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訪」中國陶瓷藝術家陳廷實,一路行走,一路芬芳

2020-12-23 燚燚焱炎火

【編者按:他是中國陶瓷藝術家、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福建省高級/一級技師、高級雕刻藝術師、泉州市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泉州市高級人才;他的作品以觀音、彌勒和古代神像人物為主,《慈顏觀音》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永久收藏;《伏虎羅漢》、《慈顏觀音》等作品被福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永久收藏;《坐巖觀音》、《如意觀音》等作品被福建省工藝美術珍品館永久收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連紫華,經10多年的苦心學藝,精通拉坯、塑像、雕刻、燒窯等高難技術,其間除了閱讀大量的宗教、陶瓷、藝術類書籍,並多次前往景德鎮陶瓷學院、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華僑大學等地進修、深造,並前往清華大學、廣州美院等地拜訪名師,他一路行走,一路芬芳……】

陳廷實

廷魁瑞日正臨門 實至名歸開泰運

——記中國陶瓷藝術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陳廷實

德化是世界陶瓷之都,陶瓷製作始於新石器時代,與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並稱我國三大古瓷都,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入選廈門金磚會晤國宴瓷和國禮瓷,為國家博物館等40多家國內外知名博物館收藏。德化瓷從宋代開始發展到明代未期進入了鼎盛時期,無論是胎質細潤、釉色純淨,還是器物的造型、雕塑的技法,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

陳廷實作品

《德化縣誌》載:「明,紀廷聖,西關外人,工書法,善畫佛,寫大士影妙相莊嚴,曲肖慈悲三昧,遠近爭寶之。」各種佛事創作活動盛行,各類繪製工藝融合貫通,使德化明代瓷雕技法日臻成熟,並形成許多優秀的藝術流派。最著名的瓷雕藝術家有何朝宗、張壽山、林朝景等,他們的藝術成就和精湛的技藝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對後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當今德化瓷壇活躍著一位後起之秀連紫華是首位國博為之舉辦個展的陶瓷藝術家,也是由國家文化部門數次為之在國內外舉辦展覽的寥寥無幾的藝術家之一。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國家一級/高級技師、全國技術能手、中國鄉村文化名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化瓷燒制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他的作品被英國珍寶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恭王府等國內外各大文博單位有償收藏,也深受眾多文化名人的喜愛並追捧收藏,並且國內外各大寺院多有定製、供奉他的佛造像作品,就連國內佛教頂級藝術聖殿——南京牛首山舍利宮也對他青眼有加,邀請他為舍利宮量身定製了《「極彩」四攝菩薩》,於宮內安置供奉。尤值得一提的是,連紫華曾受故宮博物院及恭王府博物館邀請,摹塑國家一級保護文物明代何朝宗的《渡海達摩》《渡海觀音》《送子觀音》《讀經觀音》等造像;受國家博物館邀請,摹塑大型木雕國寶宋代《持蓮自在觀音》;受南京牛首山舍利宮邀請,為舍利宮量身製作高達2.2米的《「極彩」四攝菩薩》;成功創作出世界第一尊寶石與陶瓷完美結合的《「極彩」多寶鑲嵌——釋迦牟尼佛》。

陳廷實作品
陳廷實作品

連紫華歷經多年的鑽研探索,終於突破了大體量、做工精細的德化白瓷雕塑作品很難燒製成功的技術難題。他還注重技藝傳承,以師帶徒為社會培養了瓷塑技術人才100多人,其中多人獲得高級技師或中、高級技術職稱,成為德化陶瓷領域的技術骨幹,為德化的陶瓷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連紫華

陳廷實,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連紫華。現為中國陶瓷藝術家、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福建省高級/一級技師、高級雕刻藝術師、泉州市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泉州市高級人才,泉州廣播電視臺《海絲名家》欄目推薦陶瓷藝術大師,泉州禪藝善館執行社長,泉州廣播電視臺刺桐之聲圓夢大使,泉州青年發展促進會導師、海絲名家創新創業論壇創咖導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福建省雕刻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陶瓷藝術文化發展中心會員等。

作品《慈顏觀音》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永久收藏;《伏虎羅漢》、《慈顏觀音》等作品被福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永久收藏;《坐巖觀音》、《如意觀音》等作品被福建省工藝美術珍品館永久收藏;《立魚戴冠觀音》、《瓷顏觀音》等作品被泉州博物館永久收藏;《靜思觀音》、《福壽聯聯》等作品被淄博中國陶瓷館永久收藏;作品《慈航觀音》被泉州電視臺和南少林寺永久收藏在少林寺文化長廊中。陳廷實注重作品的傳承與創新,他多次參加各類大型國際、國內展覽、重要活動的現場表演活動,以嫻熟的技藝和高超的水平博得了海內外有關領導和重要貴賓的高度認可。

