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孫悟空到底有沒有愛情?觀音菩薩嘴中說出了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
上一章講了孫悟空的第一場戰鬥,結果生生劈死了混世魔王,從此以後,孫悟空在嗜殺如命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講完了勾心鬥角的政治鬥爭,我們來一篇歡快一點的吧,那就是孫悟空到底有沒有愛情呢?
一、
我們看西遊記,總感覺石猴孫悟空的七情六慾缺一環,缺哪環呢?就缺愛情這一環,因為全本西遊記中都沒有明確記載過孫悟空有家室或者有情和欲。
但是西遊記原著中又有好幾處模稜兩可、一帶而過、欲蓋彌彰的或人說、或書說、或動作等表露出,孫悟空的感情好像沒有那麼簡單哦。
那麼作為花果山的美猴王孫悟空,到底有沒有愛情呢?
在西遊記世界其實跟現實是一樣一樣的,只要有錢有權,就不愁沒有美女送上懷;只要有美貌,就不愁沒有男人找上門;只要力量夠強大,手段夠狠,要啥有啥。
那麼,我們的花果山齊天大聖美猴王孫悟空,曾經就走在了時尚的前端,引領著時代的潮流。
如果說我們現代人看他是尖嘴猴腮,身材短小,可是在當時的花果山,這可是美猴王的特徵。也就是美的象徵,他的髮型,他的衣著,他的一舉一動都將影響著這些猴子們,甚至小猴們會成立一個審美組織,專門負責研究美猴王的一舉一動。
在這種情況下,他又是猴王,怎麼保證這四萬多隻猴子中沒有母猴子主動投懷送抱呢?
如果有,而且孫悟空也接納了,那麼就不難理解他為什麼喊小猴們為「孩兒們」了。當然後來的二郎神火燒花果山,他在見到那一千隻猴子之前恨不得扒了二郎神的皮。可是見到這些猴子後,又改變了主意,甚至在收服九頭蟲的時候還跟二郎神哥們相稱。
究其原因,或許留下的這一千多隻猴就是他的直系親屬吧。
但是,俗話說門當戶對很重要,在人類社會如此,在西遊記社會同樣施行。孫悟空好歹也是一山之王了,怎麼會隨便喜歡上普普通通的母猴子呢?這也太掉身價了吧?那麼誰最有可能呢?
二、
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在花果山孫悟空還能接觸到誰呢?
西遊記原著第一回,曾經這樣記載:
「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
這裡記載了兩種動物,一種是雞,一種是龍,猴跟雞,有點毀三觀,那麼會不會跟龍呢?畢竟這裡兩次記載著有龍,難道龍經常出沒花果山?
不用說,這龍肯定是東海裡面的龍,畢竟這裡離東海最近,況且水簾洞又直通東海,當年孫悟空出現在東海龍王面前的時候,東海龍王可是並沒有驚訝的,而是請進門,然後就問了一句話:
「上仙幾時得道?授何仙術?」
這句話看似稀疏平常,其實內涵豐富,因為這並不是孫悟空第一次見東海龍王了,在這之前東海龍王可沒有這麼客氣,這是怎麼回事呢?
再到後來,東海龍王一撞鐘,四海龍王都過來了,還各帶一件裝備,把一個孫悟空打扮成了美猴王,這實在是蹊蹺啊。
當然,楊角風談西遊之前說的是提前被人安排好的了,這個推斷並沒錯,但是換種角度思考一下,或許這是四海龍王給的見面禮呢?
三、
西遊記第四十二回,孫悟空面對紅孩兒慘敗,上南海求助觀音菩薩,觀音菩薩用玉淨瓶裝滿了一海水,讓孫悟空拿:
「這行者即去拿瓶,哎!莫想拿得他動,好便是蜻蜓撼石柱,怎生搖得半分毫。」
孫悟空拿不動,於是跪在觀音菩薩面前,觀音菩薩輕輕把玉淨瓶提起,託在手掌上,說了一句話:
「……待要著善財龍女與你同去,你卻又不是好心,專一隻會騙人,你見我這龍女俊美,淨瓶又是個寶物,你假若騙了去,卻那有工夫又來尋你?」
要知道在西遊記中,龍都是比較好色的,也是西遊記中最能生孩子的一個物種,比如涇河龍王,就連續生了九子,比如萬聖公主,連九頭蟲都上,龍性好淫,這是共識。
那麼這個東海龍王之女,到底是何原因,看破紅塵,跟隨觀音菩薩出家呢?要知道孫悟空曾經諷刺觀音菩薩「活該一世無夫」呢。
更奇怪的是孫悟空的回話特別意味深長:
「可憐!菩薩這等多心,我弟子自秉沙門,一向不幹那事了。」
孫悟空專門加了一個前提,那就是自從秉了沙門,也就是說自從入了佛教,才不幹這事的,潛臺詞就是,他之前幹過那事。包括在白骨精那一章,他也曾跟唐僧說過,自己以前在花果山利用美色專門勾引人。
四、
觀音菩薩不會說謊,可是孫悟空連玉淨瓶搬都搬不動,他怎麼可能能騙走寶貝呢?
