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輯為直播文字實錄整理;
本文來自2月10日視頻號直播嘉賓文字實錄,2月9日直播實錄在這裡,2月8日直播實錄點這裡。
華為的1+8+N 智能家居戰略
華為在智能家居上發展發力的力度也比較大,所以今天就跟大家正好說一說華為的故事。華為大家知道最早它是做手機通信的,那麼我們大家熟悉的可能就是它的手機產品。其實華為在智能家居上很早也就開始在做布局了。華為的智能家居戰略,我們知道叫1+8+N的戰略,也是華為的一個生態布局戰略。其中的1指的就是我們的手機,就是華為的手機。我們外面還有8指的是包括我們的手錶、手環、智慧屏、車機、平板、筆記本以及相關的對應的一些核心的一些產品,比如音箱,也是我們大家提到的一些核心的入口,這就是華為的1+8。那最後的N,我們這就是生態線上的這種產品,就包括了我們的家裡面的各種的家電的設備,然後還有一些小家電、大家電的一些設備,包括我們的照明、燈光等等,甚至包括我們的一些生活的設備,比如說平衡車呀等等很多的一些內容。那麼在1+8+N上面,華為其實也有幾個聚焦的應用。(核心四大應用方向)說的智能家居,就家庭的一個應用。然後還有智能辦公,然後還有包括我們的運動健康,包括我們的手錶的心率監控、心率的監測,然後體脂秤等這些跟運動健康相關的一些內容。構成了我們華為1+8+N策略,華為最早做的是手機,最開始是用華為的品牌,後面又獨立做了榮耀的品牌。談到華為手機的時候,大家知道華為做了一個叫鴻蒙的作業系統,其實是一個底層的一個作業系統,是一個跨平臺的作業系統。那麼在鴻蒙的作業系統的上面華為推出了就是智能家居的平臺,最早的平臺叫Hilink,然後就是一個連接的一個控制的平臺。在華為的智能家居設備裡面,其實都是通過Hilink平臺來去支持連接和控制的。在我們的消費者的接觸端,通過了在華為的手機裡面內置叫華為智慧生活的一個APP。大家接觸去控制家裡的智能設備,就直接通過華為的智慧生活的APP就可以來去控制了。華為在產品線上的布局,主要的就是手機,智慧屏,音箱、手錶、手環、平板電腦、路由器。這些就是我們用的是華為自有品牌的產品,就是基本上都是華為自己做的,自己生產、自己銷售。那麼在後面其實就是通過Hilink的生態,接入了很多的第三方廠家的產品,大家只要支持Hilink的協議就可以來去控制。Hilink目前也支持各種各樣的這種類型的設備。談到手錶,就是我們常見的大家知道的是蘋果的手錶,Apple watch,然後還有華為,然後當然小米也有手錶和手環。因為我是經常跑步,所以我帶的是一個佳明的運動手錶,所以如果沒有這個因素的話,我肯定會買華為的手錶。當然我也用了華為的手環,當然手環也有一些手錶的功能,就是心率的監測、然後跑步的記錄,然後包括它可以拿下來當藍牙耳機用,跟華為的手機的那個聯動的場景還是非常好的,所以我用的是一個華為的手環。華為的手錶來講,我覺得還是還是蠻值得推薦的。當然如果說你的手機用的也是華為,那麼手錶或者電腦用的是華為的,其實體驗就會更好了。華為現在分成了兩塊,一塊是華為品牌,一塊是榮耀品牌,不管是華為還是榮耀,我覺得都還是值得去購買的。佳明和松拓應該也算是運動手錶裡面比較先行者。當然像華為,還有小米、蘋果手錶,其實它也具備了很多運動的一些功能,如果只是非專業或者不是經常去運動,大家平時用華為的手錶就基本上可以了,華為設備裡面內置了很多像跑步、登山的運動類型。買智能手錶也要看它的防水的級別,也就是每個手錶都會有一個說明。有的防水級別就是下雨的時候可以防止雨濺雨淋溼,但是不能在洗澡、遊泳的時候使用。