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貓警長》當年只拍五集的真相:遠比知乎上說的那些複雜

2021-02-14 澎湃新聞

近日一則題為「《黑貓警長》只放了五集就停播,背後的故事讓人心酸」的知乎日報在網上熱傳。

在1987年播出的《黑貓警長》第五集片尾,黑貓警長最後舉槍逐字打出「請看下集」的字樣。然後,就沒有下集了。於是許多小朋友不禁耿耿於懷到現在:為什麼當初只有五集,然後就停播了?

知乎上對於這個問題的一則熱門回答,更是激起不少網友的同情和憤慨。


澎湃新聞記者 陳晨


觀眾沒看到第六集真的是因為知乎日報上說的《黑貓警長》導演戴鐵郎突然被通知退休嗎?是因為美影廠人事鬥爭,「那個年代人心險惡」嗎?


澎湃新聞記者帶著這樣的疑問採訪了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期先後擔任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廠長的嚴定憲、常光希,以及《黑貓警長》的製片主任印希庸。因為戴鐵郎先生家庭狀況的原因,其好友印希庸代其婉拒了採訪。

童年偶像,帥!

《黑貓警長》的誕生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以下簡稱「美影廠」)的《黑貓警長》是中國動畫史上第一部成系列的動畫片,在這之後木偶片、剪紙片都出現了系列化,《葫蘆兄弟》、《阿凡提》等系列動畫片應運而生。

作為動畫系列片的「先行者」,1984年開始創作《黑貓警長》的導演戴鐵郎在藝術創作上是公認的「領先」。

84版《黑貓警長》的製片主任,戴鐵郎的好友、學生印希庸說,戴老本身是個很洋派的人,他本身是歸國華僑,「當年他拍《黑貓警長》的時候我印象很深,他一手吃麵包,一手就著冰激淋。」直到現在85歲了,還喜歡喝冰可樂、喜歡吃麵包。

當時想把《黑貓警長》做成系列,就是想引進戴鐵郎在外面看到的不同於傳統的觀賞形式,那時系列片在國外已經很流行了。包括黑貓警長時尚的服飾造型、在當時充滿想像力的武器設計,都反映了戴鐵郎的「超前意識」。

不過,在知乎熱帖中被重翻的「舊帳」提到,84版《黑貓警長》的製作從一開始就不順利。

在美影廠大多項目都由廠裡分配下發給導演的「計劃製片」時代,戴鐵郎做《黑貓警長》全憑自己的一腔熱情。他的創意上報後沒有得到廠裡支持,於是自己改編劇本、設計場景。

1984年,戴鐵郎啟用了很多剛剛進廠的年輕人,大家花了10個月做出了兩集動畫片,在內部放映後卻被叫停了,理由是:「裡面打打殺殺,不符合傳統美學,裡面的科學道理也沒有什麼藝術性。」 直到一年半以後,一位北京電影局的領導看了,覺得不錯;一些小朋友試看後,反響也很熱烈。在不做任何宣傳的情況下,《黑貓警長》才得以播出。

因為播出後效果很好,又加緊製作了三集,在1987年播出。

1984年,《哪吒鬧海》的導演之一、《大鬧天宮》的動畫設計嚴定憲,接替首任廠長、動畫大師特偉擔任美影廠廠長。嚴定憲上任後提出了幾項改革宗旨,其中一項就是「發展系列片」。

嚴定憲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最早美影廠做的動畫片和科教片廠做的新聞紀錄片,都是國家買斷後搭載著院線裡的故事長片一起放的。

到了1980年代中期,院線逐漸轉向市場,為了更緊密的安排排片場次,故事片不再搭載短片播放,動畫片需要另謀出路。而電視的普及,電視臺對動畫的需求則要求系列化,熟悉的人物、連續的故事有助於創造更高的收視率。因此,在院線「火」過一輪之後,《黑貓警長》又通過電視繼續影響了更多80後的童年。

嚴定憲表示,當時《黑貓警長》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系列,社會反響和觀眾基礎又好,而且基於當時廠裡提倡做系列片對接電視臺播放的需求,種種現實條件都不可能不讓《黑貓警長》繼續拍下去。「我記得當時就沒有後續的劇本提交上來了,如果有新的劇本來,應該還是會繼續拍下去的。」

