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際性的大城市,上海在這類城市裡找個僻靜的地方,好好找一找,青浦區西南部最古老的城鎮,這裡沒有擁擠,沒有濃鬱的商業氣氛,只有寧靜的水鄉,古樸的拱橋,溫柔的江南節的船娘,也是「江南第一橋鄉古鎮」,歷史悠久,宋初就有了鎮子,宋興興,盛元說,水鄉澤國,盛產魚米,是集一盆水,所以叫「金澤」。
古城內的湖塘星羅棋布,港灣縱橫交錯,是典型的江南魚米水鄉,「六觀、一塔、十三坊、四十二虹橋」之最,橋上有廟,廟中有橋,橋之間有橋,橋相連,眼裡有水,金澤的古鎮猶如被遺忘的珍珠,為保護古城原有的生態,古城沿河兩岸無商店,是一個非常清新、不俗氣的存在,這也是一個理想的周末。
宋初,金澤鎮距青浦城22公裡,距上海市中心66公裡,北臨澱山湖,東臨西岑真,西臨商疊町,南臨太浦河,北臨浙江省嘉善縣大舜鎮,市川橫跨全鎮南北,集多條支流於此。
在這四十二座古橋中,有一座堪稱水鎮橋密度之冠,另有七座建於宋元明清時期,歷經130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上海重要的水產供應基地,不僅有僑鄉之稱,也有數量之多,金澤鎮是江蘇省和浙江省兩省兩市的重要交通樞紐,是上海最大的淡水湖,素有「東方大湖」之稱的澱山湖,是上海重要的水產供應基地,金澤鎮被稱為「一級空氣二級水」。
鎮南的市川有一塊石碑,上有「金澤古橋甲天下」和金澤町,河兩岸都是上塘街和下塘街,這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此外,熱鬧的古鎮早已超過了商店街,遊客不多,有點紅紅火火,我有種錯覺,就像是一個寧靜的城市,就像是古橋的歷史…他們在上海的偏遠地區,就像是中國的水墨畫。
白牆黛瓦木柵窗臨水而立,雖有水面上不通的烏衣船,卻搖晃著倒影,寂靜寧靜,讓人心曠神怡,美麗清澈,或許是因為遊客不多,遊覽勝地也未開放,今年年初就有陳家倉庫,民建民管,解放初期,政府以陳陸兩家的大屋為基礎,修建了金澤的穀倉。再者,縫紉機廠舊址也成了文化財產的保護地,還有關門的老房子,狀元是很有名的,年輕時黨和國家領導人陳雲就在狀元樓喝過茶。
陳雲的老家也在附近的青浦練塘鎮,革命時期,陳雲帶著革命青年,在狀元樓茶館裡宣傳農民革命運動,抗爭不法地主,牆上掛著老照片,現在樓上全是麻將桌。坐西向東,許家廳是清代建築,居高臨下,由東向西布置,六進樓,六進樓後有花園,屋簷上有精美的木雕,第幾個住在這裡的人也少了,要說美味,有時髦的蘆筍,青綠的荷蘭芹,營養豐富的馬蘭頭,洗淨的香甜的黑酒,這些都是古鎮百姓百家菜園的時髦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