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大都唾棄的隋文帝楊堅,卻被拿破崙視為偶像,這是為什麼

2020-12-28 騰訊網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歷史人物可能都很難做到八面玲瓏,畢竟人無完人。可是,像隋文帝楊堅這樣的皇帝,就有些讓人看不懂了。他明明把國家打理的不錯,而且為人也重情、節儉,卻就是不為後人所看好。相反,倒是那些西方國家,始終認為中國的眾多皇帝之中,楊堅算得上一個能力超強的偉人。

從尼姑庵走出來的楊堅,卻被拿破崙視為超凡智慧之偶像

楊堅的出身其實還是很高的,父親楊忠曾被賜普六茹氏,官至柱國、大司空、隨國公。所以,楊堅就是貨真價實的官二代。

可是,有關楊堅的傳說還是很多的,特別是其長相的問題,在《隋書》裡這裡記載楊堅的外貌:為人龍頷,額上有五柱入頂,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長上短下,沉深嚴重。

什麼意思?就是額頭倍兒高,上面還有五道隆起的柱狀,一直延伸到頭頂上去。而下頜又很長,眼光極犀利。另外手心裡有如同「王」字的掌紋,身材上身長,下身短。

這是夠難看的,放在今天那肯定是沒法看。當然,不必擔心其工作、婚戀問題,人家是官二代,有錢有權。而且,楊堅這種面相在古代那是貴相,據說為帝王之相。好吧,這時代不同,審美也概不相同。

傳說剛生下來時,楊家讓人給楊堅看了相,人家說他因為其相太過高貴,估計在家裡沒辦法長大,最好是放在尼姑庵裡才行。為此,楊家就真的將楊堅放在尼姑庵養大的。

在《資治通鑑》中有一段記載,說當年陳叔寶讓人去隋朝訪問,並特別讓人畫一幅隋文帝的畫像來看,因為他早聽說楊堅長相不一般。沒想到,陳叔寶打開畫像嚇了一跳,直接將畫扔出去,說:「我不要看這個人!」

不知楊堅是不是真的長成這麼難看,反正後來他成了皇帝,而且國家還打理的不錯,就連法國那位能徵善戰的拿破崙都將楊堅視為了自己的偶像。

當年拿破崙打了敗仗,被軟禁於聖赫倫那島。偶然的機會與一位英國將軍談起中國,因為當時拿破崙正在看中國歷史。顯然那位英國將軍對當年的中國並無好感,說「軟弱無能」。

可是拿破崙卻說:「其實中國沒有你想的那麼軟弱,它只不過是一隻正在沉睡的雄獅,若有一天這頭雄獅甦醒,整個世界將為之震撼。」

於是那位英國將軍問拿破崙的崇拜偶像是誰,拿破崙這樣說:「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崇拜的民族英雄,在人類的歷史上,很少有人能讓我崇拜,但我既崇拜亞歷山大的為將之道,更崇拜東方隋文帝的超群智慧。」

試想一下,楊堅可以在若干次的政治打擊中屹立不倒,那顯然是真有幾把刷子的,不然也對不起他那骨格清奇的相貌了不是?

隋文帝的國家治理很有一套,為何留下的名聲卻不好?其實就是所出不正之實

可是,這樣一個被外國人看好的皇帝,在國人眼中卻很不怎麼樣。就拿唐王李世民的評價來說吧,那是極為貶低楊堅的,他說:「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則照有不通,至察則多疑於物。又欺孤兒寡婦以得天下,恆恐群臣內懷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決斷,雖則勞神苦形,未能盡合於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順而已……」

這話說的,是不是很不客氣?其實他唐王的位子又是如何來的呢?天下人皆知呀。可他就是看不得別人得了異姓人的江山,這也算不得以古為鏡了吧?