至於沒有給戴鐵郎搭班子,讓他自己建組拍《黑貓警長》,嚴定憲解釋說,「80年代恰好處在美影廠影片製作模式的轉型期,在那個階段裡,許多新的製片模式都開始試水,導演也比過去有了更大的自由可以去選擇自己喜歡的題材。在那個階段裡,一些特殊的完成影片的方式都是有可能的。」

嚴定憲告訴記者,其實當時每個導演手裡都有自己的片子,且無論出於「文人相輕」或者其他原因,彼此之間都很少會去談論別人的影片,因此,當《黑貓警長》還處在創作期時,這樣的作品在美影廠是什麼樣的地位他並不清楚。

「我個人對這部片子印象很深的一點是,有一次我去兒影的放映廳看這部電影,當片頭主題曲開場,全場的小朋友都跟著一起唱起來,我覺得,這確實是一部深入人心的片子。」說話間,嚴老還自己哼唱了幾句「啊啊啊,黑貓警長!」

風靡全國卻沒得過獎

1987年,《黑貓警長》拍到第五集,原著的內容都拍完了,新的內容戴鐵郎不是沒有想過,但因為做這個動畫積累了諸多「不開心」,所以沒有下一稿的劇本出來。按照那則知乎熱帖和印希庸的說法,戴鐵郎在美影廠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甚至長期坐冷板凳。

據印希庸透露,戴鐵郎當年灰心的原因之一就是《黑貓警長》空有社會反響,但沒什麼獎項,也很少走出國門。

美影廠當年是中國電影的「創匯大戶」,因為動畫片的政治因素比較淡,所以成為出口最多的片種,但風靡全國的《黑貓警長》幾乎沒怎麼被出口。

印希庸說:「這個片子那麼走紅,老百姓那麼認可,可是從來沒有得過什麼獎,廠裡壓根就沒有上報。那個年代不是今天看市場的年代,獎項在老一輩藝術家心目中還是有分量的。可是當時廠裡根本就沒把這部片子往上報。戴老另一部獲得義大利國際兒童和青年電影節總統銀質獎章的動畫片《我的朋友小海豚》,也是陰差陽錯之下誤寄而得到的。」

無法得到應得的榮譽令戴鐵郎灰心,因此在製作《黑貓警長》第五集的時候,他曾企圖下「殺手」,讓黑貓警長把反派「一隻耳」打死,讓故事徹底完結,還是印希庸攔住了戴老,讓他「留個懸念」。

至於令觀眾們念念不忘的「請看下集」,印希庸說只是慣性地使用了之前幾集的片尾。「以前所有的動畫片片尾都是一個形式,就是一個大大的『完』字。我們想玩出點新意,不要用『完』。結果這個片尾給大家的印象很深。」

對於評獎的事情,《雪孩子》的動畫設計、1980年代後期任美影廠廠長的常光希,透露了當時廠裡送選出口和評獎影片的一些考慮,「從出口來說,它(《黑貓警長》)和大多數美影廠出品的作品不同,並不是一個特別具有民族傳統風格的東西,科普性比較強,但藝術性並不是陽春白雪的那一類。而且它作為一個系列片,更新潮,但在評獎方面並不是太符合那個年代單集影片評獎的一些規範。」

常光希說,廠裡出於一些客觀情況的衡量,而且那個時候還是集體主義至上,可能忽略了戴老本人的一些感受。

「一隻耳」當年差點死翹翹

退休導致沒有第六集?

而按照網上那個熱門知乎問答的說法,《黑貓警長》沒有第6集的最大原因是「因為那一天——戴鐵郎先生的原話:『那天我被叫去人事處,他們遞給我一張退休證,說我年齡到了,該退了。那一瞬間我愣住了。醒過神來後,我一句話沒說,拿了退休證轉身就走。』」

關於這一點,印希庸表示網傳有「斷章取義」的成分。根據澎湃新聞記者調查,《黑貓警長》並不是戴鐵郎在美影廠的最後一部作品,他在1990年代初期還編劇、導演了《森林,小鳥和我》、《警犬救護隊》等。