還有一些就是防水級別比較高的,那就可以直接在戴著遊泳,洗澡都沒有問題。聊到智能手錶,其實手錶也在跟智能家居在做很多的一些融合,比如說我們用手錶可能就可以直接打開門禁,然後直接可以去支付,然後直接就可以去打開家裡的門鎖,也是也是很常見的一個場景。聊到Hilink也就是華為的生態,1+8+N的生態。華為推出的Hilink的平臺,然後平臺也包括幾個方面,一個是硬體層面的,就是大家基於華為的晶片,然後如果一些家電廠家你可能去買了華為的晶片,那麼就可以快速的去將設備接入到Hilink的生態的這種平臺,這種我們叫模組,模組是基於華為的晶片推的一些模組,華為也有一些認證的這種模組的推薦商,那麼這樣其實是快速的給這些家電廠家一個接入智能家居Hilink生態的解決方案。當然這種這種廠家也越來越多了,提供模組的內容。當然華為強制優勢就是說你用這樣的模組可以更快的能夠跟華為的生態去做適配和去做融合。也支持wifi、2G、NB-IoT等等,這樣的模組其實也都有了,就是包括藍牙的藍牙的模組也都有,那麼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比較快地去接入我們的Hilink的生態。華為Hilink的開放平臺,所有的廠家都可以將你的設備接入到Hilink的平臺裡面去,當然你要遵守Hilink的UI設計的規範、交互的規則等等,也包括數據的一些存儲,那麼就可以拿去將你的產品接入到華為的Hilink的智能家居裡面,然後就可以你自身可以去做推薦和銷售了。當然在Hilink的生態接入之後,華為也會在這裡面去優選一些產品,你可以上到華為的商城上去做銷售。那麼也就是支持第一個是經Hilink的接入之後,經過Hilink認證,也就是你產品可以接受Hilink在華為智能家居APP裡面可以進去配網,可以進去綁定,可以進去連接操作和控制了。那這些產品基本上目前覆蓋了我們所有的各個方面的東西,從家電的包括除了華為的智慧屏之外,還有一些第三方的電視,然後還有一些家電,還有熱水器,然後還有像照明、門鎖、然後窗簾電動窗簾、晾衣架、浴霸然後還有小家電、掃地機器人、然後空氣淨化器、淨水器等等很多很多這樣的一些產品都接了接了Hilink的生態這是接到Hilink的平臺裡面,就基本上大家想要的一些產品應該是。上面都能夠去買得到了。大家在智慧生活APP裡面也有一個商城的入口,在華為商城裡面也有對應的入口,就可以去看到接入了Hilink生態的產品。那麼這次就是華為針對Hilink給合作夥伴提供的銷售的能力,在這個基礎上,後續華為又推出了華為智選。華為智選其實我們理解是比較類似於一個類似於小米的米家和有品之間的概念。這些產品是華為相當於跟廠家一起做了一些定製。這些產品除了在華為商城的線下店裡面,在線上店之外,在華為線下手機的一些專賣店,也能看到有一些銷售。這裡面我們看到有攝像頭,門鎖,他實際上是華為在做了一個深度的一個認證。相對而言,包括售價,的促銷,華為也會一起去深度參與進來。當然它的銷售、發貨、物流還有服務,這些還是原來的廠家去解決的。華為智選做的就是在就是在接了生態的產品裡面,再去優選了一些比較不錯的產品,然後推薦給大家。同時華為也把這些產品的提供給線下的手機的廠家作為一個產品渠道。我們通俗的理解就是接了Hilink生態的產品,也會在商城上也會給你有一個入口,但主要還是靠你自己去銷售。那麼華為智選的產品,就是華為也會給你提供一些銷售的入口,來幫你去做整個的一個銷售。在過去的幾年,華為一直在深度的去除了單品之外,也在布局整個的全屋的智能家居的市場。