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音:臺積電3nm進度超前!

2021-03-06 芯智訊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報喜!董事長劉德音近日受邀於2021年國際固態電路會議(ISSCC 2021)開場線上專題演說時指出,臺積電3nm製程依計劃推進,甚至比預期還超前了一些,3nm及未來主要製程節點將如期推出並進入生產。臺積電3nm製程預計今年下半年試產,明年下半年進入量產。

劉德音在演說時雖未透露3nm進度會超前多少,但此一消息仍令市場感到振奮。

劉德音以「釋放創新未來(Unleashing the Future of Innovation)」為演說主題,指出半導體製程微縮腳步並未減緩,摩爾定律仍然有效,臺積電3nm比預期進度超前,至於2nm之後的電晶體架構將轉向環繞閘極(GAA)的納米片(nano-sheet)架構,而極紫外光(EUV)技術可支援到1nm。

劉德音指出,半導體整合每踏出成功的一步,都需要付出愈來愈多的努力,而半導體技術剛推出時,雖然只有少數人採用,但最後成果會是由大眾享受,「臺積電製程及製造能力可以讓世界上多數人受益」。

臺積電2020年推出5nm製程並進入量產,與7nm相較,邏輯密度提升1.83倍,運算速度增加13%,運算功耗下降21%。臺積電預計2022年推出3nm製程,與5nm相較邏輯密度提升1.7倍,運算速度提升11%且運算功耗可減少27%。

劉德音也提及EUV微影技術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他指出,EUV雖突破晶片尺寸限制,能使用較少層數的光罩,但產量仍是問題。相較於過去採用的浸潤式微影技術,EUV的功耗明顯提高,為此臺積電已在350W雷射光源技術上獲得突破,可支援5nm量產,甚至能支援到更先進的1nm製程節點。

臺積電基於量產上的考量,5nm及3nm仍然採用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架構,但在材料創新上有所突破,在5nm製程導入高遷移率通道(HMC)電晶體,將鍺(Ge)整合到電晶體的鰭片(fin)當中,導線也採用新一代的鈷及釕等材料來持續挑戰技術限制。至於2nm之後,臺積電將轉向採用GAA的奈米片架構,提供比FinFET架構更多的靜電控制,改善晶片整體功耗。

臺積電日前宣布將在日本成立研發中心擴展3D IC材料研究,劉德音也提及臺積電在新材料上的技術創新,包括六方氮化硼(hBN)已接近實現量產,與臺灣學界團隊合作成功以大面積晶圓尺寸生長單晶氮化硼等。他也指出,系統整合是半導體未來發展方向,Chiplet(小晶片)是能讓技術朝向正確方向發展的關鍵,而臺積電的SoIC先進封裝技術可實現3D晶片堆疊。

