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5則寓言,洞悉世事

2021-02-13 廬陽書院
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戰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被後人尊稱為韓非子。韓非子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著有《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文章,後人收集整理編纂成《韓非子》,由五十五篇獨立的論文集結而成,核心學說是法術勢結合的思想,主張依法治國,文字犀利,邏輯嚴密。《韓非子》中的寓言故事數量居先秦散文之首,其中一部分已成為我們當前所用成語典故的出處,比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濫竽充數等,還有一些寓言故事雖然不被人熟悉,但卻蘊含了深刻的道理。

1、鄭人bai買履: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du置之其坐zhi。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謂dao曰:「吾忘持度!」返歸取之。及返,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譯文:鄭國有個想買鞋子的人。他先在家裡拿根繩子量好自己腳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他到集市上去,卻忘了帶上量好的尺寸。他已經選好了一雙鞋,想比比大小,發現量好尺寸的繩子忘記帶來了,於是又急忙趕回家去取。

等他帶著繩子跑回來時,集市已散,他最終沒能買到鞋。別人知道後對他說:「為什麼不用你自己的腳試一試呢?」他固執地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2、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譯文:楚國有個賣矛又賣盾的人,他首先誇耀自己的盾,說:「任何東西都無法穿破它!」然後,他又誇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很銳利,任何東西都能被它穿破!」有的人問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會怎麼樣?」楚國人張口結舌,回答不出來了。

3、諱疾忌醫:扁鵲有一次去見蔡桓侯。他在旁邊立了一會兒對桓侯說:「你有病了,現在病還在皮 膚裡,若不趕快醫治,病情將會加重!」桓侯聽了笑著說:「我沒有病。」待扁鵲走了以後,桓侯對人說:「這些醫生就喜歡醫治沒有病的人來誇耀自己的本領。」

十天以後,扁鵲又去見桓侯,說他的病已經發展到肌肉裡,如果不治,還會加重。桓侯不理睬他。扁鵲走了以後,桓侯很不高興。再過了十天,扁鵲又去見桓侯,說他的病已經轉到腸胃裡去了,再不從速醫治,就會更加嚴 重了。桓侯仍舊不理睬他。

又過了十天,扁鵲去見桓侯時,對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桓侯覺得很奇怪,於是派使者去問扁鵲。扁鵲對使者說:「病在皮膚裡,肌肉裡,腸胃裡,不論針灸或是服藥,都還可以醫治;病若 是到了骨髓裡,那還有什麼辦法呢?現在桓侯的病已經深入骨髓,我也無法替他醫治了。」

五天以後,桓侯渾身疼痛,趕忙派人去請扁鵲,扁鵲已經逃到秦國了。桓侯不久就死掉了。

4、智子疑鄰: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宋國有個富翁,因天下大雨,他的牆坍塌下來。他兒子說:「如果不趕緊修築它,一定有盜賊進來。」隔壁的老人也這麼說。可富人不聽他們的話。這天晚上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這家人很讚賞兒子的聰明,卻懷疑偷盜的是隔壁的老人。

5、三人成虎:魏國被趙國打敗了,因此魏國的太子和大臣龐恭將要送到趙國的首都邯鄲,充當人質。臨走時,龐恭對魏王說:「要是有人跑來向你報告,說大街上跑出來一隻老虎,大王相信嗎?」魏王搖頭說:「我不相信。大街上哪裡來的老虎?」「要是接著有第二個人跑來報告,說大街上發現了老虎,您相信不相信?」

魏王遲疑了一下,仍然搖頭說不信。龐恭再問:「如果馬上又有第三個人跑來報告說大街上有隻老虎,您信不信呢?」 魏王點頭說:「我相信了。三個人都這麼說,一定不會有假。」

龐恭起身說道:「誰都知道,大街上是不可能有老虎的,可是當三個人都說有,大王就相信 了。現在邯鄲離魏國比從這兒上大街遠得多,在大王面前說我壞話的又何止三人,請大王明斷是非。」果然如龐恭所料,他一走,就有很多人到魏王面前大造謠言,以至當他從邯鄲回來後,魏王再也不願召見他了。

周二周三晚8:00廬陽書院院長程龍偉先生《茶經》講習;廬陽書院藝道部導師房翔先生「古琴名曲欣賞課」每周周一、五晚上8點—9點,書院導師孫振寧先生《論語》講習每周四、六晚上8點—9點,廬陽書院院工王守一《道德經》學習分享。(下載喜馬拉雅APP,搜「廬陽書院」,進入直播間。充滿正能量)

