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說到和尚、尼姑,大家會想到什麼?一心只會念經祈福、禁慾食素。唐代的百行簡曾這樣描述「白頭居士對禪師,正是楞嚴三昧時」。如果你只會想到這些,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國家是這樣的,在日本,僧侶是個非常受人尊重的職業。在日本僧侶中,有這樣一句話:兩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日本的僧侶不僅可以吃肉喝酒,還可以娶妻生子。日本僧侶收入可觀,還可以做各種副業,人們並不會對此感到詫異、不理解。所以說,在日本做僧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非常的搶手。
日本98歲尼姑喝酒吃肉,沉迷「男色」,她的人生到底有多麼彪悍?這位尼姑身上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為何人們對她如此喜愛?
一、她的前半生
1922年,瀨戶內晴美在日本德島縣德島市經營佛壇店出生。在晴美讀大學的時候,被父母許配給一名學者。兩人結婚之後,晴美跟隨丈夫佐野淳到中國教書。丈夫在北京大學和現在的北京師範大學任教,並在北平生下了一名女兒。
二戰結束以後,日本人全部返還。佐野淳卻因為喜愛中國音樂,想要偷偷留下來繼續研究,卻被發現身份,送回日本。佐野淳在日本東京找了一份工作,而在這時,晴美卻愛上了丈夫的學生木下音彥。兩人一起私奔,逃到京都。
不料木下音彥拋棄晴美,和其他女人糾纏不休。瀨戶內晴美就這樣結束了和木下音彥的婚外情。她開始了自己的寫作,在寫作的過程中認識了許多朋友,其中有一名叫小杉仁二郎的作家。小杉仁二郎幫助晴美怎樣寫作,兩人並產生了情愫。小杉仁二郎已經成為了別人的丈夫,但兩個仍然選擇在一起,並開始了8年的婚外戀。在這期間晴美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說《痛靴》,後來接連發表作品,獲得了新潮同人雜誌獎。但她的很多作品描述露骨、性元素過多,被日本文壇封殺。後來憑藉《夏日終焉》重返文壇,獲得女流文學獎。
這時木下音彥再次出現在瀨戶內晴美的生活裡,兩人又重新走到一起。不料音彥並不是真心愛著晴美,只是想用她的稿費來維持自己的事業發展,晴美傷心欲絕,備受打擊,決定出家。1973年瀨戶內晴美在同行東光和尚的推薦下,稱為天台寺的一名尼姑,法號寂聽。自此,寂聽過完了她的前半生,看似情路坎坷,卻沒想到她的後半生,令人驚訝萬分!
二、重生
在她的後半生,晴美專注於寫作,小說風格多變、隨心所欲,情節明了,主題深刻。她的小說多以女性為主,批判她們的落後墮落,又同情她們的不幸。她的作品,多次獲獎。《問花》獲得谷崎潤一郎獎,並且日本大臣親自為她頒獎,獎勵她對文壇作出的貢獻,寂聽在文壇的地位越來越高。
寂聽並不是「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她關心國家的政事,曾參與斷食抗議反對恐怖事件的報復攻擊。經常對於一些時事政治發表自己的看法,抨擊國家的腐敗人員,觀點犀利。
寂聽雖然已經90多歲,但仍然緊跟時代潮流。跟著自己的秘書學習護膚、敷面膜。她參加綜藝節目,將自己的事情拍成電視劇,大方分享自己的感情史,在校友面前坦誠自己和多名男性發生過關係,接受人們的議論。不過在出家之後,已經斷掉聯繫,一心寫作,堅守信仰。
三、看淡人生、直面生活
瀨戶內寂聽一生,出現無數個男性。有些是寂聽負了他,有些是他負了寂聽。其中對寂聽造成極大傷害的木下音彥,在1991年因為生意失敗,選擇自殺。1997年,小杉仁二郎因為患癌晚期去世。而寂聽仍然活著,依舊活躍在電視機前,笑起來依舊燦爛。
結語
人的一生活成怎樣,決定權在自己的手中。不要糾結於過去,要活在當前。「人生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不要因為生命中的一次打擊,就跌倒在地不起。人生不可能總會如意,有些困難是逃不掉的。一定要學會直面慘澹,勇敢的走下去。當活到老,積累了一生的經驗,也遇到了一生中重要的幾個人,就會慢慢的選擇放下。瀨戶內寂聽一生的每一個決定既任性又真實,她沒有拘束於任何人、任何事,選擇聽從自己的內心,活出了精彩一生。
參考文獻
《見杭州烏窠和尚後作》
《夢遊天姥吟留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