來源:工商時報

行業交流、合作請加微信:icsmart01
芯智訊官方交流群:221807116

相關焦點

  • 臺積電3nm進度超前背後!關鍵突破性技術揭秘
    臺積電劉德音:3nm進度超預期,EUV功率突破350W。
  • 【趨勢】第4季半導體景氣趨淡 臺積電一枝獨秀;劉德音上任後首場臺積電運動會,共發4.68億新臺幣員工紅包
    1.劉德音上任後首場臺積電運動會 共發4.68億新臺幣員工紅包;芯科技消息,臺積電今(20)日循例舉辦年度運動會。這是創辦人張忠謀退休後的首場運動會,本屆運動會由新任董事長劉德音主持。運動會上,與往年一樣給員工派發紅包。
  • 劉德音:臺積電設廠 考慮北中南平衡
    針對設廠事宜,臺積電( 2330 )董事長劉德音於今(23)日出席國際半導體展大師論壇時,於會前特別澄清,要考慮在臺灣的北中南平衡,前進高雄當然有機會,並不排除,但是在媒體上的訊息好像變成已經要去,所以臺積電也會跟政府解釋清楚。
  • 張忠謀明年6月退休、劉德音接董事長,未來臺積電將面對的三大挑戰
    2018年6月上旬股東大會後,臺積電將採取雙首長平行領導制度,劉德音博士將擔任董事長,魏哲家博士將擔任總裁。所有現任董事除張董事長外,均已同意被提名並於股東會選舉後續任下屆董事,並同意支持自下屆起之上述雙首長平行領導。」他表示,「過去三十餘年創辦及奉獻臺積電,是我人生中非常興奮、愉快的一段時期。現在,我想把我的餘年保留給自己及家庭。
  • 臺積電訂購13億新設備,2納米開展明確,股價火速完成填息
    作者|集微網    校對|Holly集微網·愛集微APP,各大主流應用商店均可下載集微網消息,臺積電受惠董事長劉德音18日放出2納米先進位程開發新進度利好,19日進行6月5日臨時董事會核准的今年第1季現金股利每股新臺幣2元除息交易,早盤股價開高觸及268元新臺幣(單位下同),完成填息創下還原權值後高點,市值攀上近6.95萬億元
  • 臺積電3nm工藝2022年量產,但產能已被預訂一空
    9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臺積電的3nm工藝正在按計劃推進,計劃在2021年風險試產,2022年大規模投產。雖然3nm工藝還未投產,但外媒已在關注臺積電這一先進工藝的產能。外媒在報導中表示,臺積電3nm工藝準備了4波產能,其中首波產能中的大部分,將留給他們多年的大客戶蘋果。而在最新的報導中,外媒也提到的了臺積電3nm工藝的後三波產能,外媒表示,這三波產能將被高通、英特爾、賽靈思、英偉達、AMD等廠商預訂。外媒此前也曾有提及臺積電3nm工藝的產能,在大規模投產之後,臺積電設定的產能是每月5.5萬片晶圓,隨後逐步提升,在2023年提高到每月10萬片晶圓。
  • 臺積電運動會!劉德音主持,發4.68億紅包!羨慕…
    臺積電20日循例舉辦年度運動會。
  • 臺積電宣布3nm重磅決定,臺灣終於鬆了一口氣
    3 奈米製程建廠計劃將可能不會再留在臺灣,昨日,臺積電突然發布消息,公司3nm製程新工廠將會留在臺灣,新的先進工廠將設在臺灣南部科學工業園區臺南園區,這次臺積電的宣布會給臺灣政府和產業界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 一則消息傳來,臺積電「謊言」被拆穿,劉德音的話成了個笑話
    而對於臺積電來講,華為也是第二大客戶。有相關數據顯示,在2019年,也就是去年臺積電方面360億元的營收都是手都是華為所帶來的,佔據其中贏收入的20%。這就意味著對於臺積電來講,華為每年都會向臺積電提交大量的晶片訂單,從而幫助其獲得巨額應收。不過,這一切都在晶片禁令正式實施後被打破了。
  • 外媒:臺積電3nm工藝後三波產能將被高通英偉達等廠商預訂
    來源:TechWeb辣椒客【TechWeb】9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臺積電的3nm工藝正在按計劃推進,計劃在2021年風險試產,2022年大規模投產。雖然3nm工藝還未投產,但外媒已在關注臺積電這一先進工藝的產能。
  • 臺積電要不要去美國設廠?張忠謀一句話,藏著劉德音不能說的煩惱
    本文來源:《今周刊》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退休兩年後,首度重返11月2日舉行的臺積電運動會,在這個聚集眾多媒體鎂光燈的場合,他意有所指地點出:「臺積電變成一個地緣策略家的必爭之地。」股價與市值迭創歷史新高的臺積電,令投資人很嗨,但在臺積電的管理階層之中,卻有一股焦慮暗中湧動,因為劉德音正面臨擔任董事長16個月以來,最難拆解的一道難題……。
