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習話】讓科技創新更好造福人類

2021-01-11 廣西新聞網

2021年01月11日 17:40 來源:央廣網 編輯:韋幸文

  習近平:在當前形勢下,各國科學家尤其需要開展新冠肺炎藥物、疫苗、檢測領域的研究合作,聚焦氣候變化、人類健康等共性問題,讓科技創新更好造福人類。

  這段話出自2020年10月30日習近平向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作的視頻致辭。

  習近平主席曾指出,「造福人類是科技創新最強大的動力。」當今世界,糧食不足、資源短缺、環境汙染、氣候異常、疾病流行、貧困等諸多全球性難題,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嚴峻挑戰。各國如何戰勝共同挑戰、創造美好未來?以科技創新推動可持續發展,是一條必由之路。

  深化國際合作是更好實現科技創新造福人類的必然選擇。科技創新不但承載著人類實現夢想、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智慧結晶,也蘊含著人類一次次面對未知和生存挑戰的膽識勇氣。人類命運休戚與共的今天,共享創新成果,成為國際社會的一致呼聲和現實選擇。各國應當堅持創新引領,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發揮各自優勢,推動包容發展,讓科技創新成果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促進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

  同時,科技創新也是一把雙刃劍,讓科技創新更好造福人類還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底線思維。在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同時,新興技術也普遍對人類社會的倫理道德及各國法律、安全和政府治理等提出了全新挑戰。此外,隨著國家間科技競爭日趨激烈,新興技術被濫用也已成為人類生存面臨的重大威脅。國際社會唯有堅持以人類共同福祉為根本,加強重大科學問題研究,加大共性科學技術破解,才能確保科技發展為人類社會進步發揮更大作用。

