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人的氣勢激發後,就會無所畏懼,做事越來越順

2021-01-08 知書知史

很多人是不是有這樣的感覺,就是一件事情一旦捋順了或者一個人的運氣,一旦來了,就會所向披靡,無所畏懼,越來越順。是的,這就是勢來了。今天來說說易經中的「屯卦」。

屯卦,水雷屯,震下坎上。

「剛柔始交而難生。」

這種屯難,如果應對方法得當,結局還是好:元、亨、利、貞。

下面,我們通過分析屯卦的爻辭,來找出對應的規律:

▅▅ ▅▅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

▅▅ ▅▅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

▅▅ ▅▅ 六三: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 ▅▅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

從下往上看: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

磐,是大石;桓,是大柱子。「居貞」,即守正。

人處在屯難之中,一條陽爻剛冒出,就被上面幾條陰爻克制,柔能克剛,所以困難重重,難以前進,只能像大石頭、大柱子那樣,在原地守正,利「建候」,厚積薄發,等待時機。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我們說事情很順利,叫馬到成功。反過來,乘馬,卻躊躇不前,就是不順,曲折,反覆。

「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是一個比喻,指遇不到合適的對象,女子十年都嫁不出去。說明,屯難的狀態,真的是難。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須經歷「屯難」的階段。只有意志堅定的人,才能堅持到最後。

六三: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古人狩獵,設置有一個「虞官」,專門管理山林。打獵的時候,有熟悉地形的虞官指引,通常能滿載而歸。

在這裡,追捕一頭鹿,鹿跑進山林深處,又沒有虞官指引,能捕獲的機率,實在太小了,所以奉勸大家,遇到這種情況,要放手,舍之。

人生犯的最大錯誤,就是該放手的時候執著,而該堅持的時候卻放棄。其實人的內心,是很清醒的,內心知道該怎麼做,只是控制不住情緒和情感,所以才把自己捲入煩惱中。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

六四,是陰爻,在偶位,自身得正;再上一條爻,九五是陽爻,陰陽相遇,和諧統一,所以「求婚媾,往吉,無不利」。

在《周易》的爻辭中,經常說的「婚媾」,都是比喻,象徵一條陰爻,和一條陽爻衝和,為吉。

俗話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陰陽平衡,就是吉。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

在《易經》中,陽稱大,陰稱小。上卦的九五,和下卦的六二,陰陽有應,所以小貞吉,六二貞吉;大貞兇,九五兇。

就像一個家庭,妻子主內,有丈夫的依靠,可以放鬆;丈夫每天在外面奔波,要應對很多困難和壓力,不能掉以輕心。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上六,是坎險之極,上六是陰爻,六三也是陰爻,非正應,所以沒有能力擺脫困難,無法突出重圍,「泣血漣如」,苦不堪言,說出來都是血和淚。

屯卦這6個爻辭,形象地說明了「萬事開頭難」,這種困難,別人不知道,只有自己最清楚。

現在大家都說,做生意難了,可是一旦開始把事情捋順了,後面就好做了。有的人自己創業,開工廠,前面3-5年很困難,後面市場打開,回頭客越來越多,訂單越來越穩定,生意就開始蒸蒸日上。

所以,順利的人,越順;事業越旺的人,機遇越多。這就是「勢」。做事,一定要懂得順勢而為,才善於成事。

搞懂《易經》的智慧,規避人生中的陷阱。

在我國從古至今就有:「搞懂《易經》,走遍天下」的說法,得以見得此書在百姓心裡的地位。

何況《易經》在我國,原本就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文化根基」,因此也有哲學家曾說:「搞懂了《易經》,就是搞懂了中華兒女的根。」

每每我們在家庭、工作、交流、學習中感到困惑時,我們都可以從《易經》中找到答案。

《易經》有六十四個卦,每一個卦都對應著一個人生難題。每一個卦有六個爻辭,對應六種解題方法。

你看看,古人是多麼聰明。他們可以為每一個問題提供六種解決方法,因此《周易》總共給出了384種人生選擇。

實際上,咱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選擇都早在先人的演繹中。

從古至今,無論是行軍打仗,或是治病救人,亦或是治理朝政,都離不開《易經》的智慧。

初唐丞相虞世南說:「不學易不可為將相。」

藥聖孫思邈說:「不學易不足以言太醫。」

科學家錢學森把《易經》稱為「科學的經典」

馬雲在談及《易經》時,稱自己受益於讀得早!

