納米製程以下先進位程的決心。勞動部門昨(24)日指出,臺積電這招兵買馬,其中千人屬製程技術員,開出薪資每月3.2萬元;至於半導體工程師、設備工程師、光學工程師等,臺積電依技術程度,開出薪資從3.8萬至4.5萬元、面議不等。
  • 臺積電成為最大5nm代工企業,通吃A14、麒麟1020、驍龍875訂單
    手機SOC代工廠主要分成兩個陣營,一個是三星,另一個是臺積電,驍龍晶片和獵戶座晶片主要由三星代工,蘋果A系列晶片、麒麟晶片,聯發科晶片由臺積電代工。歷年來在相同的晶片工藝下,臺積電有著量產時間最快、大規模量產、良品率高等優勢,最終直接把蘋果這個巨頭從三星那邊吸引過來,臺積電又獲得一個晶片訂單巨頭。現在三星訂單量再次下跌,因為高通也被臺積電吸引過來,驍龍865就是由臺積電生產。
  • 蘋果A14晶片將採用5nm工藝?臺積電將投資250億美元推進量產
    當我們還在糾結新買的手機或者電腦是不是最新的7nm或10nm晶片的時候,臺積電在本月重磅宣布率先完成5nm的架構設計,且已經進入試產階段。半導體工藝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實現了如此快速的迭代,這完全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CuZednc 2020 iPhone用5nm A14晶片?
  • 三星臺積電EUV光刻機之戰推演:榨乾ASML未來5年產能!
    首先陳述下結論,雖然對於臺積電和三星來說,這不是一個完整的答案,但ASML預計它將交付接近於這個數量的EUV光刻設備,助力這兩家公司繼續推動3nm及更小製程的演進。下圖顯示了按技術節點劃分的臺積電季度出貨量百分比。2020年第三季度,其5nm佔比為8%、7nm佔比為35%,5nm和7nm共佔43%。
  • ​談臺積電與三星5nm異同,是誰翻車?
    高通驍龍888、三星Exynos 2100選擇三星5nm,而海思麒麟9000、蘋果A14選擇了臺積電5nm。事實上,即便都叫5nm,臺積電和三星的5nm工藝也差異甚遠——所以「集體翻車」這種說法首先就值得商榷。這兩者甚至不該直接比較。本文我們根據Wikichip、Semiwiki、Semiconductor Digest等機構所做的研究,嘗試談談兩家5nm工藝的一些基本差異。
  • 臺積電在南科建3nm廠,美稱臺積電為最重要企業,臺媒:要小心
    臺積電在南科建3nm廠,美稱臺積電為最重要企業,臺媒:要小心 最近英特爾宣布7nm製程晶片生產計劃推遲12個月,並將最新設計的晶片外包給臺積電,讓臺積電再次揚名。股市也一路飆升,其市值已經達到29000億元人民幣,遠超包括英特爾在內的其他半導體企業,成為真正的半導體龍頭企業。
  • 臺積電2nm工藝進展如何了?MBCFET架構獲重大突破
    據臺灣經濟日報最新報導,臺積電已經在2nm工藝上取得一項重大的內部突破,雖未披露細節,但是據此樂觀預計,2nm工藝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進行風險性試產,2024年就能步入量產階段。
  • 5nm工藝有多強 蘋果A14處理器性能相比A13將大幅提升
    來源:快科技臺積電即將為蘋果試產的A14處理器,其性能表現上將會比現在的A13強出不少,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5nm工藝加持。雖說,7nm工藝升級為5nm工藝聽起來似乎進步不大,但實際上可以算重大升級。5nm工藝意味著A14晶片可能擁有125億個電晶體,這數量要比桌面和伺服器CPU更多。之前產業鏈給出的消息稱,由於臺積電在5nm工藝上更加成熟,所以他們拿下了蘋果所有A14處理器的訂單。
  • iQOO 7即將發布 火災高通轉單韓廠 臺積電5nm產能已空
    其他方面,根據此前曝光的消息,全新的iQOO 7將採用此前iQOO 5 Pro傳奇版所採用寶馬紅黑藍三色線條的設計元素,使得該機極具辨識度。搭載高通新一代旗艦處理器驍龍888,採用最新的三星5nm工藝製造,還集成了驍龍X60 5G基帶,這也是高通首個自帶基帶的集成式旗艦移動平臺,全方位支持5G網絡技術。
