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旅融合正當時

2020-12-23 騰訊網

2020年,山西瞄定「建設文化旅遊強省」目標,堅持「四為四高兩同步」,實施品牌戰略,做優文旅產業,發揮「黃河、長城、太行」三大品牌優勢,加速推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

復工復產,文旅市場滿血復活

突如其來的疫情阻擋了人們新春出遊的腳步。1月25日,山西全省216家A級景區關閉。3月25日,平遙古城、五臺山景區恢復開放。冬去春來,文旅復甦。為激活省內旅遊市場,釋放消費潛力,3月25日,山西省文旅廳宣布在全省範圍內正式啟動為期3個月的「山西人遊山西」活動。系列舉措吹響山西文旅業復甦的號角:山西遊客頭道門票免票或優惠、發放文旅消費券、加大對旅行社獎勵力度、舉辦「星光大道愛心行動音遊山西」、規劃設計11條美麗鄉村旅遊精品自駕線路。

7月17日,政策「紅包」迎來下半場,全省126家A級以上旅遊景區今年下半年工作日期間,向全國遊客免首道門票。

國慶期間山西共接待國內遊客5246.89萬人次,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16.38億元。

3月24日,山西博物院恢復開放第一天,遊客參觀需提前預約。

3月27日,大同古都燈會重新點亮夜空。遊客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下遊玩,全國醫務工作者憑相關證件可免費觀燈。攝影/穆帥

硬體升級,推動產業轉型發展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發展旅遊業的前提。到2022年底,山西將打通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旅遊大通道,包含3條旅遊公路主線、203條旅遊公路支線、699條旅遊公路連接線,共計約13060公裡。總體形成「一核一環七射」內聯外環的總體路網結構。

9月23日,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遊公路「0km」標誌文化驛站正式啟用。截至今年9月,三個一號旅遊公路已累計開工4250公裡,建成2883公裡,「旅遊+交通」將66個A級以上景區、130處非A級旅遊資源串成「線」、連成「片」,基礎設施的完善推動全省大文旅產業格局初步形成。圖為呂梁市離石區首條彩色旅遊公路。

金秋十月,2020第二屆環太原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開賽。比賽以「騎遊山西、暢讀歷史」為主題,120名選手穿梭於太原東山、呂梁黃河、朔州右玉、大同長城、陽泉太行山、太原西山六大賽段,領略三晉風光,傾聽歷史留聲。圖為選手途經九曲黃河第一鎮磧口。

12月喜訊頻傳,鄭太高鐵開通,太原地鐵2號線(一期)即將運營,遊山西,說走就走!圖為即將營業的地鐵2號線。攝影/錢龍

創新賦能,線上線下共賞美景

山西文旅借力網際網路不斷升級,線上線下齊頭並進,充分利用數據平臺發揮後發優勢。

山西省文旅集團傾力打造智慧旅遊雲平臺,「遊山西」APP上線,實現政府一張網管全省,企業一個平臺搞運營,遊客一部手機遊山西。

5月1日,太原晉祠景區的「5G+VR」主播、導遊團隊直播活動,網頁瀏覽量達6萬多次。

7月2日,省文旅廳、山西晚報社聯合推出主題宣傳活動:「誰不說俺山西美 金牌導遊帶您遊」。百名金牌導遊在線講解,行走黃河邊、拾趣長城上、穿梭太行山水間,探訪三大板塊60餘景區,平均每場直播120分鐘,累計15場直播讓兩千萬網友大飽眼福。

8月15日,「晉門迎客·山西遊禮」2020年山西文化旅遊雲推介活動圓滿舉辦,4地連線互動、實景實地推介,直播期間,近200萬網友一起在手機端「雲」遊山西好風光。圖為臨汾壺口瀑布。

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雲上文博會)11月16日正式開幕。圖為山西展區線上VR展館。