華為的核心的產品其實一個是手機,一個是智慧屏,這是相當於華為自主產品來做的。那麼其他的產品,其實華為更多是通過生態合作夥伴的方式來去做,比如說華為它不會像米家一樣,他自己去做家電自己去做大家電,但是一些核心的產品就是自己做之外,那其他的產品都是通過生態夥伴的這種方式來去來去做。所以在華為在過去也一直在去推全屋智能的這樣的一個推動,然後包括在一個是在特定的一些渠道,家裝的渠道、建材的渠道,然後另外也在推動線下的手機的專賣店然後來去升級改造,做智能家居的產品的體驗。那麼特別是在,晶片緊張之後,那麼給到針對傳統渠道原來手機的渠道商在銷售上可能就是基本上大家都拿不到貨的局面。華為在去年的十月份也做了一個發布會,推出了華為的整個全系列的智能家居的產品,包括就是當時主要推的是以PLC-IoT,也就是電力總線方式來做的全屋智能。其實前兩天我們在聊到全屋智能的時候,說到全屋智能之前的幾個方向,一個方向就是傳統的有線的方式,通過強弱電布線的方式,在在基本上是在安裝之前就需要去考慮的。另外就是通過無線的方式,那麼就是通過藍牙、zigbee或者wifi。當然有線、無線其實是各有它的優劣勢的。那麼其實在華為在點上推出的PLC電力總線的這樣的一個方案,其實是介於這兩者之間。PLC電力載波通訊技術,其實技術上它並不是一個最近新出來的一個技術。早期很早像國家電網還有自來水公司就已經把它用在遠程的抄表,就是電錶和水錶的遠程抄表的技術上了,就是用原來用電力線來去做的。大家知道前兩年還有一個技術就是那個電力線上網也是類似的,我們原來上網的一般是都是通過網線,後面通過光纖,然後後面有線電視公司也推出來提出過就通過有線電視的線路來去上網,來去接入它網絡。因為如果我們的設備要接入到網絡的話,就是到外部的網絡。除了現在的5G之外,都是通過有線的方式來去做。當時就有一個電力線上網的技術,電力線上網的技術其實就是它利用電力線再去傳輸一些數據信號。也就是我們現在剛才現在說的PLC電力載波通信這樣的一個方式。華為打造了一個PLC-IoT的家庭網關,也是一個類似於家庭總線的網關。通過這樣的方式,就是在不改變原有家居布局的情況下,然後能夠就去實現穩定的數據傳輸也具備了無線不需要布線這樣的一個優勢。當然目前我們在市場上還沒有看到產品大面積的宣傳和推廣,其實只是華為發布了這樣的一個技術和產品。除了網關之外,產品來講,還有一個就是路由器,華為因為是做通信出身的,所以除了手機比較強之外,華為的路由器也是銷量也是非常大的。所以說其實路由器就是我們家如果說我們家裡的設備都是用wifi的話,其實路由器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載體了。所以其實華為它利用通信的技術,比如子母路由器其實也是一個解決家裡的這種信號的覆蓋的一個關鍵產品。未來當5G出來之後還會不會有就是wifi的這種路由器?那麼或者說路由器是不是可以成為未來家庭網關的一個核心的接入的入口?那我路由器上除了有wifi的接入之外,我是不是可以變成藍牙的網關或者zigbee的網關能夠接入家裡的智能家居設備,其實也是也是一個不錯的點。那另外我們再來說一說華為在智能家居上的一個優勢。其實剛才說了,就是華為它本身是做通信出身的,所以通信本身是華為的一個優勢。那我家裡其實是有一個小米的路由器,也有一個華為的路由器,但都其實我就會發現通過華為來去配網的整個的過程,傳輸的方式、體驗那就還是會好一些。包括我們剛才聊的,那其實Hilink它也解決了很多的一些一些問題,就是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就是底層的通訊和控制的部分。