不只是李世民,其實太多古人對楊堅心有微詞了。但總體來說,都是認為楊堅搶的是人家的天下,而且又為人喜怒無常,狠戾毒辣,所謂「竊人之國,而戕其子孫至無遺類,此其殘忍慘毒,豈復稍有人心」。

一句話,楊堅名聲不好,皆被他搶人家江山,殺人家性命給害了。古人講究名不正則言不順,楊堅縱有能力,可其出身不對呀。

當年,楊堅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卻一直被齊王宇文憲所忌憚。他上言皇帝宇文邕:「這個人長的太不一般了,我每次看到他,都無法控制自己,想來一定不是人下之人,還是早點除了好。」

如此一來,楊堅就成了宇文家的剋星一般,總被皇帝想要一除後快。好在楊堅命裡有貴人相助,順情為他說了幾句好話,最終宇文邕沒殺掉楊堅。

但到了宇文邕的兒子上位後,楊堅已經成為當朝國丈,這個女婿卻一點也不給面子,甚至直接揚言:「我非殺了你們全家不可!」就是在這樣的政治鬥爭中,幸虧楊堅從小穩重、多智,又臨機應變。最終,皇帝女婿硬是沒抓住楊堅的小辮子,只好放了他。

楊堅則為自己想出了全身之策,以出藩為由遠離政治中心,直到他那位皇帝女婿一命嗚呼,七歲的小皇帝上位之後,他才回到朝中,最後以禪位為由,搶了宇文家的天下。

當然,至楊堅老後也因為脾氣不好而做了幾件讓人不齒的事,比如朝堂當眾鞭打手下,這實在有失君王形象。最主要的是,他還明知有錯卻不肯改正,甚至在後來因為生氣直接將一個給打死了。

這種對於權力的頤指氣使,一方面與楊堅的個性有關,一方面也與他晚年對於權力眷戀相關。所以,楊堅縱然智慧一生,奈何世人自有定義:精神狀態出了問題的皇帝。

不過,站在客觀的角度來講,楊堅其實是個真正敬業、節儉的皇帝,據說他有把工作帶到臥室進行批閱的習慣,因為大量的文件太浪費時間了,他必須爭分奪秒。同時,對於執行力差、貪汙的官員,那也是非常不給面子。但對於勤政愛崗的員工,則總會及時點讚。如果他的脾氣能再好一點的話,可能後世的評價不會這麼低吧。