文旅融合,講好山西文化故事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2020年,全省文旅融合按下「快進鍵」。紅色旅遊、鄉村旅遊蓬勃發展,根祖遊、研學遊、航空遊各具特色。遊客在山西看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愁。

8月11日上午,「遊山西·讀歷史」活動啟動,發布103條精品旅遊線路,努力將「遊山西就是讀歷史」打造成全國知名旅遊品牌。圖為省委書記樓陽生講話並宣布活動啟動。

分步實施「一景一劇」全覆蓋,在99個4A級以上景區先行先試,創排中小型、特色化、定製類旅遊演藝項目,打造一批具有濃鬱「晉情晉味」的旅遊演藝精品。圖為大型水上實景演藝《如夢晉陽》。攝影/侯津剛

8月24日晚,2020年左權民歌匯盛裝開幕。本次左權民歌匯搭載了5G技術,開幕式通過人民網、央視頻等平臺全程直播,為山西民歌文化走向世界插上翅膀。攝影/李宏

9月21日,「尋根堯祖·圓夢中華」第三屆堯都文化旅遊節開幕。活動為期7天,採取「線下+線上」「現場+直播」等形式精彩呈現。

9月22日晚,山西運城第31屆關公文化旅遊節正式開幕。深入挖掘關公文化的民族價值、道德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國際價值,激發全省上下率先蹚出轉型發展新路的昂揚鬥志。

建設「國家通用航空業發展示範省」是山西轉型發展戰略之一,山西通用航空業呈現「飛起來、熱起來、強起來」的良好態勢。10月1日,2020堯城(太原)國際通用航空飛行大會舉行,飛機特技表演吸引遊人駐足觀看。攝影/錢龍

康養山西,此處亦有詩與遠方

9月21日,2020中國·山西(晉城)康養產業發展大會在晉城市隆重舉行。政策扶持、市場參與、鄉村振興,積極探索康養產業與醫療、養老、文旅、體育等多業態深度融合,推動山西康養產業走上快車道。

晉城沁水杏則村大膽嘗試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徒步文旅小鎮。「入則寧靜,出則繁華」,杏則村搖身一變成為網紅打卡地。攝影/宋嶽廷

圖為沁水縣康養景區——太行洪谷國家森林公園,這裡是山西省唯一的「中華暗夜星空保護地」。聽盛夏蟲鳴,望銀河燦爛,悠閒度日,不虛此行。沁水宣傳部供圖

「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為山西文旅發展擘畫藍圖,「遊山西·讀歷史」以文化自信彰顯山西獨特魅力。人說山西好風光,百聞不如一見。2021,山西歡迎您!