我家裡華為智能家居設備倒是不多,但是我的手機然後家裡有兩個智慧屏,然後有華為的路由器,然後還有一個插座,然後還有一個車載智慧屏。一會跟大家可以跟大家介紹一下華為的車載智慧屏的內容。那麼這樣的一個產品就是其實發現第一個就是好處就是數據的傳輸的會特別快,比如說我想把手機上內容同步到電視上,發現就是還是非常方便的,傳輸然後包括分享圖片當然背後其實還是有一些雲服務的內容的一個部分存在,比如說你的雲空間等等這些內容,但是整個的體驗還是非常不錯的這是這是其中的一個。第二個就是華為之前可能大家應該在一些第三方廠家推這些視頻裡面看到華為做了碰一碰的技術,就是你不需要就是像華為智慧屏的電視它有個遙控器,遙控器上就支持碰一碰,背後應該是也用了叫RFID的這樣的一個技術,然後直接碰一碰就可以直接去控制家裡的設備。前一段是在美的的的一些設備上,大家可以看到有這樣的技術的應用,就是當你把設備就是華為的手機移到支持Hilink的美的的油煙機上面,你就直接可以去控制了,就直接可以很便捷的就是在彈出一個窗口就可以直接來連接控制了,就比原來我們需要去下載app,要去配網過程要簡單很多了。在電視上、在手機上、在負一屏就已經直接嵌了智能家居的控制的入口,就你直接手機把它往右劃一下,然後負一屏裡面就出現了智能家居的控制的入口,然後包括在電視上智慧屏的電視裡面也有單獨的智能家居的入口。第二個就是說華為的手機語音的喚醒。那麼其實語音的喚醒就可以直接來去聯動控制我們的智能家居的,也就是我們傳統的智能音箱把華為把這些東西都很好地整合到了一起。從消費者來講的體驗就是當然如果說你沒有這麼多產品,你體驗可能不會是那麼好。當你的華為這種產品特別多的話,其實整個的產品就體驗會非常好。那當然剛才說到小米、華為是把語音的功能內置到了手機然後智慧屏裡面。其實在市面上還有一個就是就是音箱,就是剛才我們說的音箱。那麼華為也有音箱,但是華為它走的是一個高端路線。就我們知道音箱有小度、天貓精靈和小米的小愛同學三大巨頭。而華為的音箱類似於跟保時捷定製一樣,價格也比較高。定位也不一樣,可能在華為的概念裡面,音箱不只是一個語音的控制入口,更多的還是一個音響設備。音箱跟音響其實差別還是蠻大的。現在像我們剛才說的小度、天貓精靈,還有小愛同學,其實更多的還是強調它只是一個語音AI識別的一個入口的工具,那它本身的音箱的功能就是我們的音質等這些功能其實都還是相對來說不是特別的強。但華為的音箱是走的另外的一個思路,就是說所以華為把語音識別是很好的植入到華為的手機,包括平板,包括它的這智慧屏裡面,那麼第三點就是華為跟跟我們說的小米那或者其他的一些平臺不一樣的區別的是什麼?不管是小米,還有我們之前聊到的美的和海爾;如果說你用美的或者海爾的平臺,或者你用小米的平臺,目前基本上你所使用的設備就是基本上是在在平臺裡面去做選擇了。比如說我家裡想用格力的空調,然後想用萊克的吸塵器,然後可能想用三五二或者Ao史密斯的熱水器,那麼時候你就可能很難去做選擇了。然後你用美的的那個,你只能在美的的產品品牌裡面去做選擇,你用海爾的只能在海爾的品牌裡面去做選擇。那相對來說,華為其實它是可以在這幾個品牌裡面去選擇,就是你可以在它接入的生態裡面,因為它是一個開放的生態,可以綜合來去做選擇。比如說格力的品牌接入到了華為的生態裡面,那你就可以繼續用格力的產品。那同時你比如喜歡那些其他的設備,可能其他的品牌有一些細分的專業品牌,你可以繼續去使用,比如說可能做浴霸來講,是不是還是奧普的會更好;然後比如說微波爐是不是還是格蘭仕的會好一些等等。