唯一的答案,就是龍女可以拿動玉瓶,孫悟空只要忽悠住龍女便可,那麼龍女跟孫悟空到底啥關係?
他們其實是情侶關係……
當年這個龍女私自變成大鯉魚跑到海邊觀燈,被人捕捉,後來被觀音菩薩所救。可是她回到龍宮以後,東海龍王大發雷霆,把她又趕出去了,再後來觀音菩薩收留了她。
可是一個父親看到女兒受委屈,本應該更加呵護才對,幹嘛要把她趕出門呢?
我們不妨腦洞一下,其實她是偷跑出去尋找一個人,而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孫悟空。這之前,花果山附近經常有龍出沒,因為孫悟空就是一個無父無母的野孩子,雖然號稱美猴王,但也入不了東海龍王的法眼,也就是不滿意這門婚事。在這種情況下,孫悟空打算出門學藝,而小龍女發現他離開花果山以後,曾經跑出來尋找,但是無果,還險些喪命。她以為孫悟空離她而去了,心灰意冷,於是出了家……
等到後來孫悟空學藝歸來,他一個陸地動物,偏偏跑水裡去找武器,其實就是去找龍女。意思跟我們過去中了進士以後,馬上回去提親是一樣的道理。
可是,龍女此時已經出家,而東海龍王當然也不願意自己的女兒出家,所以把準備的嫁妝都給孫悟空了,希望他能領回龍女。可惜,孫悟空還沒來得及去尋找龍女,就被勾到了閻王殿,後來大鬧閻王殿。東海龍王也迫於壓力,本身地位就低,又怕這鬧閻王殿一事,牽扯出自己的定海神針和裝備,於是也上天庭告狀了……
至此,孫悟空跟龍女的愛情終結……
而孫悟空,或許這次經歷也受了傷,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一個女子入他法眼……
第15章:揭開孫悟空大鬧天宮背後的真相:玉帝與王母之間的血風腥雨(上)
有人奇怪,當初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玉帝的李天王及其手下,還有捲簾大將、天蓬元帥等等眾人都去哪了呢?為什麼沒有一起過來圍剿孫悟空?還有我們的王母娘娘,她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神仙,她的權力大還是玉帝的權力大?
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得從王母娘娘和玉帝的關係談起。
一、王母和玉帝什麼關係?
有人說他們是夫妻,也有人說他們是母子,甚至還有人說王母是玉帝的奶奶,其實都不是。他們兩個毫無關係,如果非要弄個關係的話,那他們就是同事關係。
我們不要被電視劇誤導,玉帝可不是一般人,還不至於被一隻猴子嚇得鑽桌子。他是眾神的領袖,經過億萬年的修煉才被眾神推舉為玉帝,他的身後有一群元老級的神仙,比如三清什麼的,他只能供著,養著,哄著,相當於養著一群太上皇,但還好,他們並不會幹政。對於其他的神仙勢力,比如佛教、地仙、王母勢力等,也就是有個名義上聽玉帝,其實並不聽。
雖然天庭也有規矩,比如「一不朝,貶其爵;再不朝,削其地,至於三不朝,六師移之。」其實玉帝還沒有那麼大的魄力和實力,況且一旦開戰就是生靈塗炭,這是當政者最不希望看到的。所以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維持著平衡。
但還好,玉帝的號令尚可以傳出去,對外還是毫無壓力的。但是對內,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要知道天庭最大的兩項權力是什麼?一個就是奉仙籙,代表組織承認,可以位列仙班,這個東西是掌握在玉帝手上的,也就是說玉帝具備任免大臣的權力。這一點在西遊記中多次提到,比如第一次孫悟空當弼馬溫就是玉帝當場拍板授的仙籙,第二次太白金星又到花果山對孫悟空說:
「請大王受籙,玉帝準湊,因此來請。」
以及後來的康、張、姚、李四太尉要押著悟空上天庭見玉帝,太上老君說:
「汝等未受天籙,不得面見玉帝。」
都說明玉帝掌握這項權力。
而王母則掌握一項更大的權力,那就是管轄蟠桃園,也就是負責給大臣們發俸祿,但從某一層意義來講,即使進了仙籙也不一定就有蟠桃吃,想想孫悟空當上齊天大聖也是進了仙籙的,但是沒有請他吃蟠桃,所以這就是王母的殺手鐧。
二、玉帝和王母之間關係和諧嗎?
