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劉桐:一路芬芳一路歌

2021-02-08 鳳凰網

劉桐,青年女高音,北京音樂家協會會員。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先後師從於馬金泉、馬秋華教授。2012年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師從於著名聲樂教育家孟新洋教授。擔任中英亞洲藝術藏品館開幕儀式中國藝術形象大使。

原創作品

   《親一親你呀,我的土地》《人民公僕》《美麗的西城,我的家園》《天空之城》《醉 愛》《媽媽的嘮叨》《扯開嗓子一聲喊》

參與演出

曾參加中央電視臺「校園之歌」大型文藝節目錄製和演出,擔任獨唱《祖國之戀》、參加中國音樂學院成功舉辦「中華情」聲樂專場音樂會,並與馬金泉教授共赴燕山大學進行教學展演、多次參加國家發改委、中國地震局、中國菸草、鐵路文工團喜迎國慶60周年文藝匯演、參加北京市建黨90周年文藝匯演 演唱《春天的故事》、參加北京文聯邀請赴西藏「共話京藏情 同築中國夢」慰問演出 、參加中央民族大學「中華家園」新年音樂會演唱《歌連歌,心連心》、出演中央民族大學+民族聲樂歌劇《黨的女兒》飾演 田玉梅、參加CCTV15《翰墨音緣》欄目錄製演唱《那溪那山》、參加遼寧衛視百姓春節聯歡晚會。演唱《小拜年》、《最好的未來》、參加第二屆青奧會開、閉幕式,獨唱《共圓中國夢》、《如意東方》。

 

榮獲獎項

曾榮獲中國(含港澳臺)藝術選拔賽聲樂、器樂 一等獎、榮獲全國「首藝杯」推新人大賽遼寧賽區聲樂、器樂 一等獎、榮獲全國第八屆「吉爾達杯」推新人大賽聲樂、器樂 新人獎、榮獲首屆「太平洋之星」全國才藝比賽流行唱法 冠軍、榮獲「網通杯」校園歌曲大賽遼寧賽區流行唱法 冠軍、榮獲「夢想中國」電視精英選拔賽北京賽區民族聲樂 一等獎,全國總決賽民族聲樂 金獎、榮獲全國聲樂群英會民族唱法 金獎、榮獲第三屆中國民族聲樂「敦煌獎」比賽民族組 金獎、榮獲第十五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人民網三等獎,遼寧賽區優秀獎、榮獲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民族組)北京賽區銀獎。

   

   個人專訪

藝術之路感謝有您 一路芬芳一路歌

劉桐是一個熱情、樂觀的東北女孩,自4歲接觸到電子琴,她開始喜歡上了音樂,5歲開始學習鋼琴。有過委屈,有過淚水,年幼的劉桐在媽媽的鼓勵下堅持練琴。真正地接觸到音樂是在7歲的時候。那時的她第一次參加歌唱比賽並獲得了一等獎,這堅定了她練好琴的信心,也讓她對唱歌有了懵懂的好感。為了學好唱歌,媽媽犧牲和付出了很多。在劉桐兒時的記憶裡,那條通往少年宮的路是最值得懷念的。那條路上,有和媽媽一起走過的身影,有媽媽的叮嚀,有媽媽的教導,更有媽媽教會的寬容。在家人的鼓勵和支持下,劉桐還是不負眾望地考上了省重點高中。

2001年,劉桐榮獲了中國(含港澳臺)藝術選拔賽聲樂器樂一等獎,同年榮獲全國「首藝杯」推新人大賽遼寧賽區聲樂、器樂一等獎。2002年榮獲全國第八屆「吉爾達杯」推新人大賽聲樂、器樂新人獎。2007年榮獲首屆「太平洋之星」全國才藝比賽流行唱法冠軍 。2007年榮獲「網通杯」校園歌曲大賽遼寧賽區流行唱法冠軍。由於劉桐的文化課成績優異,因此在音樂道路的選擇上,家人的觀點和劉桐相反。然而劉桐她自己熱愛音樂,一心想報考音樂院校,最終用成績和自己的努力說服了家人,如願以償地邁進了音樂學院的大門。