比如甚至家電,我甚至想用一些進口的品牌,對吧,伊萊克斯或者說是博西、西門子這樣的一些產品,是不是可以?相對來說用戶的選擇度會更大一些。剛才說了一些優勢,我們再來說一說從消費者的一些顧慮或者一些不足。首先,就是在華為生態上的一些產品,目前品牌選擇性還不是特別的多,整個平臺的豐富性,產品的豐富性還不是足夠的豐富,沒有接入太多的設備,因為相對來說,我們大家去接設備的話廠商去接設備的話,第一個是佔據的技術通信和控制的能力,其實這些各個平臺廠家都能夠提供就是技術上不管是自己還是專業的第三方都能夠去解決這些內容,其實並不是大家所缺的。那麼其實目前大家相對來說缺的各個廠家作為產品來講,缺的其實還是渠道和流量。所以說相對來說,為什麼大家願意去接小米、京東,然後接天貓精靈,其實還是在於接完之後,可能京東、小米的米家、有品,還有阿里的天貓上面,其實會提供一些核心的流量入口來去做一些推廣,來去幫廠家更好的去做銷售,是可能大家接入一些主要的渠道,但目前在華為的智能家居上面,華為也提供那些入口,比如說華為的商城的官網上也有對應的入口,然後米華為的智慧生活的APP裡面也有對應的一些入口。但其實相對來說,目前量還沒有起的特別大,所以造成了很多廠家可能這種接入的一個積極性還不是特別的特別的高,進入的積極性不是特別的高,也就造成了其實裡面的產品供用戶可以選擇的產品其實不是特別的多,像插座呀、開關面板,其就是相對來說價格上競爭力還是差一些。我們看最近華為一直也在發布海雀攝像頭,然後推了好幾個系列,產品包括門鎖也都在快速的增加。另外,在廠家端來看特別是一些就對於生態鏈的企業來講,存在一個站隊的問題。那基本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像小米生態鏈的企業的產品,基本上也不大會去接Hilink平臺。然後Hilink的平臺的產品基本上如果說是跟Hilink生態走得特別近的,也不大會去接其他的產品。那只有一些就相對來說其他第三方的品牌,比如說像我們看到的像比如說講Ao史密斯,那我可能就是我有幾個系列,可能有的系列接的是米家,有的系列去接接京魚座,有的可能接Hilink這樣的方式,或者還有一些是通過云云對接的方式來去做深度綁定的。美的其實是做了大概一二十款就是深度的基於鴻蒙系統的定製的產品。這就是我們聊到在產品的品類的選擇上不是特別的豐富。第二個就是在智能家居的應用上面,因為產品的品類不多,現在智慧生活的APP其實來講體驗還不是那麼的好。然後包括一些場景設置,還有聯動,其實也體驗的也不是不是特別的順暢,包括接入的設備逐漸多了之後的穩定性,相對來說技術上也還有一些提升的空間。其實智能家居,也是華為的一個核心的戰略,但是之前其實相對來說手機這些產品來講,重視度肯定還是要差一些。那麼比如說我們看到的像穩定性的問題,就是對華為做通信的,如果他想去解決還是很容易的。華為做了Hilink生態,因為它本身不是一個流量的入口,就是其實它很難賺錢,更多的實際上是幫我的用戶提升粘性。其實因為馬上快過年了,今天是大年二十九了,正好也聊一聊智能家居。很多人經常問智能家居消費者這端怎麼用?正好昨天看了一個新聞,有一個人因為他要外出,大概離家三四天,做了一套澆灌的系統,就是要給家裡的花澆澆水,然後做了一套自動的系統,結果發現回來之後花全死了。其實像這樣的場景,就是我們前兩天還聊到就是說寵物的照看,還有植物的照看,其實如果用IoT的方式是可以很好地解決的,就是遠程的監控,還有就是自助的澆灌系統,其實也無非就是傳感器,然後再加上控制,就可以輕輕鬆鬆的實現了。比如說我們想去給花要定期的澆花,每天怎麼澆花,然後看一下情況,如果家裡沒人的話,用這樣的系統就很容易就可以去輕輕鬆鬆的實現。其實就是像這樣的一個場景,可能就是我們在無數的智能家居場景中的一個小應用,這樣的應用其實是非常的非常的多。剛才我們舉了一個例子,就是關於有人春節回家,能寵物或者說花呀沒人澆水這樣的一些問題。然後其實通過智能家居就可以輕鬆的解決,然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好的這種變化。
