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幾萬買一臺相機的人很多,願意花錢買好攝影包好腳架的不多。願意花錢買一個好雲臺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為啥?因為不了解,更不知道一個好雲臺在攝影中的重要性!
這樣的悲劇
你可能永遠想不到
因為三腳架不穩、雲臺設計上的缺陷,釀成的器材上的悲劇,案例太多。經驗是需要花錢買的。三腳架買到第三個才明白什麼是好三腳架。雲臺能了解的人更少,一般對雲臺有研究的,都是很有經驗的攝影師,特別是風光攝影師。
雲臺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固定相機,更多的是對操作者的習慣考慮、
攝影圈有一個不成文的說法,你應該準備自己投入到攝影設備價格的十分之一來挑選三腳架系統①,按照目前的相機市場,這筆投入大概在10000~50000元左右,也就是說三腳架系統會花費的合理價格會在1000~5000元不等。但實際上,接觸到這麼多的攝友,很少會有人願意花上這筆費用去購買自己的三腳架解決方案。
註解①:定義三腳架系統,是指攝影器材的穩定系統,包括了三腳架(獨腳架)、雲臺、快裝板、穩定器等綜合類解決方案。
什麼是好的雲臺系統
之所以大家現在對雲臺、三腳架重視是因為城市夜景及延時風光的拍攝題材大家越來越喜歡,標準也越來越高。包括星空、拼接、方片鏡各種玩法齊上陣的時候,一個好的雲臺是那麼至關重要。但面對琳琅滿目的各種品牌,價格從幾百元直線上升到萬元,一個小小的雲臺,除了掂量幾分重量,應該如何選擇成為了難題。
幾年前,美國最權威的攝影器材評測網站Dpreview.com出的一篇老帖,把全球各品牌頂級的雲臺都集中在一起,搞了一次華山論劍,通過阻尼的懸停鎖定表現,主鎖的鎖緊能力等各項數據做了一個評分,其實這幾款在千位檔的產品,箇中比較相差非常細微,只是不同品牌在細節設計存在差異,包括全景雲臺的設計是採用單全景還是雙全景;主鎖是靠一個、兩個還是三個;垂直的90度設計有幾個落槽,是否還支持角度的調整等。
也是因為這個帖子,讓很多人都認識到原來雲臺有這麼多的選擇。雲臺的分類其實很多,包括從攝影用途、攝像用途甚至望遠鏡用途都存在本質差異。在這裡,我們針對攝影人群僅考慮135相機(主流的單反人群)就雲臺展開討論,最為常見的就是球形雲臺和三維雲臺。這是從鎖緊的方式來區別的,此外小眾的還包括兩緯的、齒輪轉動的和旋壁等。
球形雲臺最為常見,要說最早的標準ARCA SWISS阿卡(雅佳)算是締造者,來自瑞士的品牌,最早由兩兄弟創建,一直致力於雲臺的設計和製造,其阿卡標準②至今一直沿用。球型雲臺的特點是,主體依靠一個(或兩個)球體,通過旋杆來控制球體的鬆緊。有正圓和橢圓球體之分,根據鎖緊旋杆的位置和個數也有不同設計。
註解②:ARCA SWISS阿卡(雅佳)作為頂級的雲臺標杆,至今有近70年的歷史。其產品在設計與製造上一直是領跑者,許多經典雲臺的設計都源自ARCA SWISS阿卡(雅佳),它的「ARCA SWISS Type」快裝板(38毫米寬,兩側帶有45度燕尾槽的快裝板)更成為專業球檯快裝系統的標準,無數的廠家採用,以致於這種規格的快裝板可以在絕大部分品牌的雲臺上通用。
上圖分別為球形雲臺的頂級品牌ARCA阿卡(雅佳)Z1和RRS BH-55
選擇球形雲臺,最為重要的就是看球體與包裹球體的金屬塊,分為密閉的和多片組合式,不同的設計工藝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僅僅是穩定性和操控性。球形雲臺之所以稱為經典設計,在於球體本身與攝影時需要的360度旋轉相符,並且在調節和操控上順暢直觀。為了達到90度的豎握構圖,通常會設計1~3個落槽,以實現豎構圖拍攝的需要,而全景拍攝通常需要L型支架搭配使用。
三維雲臺,通過三組操控的手柄而實現三個不同方向的鎖緊和旋轉,其最大的特點是在於穩定性和承重的能力,通常重型的器材,如400mm、600mm這些巨炮重量會達到8~10KG,基本都是考慮三維雲臺,或者是懸臂或者油壓雲臺。而三維雲臺在這些設計中已經算是比較小巧的設計。
曼富圖在10多年前推出的經典的設計沿用至今,圖為MHXPRO-3W
但對於攝影的實際需求來講,三維雲臺其最大的功能是在於精確性,因為不同方向的調節可以嚴格由三個360度來完成,可以細微的鎖定在固定角度,藉助刻度可以精確的獲得接片拍攝訴求。
不過相對於球形雲臺的便捷性,三維雲臺在戶外的攜帶上又大打折扣。所以球形雲臺和三維雲臺是攝影人經常糾結的選擇。
好的雲臺系統我們可以通過四組要素來作為評判:
1.便攜性,良好的攜帶重量和體積,因為設備就是需要拿出來用,放在家裡當擺設無任何意義;
2.操控性,操控性的要求是在於拍攝時的瞬時操作,要求簡化、快捷並且準確完成命令,能隨著攝影的意圖和靈活調節;
3.精確性,針對全景、星空等拼接拍攝,必須保證長時間曝光的精準度,對細微的位移做到水平和俯仰都能有較好的控制;
4.穩定性,在極限的承重能力下,雲臺是否會出行點頭、上抬的現象,在鎖定的情況下是否會出現偏移現象。
簡單的總結:因為大部分戶外攝影的實際訴求,器材的整體重量會在3KG以內,加上良好的便攜性,包括三腳架的反折設計,體積小巧,重量適宜,加上全景功能的的球形雲臺足以勝任;反之,不考慮便攜性,優先考慮穩定性和操控的精確度三維雲臺更適合工作室用途。
有沒有最為理想的解決方案呢?