2008年她就讀於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先後師從於馬金泉、馬秋華教授。2012年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師從於著名聲樂教育家孟新洋教授。談到恩師,劉桐滿嘴都是感激。本科階段,先是跟隨的馬金泉老師學習,馬老師根據她的聲音特點,建議她可以多涉獵一些其他的歌唱領域,對個人的綜合發展有很大的提升。大三時,劉桐跟隨著名的音樂教育家馬秋華老師學習,馬秋華老師讓她找到了學習的方向和對自己的定位。雖然是民歌出身,但是在老師的指引和幫助下,也演唱了很多美聲作品,在聲樂技巧上也有了長足的進步。研究生階段,劉桐跟隨的是著名的音樂教育家孟新洋老師。從研究生的招生到考試,從對聲音的定位到幫助劉桐找準自己的位置,孟老師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她很多人生的經驗。學習之餘,孟老師還鼓勵和幫助劉桐爭取一些比賽和演出的機會,讓她積累了豐富的舞臺經驗。談到這裡,劉桐深情地說:「正是孟老師的鼓勵和幫助,今天的我才能夠如此自信地站在舞臺上給大家歌唱,特別感謝孟老師給了我很多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專業的教學,方向的指引、系統地學習以及舞臺經驗的積累讓劉桐的聲樂水平有了顯著的進步,也正是由於老師的精心指導和鼓勵,使得劉桐的音樂素養有了更大的提升。談到這裡,劉桐是一臉的感激。在學校的日子裡,無論是本科還是研究生,無論是生活還是專業學習上,恩師們對她都是格外照顧。想到這些,她的心就是暖暖的,她也一直心存感激地前行在音樂的追夢路上。

渴望純粹 看見更好的自己

在老師的正確引導和劉桐的不懈努力下,一系列的榮譽隨之而來。青年女高音歌手劉桐、曾獲全國藝術精英電視盛典、民族、通俗金獎,現為北京音樂家協會會員。2009年劉桐榮獲「夢想中國」電視精英選拔賽北京賽區民族聲樂一等獎,全國總決賽民族聲樂金獎;2009年她參加中央電視臺「校園之歌」大型文藝節目錄製和演出,擔任獨唱《祖國之戀》;2009年在中國音樂學院成功舉辦「中華情」聲樂專場音樂會,並與老師共赴燕山大學進行教學展演;2009年多次參加國家發改委、中國地震局、中國菸草、鐵路文工團喜迎國慶60周年文藝匯演;同年參加與共和國同齡的企業家聯誼演唱《蘆花》。2010年榮獲全國聲樂群英會民族唱法金獎,同年參加鐵嶺市生態宣傳「水木華園」大型文藝晚會演唱《錦繡年代》、《這片海有我》。 2011年參加北京市建黨90周年文藝匯演演唱《春天的故事 》。

2011年劉桐推出原創作品《親一親你呀,我的土地》。2012年與低音提琴演奏家王梓,中國愛樂樂團合作 「醉愛瀏陽河之夜」音樂會擔任獨唱;2012年她推出原創作品《人民公僕》;2012年擔任第三屆中國民族聲樂「金鶯獎 」比賽主持;2012年榮獲第三屆中國民族聲樂「敦煌獎」比賽民族組金獎。2013年應北京文聯邀請赴西藏「共話京藏情同築中國夢」慰問演出;2013年擔任北京市西城文化宣演唱《美麗的西城,我的家園》;2013年擔任第四屆中國民族聲樂「敦煌獎」比賽主持;2013年擔任中英亞洲藝術藏品館開幕儀式中國藝術形象大使;2013年參加中央民族大學「中華家園 」新年音樂會演唱《歌連歌,心連心》;2013年榮獲第十五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人民網三等獎,遼寧賽區優秀獎;2013年榮獲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民族組)北京賽區銀獎。2014年出演中央民族大學民族聲樂歌劇《黨的女兒》飾演田玉梅;2014年參加CCTV15《翰墨音緣》欄目錄製演唱《那溪那山》;2014年參加遼寧衛視百姓春節聯歡晚會,演唱《小拜年》、《最好的未來》;2014年參加第二屆青奧會開、閉幕式,獨唱《共圓中國夢》、《如意東方》。