戴鐵郎是61歲退休的,確切退休時間是1991年9月。印希庸說,「他是拿到退休證7天就『滾蛋』,其他人哪有這個速度,都會再留一陣的。」

對此,嚴定憲表示當時自己並不清楚個中緣由,但他認為無論是哪位領導的決定,既然是到了退休的年齡,就應該「給年輕人騰位置」,「美影廠是國營的製片廠,每年只有700分鐘的固定配額,整個美影廠有近30位導演,新畢業的不少年輕人分配到廠裡幹了好多年還沒機會獨立指導影片。雖然今天我們也承認用年齡限制導演的創作是不科學的,60歲其實正是一個導演成熟的時候,他也完全有創作的能力,但是考慮到當時體制的現實情況,作為老同志,我認為戴鐵郎不應該有那麼多怨言。我也是60歲退休就不讓我做片子了,我心裡也有很多不舍啊。」

關於退休,多年來戴鐵郎還有一塊心病,除了不能繼續做《黑貓警長》外,是他覺得自己完全符合離休的條件,但廠裡卻只給他退休的待遇。(註:離休是中國針對已退出工作崗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參加革命的老同志設立的一種較優越的社會保障措施,也是涉及幹部政策的一項制度。)

「他(戴鐵郎)從小就是紅色家庭出身,有在香港活動過。不過因為父親從事地下工作,中途斷了線,有一段時間被雪藏,工作無法坐實考證,離休幹部的待遇就此無法落實。」印希庸為戴老打抱不平,「上影廠的前身天馬美術製片廠當時是共產黨的外圍基地,後來整個廠的職工都是離休待遇,連望風的小弟都是。戴鐵郎11歲就開始背著竹筒送情報,在海外也幫父親做過不少地下工作。說他不符合離休條件,他心裡怎麼能平衡?」

戴鐵郎前幾年還在爭取離休待遇,直到最近,印希庸說他才逐漸放棄了這個念頭,打算「認了」。

印希庸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戴鐵郎在美影廠的「不得志」早在《黑貓警長》問世前就一直如此。據悉,戴鐵郎的父親曾跟著潘漢年做情報工作,所以戴鐵郎從小是許多當時大人物都認識的「紅小鬼」。初進美影廠時,他也是一時風光,和他同班的幾個北京電影學院動畫班同學的檔案都是他一併帶來上海的。後來因為父親受到潘漢年問題的牽連,戴鐵郎這個「紅小鬼」成了「黑小鬼」,多年沒有正兒八經幹過特別重點片子的重要職務。而潘漢年直到1982年才得到平反,當時戴鐵郎已經52歲了。但戴老始終沒有放棄藝術上的追求,不然也不會有《黑貓警長》了。

戴鐵郎退休時的廠長常光希表示對戴鐵郎不滿退休待遇也「略有耳聞」,「如果他(戴鐵郎)真的是符合條件的,廠裡應該通過一些努力讓他得到應有的待遇。」

多少小朋友為這一幕哭泣過

《黑貓警長》的版權問題

關於《黑貓警長》停拍,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版權問題。嚴定憲表示,「原作的故事拍完了,後面原作者沒有寫出新的故事來,可能戴鐵郎要再重新構思新的劇本,這其中的版權也有一些阻礙。」

印希庸則完全否認了這一說法,「那個時候完全沒有版權這方面的意識。完全是胡說八道。」印希庸還透露,退休四五年後,戴鐵郎和科教片廠曾經有過一次對《黑貓警長》後續的失敗嘗試,但當時失敗不是因為版權的問題。

事實上,《黑貓警長》確實曾存在版權問題,並且是上海首例著作權糾紛案的主角。

戴鐵郎那五集《黑貓警長》是根據諸志祥的同名作品創作的。據《新民晚報》報導,動畫片《黑貓警長》每集都為諸志祥署了名,還支付了稿酬。但自動畫片在電視臺一炮打響後,美影廠和幾家出版社合作,發行了《黑貓警長》的動畫連環畫,甚至還出版了連環畫單行本,但這些都沒有署名「原著人諸志祥」。文稿費及印數稿酬2.4萬餘元,盡數給了改編人戴鐵郎。1987年6月下旬,諸志祥向法院提起了訴訟,認為上述行為侵犯了他的版權及署名權。經過調解,由戴鐵郎賠償給諸志祥2880元,諸志祥當庭撤訴。

年近70歲的諸志祥今年12月在接受《新民晚報》採訪時透露,他當年實際寫了100多個黑貓警長的故事,總篇幅達30多萬字。雖然自己最終贏得了官司,但剩下的故事就再也沒有機會走上屏幕了。據相關人士透露,當年導演戴鐵郎已經準備著手編寫、繪畫接下來的《黑貓警長》,連動畫片中的小動物形象都已經選好,卻因為訴訟的原因,把稿子都撕掉了。