文章好就行關注以下二維碼,天天好文章


廬陽書院是一個擁有300年歷史,幾經興衰的民間文化機構。現由祥源控股、廬陽國投旗下的合肥廬陽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與文化志願者共同發起,由民政部門批准重建的公益文化機構。廬陽書院是天下弘毅人的書院,書院以寬闊的胸懷歡迎各地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人士到這裡學習、交流。

廬陽書院通過禮教、經教、藝道、養生,重建中國人的中正雅致的詩意生活。

讓我們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共同努力。

書院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三國城路1號

書院郵箱:3118994293@qq.com

書院qq群:787200246

聯繫書院:18297918175(王院工)

相關焦點

  • 《韓非子》5則寓言,洞悉世事,看穿人性,影響了上億人
  • ❹│《韓非子》經典20句,洞悉世事,經營人生
    《韓非子》是戰國末期韓國法家集大成者韓非的著作,全書重點闡述了韓非「法」、「術」、「勢」相結合的法家學說,達到了先秦法家理論的最高峰。《韓非子》書中記載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這些生動的寓言故事蘊含著深雋的哲理。
  • 《韓非子》五則寓言故事
    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戰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被後人尊稱為「韓非子」。
  • 紅林悟道《韓非子-五蠹》 第十六章 世事
    紅林悟道《韓非子-五蠹》 第十六章 世事紅林悟道《韓非子-五蠹》上一章韓非子給我們講了他對官場權勢的讓與爭的看法。
  • 韓非子
    據《漢書·藝文志》著錄《韓非子》五十五篇,《隋書·經籍志》著錄二十卷,張守節《史記正義》引阮孝緒《七錄》(或以為劉向《七錄》)也說「《韓非子》二十卷。」篇數、卷數皆與今本相符,可見今本並無殘缺。著作中許多當時的民間傳說和寓言故事也成為成語典故的出處。內容提要《韓非子》是法家學派的代表著作,共二十卷。
  • 韓非子《說難》智慧解讀
    其留有《韓非子》55篇。他的散文邏輯嚴謹,結構嚴密,說理透徹,筆鋒犀利。文中多用寓言,增加了形象性和生動性。【《說難》】韓非子曾寫過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叫《說難》,把說服君王的套路上升到理論的空前高度,遺憾的是,自己卻因為「說服」的原因,被秦王幹掉。司馬遷說:「餘獨悲韓非子為《說難》而不能自脫耳。
  • 韓非子與《說難》
    令秦王感嘆佩服的韓非子的文章,其內容是什麼呢?在《孤憤》一篇中,韓非子將國君身邊的一些大臣比作「當塗之士」,他們與遠見而明察的「智術之士」勢不兩立。「當塗之士擅事要,則外內為之用矣。」「法術之士操五不勝之勢,以歲數而又不得見;當塗之人乘五勝之資,而且暮獨說於前。故法術之士奚道得進,而人主奚時得悟乎?」
  • 李曉偉:韓非子,諸子百家的終結者
    聽得耳朵都起糨子了,他便認為:韓非太年輕,太血氣方剛,太不知深淺,太不諳世事,是個不折不扣的書呆子。而韓非認為:韓王是個昏君,是個亡國之君,是個不思進取之徒。結果,彼此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所以嬴政來要人,他樂得順水推舟。同時,面對強大的對手,他也無力反抗,乖乖交出了韓非。   二    韓非完美的人生裡,稍微有點瑕疵。
  • 《抱犢》文學雜誌 2020年 第二期 重點作品展 (三) 國學茶座 《韓非子:法家之集大成者》 千裡草
    到此,韓非子就引出了一個問題。於是:有個人就向儒者發問了:這個時候,堯在哪裡?回答說:在做天子。於是這個人就抓住了把柄,說,孔子始終說堯是聖人,聖人居於上位,明察世事,就會使得天下沒有奸邪。如果耕夫、漁夫不爭,陶器不粗劣,舜又何必去用德感化他們呢?
  • 《韓非子》經典名言三十句
    《韓非子》是戰國末期韓國法家集大成者韓非的著作,大部分為韓非自己的作品。《韓非子》一書,重點宣揚了韓非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達到了先秦法家理論的最高峰,為秦統一六國提供了理論武器,同時,也為以後提供了理論根據。