夢想,是生活的航標;夢想,是美好的憧憬;夢想,是理想的翅膀。擁有夢想,才會擁有更美好未來。愛音樂,愛生活,劉桐喜歡過簡單的生活。採訪中她笑到自己是「五四」青年,外表時尚的她生活簡單而純粹。生活中她不愛上網、不看電視,更多的喜歡自己創作、喝茶。這麼多年她的生活內容一直沒有改變過,她也從沒有後悔過,相反在這條道路上她收穫了更多讓她內心變得強大的東西,比如信仰、比如熱愛、比如堅持。她認為很多人為了理想都很執著,但是卻被越來越多的事務性的事情在分散精力,搞藝術如果不能全情投入那麼很難想見能夠成就精品,所以在她看來專注比執著更具現實意義。「在校園裡,讓我能夠沉靜下來專注學習,我很喜歡這種感覺,我想通過努力可以在未來遇見那個更好的自己。」

民族音樂需要傳承 多元化發展是方向

民族音樂體現了一個民族的精神,是一個民族優良傳統以傳承的重要媒介,同時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民族音樂也是培養和培育民族精神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它既有很深的民族文化底蘊,又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就像江蘇民歌《茉莉花》,濃鬱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歌中盡顯。

談到民族音樂的發展和傳播,劉桐分析說道,民族音樂的發展和傳播離不開世界舞臺的展現,需要更多、更優秀的民族音樂人把中國特色的民族音樂傳遞出去。流行唱法和美聲唱法在世界上已經是很好的音樂交流工具,希望結合了戲曲、曲藝、各個民族音樂特色的民族唱法也可以做到,讓帶有中國特色的民族音樂更多的人可以聽到。

劉桐說,作為一位民族音樂歌手,更需要全方位地提升自己,尤其是在大型的活動場合,更要注重自己的形象和言行,因為那一刻你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面對民族唱法的千人一面,她說道,民族唱法的發聲原理導致聲音的個性差異較小,但是情感的處理是個人可以把握的。一首歌曲的完美詮釋跟它的語言、節奏、習慣是相通的,氣息的強弱對比,情感的濃烈深淺需要用心去把握。

青奧會的這份經歷告訴她,一個好的歌者,不僅需要強大的心裡承受力,還需要過硬的身體素質,唱得好固然重要,加強鍛鍊也是保持好狀態的基本功之一。唱歌是一種特殊的運動,它是體力和腦力結合的運動,方方面面的完美配合才能更好地演繹作品。

劉桐告訴記者,今年年底在北京音樂廳的新年音樂會上,我們依然會看到她的身影。劉桐作為中英藝術形象大使,她不久還會去英國,參加英國(北京)亞洲十二生肖藝術藏品館的活動。此外,她還將演唱一首青春偶像劇的主題曲,自己還將嘗試著飾演一些電視劇的角色。在專業上,她希望進一步地提升自己,在個人的發展規劃上,她希望自己可以全方面的發展。談到未來,她說:「榮譽屬於過去,踏實地走好現在的每一步才是關鍵。未來希望自己可以全方面發展,無論是音樂,還是表演,還是主持,我都會去嘗試,我希望自己是全面性的人,多元化的發展是我個人的發展方向,也是未來的目標。」我們也真誠祝願這位在音樂路上追夢的女孩,越走越遠,收穫更多的芬芳。