首先看看玉皇大帝的手下都有誰,我們看看現在的天庭眾神狀況:
慈航、文殊、普賢三大門人及其弟子金吒、木吒已經屬於佛教,剩下李靖和哪吒成了玉帝的心腹。玉帝的外甥二郎神又聽調不聽宣,太上老君貌似是玉帝一夥的,但別忘了我們前面提到的太上老君為什麼要西出函谷化胡為佛,說到底也是權力爭鬥的結果。但是這時候的太上老君表面上還是偏向玉皇大帝的,至於元始天尊、靈寶天尊等超級大神,已經脫離權力中心,無欲無求了。
所以玉帝真正能調動的人沒有幾個,而王母這麼多年在天庭已經培養了自己的勢力範圍,至於哪些是她的勢力範圍,等講到下一章的時候再詳細闡述。隨著時間的推移,王母要奪權之心越來越旺盛,有以下幾點證明:
第一條,私藏蟠桃,就是在安天大會上王母公然對如來說:
「今是我淨手親摘大株蟠桃數顆奉獻。」
這就奇怪了,當初玉帝封的那些官該吃蟠桃,領取俸祿時,王母派去的七個仙女卻說大桃都被孫悟空吃光了。王母雙手一攤,我也沒法啊,蟠桃不夠了,並且都被玉帝你自己派的孫悟空吃光了,所以今年俸祿免了。這時候又變成自己親手摘的了,坑啊,真坑啊。這一點就說明他們之間的鬥爭已經幾乎挑明了,玉帝派孫悟空打入王母的勢力範圍蟠桃園,估計其他的神仙接都不敢接這活,然後王母反制一把,讓其他的神仙明白,玉帝就算封了你官,你不巴結我,也是沒有蟠桃吃的。
第二條,打壓玉帝的重臣,天庭中王母的職責是掌管瘟疫、疾病、死亡和刑殺的神。這就好辦了,只要盯死了玉帝的心腹,但凡發現他們犯一點錯誤,就往死裡整他們。李天王做事小心謹慎,天天不嫌手酸舉著一個寶塔,他沒啥小辮子;天蓬元帥作為玉帝的水軍總司令就沒這麼好命了,所謂的調戲嫦娥,這裡的嫦娥可不是月宮裡面的太陰星君啊,就是一個宮女,至於這裡面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後面會講到,總之天蓬元帥就被一個小小的宮女拖下了水,被王母:
「改刑重責兩千錘,皮綻肉開骨將折。」
還被推進了輪迴池,投胎做了豬。
還有我們的捲簾大將,可是玉帝身邊的帶刀侍衛,就打破了個杯子(這裡面的秘密我們也後面會講到),就遭貶流沙河又教七日一次飛劍穿胸百餘下。玉帝心裡跟明鏡似的,難過也沒辦法。
第三條,一直在玉皇大帝安排孫悟空職務上面下絆子,倆人爭奪孫悟空的鬥爭太過白熾化,關於這個問題詳細解釋我們後面會講到。
第四條,大鬧天宮的始作俑者其實就是王母娘娘,這件事看起來表面平靜,實際上內部波濤洶湧,來勢洶洶,下面我們重點來解釋這一條。
三、到底是誰在大鬧天宮?
其實整個大鬧天宮的過程,孫悟空也就是偷了幾個桃,喝了幾瓶酒,搶了幾瓶丹藥,踢翻了幾個桌子,被逮住後越獄,還損壞了一個八卦爐,然後跑到南天門跟一個值班的保安打了一架。再然後被趕過來的西方保安公司的佛祖壓在了五行山下。
孫悟空引以為傲的大鬧天宮也就這麼點事,怪不得以後的取經路上只要一提自己是500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后,大家都笑話他。
就這麼個小流氓耍酒瘋,連當地的新聞報紙都上不了,值得世界排名第一位的公司董事長玉帝專門開個安天大會慶祝嗎?
所以根本就不是孫悟空在大鬧天宮,大鬧天宮的另有其人。我們捋一捋整個過程,突然就發現,一直在玉帝身邊的李天王怎麼不見了,十萬天兵呢?水軍總司令天蓬元帥呢?帶刀侍衛捲簾大將呢?就一個值班的靈官都能困住的猴子竟然:
「打得那九曜星閉門閉戶,四天王無影無蹤。」
這就奇怪了,這些人不都應該來護駕嗎?
其實真正大鬧天宮的是青毛獅子精,而李天王帶著天兵天將被玉帝派去南天門防守去了。玉帝身邊的天蓬元帥和捲簾大將王母想借蟠桃大會收買他們,但是他們對玉帝忠心耿耿,此時已經被貶下凡。而九曜星和四大天王竟然這時候躲開,而不去護駕,肯定也已經被王母收買。玉帝身邊除了幾個太上皇們,幾乎已經無人可用了。
而那36員雷將與其說是拖住了孫悟空,不如說是孫悟空拖住了這36員雷將,不然的話,這夥人就直接近了玉帝身,逼宮了。
這就是王母的逼宮之策,藉助蟠桃大會消除異己,籠絡自己的人,派出青毛獅子精南天門進攻,而玉帝身邊空虛,大好時機更待何時!
玉帝早就跟王母不合,只是沒想到這次她玩真的,此時的玉帝又是怎麼做的呢?他又是怎麼打贏的這場防守戰?在安天大會上又上演了一出怎樣波濤洶湧的較量呢?我們下章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