陳廷實1977年出生於德化,1995年畢業於德化中專技術學校雕塑設計專業,他在德化職業中專學校學習的三年中,不但接觸到許多德化瓷塑界精英,還了解到德化瓷都的制瓷歷史,認識了何朝宗、蘇學金、許友義等一代代瓷雕藝術大師的作品。以觀音、彌勒和古代神像人物創作為主,其作品造型務實、嚴謹、質感強烈、並恰當地運用了線條在瓷雕中的表現力,結合德化陶瓷「白」、「潤」、「飽滿」等特性更好地加以展示,從立意到表現手段,在繼承傳統製作工藝基礎上敢於創新。

陳廷實作品
陳廷實作品

1995年畢業於德化中專技術學校,陳廷實的雕塑、素描均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當地許多老闆都看好他的創作潛力,力邀陳廷實參與企業的產品創作,但陳廷實有自己的理想,陳廷實覺得自己不能急於掙錢,他需要提高,先後拜數位瓷塑大師為師。經過10年的苦心學藝,陳廷實學會了拉坯、塑像、雕刻、燒窯等高難技術,其間陳廷實除了閱讀大量的宗教、陶瓷、藝術類書籍外,還四處拜訪名師。2004年陳廷實創立了自己的德化廷實瓷藝研究所,開始了創作創業之路。在德化瓷城花園,陳廷實的德化廷實瓷藝研究所坐落其間。一個農村青年,白手起家,憑藉自己不懈的瓷藝追求,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前行,德化廷實瓷藝研究所擁有一定的設備規模。

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陳廷實在景德鎮陶瓷學院雕塑藝術設計成人高考畢業,在校期間努力學習努力創新被景德鎮陶瓷學院評為「學習標兵」稱號。2013年10月為體現中國和巴西兩國友好關係,《劉海戲金蟾》贈送給巴西總統作為國禮並頒發證書。2015年,他的作品《和諧中華》榮獲義大利米蘭世博會最具有收藏價值獎,同時作為國禮選送作為韓國政要和菲律賓國家政要。2015年12月,他的作品《靜思觀音》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百年慶典優秀藝術家獎。2018年,他的車載作品《福在眼前》被作為各國總領事、政要贈禮。2018年11月,他被邀請參加中國世界遺產主題文化博覽會展演,得到國家領導人和海內外貴賓的稱許。2019年,他作為德化陶瓷藝術創作的代表參加中英系、中法系、中葡系國際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展演,作品被爭相合影留念。

陳廷實作品

陳廷實十分注重市場的拓展和特定市場的研究,善於從所在區域的人文歷史情懷入手,結合德化傳統陶瓷工藝進行創新造型設計。如參觀體驗完武夷山竹排沿九曲溪蜿蜒而下的情形之後,他有感而發,當即回家創作了《慈嚴觀音》,描繪了觀音大士坐在竹排上順水而下的情景,系列作品一經推出之後即斬獲了兩個金獎,並先後被中國工藝美術館和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兩個國家級大館館藏,評委和藏家紛紛對這一系列作品表示由衷的敬佩。結合南方民俗習慣製作的《福在眼前》被預定數千尊,傳播在各個街頭巷尾,為廣大人們所喜聞樂見。

陳廷實十分注重參加各類比賽並在比賽中頻頻斬獲大獎,獲獎次數高達上百次。他的作品《劉海戲金蟾》、《慈航觀音》在第七屆中國國際文化博覽會暨2013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優秀作品中榮獲金獎;《祥雲觀音》在第十五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中榮獲中國工藝美術金獎;《祥雲觀音》在第十七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獲得金獎;《慈顏觀音》 在中國國際(北京)陶瓷藝術名家精品展中獲得金獎;

《華嚴三聖》在山東濟南24屆珠寶玉石文玩藝術品展覽會中被評為金獎;《圓滿菩薩》在十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評比中被評為金獎;《慈顏觀音》在第二屆中國世界遺產工藝美術金獅大賽評比中被評為金獎;《童子拜觀音》在第二屆中國世界遺產工藝美術金獅獎大賽評比中被評為金獎;《福從天降》在第四屆海峽兩岸雕刻藝術大賽評比中被評為最佳傳承金獎。他的論文《中國傳統陶瓷的藝術特點探索》、《日用陶瓷茶具的設計》、《關公瓷雕創作體會》分別在國家級刊物《藝術科技》、《文藝生活》、《華章》發表。

