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瓦戈醫生》是中情局「攻擊」蘇聯的「武器」嗎
三十多年前,翻譯家藍英年、張秉衡合作完成了《日瓦戈醫生》中文譯本,今年五月,此書新譯本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這個譯本是藍英年重譯的,統一了文字風格,了結了他多年的心願。
-
赫魯雪夫時代,小說《日瓦戈醫生》海外出版的坎坷故事
很多人知道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索忍尼辛的《古拉格群島》都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其實還有一篇赫魯雪夫時代的帕斯捷爾納克(以下簡稱帕氏)的《日瓦戈醫生》也獲得了該獎。這篇小說在國內不允許出版,而是首先在義大利出版後獲獎的。作者和作品的坎坷故事令人心酸。(更深刻原創-公/眾&號:醉翁隨筆帕氏是前蘇聯作家、詩人、翻譯家。
-
"日瓦戈醫生"完成60周年 譯者藍英年結緣青島
結緣青島: 內地讀《日瓦戈醫生》第一人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藍英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俄語系,談及他與《日瓦戈醫生》的緣分,還要從他在青島的一段經歷說起。1958年,藍英年在當時的青島李村鎮勞動鍛鍊,他說,某月下旬的一天,勞動間隙他坐在山坡上休息,公社郵遞員送來報紙,「第三版刊登了蘇聯作家協會開除帕斯捷爾納克會籍的報導,因為他寫了『反動小說』《日瓦戈醫生》」。
-
日瓦戈醫生事件
《日瓦戈醫生》可以說是冷戰時期最出名的蘇聯小說,曾以多種文字出版,在許多國家成為暢銷小說。在小說出版後的第二年,作者帕斯捷爾納克被授予了諾貝爾文學獎。1965年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公映,讓這部作品再一次贏得巨大關注。然而小說出版前的各方角力,出版後作者受到的迫害,卻並不廣為人知。這部「反蘇聯」小說在東西方冷戰中起的作用,特別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過去傳聞不斷,卻一直沒有定案。
-
中情局秘密推銷《日瓦戈醫生》(附照片)
《當圖書成為武器——「日瓦戈事件」始末》[美]彼得·芬恩 [荷]比特拉·庫維著 賈令儀 賈文淵譯 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1958年1月初,《日瓦戈醫生》俄文書稿以兩個微縮膠捲的形式送到了美國中央情報局華盛頓總部
-
《日瓦戈醫生》和它背後的故事
《日瓦戈醫生》是冷戰時期最為著名的蘇聯小說,這本「污衊十月革命」的「反動小說」在西方出版後的第二年,作者帕斯捷爾納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此事大大激怒了克裡姆林宮,視之為西方世界的「惡毒攻擊」。然而此書在蘇聯批得越臭,在西方越香,其英文版一上市就把「小妖精」《洛麗塔》拿下,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第一名。
-
《方方日記》與《日瓦戈醫生》
《方方日記》的美國出版方哈珀柯林斯出版社,也是62年前蘇聯作家帕斯捷爾納克的名著《日瓦戈醫生》英文版的出版方——歷史似乎故意安排了一場諷刺性的巧合,將兩本文學水平完全無法相提並論的著作賦予了幾乎相似的命運。
-
美國中情局曾利用《日瓦戈醫生》顛覆蘇聯
此番有關中情局秘密印刷《日瓦戈醫生》的解密檔案超過一百三十份,詳細記錄了行動規劃的細節,包括怎樣將此書送達蘇聯人民手中,怎樣推動該書在人民中間不斷傳閱,涉及莫斯科和蘇聯陣營其他國家的多個城市。該局秘密出版了兩種版本的俄文版《日瓦戈醫生》:硬皮精裝本在荷蘭印刷,而紙皮本的印裝地點就在中情局總部。
-
美國中情局曾秘密印刷《日瓦戈醫生》 偷運進蘇聯
美國和英國的情報部門認為,應當出版俄文版的《日瓦戈醫生》,不過英國人「要求在美國以外出版」。這一建議確立為中央情報局的政策。他們認為,在美國出版俄文版圖書比較容易讓蘇聯抓住把柄做宣傳,如果在歐洲一個小國家出版,就不易招致這種麻煩。此外,他們還擔心,美國公然參與,會被莫斯科當局作為迫害帕斯捷爾納克的口實。
-
美報:《日瓦戈醫生》曾被美用作反蘇工具
參考消息網4月14日報導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網站4月8日報導稱,一本名為《日瓦戈醫生事件:克裡姆林宮、中情局與圍繞一本禁書的鬥爭》新書說,中情局曾把《日瓦戈醫生》作為對俄宣傳工具。報導稱,中情局是蘇聯時期的經典名著《日瓦戈醫生》眾多狂熱擁護者中的一員,旨在引起蘇聯內部意見分歧的秘密印刷,讓鮑裡斯·帕斯捷爾納克與這部小說大獲成功。根據《華盛頓郵報》摘錄的一本新書內容,「投下書籍,而不是炸彈」似乎是美國在冷戰期間採取的手段之一,這本書描述了一本最受賞識的俄羅斯文學名著的背後故事。