相關焦點

  • 一路走好,偉大的女高音歌唱家米瑞拉·弗蕾妮
    義大利最偉大的女高音歌唱家之一Mirella Freni 於義大利時間2020年2月9日去世,享年84歲。
  • 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李思思《胭脂淚》
    這就是由老牌發燒唱片公司錄製的《胭脂淚》CD中第一首樂曲《梅花淚》的聽感,其中共收錄12首經典中國古典歌曲和江南小調,擔綱演唱的圈內傑出的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李思思,以她高度的藝術修養、精湛的演唱技巧與極致細膩的處理
  • 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李朔
    絲絲清流潤心田——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李朔    □ 本報記者 羅 兵    時而如高山飛瀑撞擊心扉,時而似涓涓細流沁入心田。   5月9日晚,北京音樂廳座無虛席。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李朔碩士研究生畢業獨唱音樂會在此舉行。她的演唱既大氣,又充滿了靈氣。那圓潤純正的音色、渾厚甜美的音質和富有靈動感的藝術感染力,贏得了現場專家及觀眾一次次熱烈的掌聲。   長沙出好水,也孕育了李朔那如溪流般清澈的歌喉。1982年,李朔出生在湖南長沙。伴隨著家人的期望和自己的辛勤努力,還有自己的天賦靈犀,李朔在藝術道路上一路走來,似潺潺清流,一路歡歌。
  • 「巾幗之聲朗讀會」一路芬芳——李谷一
    為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110周年,江蘇靖江市舉辦「巾幗之聲·小康路上展風採」芬芳朗讀會。朗讀會精心選讀謳歌婦女事業發展、讚美古今中外傑出女性詩歌、散文、美文。谷迷李勤創作、管奕邱朗誦的《一路芬芳-李谷一》記錄了李谷一老師不平凡的藝術之路,抒發歌迷的真摯感情。
  • 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方穎《我親愛的爸爸》
    《我親愛的爸爸》可以說是一首傳唱度相當高的一首女高音詠嘆調了,作品雖然不長,但是情感細膩豐富,旋律優美。從聲樂角度來講它可以極好的訓練演唱者的高低音轉換,並且能培養歌手的音樂表現能力。在音樂會上這也是一首很經典並且相當出彩的作品,是眾多女高音歌唱家的常備曲目。今天為大家推送的是由斯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方穎所演唱的版本,請大家欣賞!
  • 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王冰冰的旅意人生
    網易娛樂12月23日報導 作為活躍在歐洲歌劇舞臺上的的旅意青年女高音歌唱家,中國中央電視臺新「十大女高音歌唱家」之一,德國Sennhaiser Media 公司第一位籤約女高音歌唱家,碩士畢業於義大利米蘭''Giuseppe Verdi Conservatorio di Milano''威爾第國立音樂學院歌劇表演專業
  • 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姜曉波:歌唱祖國歌唱愛
    她是一名刺繡女工出身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從事演唱和聲樂教學四十餘年,多年來積極組織、參與文藝志願服務活動,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姜媽媽」。  經常有人問我,如今在聲樂方面的造詣,是不是源於家庭的薰陶。其實不然。我1956年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鐵路工人,母親在我7歲時去世。我們住在長春郊區一間十分簡陋的小房子裡,只有10平米左右,卻要容納父親和我們兄妹五個。
  • 從月亮之上到塵埃之下——訪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周曉琳
    我們沒能如願聽到黃英的「月」,卻意外見識到一個國內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的原創歌劇首秀。那是周曉琳的第一部歌劇,她第一次在歌劇裡擔任女一號。「那時的我就是個『白丁』,真的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會,一切從零開始」。周曉琳一直感覺自己特別幸運,開始就遇到大導、大角一起帶著她往前走。「這點太關鍵了,在歌劇藝術上路稍一走偏,真的沒法兒再回頭」。
  • 一代歌后、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顏寶玲:「鼓浪嶼夜鶯」歌聲今猶在
    1954年5月,曾兩次被選拔參加音樂學院在上海藝術劇院(現上海的「蘭心大戲院」)舉辦的音樂會,擔任花腔女高音獨唱。1955年,顏寶玲為了孩子,忍痛放棄學業,回到故鄉。1956年當選第四任廈門市基督教女青年會總幹事。1958年,顏寶玲參與發起組織鼓浪嶼合唱團。1966年,年僅42歲的顏寶玲受迫害含冤自殺,後平反昭雪。著名詩人舒婷曾撰文紀念,譽之為「鼓浪嶼夜鶯」。
  • 林童丨歸於平凡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 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林童鐘聲音樂 藝術家專訪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林童© Zhongsheng Music鐘聲音樂林童——一個雲南音樂界中閃耀的名字。這位有著豐富國際演藝經歷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不僅在其30餘年的藝術生涯中獲獎無數,還自從教以來潛心教研,讓「童門」學生成長為了雲南歌壇上的中堅力量,獲各類比賽獎項達數百項之多,碩果纍纍。現在,請隨我們走進林童的音樂殿堂,傾聽她真實而純粹的藝術人生。