陳廷實作品

足履實地,精益求精,一路芬芳......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陳廷實先後師從數位瓷塑大師,經10多年的苦心學藝,精通拉坯、塑像、雕刻、燒窯等高難技術,其間除了閱讀大量的宗教、陶瓷、藝術類書籍,還四處拜訪名師。他的作品以觀音、彌勒和古代神像人物為主,其作品造型務實、嚴謹、質感強烈,並恰當地運用了線條在瓷雕中的表現力,結合德化陶瓷「白」、「潤」、「飽滿」等特性更好地加以展示,從立意到表現手段,在繼承傳統製作工藝基礎上敢於創新。經過二十多年的學習創作,陳廷實作品多次在評比大賽中榮獲金、銀、銅獎。

例如,2013年10月作品《劉海戲金蟾》、《慈航觀音》在第七屆中國國際文化博覽會暨2013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優秀作品中榮獲『金』獎;2013年10月為體現中國和巴西兩國友好關係,《劉海戲金蟾》贈送給巴西總統作為國禮並頒發證書;2013年11月作品《祥雲觀音》在第十五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中,榮獲中國工藝美術「金」獎;2014年4月作品《坐巖觀音》、《如意觀音》被福建省工藝美術珍品館永久收藏;2014年4月作品《靜思觀音》、《福壽聯聯》被淄博中國陶瓷館永久收藏;2015年1月《慈航觀音》被泉州電視臺和南少林寺永久收藏在少林寺文化長廊中。

2015年7月3日《伏虎羅漢》被福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永久收藏;2015年7月3日《慈顏觀音》被福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永久收藏;2015年10月被泉州(禪藝善館)聘為執行社長;2015年12月作品《祥雲觀音》在第十七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獲得「金」獎;2016年1月《慈顏觀音》 在中國國際(北京)陶瓷藝術名家精品展中獲得「金」獎;2016年1月被評為《中國陶瓷藝術家》稱號;2016年8月(華嚴三聖)在山東濟南24屆珠寶玉石文玩藝術品展覽會中被評為「金」獎;2016年9月被泉州廣播電視臺刺桐之聲聘為(圓夢大使)稱號;

2017年1月被泉州青年發展促進會應聘為導師;2017年11月(立魚戴冠觀音)被泉州博物館永久收藏;2017年11月(瓷顏觀音)被泉州博物館永久收藏;2018年8月(圓滿菩薩)在十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評比中被評為金獎;2018年10月(慈顏觀音)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永久收藏;2018年11月(慈顏觀音)在第二屆中國世界遺產工藝美術金獅大賽評比中被評為「金」獎;2018年11月(童子拜觀音)在第二屆中國世界遺產工藝美術金獅大賽評比中被評為「金」獎;2018年12月(福從天降)在第四屆海峽兩岸雕刻藝術大賽評比中被評為(最佳傳承金獎);2019年七月被德化縣人民政府授予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等諸多榮譽或稱號。

如今,在參加各類比賽的同時,陳廷實還不斷夯實自己的理論基礎,他多次前往景德鎮陶瓷學院、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華僑大學等地進修、深造,並前往清華大學、廣州美院等地拜訪名師,通過系統學習學院派大師的造型和創新精神及技巧,結合他在傳統瓷雕車間中的所學所思,技藝水平日進;在參加各類展會的同時,陳廷實也非常注重向比自己優秀的同行取經、學習,他深知,一顆種子,只有將自己埋進肥沃的土壤,才能成長成為一顆參天大樹。