可以說,搞懂了《易經》就讀懂了人生,孔子說搞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

很多人在很早就聽說過易經,也早就心馳神往的想去閱讀了。但由於《易經》原文是文言文晦澀難懂,缺乏指導價值,所以一直對《易經》敬而遠之。。

最近,我發現我所有的朋友都在看《易經圖解》的。其中一人說:「有了《周易》的插圖,就不難理解《周易》

《圖解易經》通過天幹地支、陰陽五行、四象八卦等原理,為讀者解讀《易經》中的奧秘。經過專業研究人士的努力,將深奧晦澀的內容,翻譯成通俗易懂的知識,方便大家學習運用。

從這本圖文並茂的《易經》來看,《易經》不再枯燥乏味。相反,他們可以理解、學習、運用,讓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前人的無窮智慧。點擊下方連結領取吧!

相關焦點

  • 易經:一個人的天賦,要激發出來,才可以活得隨心所欲
    一個人的天賦,要激發出來,才會明白自己將來要成為什麼,才可以活得隨心所欲。我從《易經》的蒙卦,解讀一個人如何激發自己的天賦。1、天賦是與生俱來的東西,只要回歸本性,找到真實的你。在《河圖》中,代表先天性的元素,是水。古人云:「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這也是五行(水木火土金)的第一個元素:水。
  • 做人要「五忍」,越「忍」,禍患越少,福氣越多,人生會越來越順
    做人要「五忍」,越「忍」,禍患越少,福氣越多,人生會越來越順《易經》記錄了中華上下六千五百年的人文故事, 使人們的行為合乎文明禮儀,並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 大化 」。 《易經》不僅能幫助人們逢兇化吉,還能幫助人們積德向善。當然,學《易經》不僅僅只是為了逢兇化吉,還能幫助人們明白真理。
  • 《易經》:人到中年,領悟了這三句話,你會越來越順,越來越好
    人到了中年,經常會對自己的人生感到無奈。雖然人生已經過半,但是自己沒有取得突出的成就,自己曾經的理想和人生價值還沒有實現,除此之外,家庭等各個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壓力。 自然而然內心就會很煩悶,生活也就變得越來越沒意思了。
  • 易經:人有難,不要急,改變自己的固定習慣,就會迎來轉機
    人的一生有起有落很正常,有時順利,有時受困,所以沒必要把困難和壓力看得太重。人在困境中,不要著急,只要改變了固定的習慣,就會有轉機。1、過去的行為習慣形成你的現狀。我們應該向後推理,反思自己的「思想」。比如有的人因為沒有耐心,太急於追求結果而受挫,導致沒有耐心做基本功。基礎不穩,事情就容易失敗。只有反思和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才能改變心態和態度,改變做事方式。
  • 易經:冬至前後,做好這3點,積蓄福氣,來年做事更有精神
    易經:冬至前後,做好這3點,積蓄福氣,來年做事更有精神應該很多人都聽說過「冬至大如年」這個說法,這個說法很多地方都有。而且在唐宋時期,冬至就備受重視,每到冬至,人們會換置新衣,準備好許多吃的喝的,還會祭祀祖先,慶祝的隆重程度就像是在過年一樣。
  • 讀過《易經》,分享經驗:一個人的好運,是你自己選擇來的
    讀過《易經》,寫了幾百篇相關文章,《易經》的卦辭和爻辭,書上都有,沒什麼好講的。 我想分享自己實踐《易經》的經驗,有很多,在這裡先分享一條:一個人的好運,是你自己選擇來的。
  • 《易經》告誡:與人交談時,少說自己這3件事,會越來越有福氣
    有人的地方,就有會「算」的人,這就是社會。在社會中,與人溝通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說話成了每個人必備的技能。孔子曾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可見,講得好很重要。今天,我想用《易經》中的一些卦來告訴大家我們平時要少說一些的話。01丨少說你的煩惱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煩惱,當他們心情不好時,他們會抱怨他們的朋友。
  • 易經:冬至前後,做好這3點,來年做事更有精神,稱心如意
    《易經》中有說法。一年之中,夏至陽之極而陰生;反之,冬至陰之極而陽生。對應的是復卦,復是返本,一個陽爻返,陽消陰,將逐漸消去五個陰爻。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可喜可賀也。按照《易經》的規律,冬至前後,做好這3點,來年做事更有精神,稱心如意。
  • 老祖宗古訓:「做事須循天理,出言要順人心」,到底什麼是天理?
    今天筆者著重筆墨,和您一道了解一句,值得所有國人學習的話:做事須循天理,出言要順人心。這句賢文出自《增廣賢文》中(清)金纓編的《格言聯璧》,句中的"天理"是指天然的道理,我國理學家認為倫理是客觀存在的道德法則,即"天理",成語有"天理難容"之說。這裡的"人心"是指眾人的情感、願望。