相關焦點

  • 隋文帝楊堅:「吾貌雖怪,獨狐求敗」
    為什麼這個人值得寫呢?從收集的資料看,他的歷史地位和價值被嚴重低估了。據說遠在歐洲的拿破崙大帝在世時對他情有獨鍾。一次接受採訪時,記者追問他的偶像,拿破崙不假思索地吐出兩個名字,一個是亞歷山大,另一個是來自己中國的楊堅。楊堅?楊什麼堅?
  • 隋文帝楊堅不僅聽老婆話,還是個大富翁小氣鬼
    獨孤伽羅的母親崔夫人出自清河崔氏,這是古代首屈一指的漢族政治文化門閥,世代重視德業儒教和文化傳承,獨孤伽羅「雅好讀書、識達今古」,比一般的文人名士更聰慧,又因為出自獨孤軍閥之家,帶著不同尋常的了勇氣和膽識。這讓楊堅在許多時候都願意聽取獨孤氏的建議。
  • 隋朝大理寺少卿趙綽,經常直言頂撞隋文帝,為什麼楊堅卻不殺他?
    掌管隋朝刑罰的趙綽,多次觸犯隋文帝天威,最後卻得以善終隋朝的大理寺少卿趙綽,經常直言頂撞隋文帝,楊堅卻並沒有殺他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呆在皇帝身邊,一言一行都要格外注意,不然一個不小心就容易丟了腦袋。不過縱觀歷史,總是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顧自身的安危,一旦發現皇帝有什麼錯誤,就大膽地指出。即使天威難犯,他們也要以身護法。
  • 隋文帝楊堅:主張民權、創立科舉,一位有雄才大略的明君
    楊堅是個怎麼樣的人物呢?他政治仁厚,修定刑律,刪除先朝酷刑,並重視死刑復奏制度,避免濫殺無辜,這不得不說在他的統治之下,民權得到一個提升。隋文帝楊堅還有一大創舉,開創科舉制度,選拔人才,這一制度成為後來歷朝遴選治國人才的重要途徑,歷時1300年,直到清末民國時代才廢出,譜寫了一部萬民子弟競科舉的恢宏畫卷。但是隋朝的曇花一現,終有許多因素,後期的群雄紛起,也基於隋朝後期的苛政,及執政的無能。所以隋文帝楊堅,他是絕對不應該被歷史研究者和後代子孫忘記的。
  • 為什麼隋文帝楊堅臨死前大呼:獨孤誤我
    隋文帝的皇后獨孤伽羅御夫、御子、御國,成就斐然,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大隋王朝的興衰毀譽,都與這位皇后密切相關。一、御夫獨孤皇后御夫有道,最經典的表現是,她讓身為皇帝的隋文帝楊堅一生保持了一夫一妻制,創造了中國古代帝王的奇蹟。
  • 隋文帝楊堅有多怕老婆?一生只娶一人,被氣得離家出走
    文|書生隋文帝楊堅大家可能都聽說過,他結束了南北朝長達百年的戰亂,統一南北,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但很少有人知道隋文帝非常怕老婆。楊堅出生於公元541年,弘農郡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父親楊忠是西魏十二大將軍之一,北周建立後又被封為隨國公。楊忠死後,楊堅繼承父親爵位,後又被封為上國柱、大司馬,可謂權傾朝野。公元581年,北周宣帝病逝後,年僅8歲的北周靜帝繼位,楊堅以輔佐為名總覽大權,不久逼迫北周靜帝禪讓,建立隋朝,改元「開皇」,史稱隋文帝。
  • 隋文帝楊堅:雖然得到了全世界,我卻依然只愛你
    《劍橋中國隋唐史》一書中曾經評價過隋文帝和他的皇后獨孤伽羅的愛情故事,文中提及了二人的深厚伉儷之情。楊堅夫妻二人的關係在中國曆朝的帝後當中也很可能是無人能比的。而隋文帝登基後,孤獨伽羅在隋文帝的大部分執政期間的強烈、持續的影響,也是實屬罕見。北周孝閔帝時期,獨孤伽羅作為新娘剛剛嫁給楊堅,兩人沉浸在新婚的嬌羞之中。這時政治的陰雲迅速籠罩到了二人。孤獨伽羅的父親獨孤信在和北周權臣宇文護的政治鬥爭中,因為失敗而被宇文護慘遭殺害。
  • 隋文帝楊堅完成歷史上的第二次大一統,他的成功是偶然還是必然?
    前言581 年,北周外戚楊堅奪取政權,自立為帝,建立隋朝。589 年,隋滅陳,結束了自西晉以後長期的分裂割據狀態,重建全國大一統的局面。我們在上文論述了隋文帝楊堅為何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其中一個首要原因就是他完成了民族統一。
  • 隋文帝楊堅到底有多怕老婆,讀完你就明白了!
    談到隋文帝怕老婆,《隋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史時。相傳隋文帝的對手尉遲迥兵敗後,其孫女尉遲氏被收入皇宮中充當宮女。幾年的成長,尉遲氏已經長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隋文帝見到十分有姿色,變臨幸了她。放在一個皇帝身上,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了。
  • 成語故事 |《一衣帶水》來自隋文帝楊堅的一個成語
    因為當時南北朝隔著長江對峙著,陳朝在長江南,而長江北卻有一個野心勃勃的帝王,那就是統一了北方的隋朝皇帝隋文帝楊堅。楊堅從小就很沉穩,雖然話不多,但很威嚴,別說是一般人了,就是和他關係十分親密的人也不敢和他隨便開玩笑。楊堅在北方建立了隋朝後,一心想著統一全中國,而南邊的陳朝當然就是他消滅的對象了。楊堅在北方實行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政策,國力大增。
  • 隋文帝篡位的時候,有一個人堅決反對楊堅不僅不敢殺他,還很慚愧
