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際網路上關於武漢的疫情的討論非常多。很多非典時候的文章也都被翻了出來。比如細思極恐,當年中國非典,是美帝對我們的生物戰,還有誰盜取了華人的基因?誰製造了非典?,更有甚者,把病毒和煙花禁放聯繫起來(不明病毒大範圍肆虐,重提解禁菸花爆竹!)。問題是,這些文章的點擊量都非常的高。當然也有明白人比如六神磊磊(這一波智商稅也會人傳人)。
在此我轉發一篇2003年10月11日方舟子的一篇文章,讀者可以自己去體會。
西方有一種叫做陰謀論的玩意,例如阿波羅登月是個騙局啦,美國政府掩蓋外星人來訪的事實啦,都屬此類。其宣揚者缺乏有關知識和訓練,卻自命為專家,牽強附會,信口開河。有理性的人只要稍微想一想,就不難明白其荒謬,但是由於他們迎合了人們的獵奇心理和反美、反政府心態,卻能夠風靡一時,相信者頗眾,乃至著書立說,揚名立萬。國門大開之後,這些洋玩意也逐漸輸入中國,甚至也出現了國貨。近日因為《最後一道防線——中國人基因流失憂思錄》一書的出版而在中國媒體上炒得紛紛揚揚的「非典可能是針對中國的基因武器」的論調,就是一種國產的陰謀論。作者童增做為法律系畢業生,連基因、病毒究竟是怎麼回事也不甚瞭然,沒有必要的遺傳學知識,就敢發驚人之語,要為解開非典之謎提供「一個全新的思路」,無知無畏,莫過於此。
童增對遺傳學無知到何等程度,舉兩個例子就可以看出來了:「基因武器可以使已接種或預先儲備的疫苗失效,基因武器的製造者享有單方面優勢,只有掌握遺傳密碼的製造者才可以破解,即使最終能夠破解,也會由於缺乏時效性而導致重大損失。童增認為,在這一點上,非典病毒的來源沒搞清楚以前,其表現形式與面對基因武器難以防範的特點非常相似。」(陳為民《〈最後一道防線〉一書提出――非典可能是針對中國的基因武器》)
原來他竟是望文生義,把「遺傳密碼」真當成了只有製造者才能掌握的類似於通訊密碼之類的東西,不知道那只是比喻用法:編碼胺基酸的「遺傳密碼」表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全部破譯,只要有DNA測序能力,人人能夠破解,哪有什麼只有製造者才能享有的單方面優勢?
「美國的基因戰項目包括: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基因組成,發現敵人的基因的特徵,進而研究誘變基因的藥物、食物。通過轉基因食物、藥物,使某一特定的人種群體的基因發生突變,從而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基因武器比生物武器更可怕,不僅殺人於無形,而且無法提防,當發現的時候,整個民族的健康狀況均嚴重惡化,僅醫療支出就足以拖垮一個強國。而且等發現時,第二代人的基因也因遺傳而受損,可以說,基因戰及其後遺症是無藥可救的。總之,你不能抱怨你的食物,就像你因食用患有狂牛症的牛的肉而染病卻無法對牛懲罰一樣。況且,你已經瘋了,連懲罰瘋牛的權利都沒有。……美國已加緊施加壓力,以便在中國加入世貿後進口更多的美國轉基因糧食。」(童增《最後一道防線》「第五章 使用基因武器的動機和渠道」)
他的意思是美國可以用轉基因食物來定向地改變某個民族的基因。有點生物學常識的人就都知道這和「吃基因補基因」一樣是無稽之談。不管在食物中轉入了什麼基因,一進入人的消化道就會被徹底地分解掉,根本不可能轉到人體中去。根據已有的遺傳學知識,我們也不知道能有什麼辦法通過飲食有針對性地改變一個人基因。這種駭人聽聞的方法還有待童增去發明。
可見,童增根本就沒有掌握必要的知識來對基因問題說三道四,更不要說著書立說了。僅此一點,就足以使《最後一道防線》喪失信譽了。當然,我們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即某個無知透頂的人撞上了大運,碰巧做出了重大發現,就像瞎貓碰上死老鼠。那麼我們就再來具體看看童增碰上的究竟是死老鼠還是狗屎堆。科學研究有一條原則:不尋常的主張需要不尋常的證據。童增為「非典可能是針對中國的基因武器」這個不尋常的驚人主張提供了什麼證據呢?根據《中國青年報》2003年10月8日記者陳為民對童增的採訪,有那麼幾條,據說「這就讓人有足夠的理由懷疑非典是某國研製的專門針對華人的基因武器」:
第一條,「香港《大公報》今年4月13日報導說,俄羅斯醫學科學院院士卡雷辛柯夫在非典疫情大規模爆發初期就斷言,非典型肺炎是一種生物武器,極可能是從實驗室裡流出來的。他的依據是:非典是麻疹病毒與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混合體,而這種混合病毒只有在實驗室裡才可能培育出來,在自然環境中根本不可能發生。」姑且相信真有這麼一位俄羅斯院士做了這麼一個斷言,那也是「在非典疫情大規模爆發初期」,連非典病毒都還未被鑑定出來的時候做的毫無根據的猜測。而現在,非典病毒不僅已被鑑定為是一種冠狀病毒,它的基因組序列也已被中外研究者重複測定出來,與早已被測定的麻疹病毒基因組和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基因組的序列相比,並不具有相似性,「非典是麻疹病毒與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混合體」的說法成了笑柄。童增至今還拿這個早已被證偽的謠言當證據,未免過於無知。
第二條,非典主要肆虐的是中國及其他國家的華人社區。非典是在中國的廣東起源的,那麼被傳染上的以中國人為主,再傳染給回國訪問的華僑、外籍華人,這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另外,由於生活習慣、衛生狀況和醫療條件等因素,許多傳染病在不同的族群中的流行程度不同。例如,感染B肝的中國人多達一億多人,而在美國僅有一百多萬人,幸好B肝病毒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已被發現,否則大概也要有人認為它可能是美國研製的專門針對華人的基因武器了。又如,在愛滋病爆發的初期,感染者以白人為主,而近年來新出現的愛滋病患者,則以黑人為主,不知會不會有人認為愛滋病毒是從針對白人的基因武器變成了針對黑人的基因武器?
第三條,「非典肆虐時,美國也發現了數十例病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結論,非典患者的死亡率約為15%,但美國無一例死亡病例。」根據最後的統計結果,全世界非典患者的平均死亡率為9.6%,中國和越南的死亡率最低,為7-8%。美國最後認定的「高度可能」(probable,相當於中國所說的確診病例)非典病例為27例,其中檢測到非典病毒的確認病例只有8例。從統計上說,美國該有一、兩個死亡病例,但是以美國先進的醫療水平,把這該死的一、兩個病例搶救過來,似乎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第四條,美國的研究機構派人到中國採集血樣研究中國人的基因。在美國生活著數百萬華人。如果美國有研究機構真對什麼「華人基因」感興趣,完全可以在正常體檢、醫療時採集這些美籍華人、華僑或中國留學生的血樣進行研究,又何必神秘兮兮到中國來採?美國研究機構到中國從事遺傳學研究,看中的是中國某些地區生活著與世隔絕的人群,容易追蹤某種疾病的遺傳史,其目的則是為了科研、醫學或商業用途。中國如果要保護所謂「基因資源」,應該強調知情同意權和成果共享,而不要胡說什麼國家安全,那只會讓懂行的人哭笑不得,徒增反感。
第五條,美國軍方制定了以基因武器為秘密武器打擊敵方的計劃。據說這是美國《華爾街日報》透露的,但究竟是哪一天的《華爾街日報》的哪一篇報導,則語焉不詳,無法核查。我傾向於認為這是捏造出來的消息。退一萬步說,即使美國軍方真在研究什麼基因武器,不等於就能夠取得成果,更不等於非典就是其研究結果。
可見,童增列舉的這些證據都不堪一擊。相反的,還有反面的證據否定非典是美國針對華人的基因武器的說法:
非典病毒並非只針對華人。目前缺乏有關非典患者、死亡者的族群統計資料,但是已知在非典疫情爆發的初期,就已有數名白種人染上非典而死亡,包括義大利醫生烏爾班尼、國際勞工組織專家阿羅(芬蘭人)和在香港教英語的美國人詹姆斯·薩裡斯伯利。白種人決不是什麼「非易感人群」。
非典病毒雖然是在人體中新發現的一種冠狀病毒,但是與在其他動物身上發現的一些病毒極為相似,有高度的同源性,並非「在自然環境中根本不可能發生」,更可能是從其他動物轉移到人身上或從類似的病毒突變而來的。從非典病毒的基因組序列看,沒有任何人為拼接、加工的跡象(那個在網上流傳甚廣的所謂「非典病毒基因序列中隱藏『美國製造』的密碼」的說法,只是個謠言,我核查過,非典病毒基因組不包含那段序列)。
在非典疫情爆發後,美國政府和科研機構都如臨大敵,率先測定並公布了非典病毒的基因組序列,包括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在內的科研機構都積極參與非典疫苗、藥物的研究。如果非典是美國研發的秘密武器,這豈不是在自我拆臺?