一路行走,一路芬芳。陳廷實,在路上……

相關焦點

  • 「巾幗之聲朗讀會」一路芬芳——李谷一
    為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110周年,江蘇靖江市舉辦「巾幗之聲·小康路上展風採」芬芳朗讀會。朗讀會精心選讀謳歌婦女事業發展、讚美古今中外傑出女性詩歌、散文、美文。谷迷李勤創作、管奕邱朗誦的《一路芬芳-李谷一》記錄了李谷一老師不平凡的藝術之路,抒發歌迷的真摯感情。
  • 「國家地理」聯乘李秀恆 | 鏡頭下的一帶一路
    此次旅程的成果,將於香港蘇富比作慈善展覽,並由「國家地理」雜誌輯錄成集。印尼|海神廟甘肅省張掖(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得名)攝影集名曰《帶路》,以「一帶一路」為主題,透過鏡頭探索30個國家,共800多張照片,是美國「國家地理」首次為華人攝影師出版個人攝影集。
  • 「回眸十三五」遵義職院:一路芬芳一路歌
    下好學院「十三五」規劃發展先手棋,全院教職工團結奮鬥,凝心聚力謀改革,克難攻堅抓內涵,「黨建+N」扶貧成典型,「彩虹文化」放光彩,全國一校一品校園文化建設基地、全國職業院校精準扶貧協作聯盟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全國高職高專黨委書記論壇長徵精神實踐研修基地、貴州省優質學校立項建設單位、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黨組織、貴州省第一批高校省級文明校園、貴州省安全文明校園、貴州省巾幗建功先進集體......次第花開,滿園芬芳
  • 著名藝術家張天霖應邀出席一帶一路 水墨香江書畫藝術交流展活動
    2017年11月22日下午,由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北京中藝博雅科技文化有限公司主辦的「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 一帶一路 水墨香江
  • 臺灣:遇見一路芬芳
    跟我走吧,天亮就出發黑乎乎溼漉漉涼颼颼的清晨五點,一行女生打著傘拖著行李箱浩浩蕩蕩地招搖過市,興奮的輪子「咕嚕咕嚕」響徹校道。停靠南校門的巴士懷抱我們,出發至廈門五通碼頭。臺灣環島趴趴走(臺中→臺南→臺北)❶ 鹿港小鎮:「繁榮猶似小泉州」原先是通過羅大佑的歌曲,才知道這一個「沒有霓虹燈」的小鎮。我們走過民俗館、龍山寺、意樓、九曲巷、書集喜室書屋……斑駁的老牆,年邁的老樹,乾淨的老磚,空氣裡,滿滿都是乾淨古樸的故事。
  • 人生百味,一路芬芳
    人生百味,一路芬芳 文/永恆   編輯  紅梅凌風    走過人生喜樂相伴的幾十年,走過光陰故事裡的坎坷羈絆;走過似水流年的繽紛絢爛!一路走來,我們的所聞所見、所遇所想,真的是思緒萬千,百感交集。人生百味,一路芬芳!
  • 等待成詩,一路芬芳
    在季節的末梢,窗外的寒冷刺骨,一縷縷的北風千方百計的想鑽進懷裡,時光知味,所有的一路芬芳,只為你停留,寒中柔美,風中帶香。心中所有的愛,即便歷經風霜,也在溝壑遍布的歲月中,成為一處不錯的風景,等待中歲月成詩,重逢時繾綣成韻。一闕平仄描繪多少過往,一盞淡茶品茗幾多憂傷。
  • 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劉桐:一路芬芳一路歌
    金獎、榮獲第三屆中國民族聲樂「敦煌獎」比賽民族組 金獎、榮獲第十五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人民網三等獎,遼寧賽區優秀獎、榮獲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民族組)北京賽區銀獎。      個人專訪藝術之路感謝有您 一路芬芳一路歌劉桐是一個熱情、樂觀的東北女孩,自4歲接觸到電子琴,她開始喜歡上了音樂,5歲開始學習鋼琴。有過委屈,有過淚水,年幼的劉桐在媽媽的鼓勵下堅持練琴。真正地接觸到音樂是在7歲的時候。那時的她第一次參加歌唱比賽並獲得了一等獎,這堅定了她練好琴的信心,也讓她對唱歌有了懵懂的好感。
  • 金蓮花節丨原創歌曲:一路芬芳
    金蓮花節丨原創歌曲:一路芬芳 2020-06-21 0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珠海首屆景德鎮現代名家陶瓷精品絕品展獲陶瓷愛好者好評
    ----珠海首屆景德鎮現代名家陶瓷精品絕品展」,據主辦方介紹本次陶瓷展自10月1日開始,25日閉幕,在國慶長假期間共接待參觀入數約3萬人次,得到了廣大陶瓷愛好者的一致好評。 本次「瓷語迴響----珠海首屆景德鎮現代名家陶瓷精品絕品展」參展作品近四百餘件,雲集了清末民初「珠山八友」、第一代「陶瓷美術家」、著名老藝人的絕品;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錫良、張松茂