    隨著朝代的更迭,必然會發生流血事件,隋文帝楊堅也不例外,他發動了一場殺戮遠徵,將反對他的皇帝和北周王室幾乎全部殺死,連嬰兒都還在襁褓中。但有一個人堅決反對隋文帝篡位,楊堅卻殺不了,反而很慚愧,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在反對隋文帝稱帝的人中,與隋文帝走得很近的是楊堅的親弟弟楊瓚。楊堅是楊忠的長子,楊瓚是楊忠的三子,兩人的生母都是呂苦桃。
  • 隋文帝楊堅對獨孤皇后是怎樣一種感情?為何幾乎只有她一個妻子?
    隋文帝楊堅是中國一個非常著名的皇帝,他在。南北朝末期篡奪了北周的皇位,然後又統一了天下,結束了中國400年的南北紛爭局面,對中國的貢獻不可謂不大。無論從哪一方面看,隋文帝都是一個偉大的皇帝,甚至在外國人的眼中,隋文帝比秦始皇和唐太宗還要偉大。
  • 「名人百科」西方人眼中最偉大的中國皇帝——隋文帝楊堅
    賞析:隋文帝楊堅取代北周稱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有志於統一中國,在北方實行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政策,國力大增。而當時長江南岸的陳朝後主陳叔寶卻十分荒淫,不理朝政。他雖知道隋文帝有意徵伐,卻依恃長江天險,並不把這事放在心上。
  • 隋文帝楊堅為什麼將尤物馮小憐轉手予人?
    隋文帝楊堅也曾有機會得到這一尤物,但楊堅對於這麼個禍水並沒有興趣,更何況楊堅相當懼內,獨孤伽羅在,楊堅也不敢將馮小憐收入府中。馮小憐被楊堅送給了隴西郡公李詢,不久後被李詢之母逼得自縊而終。歷史上有個詞彙叫做「紅顏禍水」,形容的就是那些引起禍端的美麗女子,當然這個詞語也並不準確,畢竟君王當真有道的話,自然也不會被其所迷。
  • 隋朝有六位皇帝,除了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剩下的四位是誰?
    隋文帝楊堅登基稱帝後,有追諡其父楊忠為武元皇帝,廟號太祖,算起來也可以是七位,不過從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就是六位,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隋文帝楊堅,自公元581年至公元604年在位,是隋朝的開國皇帝,在位二十四年,北周靜帝禪讓於楊堅,北周滅亡,隋文帝楊堅定國號為隋,滅亡南方的陳朝,統一中國,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開創了開皇之治繁榮局面。
  • 隋朝王朝歷時38年,因隋文帝楊堅這一舉動深的歐美人的心
    隋朝王朝歷時38年,因隋文帝楊堅這一舉動深的歐美人的心我國歷史上有許多讓人心生敬仰的千古一帝,例如:將我國領土擴到最大化的成吉思汗,一致我國的秦始皇,乞丐翻身做皇帝的朱元璋,以及創始大唐盛世的武則天。以上這些我們認可的皇帝都是,而是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隋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短壽的王朝,一共歷時38年,可是即是這麼一個短壽王朝的確讓歐佳人非常賞識,因素為何?本來最主要的因素即是隋朝創始了科舉準則,西方人考究教學,因此隋文帝楊堅這一行為能夠說深的歐佳人的心。我們都知道隋朝創始科舉準則,讓許多寒門後輩有了走上宦途的時機。
  • 隋文帝楊堅如何迅速締造大隋?晚年因何陷入無限悽涼,西方給出高度...
    《隋書經籍四》不容否認,命運對楊堅來說實在是太慷慨了,從最初的左右逢源,再到從丞相一步步掌控朝政,然後按部就班的程序完成後,楊堅搖身一變成了隋文帝,從此開始了心不在焉到勵精圖治的藍圖。
  • 韜光養晦,把「竊國」這門技術活幹得最好的古代帝王:隋文帝楊堅
    "竊國"曾經還有一種叫法是"禪讓",這名字文雅多啦。在中國遠古時期,堯、舜、禹實行的"禪讓"是有傳統的,名副其實。後來漢代的王莽、三國時期的曹丕、西晉司馬炎等都玩過"禪讓",這些就完全是打著"禪讓"的名號,幹著"竊國"的勾當啦。"竊國"也是一門技術活,雖講求機遇,但更需要膽略和謀劃。古往今來,在"竊國"這件事情上,隋文帝楊堅是幹得最好的,沒有之一。
  • 朱坤明:隋文帝楊堅與獨孤伽羅第五子,漢王楊諒反對楊廣被幽禁
    隋文帝楊堅與皇后獨孤伽羅的這幾個兒子,從才能上來說,我覺得還是人家隋煬帝楊廣最厲害,如果他不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話,一步一步的慢慢來,隋朝應該會成為一個非常強大的王朝。隋文帝楊堅與獨孤伽羅第五個兒子,漢王楊諒皇帝多次派他帶兵出徵,歷練他的軍事才華,可惜他不是那塊料。
  • 沒有他們的幫助,楊堅無法篡位,隋文帝為何卻將恩人處死?
    大家都知道隋朝的開國皇帝,他就是隋文帝楊堅。楊堅非常容易的就得到這個皇帝位置,從有一點權力到成為皇帝,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可以說是很幸運了,但是楊堅得到皇位也不是沒人幫忙的,在這個過程中,就有兩個人盡心盡力的幫助了楊堅,可以說楊堅的皇帝位置就是他們打下來的,他們就是劉昉和鄭譯。可是楊堅當上皇帝之後,就將劉昉他們給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