  • 消息稱蘋果已預訂臺積電3nm產能 主要用於生產M/A系列晶片
    【TechWeb】12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此前,外媒報導稱,蘋果預訂了臺積電明年80%的5nm產能。如今,業內消息人士稱,該公司也已預訂臺積電的3nm產能。外媒報導稱,在晶片代工商臺積電全力推進3nm製程部署時,蘋果公司是第一家與臺積電籤訂合同使用其3nm製程生產晶片的廠商。有報導稱,該公司將使用臺積電的3nm製程技術生產用於Mac和iPad的M系列晶片以及用於iPhone的A系列晶片。另外,此前還有傳言稱,臺積電的3nm工藝將準備在2022年製造A16晶片。
  • 消息稱蘋果已預訂臺積電3nm產能 主要用於生產M和A系列晶片
    【TechWeb】12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此前,外媒報導稱,蘋果預訂了臺積電明年80%的5nm產能。如今,業內消息人士稱,該公司也已預訂臺積電的3nm產能。有報導稱,該公司將使用臺積電的3nm製程技術生產用於Mac和iPad的M系列晶片以及用於iPhone的A系列晶片。另外,此前還有傳言稱,臺積電的3nm工藝將準備在2022年製造A16晶片。據悉,臺積電計劃明年完成3nm的認證和試產。消息人士稱,目前,試產正在順利進行。
  • 劉德音:臺積電3nm進度超前!
    董事長劉德音近日受邀於2021年國際固態電路會議(ISSCC 2021)開場線上專題演說時指出,臺積電3nm製程依計劃推進,甚至比預期還超前了一些,3nm及未來主要製程節點將如期推出並進入生產。臺積電3nm製程預計今年下半年試產,明年下半年進入量產。劉德音在演說時雖未透露3nm進度會超前多少,但此一消息仍令市場感到振奮。
  • 91幣神:2021礦機大戰拉開帷幕 神馬M50試產達28J/T 或豐水期前量產
    神馬下一代礦機M50S正在試產,部分礦工已經拿到樣機。該礦機能效比最好達到28J/T,但大概率最終在30-32J/T左右,算力罕見高達200TH/s。預計明年年初開始預售,爭取在豐水期到來前發貨。M50S預計算力甚至會超過200T,但尚未試產。上述數據目前都還是試產階段的信息,不排除後續會產生一定變化。該礦機繼續採用三星8nm晶片。行業人士預測,神馬明年全年礦機產能可能在20-30萬臺左右,如果以高價對三星提出激進的產能訴求,產能甚至可能來到50萬臺。由於比特幣價格大漲,導致明年各家都會提出更多的產能訴求。
  • 臺積電晶圓十八廠三期將在明年Q1投產 5nm生產線到位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稍早前的報導中,外媒稱臺積電2021年的5nm產能,已被預訂一空,大客戶蘋果預訂了80%的產能,用於生產A14、A15及自研的Mac處理器。  除了產能被預訂一空,臺積電5nm工藝明年的產能也會有提升,外媒在最新的報導中稱,其晶圓十八廠的三期將在明年一季度開始大規模生產晶片,5nm生產線已全部到位。
  • 臺積電35億美元在美建12英寸晶圓廠,蘋果包攬3納米生產iPhone 13?
    臺積電規劃於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設置一座12英寸晶圓廠,預計於2024年上半年開始生產5nm製程產品。臺積電規劃於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建設一座12英寸晶圓廠,新工廠將於2021年動工,2023年裝機試產,2024年上半年進行規模化投產,到時候將會直接部署最新的5nm工藝,規劃月產能2萬片晶圓。
  • 臺積電2nm工廠或坐落美國 制裁「中國芯」的新手段?
    >臺積電2nm工廠或坐落美國 制裁「中國芯」的新手段?儘管目前市面上的熱門製程還停留在5nm和7nm,但為了全面領跑全球晶片代工業,臺積電早已開始在3nm甚至2nm上展開布局。據臺積電官方披露的消息顯示,3nm的首批量產大概在2022年,而2nm的量產時間最快也要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