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五街鎮小彝哥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內正忙得不可開交,遠在外地的客戶通過網絡下單後,「小彝哥」羅旺軍幫助客戶挑選、打包野生菌乾片、白芸豆等產品,72小時候以後,這批「山貨」將抵達千裡之外的客戶手中。
羅旺軍創辦的南華縣小彝哥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通過電商扶貧「網際網路+」發展模式,幫助困難群眾銷售野生菌、土蜂蜜、核桃、白芸豆等農特產品,電商服務站線上線下交易額逐年增多,每年帶動310戶貧困戶戶均增收1500元以上。羅旺軍告訴記者,他還將利用抖音、快手等新興平臺讓鄉親們的農特產品銷往全國各地,讓更多的群眾受益。
五街鎮小彝哥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人員幫助網購客戶挑選松茸今年8月15日,「上海嘉定—雲南楚雄消費扶貧生活體驗館」的開館開通了線上購買平臺,推出了線下消費者試吃體驗,實現了扶貧產品、銷售平臺、消費者無縫銜接,引領全州扶貧產品進入嘉定、進入上海大市場。「納蘇」「彝家公社」等品牌躋身彝繡市場前列,線上運營撬動線下市場,帶動線下團體採購,讓一大批深山「好物」變成了「商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幫助山區貧困群眾順利實現脫貧。
深山好物搭乘電商的「翅膀」飛出大山在這之前,楚雄州高原特色農產品面臨種植分散,商品率低,季節性強,市場「小散弱」優勢不突出,加工轉化能力不足,缺乏品牌等困境。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傳統銷售渠道受阻,扶貧農產品嚴重滯銷。為解決銷售難題,楚雄州借力電商扶貧,通過興人才、強品牌、暢渠道、建平臺,讓彝山扶貧產品「走出去」,貧困地區群眾實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目標。
楚雄州以建設「高效生態現代」農業為突破口,加強區域化品牌建設,實施農產品標準化,推動「三品一標」認證,加強流通環節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全力打造產業基地;深入實施「寬帶楚雄」建設,實施寬帶提速、光纖入戶等建設工程,實現行政村寬帶網絡全覆蓋,全面構建城鄉物流服務體系為農村電商發展、電商創業提供強有力的產品支撐。
楚雄州農產品電商供應鏈創新基地針對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低嚴重影響網上流通的實際,組織承辦企業對州內網銷農產品進行甄選,制定標準,開展高原特色產品質量認證,以品牌建設帶動高原特色農產品網絡銷售。「楚雄牛肝菌」、「南華松茸」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中國冬早蔬菜之鄉」、大姚「中國核桃之鄉」、南華「野生菌王國」等彝鄉農業名片和優質特色農產品品牌享譽國內外。截至目前,全州累計768個產品通過「三品一標」質量認證。
全面推廣南華縣「物流信息平臺+企業(商貿、快遞、農產品)+社會運力+服務站點(電商企業)」縣鄉村物流模式,推進州縣鄉村四級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全州建成州域電商物流配送中心1個,城際高效配送中心1個,縣域物流分撥中心6個,鄉鎮物流配送服務站103個、村級物流服務點424個,構建州與縣、縣與縣、縣與鄉、鄉與村之間快速高效的物流配送網絡,實現沿途鄉鎮物流24小時內送達,偏遠鄉鎮48小時內送達,快遞費用降低50%以上,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強化,農村電子商務和農產品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繁榮發展。
大姚楊梅走出大山 黃家文 攝
雙柏縣妥甸鎮積極引進電商平臺和網紅團隊幫助群眾銷售雲南紅梨,不斷拓寬群眾致富增收渠道。趙以芳 攝好風憑藉力,揚帆正當時。電商扶貧為助農增收按下了「加速鍵」,更多的優秀電商企業將不斷湧現,一大批深山「好物」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傳播到千家萬戶,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群眾增收致富帶來了新商機。截至目前,全州共有活躍網店15470個,2020年網絡零售額18.53億元,同比增長39.86%;全州經國家公布認定的扶貧產品供應商共計176家496個,商品價值總量81.16億元,累計銷售額達22.03億元,6.1萬戶貧困戶受益。
雲南網記者 期俊軍 通訊員 李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