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如果你身邊有朋友家人不願意戴口罩,就看這部電影吧

2020-10-18 魔鬼影娛


文/王莽

是因為今年的疫情才看的這部電影,讓我對疫情防疫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50%感染率,感染者36小時後死亡,沒有潛伏期,20萬人感染......電影用誇張的手法刺激觀影者的神經,大量咳嗽和吐沫橫飛的鏡頭病毒的傳播更加的真實形象,尤其是反覆出現的吐血和死亡讓觀影者更直觀的面對這種恐怖。

這部電影用百分之九十的篇幅展現感染過程和錯誤方法導致的惡劣後果,讓觀眾看得心驚膽戰。

疫情初期,到底要有多強的防範意識?

觀眾知道流感的嚴重性,但是電影裡的人物並不可能馬上知道,任何病毒在沒有造成死亡和大量的傳染時,人們都存在僥倖心理,就算是專業的醫護人員也一樣。

所以當醫院接受到第一例病人,除了直接接觸病人的醫務人員戴口罩,院長都沒有戴口罩;面對專家提出的封城要求,議員也只是認為和以前的流感一樣,沒必要大驚小怪。

這是人的本性。

其實普通百姓和電影裡面的議員沒有任何不同,面對封城會表現出來的不在乎,是大多數人的心中所想,在指責別人的時候請先問問自己,如果你不是觀眾,不是擁有了上帝視角,面對這種情況你會怎麼樣?

讓人類重視的方法只有一個——死亡。在自己的生命面臨危險時才會真正的害怕和恐懼,才不惜一切的去對待,古往今來,一直如此。

如果你或者家人感染你怎麼辦?

大多數的傳染都是因為感染者沒有強烈的防範意識,在感染後還是正常的像往日一樣到處活動,但是電影裡面為了增加衝突,給人們出了這樣一個讓人痛苦的選擇題。

電影裡面的人物都選擇了非理性的逃離感染區和保護家人,看似愚蠢,但是不可否認,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人存在。為了家人,自私的認為隱瞞病情就能保護自己和家人,就能等到藥物的出現從而治癒,而與外界隔離或者和其他感染者在一起就會死亡。

作為觀眾我們當然知道這樣其實沒有任何作用,反而會因此讓家人向外界傳播病毒,使得情況更加嚴重,但是為什麼導演這麼拍?因為這是我們內心的,不敢表達出來的一面,導演是在幫觀眾釋放出這種負面思想,讓觀眾批判這種歌錯誤行為,從而更加的理性對待。

對待感染區,什麼方法才是有效的?

電影裡故意描述錯誤的方法讓觀眾憤怒,關閉網絡,不守信用的推遲放行,不提供足夠的物資保障,甚至是武力鎮壓......其實這在近代都已經不會發生了,導演故意的安排就是要讓觀眾們知道這樣的後果——暴亂。

對待感染區最有效的辦法也就很明確的知道了,那就是——有序。

「營嘯」相信有部分讀者聽過,因為人多擁擠,居住空間小且封閉,就算是以往有秩序群體,也會產生很大的精神壓力。而任何一個不理性的行為甚至是做夢時的一聲喊叫,都會像是一個小小的火星引爆了一個炸藥桶,會讓所有人瞬間感染上這種情緒,失去理智後開始自相殘殺,這是比病毒更可怕的事情。

如何防止感染區的「營嘯」?那就是信息的公開,物資的保證,讓民眾感受到被重視和不被放棄,這樣才能緩解感染區民眾的緊張氣氛,讓民眾保持冷靜和理性。電影的最後,當所有人都自覺的開始維護秩序,放下心中的自私自利,才能真正把病毒控制在一個安全的範圍內,才能讓政府開張有效合理的救治工作。

不合理的情節,確是合格的電影

這部電影很多人吐槽說導演過於黑化和刻意的放大錯誤,但是如果這些都是故意的呢?因為導演知道,相比較直接告訴你正確的是什麼,不如讓你看到做錯選擇的後果,死亡才會讓人們對病毒產生敬畏之心。就像小時候講故事,那些有大灰狼的故事永遠會讓我們記憶深刻,甚至伴隨一生。所有的正派角色,必須有反派來襯託,而反派越是強大,觀眾越是感到興奮和記憶深刻。

很多人覺得電影已經很誇張了,但是導演其實還是有所保留的,比如電影中出現貨櫃的老鼠,它們都有可能攜帶了病毒,為什麼動物傳播這條線沒有往下拍?因為後果真的是滅國之災,不敢拍了。

所以請不要忽視任何疫情,普通百姓雖然不能幫忙,但是可以安靜的待在家裡,不出門不聚餐,待在家裡,讓政府有限的力量能更多的投入到需要幫助感染區,這是對他們的幫助,也是對我們自己生命的負責。