  • 從月亮之上到塵埃之下丨訪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周曉琳
    我們沒能如願聽到黃英的「月」,卻意外見識到一個國內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的原創歌劇首秀。那是周曉琳的第一部歌劇,她第一次在歌劇裡擔任女一號。「那時的我就是個『白丁』,真的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會,一切從零開始」。周曉琳一直感覺自己特別幸運,開始就遇到大導、大角一起帶著她往前走。「這點太關鍵了,在歌劇藝術上路稍一走偏,真的沒法兒再回頭」。
  • 蒙古族女高音歌唱家賀筠筠
    賀筠筠樸實的外表卻有一顆大愛的心,被譽為「用心靈歌唱」的蒙古族女高音歌唱家,深受海內外人士喜愛歡迎。 她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學院。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表演專業。以前三名總成績畢業並成功舉辦畢業獨唱音樂會。 她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央音樂學院全國教師聯盟會員、中國少數民族聲樂學會會員、中國職工音樂家協會理事等。
  • 放歌絲路的天籟之音——記女高音歌唱家陳思曼
    女高音歌唱家陳思曼     兩年前的2019年,為迎接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當年的4月26日,阿拉伯國家駐華使團夫人協會會長阿曼蘇丹國駐華大使夫人卡瑞瑪·薩阿迪女士在突尼西亞駐華大使館舉行招待會
  • 湘女多情,多位湘籍女高音歌唱家大合集(珍藏版)
    小編友友整理了這篇湖南籍女高音歌唱家大合集,希望你們能喜歡,以下湘籍歌唱家你喜歡哪一位?李谷一,湖南長沙人,1961年,李谷一被選入湖南省花鼓戲劇院成為演員,從此開始了她的舞臺生涯。1964年,主演花鼓戲電影《補鍋》。1974年,李谷一調入中央樂團成為獨唱演員。
  • 草原夜鶯: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李鳳華
    音樂會上,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副教授李鳳華老師,用紮實的功底和她那聰慧的天賦,用義大利語演唱了喬瓦尼・帕伊西埃洛的歌劇《磨坊女》選段《我心裡不再感到青春火焰燃燒》、約翰·施特勞斯的歌劇《蝙蝠》中阿德勒的詠嘆調《阿德勒笑之歌——侯爵請聽》、亞歷山大・阿里亞比耶夫作曲的俄國藝術歌曲《夜鶯》,以及胡廷江根據哈薩克族民歌改編的中國歌曲《瑪依拉變奏曲》等聲樂技巧和音樂表演均具高難度的作品。
  • 「青歌飛揚」2018中國青年歌唱家公益聲樂講堂即將開啟
    、李鰲(青年低男中音歌唱家、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青年歌唱家學術委員會常務委員、山東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12、李琳(青年女高音歌唱家、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青年歌唱家學術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音樂學院副教授)13、龔爽(青年女高音歌唱家、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青年歌唱家學術委員會常務委員
  • 著名青年女高音歌唱家萬丹 | 長沙獨唱音樂會(2017年10月15)
    萬 丹:女高音歌唱家,中國青年歌唱家學會副會長。2016年12月,應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何塞·卡雷拉斯(José Carreras)之邀,作為唯一合作嘉賓參演卡雷拉斯西安新年音樂會;2017年1月,應英國愛丁堡市政府邀請,參演愛丁堡新春音樂會。
  • 人生百味,一路芬芳
    人生百味,一路芬芳 文/永恆   編輯  紅梅凌風    走過人生喜樂相伴的幾十年,走過光陰故事裡的坎坷羈絆;走過似水流年的繽紛絢爛!一路走來,我們的所聞所見、所遇所想,真的是思緒萬千,百感交集。人生百味,一路芬芳!
  • ​旅美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馬曉美(Queeny)
    旅美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馬曉美(Queeny)畢業於美國杜肯音樂學院(Duquesne University
  • 「青歌飛揚」-中國青年歌唱家學術交流公益音樂會演出圓滿成功!
    張巖  青年男高音歌唱家,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高級文化藝術顧問、青年歌唱家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現就職於天津師範大學音樂與影視學院。先後師從於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魏松老師。曾獲第十五屆中央電視臺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美聲唱法全國第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