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每個歷史人物可能都很難做到八面玲瓏,畢竟人無完人。可是,像隋文帝楊堅這樣的皇帝,就有些讓人看不懂了。他明明把國家打理的不錯,而且為人也重情、節儉,卻就是不為後人所看好。相反,倒是那些西方國家,始終認為中國的眾多皇帝之中,楊堅算得上一個能力超強的偉人。
從尼姑庵走出來的楊堅,卻被拿破崙視為超凡智慧之偶像
楊堅的出身其實還是很高的,父親楊忠曾被賜普六茹氏,官至柱國、大司空、隨國公。所以,楊堅就是貨真價實的官二代。
可是,有關楊堅的傳說還是很多的,特別是其長相的問題,在《隋書》裡這裡記載楊堅的外貌:為人龍頷,額上有五柱入頂,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長上短下,沉深嚴重。
什麼意思?就是額頭倍兒高,上面還有五道隆起的柱狀,一直延伸到頭頂上去。而下頜又很長,眼光極犀利。另外手心裡有如同「王」字的掌紋,身材上身長,下身短。
這是夠難看的,放在今天那肯定是沒法看。當然,不必擔心其工作、婚戀問題,人家是官二代,有錢有權。而且,楊堅這種面相在古代那是貴相,據說為帝王之相。好吧,這時代不同,審美也概不相同。
傳說剛生下來時,楊家讓人給楊堅看了相,人家說他因為其相太過高貴,估計在家裡沒辦法長大,最好是放在尼姑庵裡才行。為此,楊家就真的將楊堅放在尼姑庵養大的。
在《資治通鑑》中有一段記載,說當年陳叔寶讓人去隋朝訪問,並特別讓人畫一幅隋文帝的畫像來看,因為他早聽說楊堅長相不一般。沒想到,陳叔寶打開畫像嚇了一跳,直接將畫扔出去,說:「我不要看這個人!」
不知楊堅是不是真的長成這麼難看,反正後來他成了皇帝,而且國家還打理的不錯,就連法國那位能徵善戰的拿破崙都將楊堅視為了自己的偶像。
當年拿破崙打了敗仗,被軟禁於聖赫倫那島。偶然的機會與一位英國將軍談起中國,因為當時拿破崙正在看中國歷史。顯然那位英國將軍對當年的中國並無好感,說「軟弱無能」。
可是拿破崙卻說:「其實中國沒有你想的那麼軟弱,它只不過是一隻正在沉睡的雄獅,若有一天這頭雄獅甦醒,整個世界將為之震撼。」
於是那位英國將軍問拿破崙的崇拜偶像是誰,拿破崙這樣說:「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崇拜的民族英雄,在人類的歷史上,很少有人能讓我崇拜,但我既崇拜亞歷山大的為將之道,更崇拜東方隋文帝的超群智慧。」
試想一下,楊堅可以在若干次的政治打擊中屹立不倒,那顯然是真有幾把刷子的,不然也對不起他那骨格清奇的相貌了不是?
隋文帝的國家治理很有一套,為何留下的名聲卻不好?其實就是所出不正之實
可是,這樣一個被外國人看好的皇帝,在國人眼中卻很不怎麼樣。就拿唐王李世民的評價來說吧,那是極為貶低楊堅的,他說:「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則照有不通,至察則多疑於物。又欺孤兒寡婦以得天下,恆恐群臣內懷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決斷,雖則勞神苦形,未能盡合於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順而已……」
這話說的,是不是很不客氣?其實他唐王的位子又是如何來的呢?天下人皆知呀。可他就是看不得別人得了異姓人的江山,這也算不得以古為鏡了吧?
不只是李世民,其實太多古人對楊堅心有微詞了。但總體來說,都是認為楊堅搶的是人家的天下,而且又為人喜怒無常,狠戾毒辣,所謂「竊人之國,而戕其子孫至無遺類,此其殘忍慘毒,豈復稍有人心」。
一句話,楊堅名聲不好,皆被他搶人家江山,殺人家性命給害了。古人講究名不正則言不順,楊堅縱有能力,可其出身不對呀。
當年,楊堅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卻一直被齊王宇文憲所忌憚。他上言皇帝宇文邕:「這個人長的太不一般了,我每次看到他,都無法控制自己,想來一定不是人下之人,還是早點除了好。」
如此一來,楊堅就成了宇文家的剋星一般,總被皇帝想要一除後快。好在楊堅命裡有貴人相助,順情為他說了幾句好話,最終宇文邕沒殺掉楊堅。
但到了宇文邕的兒子上位後,楊堅已經成為當朝國丈,這個女婿卻一點也不給面子,甚至直接揚言:「我非殺了你們全家不可!」就是在這樣的政治鬥爭中,幸虧楊堅從小穩重、多智,又臨機應變。最終,皇帝女婿硬是沒抓住楊堅的小辮子,只好放了他。
楊堅則為自己想出了全身之策,以出藩為由遠離政治中心,直到他那位皇帝女婿一命嗚呼,七歲的小皇帝上位之後,他才回到朝中,最後以禪位為由,搶了宇文家的天下。
當然,至楊堅老後也因為脾氣不好而做了幾件讓人不齒的事,比如朝堂當眾鞭打手下,這實在有失君王形象。最主要的是,他還明知有錯卻不肯改正,甚至在後來因為生氣直接將一個給打死了。
這種對於權力的頤指氣使,一方面與楊堅的個性有關,一方面也與他晚年對於權力眷戀相關。所以,楊堅縱然智慧一生,奈何世人自有定義:精神狀態出了問題的皇帝。
不過,站在客觀的角度來講,楊堅其實是個真正敬業、節儉的皇帝,據說他有把工作帶到臥室進行批閱的習慣,因為大量的文件太浪費時間了,他必須爭分奪秒。同時,對於執行力差、貪汙的官員,那也是非常不給面子。但對於勤政愛崗的員工,則總會及時點讚。如果他的脾氣能再好一點的話,可能後世的評價不會這麼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