2010年,美影廠重啟《黑貓警長》的大電影計劃,目前已經進行到第二部。第一部是根據戴鐵郎那五集的內容整合的,所以導演署名是他。

據印希庸透露,戴鐵郎在第二部掛了個顧問的名,但具體的創作交給了廠裡的年輕人。第一稿出來的時候,戴鐵郎看過,不是很滿意。第二部還在製作中。

多少小朋友當年被這個場景嚇到過

熱心網友為戴老徵集玩具

說起戴鐵郎近日再度獲得網友們的關注,常光希非常感慨,「觀眾對於中國動畫電影和老藝術家的感情令人感動。戴鐵郎其實是比我高一輩的前輩,我們都很尊敬他,也聽說後來他可能因為種種原因感覺比較失落,跟廠裡聯繫也少了。美影廠裡的導演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也有自己的機遇。有些人可能機遇不是很好,沒有得到公平的對待,這其中有環境體制的因素,也有客觀的歷史原因,美影廠有很多老帳,誰是誰非現在很難說清楚了。」

由於那個關於《黑貓警長》的知乎熱帖近日在各個社交網站中傳開,印希庸說自己已經接到了大量記者和熱心人的電話。帖中提到戴鐵郎非常喜歡黑貓警長的周邊玩具,自己卻沒有幾件的心酸,網友們自發發起了「給黑貓爺爺寄明信片和黑貓警長周邊」的活動,令他感到欣慰。

印希庸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戴老現年85歲,愛人、女兒都已過世,唯一的兒子在三個月前健康方面也有了問題,由於兒子沒有成家,如今一個80多歲的老人在料理50多歲的兒子,幸得兒子的同事幫忙料理。如今整個生活狀況忙亂,不希望被打擾,也無心翻陳年舊帳,所以印希庸幫他擋掉了一切採訪。

說起對戴鐵郎的印象,嚴定憲與戴鐵郎曾是大學同班同學,後來又一起分配到上海美影廠。「當時的同學,個人有個人的性格和藝術偏好。戴鐵郎一直就喜歡帶有科技元素和色彩的東西。性格嘛,有時候很開朗,有時候又很內向,比較琢磨不定。」

常光希對「黑貓爺爺」的印象是,他年輕的時候更開朗活躍一些,年紀大了之後越發變得內向,不愛說話。「而且他的自尊心很強,可能有些心裡的想法說出來,求求人也能幫他點忙,但他是不求人的。」

身為好友與學生,印希庸一直與戴鐵郎保持往來,他覺得戴老是個很有童心的人,退休之後都依然關心年輕人喜歡什麼東西,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而且戴老是個要強的人,不希望媒體把他的境況寫得悽悽慘慘。