  • 人到絕境,必有轉機!易經:人生由衰轉盛的竅門,在於這2條天規
    困難克服不了,人就要麼逃避,要麼放棄。《易經》中說:「履卦,履虎尾,不咥人,亨」。就是說,讓我們跟著老虎走,不用害怕它,它不會吃人。這是一個比喻,並不是真的讓你跟著老虎走。在這裡《易經》把老虎比作困難,人總是會像怕老虎一樣害怕困難,感到畏懼從而退宿,不能否認,這是人的本能。
  • 8句話,讓你記住《易經》中的64卦和384爻,會越來越順
    談到《易經》大家都非常的頭疼,都知道《易經》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古籍,也特別想讀一讀,但是翻開書,就讓人有一種想放棄的感覺,眼花繚亂的符號讓人很難堅持下去。《易經》是一部帶有符號的古老經典,《易經》符號是一種特殊的半語言化的符號或潛語言、準語言符號,乃是人類思維史上彌足珍視的一個獨特的原始思維體系。
  • 易經:每個人的一生,都有3道坎,忍耐過去的人,才能變得強大
    《易經》是一本講規律變化的書。天地乾坤,人在其中,共同流轉。《易經》告訴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有3道坎,忍耐過去的人,才能變得強大。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第1道坎:謀事之初,起步難,低調忍耐,磨鍊才能強大。
  • 《易經》的告誡:與人交談時,做到這3點「不要」,福氣越來越多
    有智慧的人,為人處世,都是從學會說話開始的,而《易經》也是一本可以教人如何說話的書籍。當你身處逆境時,《乾》《坤》兩卦告訴你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再如《小蓄》卦為你指引了如何進入高端社交圈子,拓展人脈資源;旅遊參觀時想起《頤》卦,你就能理解頤和園的含義和陰陽圖結構;與人交往時,《易經
  • 流傳了5000年的易經,其實只講了2個東西,讀懂後福氣越來越多
    易經,向來就有著群經之首的美譽,經過了5000年的傳承和發展,在我國文學經典中一直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用到了易經的思維。比如一個人行走,總是一隻腳在前,一隻腳在後,這一靜一動,剛好和易經的陰陽思維相互吻合。
  • 易經3大成功定律:人拼到最後,從來不是靠努力,悟透後福報不斷
    易經3大成功定律:人拼到最後,從來不是靠努力,悟透後福報不斷《易經》實際上是1部匯總規律性的經典著作,它對日常生活的許多 現象,都用自身的眼光,匯總了在其中內在運作基本原理,用大家如今的科學專有名詞而言,就是「定律」。
  • 曾仕強:易經到底在講什麼?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
    易經給我們帶來最大的功效,其實就是「心易」,心中有易,並且做事情隨著自己的心,用心來運營一切情感,使它們趨於合理化,這便是心易最高的境界。讀易經要知道人要懂得圓通,而不是圓滑,就好比易經64卦,就是一個大圓,那麼我們做事的行為準則也要符合圓的特徵,不要帶稜角,否則傷害的不僅僅是別人,也會傷害到自己。
  • 易經:人善被人欺,再老實也要學會這3種狠,老祖宗的人生智慧
    易經:人善被人欺,再老實也要學會這3種狠,老祖宗的人生智慧一提到《易經》,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算命卜卦、封建迷信,但是這都是偏見,《易經》對於我們來說,更像是一本"人生指南",八八六十四卦,每一卦又有六爻,對應著人生的384個重大選擇。
  • 易經告訴你:一個人想發達,並不只是靠勤勞,建議你讀讀這4句話
    有的人積累幾年就爆發了,有的人要花十幾年,甚至還有等待幾十年的。很多人在爆發前就失望了,放棄了。易經告訴你,一個人想變得富有,成功,不僅僅是靠努力。我建議你讀這四句話第一句:做人不能好高騖遠,做事要重視原始積累無論是做事也好,還是積累財富也好,都要重視原始積累,也就是開源節流。人的日常開銷,就是一進一出,只有進大於出,一個人才能有結餘。
  • 易經「數往者順,知來者逆」,古人是如何知道天地規律的?真厲害
    易經一直以來在人們的心中都是神一樣的存在,因為在很久很久之前,古人竟然知天地的運行規律,就比如「天道右旋,地道左旋」,古人那時候就已經知道天地在旋轉了,並且還知道地球在圍繞著太陽旋轉,再加上易靜中這一句「數往者順,知來者逆,陰順陽逆,易逆數也」,就更百思不得其解了!
  • 易經:所謂時勢造英雄,順大勢者才能得大功!
    剝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二十三卦,從卦象上來看坤下艮上,六爻中有五爻是陰爻,而唯一的陽爻孤立無援獨懸高空,局勢非常不妙。剝卦的卦辭是不利有攸往,不利於前行做事。六五,貫魚,以宮人寵,無不利。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譯文如下:床腿腐朽脫落,預示著兇兆。床頭腐朽脫落,預示著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