  (本期特約專家:肖尤丹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焦點

  • 傳奇品牌創始人吳宜衡:讓生物科技造福芸芸眾生是一件很遠大的事情
    他,2019年又認準抗衰老產業發展趨勢,毅然進入生物科技抗衰老領域,創立STAR LEGEND傳奇品牌,成立深圳市薇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傳奇薇臉精華噴霧,解決了近百萬人的就業問題,造福了近千萬人。他,就是深圳市薇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宜衡,無論是就業,還是創業,也無論是創造,還是造福,他都是遂心如意,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簡直就是一位成功企業家的傳奇典範。
  • 美吉生物亮相阿斯塔納世博會 創新科技改善人類健康
    作為基因測序行業的傑出企業代表,美吉生物應邀出席,以「創新科技」為主題,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友人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國基因科技的技術力量、矚目成就及美好願景。   美吉生物亮相阿斯塔納世博會 創新科技改善人類健康 當地時間8月21日下午1時許,世界博覽會總代表.館長聯合會舉辦的2017年阿斯塔納世博會「一帶一路
  • 【每日一習話】中華文明是偉大的文明
    一些思想、文化藝術、科技、工程建設等方面的重要成果,不僅影響了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面貌,也深刻影響了人類文明進程,成為中國和世界共有的寶貴財富。  文明只有奼紫嫣紅之別,絕無高低優劣之分。不同文明間對話,要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既不能傲慢地認為自己的文明高人一等,執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也不能妄自菲薄地認為自己的文明低人一頭,失去了文明自信。
  • 科技創新的內核是什麼?
    「科技創新的內核是價值」。這個「價值」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去解決人類社會生存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面是去探知人類的未知世界,為人類尋找更好的發展路徑。先說說生存問題,科技創新一定要能解決人們生存中的問題,這樣的創新才有價值!
  • 臺媒:科技創新引發「人役於物」的風險
    臺灣《工商時報》22日社論說:新年伊始,幾乎所有科技趨勢分析都預言,今年將是穿戴式裝置百花齊放、物聯網蓬勃發展的一年,當萬事萬物緊密相連、智慧運算無所不在,它對個人、組織與企業運作,都將帶來創造性破壞。換言之,人類社會為了迎頭趕上自己的創新,必須破壞既有運作模式;對於技術驅動端而言,這意味著龐大的新商機,對於消費端而言,這似乎又是項「跟不上時代就落伍」的單向選擇。
  • 智齒科技登榜「2020全球「人工智慧」及「企業服務」科技創新...
    12月9日至12日,億歐EqualOcean主辦的World Innovators Meet(WIM)2020世界創新者年會(以下簡稱WIM2020)在北京舉行,會議以「科創連動世界」為主題,邀請了來自亞洲、歐洲、美洲等地的百餘位全球創新者分享科技創新成果。
  • 魚躍醫療以科技武裝自己,助推健康中國戰略發展
    於一個企業最重要而言,是看它能否堅持創新之際,依舊造福人類。魚躍醫療作為國內知名的醫療器械生產商,生產著諸多的健康類產品,如血糖儀、霧化器等家用醫療器材,用不斷迭代的產品更好地造福大家。魚躍醫療——以創新為目標,以科技助企業騰飛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名單中,魚躍醫療是唯一一家與華為、美的等知名品牌一同獲評入選的醫療器械企業。這是魚躍醫療繼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後的又一重量級榮譽。
  • 世衛駐華代表:健康科技創新給人類帶來新希望
    中新社深圳11月27日電 (鄭小紅 朱族英)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高力(Gauden Galea)向27日在深圳開幕的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發來視頻致辭稱,中國的創新型解決方案取得了包括人口篩查、監測資源的分配及使用等方面的成功,這些數位技術的創新和科技發展為新冠病毒疫苗、診斷技術及治療方法方面的研髮帶來新進展,健康科技創新給人類帶來新希望
  • 讓科技創新成為破解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金鑰匙」——第二屆世界...
    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題:讓科技創新成為破解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金鑰匙」——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看點透視新華社記者陳芳、彭韻佳、沐鐵城生物醫藥、人工智慧、量子科學……科技創新從未像當前一樣深刻影響著人類生活與生產活動。
  • 孫文全:用再生醫學造福同胞
    原標題:孫文全:用再生醫學造福同胞 不要詫異於此再生性材料的來源,「實際上豬的生物系統與人類非常接近,與人類具有相當高的生理學共性。目前,豬被醫學界看成是潛在的人類組織器官捐獻體。豬容易飼養,數量多,成本低。」孫文全說。每一塊再生性皮膚材料,都可以追溯其個體豬的來源,生長健康記錄,保證安全性。
  • 鍾南山:讓檢測領域有更長足發展 更好造福於百姓健康
    12月19日,以「科技助力新冠防控 數據驅動醫學發展」為主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召開。「更好地造福於老百姓的健康」鍾南山說,這麼多的院士、這麼多的專家參加研討會,初衷就是要把這個領域做得更好,這樣才能起到更好的服務作用。遺傳病、少見病、罕見病,在中國加起來的數字就不少見、不罕見了。鍾南山希望,通過學術交流建立更多的聯繫,同時建立一些實質性的合作。
  • 人類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三大發明,本該造福人類,無意種下了惡果!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人們對自然界的認知範圍也進一步擴大,利用世界上存在的一切資源創造出對人類有益的東西。不過科學技術的產物也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得當會造福人類,若是有人包藏禍心,自然會用它來做危害社會的事情。而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三大發明就是如此,本該造福人類,無意種下了惡果!
  • WIM大會現場 | 直擊世界科技創新領袖,請回答2020
    「不可否認的是,創新者要想突破巨頭的重圍,變得越來越難。一些科技網際網路巨頭不僅打壓創業創新公司,也威脅到了更廣泛的公眾利益。」黃淵普直言。為釋放中小企業創新活力,風格迥異的中美兩國政府,也開始在治理科技網際網路壟斷上有一些共識。
  • 和治友德董事長韓金明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創新先鋒論壇
    2020-11-18 14:49:16 來源: 每日快評 舉報
  • 青春方案新品全球 上海發布會暨人類健康與生命科技論壇
    11月3日,由恩宇投資有限公司青春方案光子凝膠品牌方聯合東協國際公共關係協會共同主辦,由亞歐非貿易投資聯合促進會作為指導單位的《青春方案新品全球丨上海發布會》暨人類健康與生命科技論壇,在上海東方易雲健康產業總部隆重舉辦。
  • 勇闖科技創新「無人區」(創新談)
    我們必須走出適合國情的創新路子,特別是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最近一段時間,我國科技創新捷報頻傳。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以嚴謹科學的態度和自立自強的勇氣,勇攀科技高峰,勇闖創新「無人區」。「奮鬥者」號完成裡程碑式的海試任務的背後,是研製團隊踐行「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拼搏奉獻、勇攀高峰」的中國載人深潛精神,多年持續攻關,攻克了控制、浮力材料、水聲通信等一系列世界性難題。
  • 右腦之父李浩然——科技創新與文化自信頭腦風暴
    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形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 今天,我們提倡追求的創新,絕對不再是以一種概念性的意識來呈現,而是我們自身必須要具備的基本功能,那就是我們的大腦!
  • 「每日瑜伽」榮獲華為HMS全球應用創新大賽「最佳應用獎」
    (原標題:「每日瑜伽」榮獲華為HMS全球應用創新大賽「最佳應用獎」)
  • ...160;-科技創新-每日科技網-多維度報導科技公司的新科技創新資訊!
    【每日科技網】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9月25日,鄭州市工商局官網發布2018年第二季度小家電抽查檢驗情況。2018年第二季度,鄭州市工商局委託重慶仕益產品質量檢測有限責任公司對流通領域銷售的小家電進行了抽查檢驗。
  • 醫療創新主題系列人文公益紀錄片在滬舉行開機儀式
    日前, 強生醫療攜手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會、上海廣播電視臺(SMG)紀錄片中心《人間世》欄目組共同合作的醫療創新主題系列人文公益紀錄片在滬舉行開機儀式。各方攜手將圍繞中國腔鏡微創手術技術發展30周年,以電視紀錄片的形式讓外科領域的醫療創新故事走入更多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