本文由印希庸先生向戴老全文轉述過,戴老表示目前為止這篇報導最客觀,他挺滿意的。謝謝印先生的轉達。

澎湃新聞稿件,轉載請聯繫contact@thepaper.cn


相關焦點

  • 解密《黑貓警長》只拍五集:遠比知乎說的複雜 「心酸」背後更有隱情
    在1987年播出的《黑貓警長》第五集片尾,黑貓警長最後舉槍逐字打出「請看下集」的字樣。然後,就沒有下集了。許多小朋友耿耿於懷到大朋友:為什麼只有五集,然後就停播了?而近日一篇題為「《黑貓警長》只放了五集就停播,背後的故事讓人心酸」的知乎日報答疑文章在網上熱傳,激起不少網友的同情和憤慨。
  • 關於《黑貓警長》當年只拍5集的真相,「黑貓爺爺」說這篇報導最客觀
    警告:澎湃新聞稿件,轉載請聯繫contact@thepaper.cn《黑貓警長》第一集撰文:陳晨近日一則題為「《黑貓警長》只放了五集就停播,背後的故事讓人心酸」的知乎日報在網上熱傳。在1987年播出的《黑貓警長》第五集片尾,黑貓警長最後舉槍逐字打出「請看下集」的字樣。然後,就沒有下集了。於是許多小朋友不禁耿耿於懷到現在:為什麼當初只有五集,然後就停播了?知乎上對於這個問題的一則熱門回答,更是激起不少網友的同情和憤慨。那麼,觀眾沒看到第六集真的是因為知乎日報上說的《黑貓警長》導演戴鐵郎突然被通知退休嗎?
  • 漲點姿勢 • 《黑貓警長》背後的故事遠比心酸複雜
    其實然後,比《黑貓警長》更長、更完整的《葫蘆兄弟》來了;然後,國門打開,好看的歐美日本動畫片進來了,《忍者神龜》、《灌籃高手》的熱血蓋過了國產動畫的風頭;再然後,當年等著《黑貓警長》下集故事的孩子們長大了,甚至很少再看動畫片。 可是,當「請看下集」這個情景被重提,許多人突然發現童年的記憶缺失了一塊。
  • 為什麼「黑貓警長」只放了五集就停播,背後的故事讓人心酸
    除了劇情和主題曲,《黑貓警長》每集的結尾也超獨特。當時動畫片的結尾,基本都是片尾曲加黑屏,或者就直接寫上「完」。《黑貓警長》的結尾,卻是警長用槍打出四個字:請看下集。超有創意。但可惜的是,這麼受小朋友歡迎的《黑貓警長》,卻只有五集。第五集警長打出請看下集之後,就再也沒有下集了。
  • 【放牛班】當年除了《黑貓警長》,這些國產動畫也沒有播完
  • 黑貓警長為什麼只有五集?贏得了人心,卻鬥不過人心
    隨著戴鐵郎老先生的去世,《黑貓警長》這部家喻戶曉,曾經帶給我們無數歡樂的動畫片再一次進入了大家討論的範圍,不過相較於劇情,大家更為關注的焦點是:為什麼這樣精彩的一部動畫片只有短短的五集?不過人的好奇心就像一壇酒,藏於地下的時候很安靜,一旦重新開啟,這種隨著時間沉澱下來的氣息更加令人神往,今天我們就來探究黑貓警長只有五集的幕後故事。因退休導致黑貓警長停拍戴老對沒有繼續製作黑貓警長的說法是:我被叫到人事處,他們遞給我一張退休證,說我年齡到了,該退休了。
  • 童年回憶:僅播五集的《黑貓警長》,為何中途停播?
    大家好,這裡是動漫迷世界~在80~90年代的中國,動畫行業遠遠落後於日本,但在1984~1987年期間,出現了一部名為《黑貓警長》國內原創經典動畫,卻在三年間陸陸續續只播出了5集,原因為何?今天我們一起探究!
  • 經典改編 ▎《黑貓警長》
    前後只花了一個星期,就寫出了4萬多字的《黑貓警長》原稿。每一集還融入了科普小知識,這一點也是很有意義的,因為這部動畫片的劇情我已經沒什麼印象了,但螳螂為了繁殖後代會吃掉丈夫的這一段真是童年噩夢,記憶猶新!
  • 為什麼《黑貓警長》就只有五集?背後的故事讓人心酸!
    戴鐵郎最初搞《黑貓警長》的時候,廠裡根本沒給他配團隊,於是他啟用了很多剛剛進廠的年輕人,大家花了 10 個月做出了兩集動畫片,在內部放映後卻被叫停了,理由是:「裡面打打殺殺,不符合傳統美學,裡面的科學道理也沒有什麼藝術性。」直到一年半以後,一位電影局領導看了,覺得不錯,一些小朋友試看後,反響也很熱烈。在不做任何宣傳的情況下,《黑貓警長》上映了。
  • 《黑貓警長》竟改自原著小說,張泉靈10歲時為其配音
    動畫片是陪伴每個人童年成長的樂趣,而84年開始放映《黑貓警長》更是受到眾多兒童的喜愛,片中黑貓警長智擒一隻耳,勇鬥食猴鷹,其機智、勇敢、帥氣形象更是成為小孩子心中的偶像,「我長大當警察」成為當時問及理想所回答最多的答案。