答案是:沒有!因為所比較的要素在很多時候是相互制約的,所以很難有兼得的設計。但這裡和大家分享一款設計思路獨特的雲臺設計。因為是自己長期使用的一款雲臺,所以對其優劣有比較深刻的了解。
自己攝影主要針對行攝,外出拍攝的時間會比較多,所以在選擇雲臺的時候優先考慮的是球形雲臺,加上常用的鏡頭選擇在200mm內,即使加上濾鏡支架,重量在3KG左右。三腳架是選擇的2號管,4節,非反折設計,所以雲臺的體積大小沒有特別要求。雲臺選擇了阿卡(雅佳)的P系列,也是P系列最為暢銷的一款P0 801214 ③。
P系列是阿卡的專利設計,所以市面上不會找到其他品牌有類似的設計。
這款雲臺採用的是一種獨特的設計思路,其屬於球形雲臺的變種,整體是一個倒球體設計。簡單的理解就是把傳統的球形雲臺顛倒了過來,通過調整雲臺腰部的鎖緊扣以實現360度的旋轉需求。其特點在於設計緊湊,體積小巧,重量比經典的球形雲臺更輕,P0 801214自重是420g。
P系列當中,有P0和P1兩種規格,P0適用135機型,最大傾斜角度為90度,而P1適用於大畫幅相機,最大傾斜角度為35度。
註解③:P0在細分的規格上有4種:801211(不帶連接器)不需要使用快裝板,相機直接連接雲臺頂部螺絲;801213支持32mm的小板,鎖緊為板扣設計,對快裝板的兼容性有局限,適用於阿卡原廠系統快裝板;801214是雙層板夾,支持32mm和38mm兩種規格,鎖緊為螺杆設計,對於快裝板的兼容性最好,是P0系列最賣座的一款;801215同為雙層板夾,支持32mm和38mm兩種規格,鎖緊為板扣設計,對於快裝板的兼容性也是最好。
這款P0雲臺的最大設計特點就是在於鎖緊方式的顛覆,從任意角度看,沒有了突出的鎖緊鈕,變得簡潔精緻,而在實際的操控方面,可以在任意角度下,握緊雲臺便可輕鬆的握住鎖緊結構的圓環,讓拍攝時可以無需任何的停頓,以完成最佳角度、方向的調節。
由於相機和球形雲臺的間距大大縮減,所以在穩定性上也有足夠的保證。這種快感是在短時間需要調整構圖時最能體會的。最重要的是可以左右手同時無幹擾的進行,左手扶著雲臺的鎖緊環,右手掌控相機機身。
P0通過中間的單一凹槽可以實現最大90度的仰角,其設計也優於傳統的球形平臺,因為整個金屬塊兒可以依託在球體的正中,而不是將相機和快裝板懸掛在球體的一側。
在保持45度角的情況下可以充分看出,這樣的顛倒式的設計明顯優於傳統的球形雲臺,加上封閉式的金屬塊兒,完整的包裹住球體,鎖緊力度稍加控制,可以做到極佳的穩定性。
在板夾上水平儀的作用很直觀,可以在調節時快速的做水平參考。板夾的最底部是全景平臺,設計的缺陷是僅有刻度,沒有數據標尺,好在有設計一個刻度參照標尺。
側面的阻尼結構可以輕鬆鎖定或鬆開全景雲臺的水平移動。由於水平旋轉的組件緊貼於相機連接的下部,在全景旋轉時可以穩定的保存角度或垂直旋轉。
在戶外的拍攝中,很多時候攝影是在等候天氣,架好機位隨時候命。但實戰中會發現,想獲得好的片子,很多時候構圖及捕捉的瞬間就差毫釐之間。不管是拍攝動態的生物還是瞬息萬變的風光,靈活的反應和保持穩定性都極其重要。阿卡的這款雲臺設計可以說是目前市面上能對比的產品中,最接近理想的設計。用著順手是最重要的。
也許沒有完美的設計和產品,但長期的摸索總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如果你常於行走,強調便攜性和操控性的同時,對雲臺的品質有足夠的要求,阿卡的P0系列是不錯的選擇。但最為重要的是,多嘗試,找到自己最適合的那款雲臺。
「攝影配件不是藝術品,只是獵圖時攝影人的利器而已。」
以下分享幾張通過阿卡P0雲臺拍攝的照片:
Canon 5DS 50mm ND1000 20s f/14 ISO100
Canon 5DS 70mm 1/25s f/20 ISO400
在器材的選擇上,
你走過多少彎路,
留言和狼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