如果你身邊有不願意戴口罩的人,有還在外出聚會的人,有抱怨無法出門旅遊的人,請讓他們看看這部電影,也許比你的說教要好一萬倍。

最後,希望這次疫情趕緊過去,希望那些奮戰在一線的各類工作人員平安回家。

相關焦點

  • 戴or不戴?東西方的口罩之爭,不只是口罩有沒有用那麼簡單
    在徹底停工之前,這家店的老闆不允許員工在工作時間戴口罩,因為「會嚇跑顧客,讓顧客覺得不舒服」。佳瑩曾試圖給咖啡店的老闆寫信,但是她覺得自己的話不夠有說服力,「有些根深蒂固的東西很難被改變……」。「根深蒂固」的什麼?關於口罩對於預防新冠病毒是否有用、有多大作用,尚未有定論。但是,效用並不是影響各國家和地區的人對於戴口罩的態度和看法的唯一因素。
  • 《流感》:從三個方面解讀這部病毒災難片的魅力和現實意義
    從這部電影讓我不僅僅了解到有關病毒的相關知識,包括症狀、傳播方式以及預防手段,還明白了面對疫情時,國家政策和各部門配合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所有這些讓我深受感動和啟發。今天我就結合《流感》的故事情節,以及我對疫情的理解和感受解讀這部電影,主要分為以下3個方面。
  • 長輩們不願意戴口罩出於什麼心理?這篇文章告訴你
    聚餐受影響,交通受影響,就連看電影受影響……平時看似啥都不在乎的佛系年輕人,現在吧也不泡了,迪也不蹦了,狼人也不殺了,乖乖戴起口罩,勤洗手,講衛生當年輕人在拼命搶購口罩尋求保命時,有那麼一群父母對待疫情的態度讓我們幾近崩潰。
  • 電影《流感》告訴我們的那些抗疫知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韓國的一部電影《流感》?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部講述流感的電影,大家是不是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最近那令人談之色變的新型冠狀病毒?而這部電影確實有著很多應景的情節與設定,就像是將目前情況進行復刻和升級。我們如今強調的幾點措施與要求,這部七年前的電影均有提及。
  • 伊萬卡發推呼籲戴口罩,網友:讓你爹戴上吧
    一位網友表示,伊萬卡戴口罩完全是為了自己老爸的選情:你只能戴口罩了,不然你爸川普會在11月(總統大選中)輸得很慘,給他一個口罩吧,讓他戴起來曬出照片! 其中有一人說:都已經死了13萬人了,現在這個時候才戴口罩,你們全家都是一個「恥辱」。
  • 偷渡、貨櫃、死亡,關於偷渡的韓國電影《流感》
    醫院亂作一團,恰在此時,有更多同類型的病人,被源源不斷地送入醫院。病毒是依靠空氣傳播的,貨櫃打開後,很快在城市裡興風作浪。和弟弟在同一個空間待過的很多人都成了潛在的感染者,他們帶著病毒,走在大街小巷上,在過紅綠燈的人流裡,在乘公交的人流裡,把病毒帶給更多毫不知情的人。而這些根本不知道自己感染了的人,沒有一個戴口罩的。
  • 看了《流感》的人驚呼:這部電影簡直是鐵口神算,口罩太重要了!
    似乎每一次病毒來襲,人類總是無能為力,醜態百出;但每一次的病毒面前,總有一些人堅定的身影,他們用他們平凡的身軀阻擋了病毒前進的腳步。有這樣一部電影,它尖銳地指出了現實中,面對病毒的恐怖和人性所散發出的善與惡的選擇。它的名字叫《流感》。
  • 林子祥夫妻與家人慶聖誕,全家戴口罩出鏡,網友卻感覺像兩輩人
    文章中她說:「只要你允許,奇蹟總是會發生的,如果你願意,請分享你們的聖誕晚餐照片,和其他人一起享受聖誕晚餐!」看來為了這一次的佳節,葉倩文過得還挺開心的,從她放出來的合照來看,一家人呆在一起還是很有意思的。相片中,葉倩文與家人、朋友共同出鏡,看上去大家都很開心,而這也是少有的林子祥與葉倩文以及母親共同出鏡。
  • 這部7年前的韓國電影《流感》,正是此刻我們正在經歷的災難
    而這些根本不知道自己感染了的人,沒有一個戴口罩的。就這樣,每一次打噴嚏,每一次咳嗽,都讓更多的人感染。假如是你,你會不會為了保住自己唯一的女兒,而讓別人承擔被感染的風險?甚至犧牲生命?我建議大家帶著父母長輩一起看《流感》,尤其看流感的前半段,人們是如何因為沒意識、不帶口罩,而造成感染的。影像永遠比我們一遍遍的說教更直觀更有用。
  • 疫情之下,別忘了韓國電影《流感》帶給我們的啟示
    在電影《流感》中,最令人觸目驚心的鏡頭是第一個感染者,他因咳嗽去藥店買藥,短短幾分鐘內傳染了身邊的藥師、學生、孩子、母親和老人等10餘人,很快感染人數呈指數級上升,最終受累人群達到數萬人,整個盆塘地區呈現出喪屍一般的末日氣氛。這就是電影的魅力,此時一個無聲勝有聲的鏡頭,勝過了任何說教,對於公民的健康教育而言,是一堂非常生動的醫學科普課程。
  • 口罩還要戴多久?長期戴口罩的這些困擾,你有嗎?
