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8日是農曆小年,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秦樓街道信訪辦卻被來自秦家樓村的70餘名上訪村民圍了個水洩不通。就在當天,東港區紀委監委也收到了反映秦泗剛相關問題的舉報信。此時距秦泗剛換屆連任僅過去4天。東港區紀委監委立即成立調查組進駐該村展開調查,隨後,秦泗剛任性用權的違紀違法事實漸漸浮出水面。2018年6月22日,秦泗剛被開除黨籍,同年8月13日,秦泗剛因受賄罪被依法判刑。(3月28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本來是一起普通同時也是典型的村官腐敗案件,卻因為村民集體上訪引出了另外一個腐敗村官——原村官潘兆峰賄選、煽動上訪、貪汙村民捐款和集體資金利息等腐敗行為,而潘兆峰還是村內有名的「老好人」。當地紀檢監察部門官員指出,該案暴露出了秦家樓村黨組織渙散無力的弊端,必須強化基層政治建設,重塑堅強戰鬥堡壘。
黨組織渙散無力當然是無可爭辯的事實,但這種黨組織渙散無力的情形是怎樣形成的?秦泗剛擔任村支書達八年之久,「獨斷專行、作風跋扈」,村民積怨極深,換屆選舉的時候又有潘兆峰通過賄選來阻止其連任,秦泗剛為何還能成功連任?潘兆峰煽動村民集體上訪固然別有用心,但如果不是村民上訪,秦泗剛會不會繼續腐敗下去?
基層黨組織建設薄弱,固然有村支書任性用權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上級黨組織對村官腐敗尤其是村支書腐敗有嚴重的失察之責,甚至有放任、縱容之嫌。就拿秦泗剛來說吧,秦泗剛所在的秦家樓村屬於秦樓街道辦駐地,而「秦家樓村長期存在以魏州、魏朋為首的涉黑涉惡犯罪團夥,他們經常糾集社會閒散人員霸佔工地、毆打村民、勒索錢財,民怨極深」。 「秦泗剛作為村黨支部書記,不但不制止不反映,反而多次收受魏州所送現金共計5萬餘元,為其謀取土石方工程提供便利和保護。村民對此深惡痛絕,卻敢怒不敢言」。這就讓人頗為不解了:上述情形由來已久且民怨沸騰,秦樓街道辦為何會一無所知?為何秦泗剛能把持基層黨組織達八年之久?
基層黨組織渙散無力,若隱若現地暴露出了農村家族政治、熟人政治的影子。毋庸諱言,在許多地方,村書記儘管臭名昭著,但卻一直能夠成功連任下去,箇中隱情,上級部門往往心知肚明,之所以聽之任之,上級相關部門懶政固然是一方面,也與相關官員對基層政治生態建設的漠然乃至認同有關。譬如,有些官員對於農村治理仍然存在著「能人治村」觀念,有的甚至對村官的明顯腐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一旦村官腐敗引發村民上訪,則又如臨大敵。這種鄉村治理的觀念和理念,才是造成基層黨組織渙散無力的根源。
上級部門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中不但不能缺位,反而應該積極介入進來才是。否則,依靠腐敗的村支書進行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渙散才怪呢?
文/李先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