一種病菌或病毒要做為生物武器,應該具有靠空氣傳播、傳播迅速、難以預防、致死率高、不容易變異等特點。這些特點非典病毒都不具備:它主要是靠飛沫傳播的,傳染性不像當初設想的那麼強,容易預防,致死率不高,也容易發生變異,並不是一種理想的生物武器。
用遺傳工程的方法改造病菌或病毒,使其具有更強的毒性或傳染性,是可行的,但是要研製出只針對某個種族的所謂「基因武器」,現在做不到,將來也不太可能做到。其原因在於,從生物學的角度看,「種族」是個偽概念。換句話說,「種族」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並沒有什麼決定「人種」的基因,當然也就不可能研究出一種只針對某個「人種」基因的武器。
關於基因與人種的問題,我在《基因與人種:人類的同一性與多樣性》一文中有詳細的論述,在這裡只做個簡單的介紹。國際生物學界的主流認為,「種族」雖然有社會、文化意義,卻不具有生物學意義。人類全都屬於同一個物種,在這個物種內部無法再分成少數幾個「種族」。童增引述中國遺傳學專家楊煥明的觀點說:「現在測的人類基因組是白種人基因組,白種人基因組和黃種人的基因組肯定還有差異,現在看至少差千分之六左右,可能還要更高一些。」這也是無稽之談(楊煥明雖然號稱是遺傳學家,卻常常在媒體上發表貽笑大方的「遺傳學」高見,我以前已多次批評過)。世界上所有人的基因組序列99.9%是完全相同的,任意兩個人(不管來自多麼不同的種族)的基因組差異僅為千分之一,不存在什麼至少差千分之六左右的種族差異(需知人與黑猩猩的基因組差異也不過是百分之一多一些)。事實上,賽萊拉公司在測定人類基因組時,是把來自不同人種的幾個基因組混在一起測的,並非測的是「白種人基因組」。他們之所以敢這麼做,是因為我們已經知道,在基因水平上並不存在種族差異,並不存在任何決定種族的基因,也就是說,不存在有這樣的基因,它在某個種族的所有個體中全都存在,而在其他種族又都不存在。就是說沒有特別的基因決定了你是白種人、黃種人或其他種人。那些導致「種族」特徵的基因在所有人種中都存在,只不過頻率不同而已。在遺傳學上有意義的不是「種族」,而是遺傳群體,即傾向於自我通婚的社會群體。「種族」不是遺傳群體,而是多個相對獨立的遺傳群體的統稱。在所謂黃種人之內,有許多相對獨立的遺傳群體,在所謂白種人之內,也有許多相對獨立的遺傳群體。據估計,全世界很可能是由1萬到1百萬個遺傳群體組成的。「華人」並不是一個遺傳群體,而是由成千上萬個遺傳群體組成的。研究遺傳群體的基因差異(即基因頻率)在學術上和醫學上都很有價值,但不太可能據此研究出針對某個特定遺傳群體的「基因武器」,因為不同遺傳群體的差異也只是量的差異,沒有本質的不同。
陰謀論就像是一種宗教信仰,是很難通過理性辨析來說服的。那些駁斥他們的人,往往會被當成了別有用心。網易為童增觀點所做的專題「非典警醒基因保密戰」,即稱「爭議實為利益」,暗指那些駁斥童增無稽之談的「基因專家」都是維護美國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賣國賊,質問:「我們一些專家或多或少參與過由美日政府或與政府有密切聯繫的所謂基金會的項目資助。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昧國格人格也不是不可能。試問那些專家,你們敢不敢公開宣稱美國或日本不擁有基因武器?」對這種氣勢洶洶的「愛國者」,更無可能去說服他們。我不過想讓那些腦袋還沒有被屁股決定而又心存疑慮的讀者知道,所謂「基因武器」,不過是一些不懂遺傳學的人杜撰出來的嚇唬人的謠言,不必為此驚惶。至於國內某些專家也跟著炒作「基因武器」偽概念,聲稱要研究如何防備針對中國人的「基因武器」,或者是不學無術之輩,或者倒真是別有用心,為了以「愛國」的名義騙取國家科研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