策劃:黃河新聞網編輯部

文案:胡耀宇

相關焦點

  • 2020,山西文旅融合正當時 中國紡織大會在並召開
    2020年,山西瞄定「建設文化旅遊強省」目標,堅持「四為四高兩同步」,實施品牌戰略,做優文旅產業,發揮「黃河、長城、太行」三大品牌優勢,加速推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
  • 文旅融合釋放山西轉型發展新動能
    山西日報記者李兆民攝山西日報記者王少斐報導:「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2019年國慶假日,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悠揚歌聲飄蕩在三晉大地的每一個角落,以「國慶」為主題的慶典活動遍布全省各地,民眾旅遊需求集中釋放,接待人數和旅遊收入再創新高,實現「人財」兩旺。
  • 一個意味深長的文旅融合縮影
    當前,在文旅融合深入推進的歷史契機下,全國不少圖書館都在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的可能性及可行性路徑,但基本都還處於起步階段。作為中國圖書館界的執牛耳者,中國國家圖書館(以下簡稱「國圖」)剛剛過完自己的111歲生日。
  • 晉城市:推出10條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精品線路,誠邀全國遊客前...
    如畫沁水湘峪古堡9月20日,晉城市農業農村局舉行晉城市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區域推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10條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精品線路,誠邀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領略晉城市的康養魅力。晉城市,作為山西省唯一的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整市推進試點,2018年以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先行先試、聚力機制創新,突出「四塊地」改革驅動、強化差別化項目支撐,出臺推進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試點支持政策27條,累計實施了綜合改革試點12個,產業融合發展試點168個,產業發展試點256個,並按照「串點成線、一縣一線」的工作思路,形成了10條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精品線路
  • 縣域文旅融合發展的創新樣本 從挖煤煉鐵到弘文興旅的澤州模式
    規劃在珏山景區設置仙意珏山月光影秀演藝區,以豐富的水秀、光影秀、夜演等項目,豐富全月光產品,點亮珏山的山水;規劃將司徒小鎮景區以「老山西民俗+鄉村旅遊」為特色,打造老山西文化印象基地和晉城美食旅遊地標,進一步豐富創新《千年鐵魂》、《又見老山西》《晉商家風》等鄉村文旅演藝,導入非遺文創等旅遊業態,打造觸摸山西五千年文化脈搏;規劃將大陽古鎮景區打造全享式明清古鎮文化生活體驗基地,推出《飛燕省親》情景劇,
  • 一個意味深長的縮影:國家圖書館文旅融合的探索
    ,全國不少圖書館都在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的可能性及可行性路徑,但基本都還處於起步階段。這個百年文化老店在新時代傳承著並困惑著,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創新服務方式之間,試圖加大對文旅融合的探索力度,也在試圖打磨自己的文旅模式,特別是近期明顯加快了探索步伐。  國圖文旅融合的「陽謀」: 深挖「內部動能」,打開「外部空間」  國圖試圖發力文旅融合、做旅遊文章,其實早有鋪墊。
  • 「灣區對話——國際文旅融合創新研討會」順利舉行
    灣區對話——國際文旅融合創新研討會會議現場「灣區對話——國際文旅融合創新研討會」由人民日報社旗下唯一專注於文史領域的《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社擔任指導單位,人民日報社響應中央融媒體創新而成立的新型高端智庫人民文旅智庫與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
  • 大明宮文旅融合show出新花young
    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加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今年以來,我市積極打造「傳統文化+旅遊+網際網路」文旅融合新業態,將推動文化旅遊產業快速發展作為破冰之舉,把疫情的「冰凍期」轉化為發展的「機遇期」。
  • 2020峰火文創大會:文旅跨界融合
    他從智能化發展階段、智能化促進文旅融合的角度分析了智能化賦能文旅產業的案例與成果。   何文義:體育與文旅融合發展的創新模式   何文義以體育促進文旅再發展為主線展開演講,案例詳盡豐富,看點頗多。他認為文化和體育融合後並非文化產業,也不是體育產業、旅遊產業,而是文旅融合的產業,我們要新方式、新思維進行定義。分別從文化(體育)形式發展規律、體育功能與產業融合規律、體育教育培訓產業與文旅三個方面闡述了我國體育與文旅融合發展的現狀與模式。
  • 山西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徵集上千件作品 為文旅發展注入「創意元素」