  • 臺積電今年資本開支280億美元,遠超市場預期
    昨日,臺積電公布,今年資本開支預計為250億美元至280億美元,不僅創下歷史新高,更遠超之前市場預計的200億美元。  資料顯示,臺積電在2016年資本開支首度突破100億美元,達到102億美元。2018年以來,在7nm等高端製程加持下,臺積電資本開支連續創下新高。2020年,臺積電資本開支達到170億美元。
  • 消息稱蘋果已預訂臺積電3nm產能 主要用於生產M/A系列晶片
    【TechWeb】12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此前,外媒報導稱,蘋果預訂了臺積電明年80%的5nm產能。如今,業內消息人士稱,該公司也已預訂臺積電的3nm產能。外媒報導稱,在晶片代工商臺積電全力推進3nm製程部署時,蘋果公司是第一家與臺積電籤訂合同使用其3nm製程生產晶片的廠商。有報導稱,該公司將使用臺積電的3nm製程技術生產用於Mac和iPad的M系列晶片以及用於iPhone的A系列晶片。另外,此前還有傳言稱,臺積電的3nm工藝將準備在2022年製造A16晶片。
  • 消息稱蘋果已預訂臺積電3nm產能 主要用於生產M和A系列晶片
    【TechWeb】12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此前,外媒報導稱,蘋果預訂了臺積電明年80%的5nm產能。如今,業內消息人士稱,該公司也已預訂臺積電的3nm產能。外媒報導稱,在晶片代工商臺積電全力推進3nm製程部署時,蘋果公司是第一家與臺積電籤訂合同使用其3nm製程生產晶片的廠商。
  • 臺積電3nm製程年產能預計約60萬片 蘋果全系列晶片將首發新工藝
    隨著臺積電3nm工藝的開發,蘋果現已成為首個與臺積電籤約該製程產能的公司,同時蘋果自研Mac晶片或也將使用這些新的先進位程。臺積電對3nm製程的研發已經有了一段時間,預計2021年下半年開始試生產,2022年則可能批量生產。
  • 臺積電「3nm」團隊曝光
    集微網消息,據今周刊報導,今年1月,三星高調宣布已成功開發3nm製程,就在三星叫陣的同時,臺積電反將一軍,直接從材料領域關鍵環節大步超前。《自然》雜誌3月刊登了一篇由臺積電與臺灣交通大學成員合作發表的文章,公布了「晶圓級單層單晶氮化硼」生產技術,這是臺積電技術研究處團隊與臺灣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張文豪的重要研髮結晶,不僅領先全球,更能有效提升3nm以下晶片性能。
  • 劉德音回應高雄設廠:臺積電下一步將擴建臺中,北中南將各佔三成產能
    圖片來源: 網絡集微網消息(文/Jimmy),據鉅亨網報導,近日,臺積電總裁魏哲家表示,臺積電不排除對高雄投資的可能性,將繼續在臺灣地區生根發展。對此,董事長劉德音回應稱,臺積電的布局當然就是深耕臺灣,原則上希望在北部、中部、南部的產能布局,各達到三分之一,今年以前大約達到此平衡。不過,劉德音表示,今年開始在臺南量產5 nm製程,2022 年開始,3 nm也會在臺南,等到2024年至2025年,臺積電約60-70%的產能都會在臺南。
  • 臺積電市值暴漲3000億元:接到英特爾7nm外包訂單?其實沒那麼容易
    而AMD和臺積電的股價卻應聲大漲。金融服務公司Cowen分析師認為,英特爾備份計劃可能會欽點臺積電為其代工。不過該分析師還表示:這可能並不是容易的事,因為臺積電的其他客戶和英特爾有競爭關係,他們可能反對臺積電優先處理英特爾的設計,此外臺積電可能不會願意為英特爾挪出大量產能。不過,臺積電確實是目前英特爾可以選擇的為數不多的代工廠。
  • 臺積電張忠謀宣布2018年6月退休!
    ,現年86歲的董事長張忠謀將於2018年6月股東大會後退休,公司由雙首長平行領導接續,劉德音將接任董事長,魏哲家擔任總裁。2018年6月上旬股東大會後,臺積電將採取雙首長平行領導制度,劉德音博士將擔任董事長,魏哲家博士將擔任總裁。所有現任董事除張董事長外,均已同意被提名並於股東會選舉後續任下屆董事,並同意支持自下屆起之上述雙首長平行領導」。 自張忠謀於1987年創立臺積電,並一手締造全球晶圓代工領域龍頭老大,已是三十年。
  • 美國晶片先進位程建廠願望或落空,臺積電2納米量產為何定在新竹
    展望下一世代技術,臺積公司N3製程開發進度符合預期,將成為全球最先進的邏輯技術,相較於N5技術,N3速度增快15%,功耗降低達30%,邏輯密度增加達70%。隨著半導體架構的創新,臺積公司從5奈米往前推進了一個全世代製程,持續保持技術的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