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發展,鼎龍·十裡桃江打造鄉村振興新高地

2020-12-27 騰訊網

2019年,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提出,鼓勵各地探索針對鄉村產業的省市縣聯動「點供」用地,支持鄉村休閒旅遊和產業融合發展。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興的鄉村遊和休閒遊不僅要有優美宜居的生態環境,也需要藉助重點文旅項目帶動鄉村振興發展。由2020蟬聯中國文旅10強鼎龍集團打造的鼎龍·十裡桃江國際芳香森林度假區(以下簡稱「鼎龍·十裡桃江」),是2020年江西省重點建設項目,將厚植鄉村振興的發展優勢,助力江西贛州全南縣旅遊跑出「加速度」。

人文鑄旅,詮釋文旅新創想

鼎龍·十裡桃江位於江西贛州以南的全南縣,項目佔地約36000畝,投資約百億,特邀英國最大的工程顧問公司——阿特金斯主筆項目整體規劃,創建都市之外、山林之間的獨特精神符號,踐行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極致生活理想。

(鼎龍·十裡桃江項目實拍圖)

基於全南溫泉、山脈、桃江、森林等諸多生態資源,鼎龍·十裡桃江勾勒一帶三區。一帶,是沿桃江循溪而上的濱江山水休閒帶。三區,分別是以溫泉、人文、藝術的融合打造的藝術溫泉區;以自然、動物、奢侈的野奢度假模式,打造的野奢度假區;基於本土芳香資源,以繽紛浪漫為基調打造的芳香浸享區。這三種前所未有的度假體驗,將帶來藝術、野奢、芳香三大維度的精神人文享受,重新定義度假旅居模式,讓人仿佛遊走日式溫泉小鎮之中,穿越在野性的非洲大陸,置身於普羅旺斯的花海。

江西南大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心靈桃源

鼎龍·十裡桃江位於江西贛州以南的全南縣,它是江西省乃至中部地區離廣州最近的城市,約有60%的邊界與廣東接壤,深嵌廣東粵北腹地,處於粵港澳大灣區300km輻射圈內。鼎龍·十裡桃江周邊交通便捷,經大廣高速約2小時可達廣州,武深高速3小時可達深圳,三南快線約30分鐘便捷接駁贛深高鐵龍南站。

(鼎龍·十裡桃江項目實拍圖)

12月6日,贛深高鐵關西隧道順利貫通,標誌著贛深高鐵江西段隧道全部貫通,為後續無砟軌道鋪設等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贛深高鐵建成後,贛州至深圳列車運行時間僅需2小時,將加速江西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推動贛粵地區協調發展、促進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經濟振興。未來鼎龍·十裡桃江也將隨著高鐵的開通增值溢價。

文旅融合,推動全南全域發展

近年來,全南不斷發力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把旅遊業作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首位產業,大力實施全域旅遊「珍珠鏈」戰略,打造建設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康養文旅勝地,走出一條以現代旅遊為首位產業、不斷衍生新業態拓展新空間的旅遊發展新路。

(鼎龍·十裡桃江項目實拍圖)

鼎龍·十裡桃江是全南歷年來引進投資體量最大的項目,是全南落實市委、市政府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決策部署。鼎龍·十裡桃江秉承「文化傳承、生態環保、鄉村振興」三重價值體系,以「文旅+多業態」模式促進產業融合、升級,建成後預計年接待遊客約300萬人,間接拉動就業約2萬人,年旅遊總收入約30億元。

「絕美全南更勝畫」,這句全南旅遊宣傳語正逐漸走進全國遊客的心中。全南從地域區位、發展大勢、生態資源、山水風光、產業基礎、潛力前景看,在文旅康養上都有著絕佳的優勢和良好條件。鼎龍·十裡桃江目前在加快建設景區配套,AC萬豪酒店、配套酒店式公寓已初見雛形,並引入了凱悅酒店集團旗下兩大網紅酒店凱悅酒店及阿麗拉酒店。鼎龍·十裡桃江以「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為目標而打造,將為推動全南文旅康養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活力。