    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王愛琴表示,創意設計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動力,更是深化文化旅遊融合的絕佳粘合劑。第二屆山西省文化創意設計大賽頒獎活動13日在山西省圖書館舉行。 王文華 攝活動當天,山西省文旅廳、山西省文化和旅遊發展中心、山西文旅雲遊集團、山西省圖書館、故宮文創研發交流中心、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山西省產權交易中心、山西工美集團、山西文博集團、太原美術館、山西大學美術學院、太原師範學院、山西傳媒學院、山西藝術職業學院等單位負責人以及獲獎代表等150餘人參加。
  • 綜藝「破局」文旅融合發展,浙江衛視首創文旅實踐節目《還有詩和...
    用綜藝節目破題文旅融合,以文化沉浸式旅行整合文旅資源,是浙江助力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大創新舉措。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浙江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決扛起建設「重要窗口」的重要政治責任,在浙江省委宣傳部的指導下,浙江衛視首創治癒系文旅實踐節目《還有詩和遠方·詩畫浙江篇》。節目將由數位藝人及文化名人一起,共同奔赴「浙江省黃金詩路帶」上的地區,開啟一段段場妙趣橫生的文化探尋之旅。
  • 文旅融合 點石生金
    北京扶貧幹部為當雄精心打造的文旅融合發展之路,不僅讓越來越多的遊客「走進去」「留下來」,還把特色文化產品「帶出來」「捧起來」。點石生金,北京依託當地的生態、文化資源,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幫受援地開闢可持續生態發展之路。
  • 重慶收到文旅融合發展「金點子」500個
    打造水軌聯運旅遊線、創作旅遊主題歌……  重慶收到文旅融合發展「金點子」500個  本報訊 (記者 韓毅)「打造水、軌聯運旅遊線」「重點景區非遺展演常態化」「創一首自己的旅遊主題歌」……3月11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文化旅遊委獲悉,自1月16日我市啟動全球徵集文旅融合發展「金點子」以來,活動組委會收到各類策劃和建議近
  • 文旅專家齊聚山西,打造「遊山西·讀歷史」線路產品
    黃河在山西境內奔騰965公裡,孕育了最具民族魂魄的黃河人文精神;長城在山西境內綿延3500公裡,歷代長城在三晉大地均有存留,被稱為長城博物館;太行山脈在山西綿延800公裡,造就了雄奇俊秀的絕頂風光。 遊山西就是讀歷史。
  • 南湖新區:聚焦文旅融合 推進旅遊強區
    任 俊 攝 嶽陽日報訊(張冰明)近年來,南湖新區牢牢把握文旅融合發展機遇,以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為工作目標,狠抓重點文旅項目建設,不斷完善旅遊產業基礎配套,強勢推進旅遊強區,加快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抓規劃編制,建設一批文旅景點。
  • 動漫IP如何促進文旅融合
    動漫IP探索文旅融合表達新方式動漫IP賦能文旅分為以下方式:1.將文化與旅遊業結合在一起的「聖地巡禮」對於動漫粉絲而言,通過旅遊的形式前往故事發生的真實所在地打卡是件充滿儀式感的事情,據此還產生了一個專有名詞
  • 文旅融合發展,鼎龍·十裡桃江打造鄉村振興新高地
    2019年,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提出,鼓勵各地探索針對鄉村產業的省市縣聯動「點供」用地,支持鄉村休閒旅遊和產業融合發展。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興的鄉村遊和休閒遊不僅要有優美宜居的生態環境,也需要藉助重點文旅項目帶動鄉村振興發展。
  • 原標題:奏響文旅融合發展新樂章
    原標題:奏響文旅融合發展新樂章  開幕式上,舉行了《明月山綠色發展示範帶文化旅遊聯盟合作協議》《企業家共建明月山綠色發展示範帶商務聯盟合作(框架)協議》籤字儀式;  訂貨會上,2.1萬噸鄰水臍橙銷售一空,金額達1.764億元;  首屆明月山臻品博覽會吸引了近6萬名遊客「逛、吃、買」,線上線下累計銷售
  • 長安圖書館成國家級文旅融合試點單位
    日前,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發布《關於開展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機構功能融合試點工作的補充通知》,確定了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機構功能融合試點單位名單,其中,長安鎮圖書館被列為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機構功能融合試點單位,是廣東省唯一入選公共圖書館類的單位。
  • 海峽文博會啟幕 數字創新促兩岸文旅融合發展
    原標題:海峽文博會啟幕 數字創新促兩岸文旅融合發展   新華社廈門12月4日電(記者褚萌萌、付敏)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文博會)4日在廈門開幕。共計6.8萬平方米的3200餘個線下展位中,有臺灣展位236個,另有300餘家臺企線上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