  • 1984年動畫片《黑貓警長》
    分集劇情:第1集痛殲搬倉鼠一群老鼠深夜襲擊糧倉,黑貓警長接到報警,率領警士前去圍捕,他們找到老鼠巢穴,發現了秘密地洞。老鼠負隅頑抗,幾經較量,黑貓警長用現代化武器殲滅了敵人。唯有被打掉一隻耳朵的老鼠逃走了。(後來那隻老鼠得名外號「一隻耳」。
  • 《黑貓警長》為什麼只有五集,是什麼原因導致
    讓我們回到1984年《黑貓警長》首播的時間,也就是這一年導演兼編劇戴鐵郎先生收到了一張退休證,《黑貓警長》就這樣莫名其妙地停掉了。這也就導致了第五集的結尾「請看下集」,卻無法迎來第六集。其中為讓小朋友更喜歡黑貓警長形象,他畫了好幾種穿著不同軍裝的黑貓警長,拿到幼兒園裡徵求孩子們的意見,這也就是後面我們所熟知的黑貓警長。為了故事新穎不落俗套,戴鐵郎先生特意訂購國外的科技書刊,「熱追蹤飛彈」、「噴氣式摩託車」都是出自其內。為了動畫片的精良,他帶領著隊伍用十個月的時間製作出了2集動畫初稿。
  • 《阿凡提》《天書奇譚》《黑貓警長》,80年代那些高分動畫片
    那些勤勞聰明的創作者一筆一筆用笨功夫,描繪出一幅幅美好的畫面,為我們很多人的童年增色添彩。 下面說幾部其中的代表作品吧——以豆瓣評分為序。 NO.3:《葫蘆兄弟》,1986年,豆瓣評分9.0 「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這首既上口又有些洗腦的歌曲,就來自《葫蘆兄弟》。這又是一部動畫長篇,不過是分13集陸續播出。
  • 《黑貓警長》當年差點變成熊貓警長老虎警長?丨夜問
    海報元素來自動畫《黑貓警長》。答案:B/C。有人說過,如果說戴鐵郎是《黑貓警長》的養父,那麼諸志祥則是《黑貓警長》的生父。怎麼回事呢?原來諸志祥是《黑貓警長》的原著作者,除了已經被動畫化的內容外,黑貓警長的故事還有很多。1984年,戴鐵郎執導了5集系列動畫片《黑貓警長》,讓黑貓警長更加家喻戶曉。諸志祥在接受採訪時曾說,構思《黑貓警長》時有3種動物入圍,分別是熊貓、老虎和貓。
  • 30年前看了《黑貓警長》,嚇得我至今不敢結婚
    我們打小被忽悠過無數次,但是頭頂帽徽、代表正義之人的那句忽悠最為殘忍:「請~看~下~集!」1987年,戴鐵郎導演的《黑貓警長》動畫片第5集播出後,小朋友們再也沒有等來下一集。後來有了新的電視動畫片,但和從前的版本完全是兩回事。這5集《黑貓警長》動畫裡,第4集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 我敢說99%的人沒懂《黑貓警長》的終極內核!
    可惜的是,《舒克和貝塔》只更新到13集就匆匆結尾。原著中更多的黑色幽默沒能繼續呈現在電視上。據說是因為鄭淵潔書中描述的尺度、深度,遠遠超過了兒童認知範圍.《黑貓警長》人民朋克黑貓警長,救死扶傷,行俠仗義。率領警士偵破了一個又一個危害森林安全的案件,令森林中的各種動物得以過上和平安寧的日子。
  • 《黑貓警長》為何就播放了五集,背後的原因,有太多的心酸和委屈
    家裡有黑貓警長漫畫,小時候帶給我無限歡樂和遐想,從帶著鬥篷的老鷹,到母螳螂吃公螳螂,到穿山甲部隊消滅白蟻,再到球狀閃電燒焦科學家…突然就好懷念啊,明天翻出來,再好好溫習溫習。幾任廠長都是含糊其辭,什麼後續手稿沒有提交上來,不然還會拍。我想說,大家都在一個廠每天都要見面,他為什麼沒提交你不知道?很顯然,這裡面的問題很複雜。而這個戴老呢,也不是個簡單角色,動畫片火了,他得到兩萬多元,原作者把他告了以後,才賠兩千,再說是什麼樣的情況才會鬧上法院?
  • 【真相】《黑貓警長》的大陰謀
    前幾天,一位網友下載了很多國產動畫片,結果據他說,他發現了一個驚天的大陰謀——《黑貓警長》是一部為邪惡勢力招魂的動畫片,並且隱藏的很深
  • 【8月7日】《黑貓警長之翡翠之星》黑貓警長回來啦!!
  • 《黑貓警長》為何被稱為「童年陰影」?5集之後為何就停播了
    《黑貓警長》對小編來說到 童年回憶,小時候沒有家裡沒有電視,搬著小板凳去別人家看的,每一集都捨不得錯過。當時也沒有想太多,現在想想,所謂的「童年陰影」也應該是裡面的一些劇情,畢竟還是有人不能接受裡面的「黑暗劇情」,認為不適合小朋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