  • 柏拉圖的洞穴的寓言
    柏拉圖試圖告訴我們,回到此岸、回到洞內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當我們洞悉了洞外、認清了彼岸的虛無現實再回到洞內,回到此岸。洞外虛無;洞內負重,洞外是不辨方向的一片真空,洞內是不可自明的負重前行。事實上,洞外、洞內儘管輕重各異,但都不可承受。吳艾的「深呼吸」系列形象地隱喻了這個深刻的寓言,他試圖在詰問世人:我們到底應該走出洞穴,還是回到洞穴呢?
  • 韓非子的「理想民」
    讀《韓非子》,很容易發現,韓非子這個人,是反智的。
  • 韓非子精選語錄20則
    【感悟】出自《韓非子·五蠡》篇。大意是:世道不同了,事物改變了,處世行事的方式方法也要相應變化。客觀事物的運動、變化是絕對的,政策和策略也應該隨時而變。不論任何方法、措施都是針對某種特定的情況而制定的。沒有不變的情況,也就沒有不變的方法、措施。
  • 《韓非子》裡的十句智慧名言
    出自先秦《韓非子·說難》事情因縝密而取得成功;言語因洩漏了而招致失敗。2、一手獨拍,雖疾無聲。出自先秦《韓非子·功名》。出自先秦《韓非子·功名》。右手畫圓形,左手畫方形,不可能同時成功。4、狡兔盡則良犬烹,敵國滅則謀臣亡。出自先秦《韓非子·內儲說下六微》)
  • 《韓非子》經典名句20句
    5、治強生於法,弱亂生於阿。 【感悟】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下》篇。冶強指的是國家太平強盛。弱亂就是國家紛亂衰弱。 【感悟】出自《韓非子·大體》。這兩句大意是:不要吹開皮上的毛髮去尋找其間的小疤痕,不要洗掉汙垢去細察難以知曉的毛病。 韓非子以兩個通俗易懂的比喻,說明古代顧大體者不察尋細微,陷人以罪。
  • 韓非子和李斯,到底誰更厲害,韓非子的死和李斯有多大關係
    韓非子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可以說是現在四大鐵中的同過窗了,可是在最後韓非子卻死在了李斯的手上,這讓後人對他們的關係產生了很多的質疑,這兩人到底是什麼關係,是心心相惜還是心懷嫉妒,甚至都想至對方與死地。
  • 百家爭鳴:口不能言的韓非子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荀子的另外兩位高徒,他們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子和李斯。公元前280年,韓非子出生在韓國的一個王室貴族家庭。當然這裡所說的韓國並不是我們現在的鄰邦韓國,而是春秋戰國時代的韓國,它大概的位置在今天我國的河南省中部和山西省的東南部一帶。
  • 韓非子領導智慧的天龍八部
    在我看來,諸子百家裡儒家和法家思想是最高管理藝術的典範。而二者各有千秋!儒家注重「仁愛禮」,法家注重「法術勢」。倘若將兩者有機結合,則堪稱「中國式管理」的經典。韓非子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不僅繼承和發展了此前各位法家思想家如申不害、慎到、商鞅等人的思想,而且也廣泛吸取了儒(荀子)、道 (老子)、墨(墨子)等學派的精神成果。
  • 《韓非子》經典名言——感悟法家智慧!
    ——《韓非子.初見秦第一》不知道、不明白,卻喜歡發表意見,到處亂說,這是沒有智慧的表現;明明知道卻不肯說出來,這是對朋友、領導不忠的體現。二,言賞則不與,言罰則不行。——《韓非子.初見秦第一》說好的獎賞,到了時候卻不兌現;說好的懲罰,到了時候卻不施行。一個領導若是賞罰不分,說話不算數,就沒有人願意替他賣命。
  • 韓非很會寫寓言故事,你知道嗎?
    其會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貴妍」一樣,韓非寓言亦是如此。韓非在創作寓言的手法上尚巧以求美,使其在文學視野下有闡發不盡的表現力。韓非寓言具有很強的故事情節性,看似漫不經心地描繪,其結構卻能做到完整豐潤、圓滿得體,且讓讀者有鑑別選擇餘地。情節是展示人物關係及事件發展之過程組合,其對於寓言,絕不可缺少。創作寓言若僅照實直錄世俗生活,將流於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