前兩天我在視頻號裡面也提到一個關於溼度的問題,一個朋友找我說他在三亞有個房子,正好天氣冷,春節去三亞度假,然後因為那個房子他平時是不常住的,結果就發現因為三亞雨季會特別潮,很容易發黴。但是那邊雨季的時候沒有忍住,怎麼辦?其實利用智能家居很好解決,當然最好的辦法是裝一個恆溼的系統,就是你可以遠程解決。當其實也是我們關於智能家居的一些應用,它其實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就是變得是越來越好,體驗也變得越越來越好。我也算是一個智能家居的一個深度的用戶吧。剛才在我們前面聊到了華為的智慧屏,華為在去年還出了一款產品叫車載智慧屏,我也當時也是買了一臺。車載智慧屏和我們的手機是深度聯動的,也帶了行車記錄儀的功能,大家可以直接看到就可以拍照,比如車被撞了,它會自動拍拍一段視頻然後記錄下來,然後能夠記錄相關的影響。裡面也植入了叫華為的車機系統。連上手機之後,這裡就會把手機上的音樂、APP、地圖這些功能都調上來,然後甚至也可以在上面打遊戲、看視頻,整個體驗還是非常不錯的。我們看一下地圖,這是調用的我們既有百度地圖,也有高德地圖,同時可以去做切換這是地圖的一個功能,直接在上面跟手機上是同步的。然後是我們的音樂,音樂現在它內嵌的是華為自身的音樂的功能,就是選擇可能不是那麼多。因為正好過年了,然後跟大家聊一聊消費的一些東西,然後可能離大家會感覺會更近一點,然後大家一起去推動整個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所以我們簡單的介紹了一下華為智能家居的一些布局,包括華為的智能家居產品的一個優勢,然後還有相對說目前的一些不足,以及華為在今年的一些大致的發展的思路。其實華為在智能家居的發展應該還是比較值得期待的,特別是今年據我了解上應該會有一系列新品的產品發布,然後年後三月份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AWE的展會。在那個時候應該是越來越多的智能家居企業也會推出自己一些特色的產品和服務出來,包括當然除了華為之外,智能家居市場還有也有其他的一些重度的品牌和企業,然後也在深度的做一些布局,他們也會其實會給大家帶來更好的這種產品和服務。那隨著他們的這種產品和服務的逐漸推出,會給我們的生活也會帶來越來越多的這種變化。歡迎關注我的視頻號
周速華視頻號|最近在努力學習創作視頻號,歡迎關注我的個人視頻號。
周速華,湖北荊州人在北京,80後創業者;當過版主,做過站長,寫過博客,也做過播客,後來嘗試寫公眾號,拍視頻號;歡迎對網際網路、O2O、淨水行業、智能家居、戶外跑步羽毛球、吃喝玩樂、新奇特相關話題感興趣的加微信交流。
個人微信請搜索:yijiazhoush 備註:水知道
歷史文章也可以訪問 http://www.zhousuhua.cn。
微信ID:waterzhidao
長按二維碼關注周速華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