-
顧劍 :《方方日記》與《日瓦戈醫生》
這幾天,社交媒體幾乎都被《方方日記》英文版在美國出版的消息佔領了。《方方日記》的美國出版方哈珀柯林斯出版社,也是62年前蘇聯作家帕斯捷爾納克的名著《日瓦戈醫生》英文版的出版方——歷史似乎故意安排了一場諷刺性的巧合,將兩本文學水平完全無法相提並論的著作賦予了幾乎相似的命運。
-
李大興:永遠的日瓦戈醫生
然而幫助他把手稿傳到國外出版的伊文斯卡婭最終還是躲不過牢獄之禍。據說拉拉身上就有奧爾嘉的影子,日瓦戈醫生死後拉拉對他告別時的話在遙遠的七十年代讓我淚流滿面:「我們又在一起了,尤羅奇卡。上帝再次讓我們重逢……你的離開,我的結束,有某種巨大的、無法取代的東西。生命的謎,死亡的謎,天才的勉力,質樸的魅力,這大概只有我們倆才懂。」
-
《日瓦戈醫生》迎來全新中文版
本報訊(記者 韓亞棟)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全新中譯本《日瓦戈醫生》,已於本月面市。資深翻譯家白春仁和顧亞鈴再度攜手,參考前蘇聯作家帕斯捷爾納克的原著,對他們在1987年湖南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老版本進行了耗時近三年的精心修訂。
-
在莫斯科郊外的作家村,找尋《日瓦戈醫生》的痕跡
他在這裡寫下小說《日瓦戈醫生》,翻譯莎士比亞和《浮士德》,寫詩。也是在這裡,他聽到朋友捎來的消息,得知自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在聚會上,他舉杯向在場的親友道謝。 現在,那支空酒杯還在桌上放著。陽光充足,桌子和窗框全都閃著光,幾十扇窗玻璃上貼滿了帕斯捷爾納克寫過的詩句,如《日瓦戈醫生》的附詩《風》: 死去的是我活著的是你, 風兒如泣如訴, 撼動了叢林和房屋。 它搖蕩的不是棵棵松樹, 卻是成片林木, 在無盡的遠方遍布; 就仿佛是帆格槳櫓無數, 港灣水上沉浮。
-
郭松民 | 也談批判《日瓦戈醫生》的教訓
考慮到《日瓦戈醫生》曾經被西方用來作為與蘇聯冷戰的重要武器,這一事實本來應該引起我們的思考與警惕才對,孰料有人竟做出了完全相反的解讀。按照他們的說法,當《日瓦戈醫生》在西方出版並獲諾貝爾文學獎之後,蘇聯國內對《日瓦戈醫生》的批判,反而「讓自己在盟友和世界上可能同情蘇聯的國家和人士中聲名狼藉」,蘇聯「多年苦心經營的國際形象」,也「付諸東流」。
-
《日瓦戈醫生》:一本曾被視為刀劍的書
而當他拿起一本非主流作家的書時,感受到無以倫比的震撼,這就是《日瓦戈醫生》。自創作時起,這本書註定將飽受批評與非議。但是,這一本書,最終幫助作者問鼎諾貝爾文學獎。更想不到的是,這本書引發的政治風波,高於世界上任何一部文學作品。20世紀風雨激蕩,誰都是時代洪流中的一粒泥沙,來去不由己。
-
《日瓦戈醫生》手稿被偷帶出境,中情局又把俄文版運回了蘇聯
該書中文版日前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文為序言,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經授權使用,小標題為編者所擬。 《日瓦戈醫生》於1957年在西方出版,次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鮑裡斯·帕斯捷爾納克。這觸發了冷戰時期規模最大的文化風暴。《日瓦戈醫生》一直是一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小說。
-
《日瓦戈醫生》完整劇情介紹,及創作背景等
該書完成於1956年,由於對十月革命和戰爭中的殘暴有所描寫和反思,經審查後未予以出版,被蘇聯當局認定位「仇視社會主義」。幸運的是,書稿於1957年由義大利出版家偷運出境,並於同年出版,立即轟動了「西方世界」。1958年,帕斯捷爾納克憑藉此書和在詩歌上的成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不過當時美蘇冷戰正劍拔弩張,《日瓦戈醫生》於西方出版引發蘇維埃當局極大不安。
-
電影課6:日瓦戈醫生 Doctor Zhivago
Page 153)李恩如是將《日瓦戈醫生》在銀幕上演繹為了類似《飄》一般的,以宏大的歷史事件為背景來烘託的愛情故事。《日瓦戈醫生》一書的背後,有著沉重的現實。李恩的電影《日瓦戈醫生》改編於帕斯特納克的同名原著《日瓦戈醫生》。該原著曾在全世界引起過轟動,很像是一個政治傳奇。帕斯捷爾納克的原著,出版於1957年。
-
《日瓦戈醫生》:有一種追求叫「日瓦戈精神」
《日瓦戈醫生》是俄國著名詩人帕斯捷爾納克的長篇小說,它被認為是俄國繼《戰爭與和平》之後,另一部用廣闊的題材書寫歷史的偉大史詩。它幾乎涉及了20世紀前50年俄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觸及了道德、宗教、法律、政治、哲學等一系列問題,寫出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