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客社: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如果您滿意於下面的圖文,請讓更多的人關注「鷺客社」。
福建其實是五大平原,其依序為泉州平原、廈門平原、漳州平原、福州平原、興化平原。
那天,我在辦公室裡,眺望同翔大地,心裡有一個疑問?
這裡難道不是一個平原嗎?
眾所周知,農耕時代,平原就是糧倉。大規模的糧倉之地,往往就是王興之地。中國的四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關中平原,都是歷史上有名的王興之地。其中,最大的平原,東北平原共有35萬平方公裡。
福建過去也有所謂的「四大平原」的說法,指漳州平原、福州平原、興化平原、泉州平原。四個平原都不是很大,最大的漳州平原,也只有566平方公裡。而曾為閩越國都的福州平原僅489平方公裡,這就註定了福建在農耕文明中的格局,這就是歷史上,福建雖有重巒疊嶂保護,閩人也堪稱兇悍善戰,卻始終國運不昌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物極必反,因禍得福,這種山川隔絕、原隰稀缺的環境,反而催生了福建人要麼遠遁大海、春暖花開,要麼避之深山、歡喜就好的自在格局。
我不知道福建四大平原的說法是如何出爐的,其面積是如何釐定的。但我知道,這種說法肯定產生於高清晰度的衛星地圖出現之前。—— 為了解廈門一帶的平原狀況,我打開了福建的衛星地圖進行詳細的觀察,最終得出一個結論:
福建其實是五大平原,其依序為泉州平原、廈門平原、漳州平原、福州平原、興化平原。
事實上,廈門島以北被戴雲山脈圍拱的老同安平原,其面積絕不亞於所謂福建四大平原。正是有這樣深厚的腹地,古同安才涵育出了閩南文化中極富特色的一支——「銀同」文化。
廈門面積共1700平方公裡,翔安區一個區的面積竟就有411.50平方公裡,接近總面積的四分之一。而現在翔安區地界,絕大部分處於同安平原伸出海面的半島部分。由於地貌的變遷,廈門島與集美、海滄的大部分地區,其實也已經成為老同安平原的延伸部分。
也就是廈門已經成為一座環山抱海的九龍江口大平原,同安灣是這座大平原的內海。可以說是山原島一體,山中有原,原中有海,海中有島。
關於此「廈門平原」,讀者們不妨留言發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