  • 一路芬芳一路歌!電動車招商加盟選賽鴿
    並且藉助國潮東風,賽鴿對品牌文化進行賦能,融入嶄新的民族創意和中國式美學,成為電動車行業中潮流品牌的首選,在市場中叫響了」國品好車,先選賽鴿「!試問這樣的品牌怎麼不值得電動車招商加盟?一路芬芳一路歌,從上述數據我們可以發現,論實力,賽鴿絕對傲視群雄。論品牌,賽鴿也是一起絕塵。如果你還在為找不到合適的品牌而發愁?賽鴿絕對讓你放心!
  • 第四期瑟琳娜《中國名人名家名企訪談》
    訪談回顧:2018年第一期訪談名家:陳晚村中國人民網松墨書畫藝術家2018
  • 「拈花一笑」書法名家《心經》作品雲上展·微拍專場啟幕
    八位書法名家傾情助力,「藝周雅集」微拍堂曼妙呈現……「拈花一笑」——書法名家《心經》作品雲上展·微拍專場主辦單位:《藝周刊》「藝周雅集」微拍堂協辦單位:海南勁墨傳媒有限公司 漫思芬芳香業預展時間:2020年7月3日始結拍時間:2020年7月5日晚23時參展名家(按姓氏筆畫排序):王應際 王家澤 江壽男 張 偉
  • 一路懂得,一路默契,一路笑看紅塵!
    我在世間行走只為能與你遇見,我為你而來,帶著一腔熱情,唱著菩提梵音的天籟,轉山轉水轉經筒,感受你的心跳,聆聽你的笑聲,因為你,因為懂得,不負春色不負君。祈禱流星雨,一寸相思一寸灰。滄海一粟,白馬過隙,驚濤駭浪固然跌宕起伏,九天瀑布也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時候。你若盛開,清風自來;做一朵清香的茉莉也是滿心的喜歡,遠離繁華,以優雅的情懷釋放芬芳,旖旎這一季只為等你而來。
  • 「藏藝網」重點推薦書畫名家—侯玉華
    「中國現代綜合抽象畫派創始人」,國家一級美術師。聯合國世界華商聯合會書畫司司長,世界書畫家協會中國分會執行會長,國際書畫藝術研究員。中國現代書畫藝術研究會會長,中國報導特聘藝術家。中國羅莊大家名家藝術區藝委會主任,臨沂市陶瓷工藝美術大師,臨沂畫院畫師,臨沂高新區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現代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天藝現代書畫藝術館館長。
  • 「微藝術」入土為安 — 藝術家宋陳作品
    所以,宋陳以泥土為媒介「材料」做作品,適得其所。土,是中國的根基。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說,中國農民無論走到哪兒,即使是走到了西伯利亞,也要播個種子試試,看看土地上能否長出莊稼來---這是中國農民的根性,中國人都是中國農民的孩子。對土的敬畏,就是對生命的敬畏,因為是土地供養了我們。
  • 朗誦:人生,一路行走,一路感悟
    人生一路行走,一路感悟,生活,在柴米油鹽瑣事中度過。人生不求多錦繡,生活不求多精彩,只要平安,健康就好。風掠過眉眼,雨溫溼心海,歲月帶走了花樣年華,光陰詮釋著落寂,一路走來,學會了堅強,學會了面對,在喧囂中,學會了靜修,在繁華中,學會了淡泊。原來參悟不透的道理,剎那明白,原來活著竟是這般美好,風景這樣秀麗,以清淨之心,看世界,以歡喜之心,過生活,微笑著前行,何嘗不好。
  • 景德鎮蓮社路上「梅香悠然」 陶瓷藝術家計明與他的釉彩花園
    計明筆下的梅花,色彩清麗、活靈活現,呈現在人眼前的不僅僅是一幅梅花圖,更像是寫在陶瓷上面的一首詩,流淌著清新自然的生命力。計明從中國畫歷代大家名作中汲取經驗,從大自然和生活中獲得靈感,用他對藝術的理解,將聖潔堅毅的梅花再現於晶瑩玉潤的陶瓷之上,走出了一條屬於他的藝術之路。【名家檔案】計明,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家學會會員。
  • Bohan Phoenix | 從紐約到中國,一路崛起的亞裔Rapper之星
    △ Bohan Phoenix「OVERSEAS 海外」EP 2018.03Bohan 的父親也是一位音樂藝術家,卻在母親懷孕的時候離開了他們,而母親常年在外打拼,將 Bohan 寄養在祖父母家,幸好祖父母悉心照料,讓 Bohan 免於遭受分離創傷。
  • 名家名瓷: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許瑞峰《吉星高照》賞析
    作品背部落有許瑞峰個人印章,德化印章,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定製禮盒包裝,禮品、收藏皆可 名家簡介: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許瑞峰非物質文化遺產(德化瓷燒制技藝)國家級傳承人  許瑞峰,1969年生於福建省德化縣,是許氏瓷塑第六代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