    本期重點:佩戴口罩小技巧 閱讀時間:3分鐘 近期,全國各地都已陸續復產復工,大多數朋友都需要全天佩戴口罩工作。口罩還要戴多久?
  • 春節宅在家看什麼?這部高分劇告訴你:關鍵時刻戴口罩,能保命
    頭號電影院懂小姐(topcinema原創,嚴禁轉載)春節宅在家的日子,看什麼片和劇呢?這幾天,大家最關心的就是疫情,千萬牢記:沒事不出門,出門戴口罩。同時,再次告誡所有人:關鍵時刻,不亂跑動,戴好口罩是多麼重要!這既是愛護自己,也是對他人和整個社會負責!之前,我推薦了一部韓國電影《流感》,那是一部想像出來的病毒災難片,但對照現實頗具警醒意義。
  • 宜春人,請把摘掉的口罩重新戴上!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戴口罩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記者發現出門不戴口罩,甚至進入公共場所拒絕戴口罩的人多了起來。 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
  • 看韓國電影《流感》下的人性百態
    時隔7年,昨天又一次看了韓國電影《流感》。2020年的今天看這部電影和七年前看真的是兩種不同的感受,七年前只會覺得電影就只是電影,只是個偶發性災難故事。今天看來電影裡的故事離我們真的不遠。話不多說,我們趕快一起看看電影《流感》吧。
  • 如果你現在還沒約到流感疫苗 今年可能都約不到了!這個冬天杭州人...
    每日商報訊 「在杭州天天約流感疫苗都沒戲,結果前兩天在老家隨手搜的衛生院通知我和孩子明天去打疫苗!關鍵還是四階的!突如其來的疫苗自由讓我有點措手不及。」在朋友圈刷到這條消息時,記者還和朋友說,有那麼誇張嗎?朋友說:今年沒必要打,外面去得少,而且出門都戴口罩了。
  • 今冬,上海流感患兒明顯減少!戴口罩、勤洗手,專家還提醒了這些……
    這和大家在疫情期間養成的良好習慣有很大關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防護意識的增強也讓流感患兒大幅減少今年兒童醫院呼吸科門診就診時都自覺佩戴口罩王女士感覺今年明顯不一樣了。去年這個時候,已經進入流感就診高峰期,醫院都會排起長長的隊伍,有時候要等上四五個小時。
  • 疫情宅在家,這部韓國電影《流感》值得一看
    在影視作品中,有這樣一部電影,極其生動形象的展現了疫病災難帶給人類的創傷,那就是2013年的韓國電影《流感》。不同於好萊塢電影所宣傳的人道主義精神,《流感》則更多的藉助了好萊塢式敘述方式,融入了韓國本土故事,以底層人物為敘事線索,深挖人性,呈現出了韓國較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和都市危機,成功的從傳統災難片中脫穎而出。
  • 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口罩的區別 預防流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選什麼口罩
    春運已經拉開序幕,冬春季節常見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如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也在暗地裡蠢蠢欲動,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謹防中招,戴口罩、勤洗手、通風等都是非常有效的預防手段。  面對商店裡五花八門的口罩,廣大市民該如何選擇?戴哪種口罩防護才有效呢?湖南省疾控中心專家表示,降低呼吸道感染風險建議選擇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
  • 是口罩還是面具,為什麼日本人熱衷戴口罩?
    此後,日本又遭遇了關東大地震後的霍亂疫情,日本社會日漸意識到保持公共衛生並佩戴口罩的重要性。 在冬春流感高發季節戴口罩,不光是為了防止被人傳染,也是為了防止自己傳染人。日本人普遍有「不給別人添麻煩」的自覺,如果得了感冒還不戴口罩出門,在公眾場合打噴嚏散播飛沫,會被視為不負責任。
  • 《流感》:疫情之下,這部韓國電影帶給我們的3點思考
    初看《流感》,我認為它是爛片一部。假大空的劇情,匪夷所思的人設,莫名其妙的結局等,都讓我覺得這簡直是韓國電影的高級自黑。直到新冠病毒敲響了2020新年的鐘聲,我再看《流感》,竟覺得感同身受起來。這部來自韓國的災難電影,值得引發我們對現實狀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