相關焦點

  • 首屆中國鄉村振興高峰論壇:以產業振興為支點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8月18日,由中國城鄉融合發展聯盟會同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中國人力資源協會等單位舉辦的「首屆中國鄉村振興高峰論壇暨鄉村振興塔元莊同福模式研討會」在河北正定舉行,活動主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 讓鄉村重新閃光——從新橋村文旅發展看如何破解鄉村振興四個難題
    航拍古堰三月的陽光灑在通濟堰碧綠的流水上,岸邊花草蔥蘢,鄰水而建的山體遊步道蜿蜒伸向遠方……千年古堰完美「入畫」彭山區公義鎮新橋村的文旅發展項目——「古堰新橋田園綜合體」,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重頭戲。借發展鄉村文旅實現鄉村振興,是市級貧困村新橋村在「摘帽」過程中選擇的發展路徑。
  • 浙江縉雲三溪村:實現「紅綠融合」鄉村文旅發展之路
    10月25日,第六屆河陽論壇在浙江縉雲縣舉辦,此次論壇以「『紅綠』融合的全面小康樣本:歷史、理論與實踐」為題,來自全國各地和縉雲本地的學者、研究生、領導幹部、企業和社會人士齊聚一堂,聽取一線鄉村振興實踐經驗,圍繞媒介傳播和文化建設的話題,討論鄉村振興國家戰略下的鄉村建設問題。
  • 開封市鼓樓區推動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日前,為推動鼓樓區非遺產業快速穩健發展,讓非遺項目在傳承中煥發活力,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注入動力,開封市鼓樓區文旅局在餘店民俗文化村舉行了以「推動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促進非遺保護傳承,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攜手美麗非遺 助力鄉村振興」
  • 專家觀點|鄭敏慶:鄉村振興的跨界融合與跨世代營銷
    12月3日,由中旅聯盟主辦的第六屆文旅資源交易大會·海南站圓滿舉行,文旅專家大咖齊聚一堂,開展了一場知識分享的盛宴,各位嘉賓凝練多年文旅行業經驗,從宏觀以及微觀環境的改變,為大家分享了文旅產業的挑戰、發展趨勢等內容。
  • 文旅融合助發展 夜遊燈會促增收
    原標題:文旅融合助發展 夜遊燈會促增收   中秋國慶月圓夜,西浦燈市亮如晝。
  • 常州市鐘樓區打造融合發展新高地
    、管理西進答好「一號命題」,奮力打造「經濟發展的主力軍、產城融合的新樣板、爭先創優的排頭兵」。目前,形成了「1+3」融合規劃,「1」是指鐘樓區西進融合發展規劃,「3」包括安港片區融合發展先導示範區、高新片區產城融合實驗區、殷杏泰片區產教融合試驗區規劃。  打造交通基礎,實現互聯互通  一橋架東西,天塹變通途。過去,從鐘樓區政府到安基美麗鄉村,需經平陵大橋繞行,道路交通擁堵,耗時30分鐘以上。而新建成的星港大橋橫跨京杭大運河,打破了天塹阻礙。
  • 長安唐村:以鄉村振興的西安樣板,打造「中國鄉愁」新IP
    踐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布局美麗鄉村,打開城鄉文旅新機遇。長安唐村是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指引下,由農業農村部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長安區委、區政府和天朗控股集團聯手打造的鄉村連片區綜合治理與產業發展區,是西北首家中國農業公園共建單位、陝西省農村改革試驗區和西安首批田園綜合體之一,也是長安區重點發展的三大板塊之一。
  • 即墨蓮花山牽手華僑城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12月28日,「未來鄉村創想家」華僑城青島即墨蓮花山戰略發布會舉行,項目將對蓮花山片區的鄉村資源進行深度整合開發,構築青島即墨蓮花山鄉村振興示範區,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全新模式。據了解,即墨蓮花山鄉村振興示範區項目將賡續創新思維,發揮基層黨組織優勢,整合本地集體經濟組織,圍繞華僑城全價值鏈鄉村振興新模式,以「城鎮化+農業產業+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思路,打造農、旅、文、養、創多元產業發展平臺。
  • ...系列報導⑧全面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謝瑋 濟南報導  今天上午,濟南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會上審查、批准《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根據《綱要》,濟南將深入開展國家、省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協調推進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努力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
  • 兩岸共商鄉建鄉創融合發展 助推鄉村振興
    中新社廈門12月8日電 (記者 楊喆)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8日在廈門舉行。多位臺灣建築師、文化創意團隊代表,以及福建省相關部門和部分村莊代表等共商鄉村振興帶來的機遇,解讀政策,分享經驗。12月8日,福建廈門,臺灣鄉建鄉創專家秦嘉遠作主旨演講。
  • 龍口:區域融合一體發展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煙臺時刻10月10日訊(融媒體記者 王晶 李程)總投資4.2億元的格潤富德田園綜合體項目,以合作社形式統一流轉了周邊四個村的土地資源,建設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高端養殖項目和育種產業化種牛站,奶製品加工廠等延伸配套項目,讓這裡原本貧瘠的土地變成鄉村產業振興的基地
  • 首屆「中國'鄉村振興'高峰論壇暨鄉村振興塔元莊同福模式研討會...
    8月18日,由中國城鄉融合發展聯盟會同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中國人力資源協會等單位舉辦的「首屆中國『鄉村振興』高峰論壇暨鄉村振興塔元莊同福模式研討會」在河北正定舉行,活動主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 晉城市:推出10條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精品線路,誠邀全國遊客前...
    晉城市,作為山西省唯一的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整市推進試點,2018年以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先行先試、聚力機制創新,突出「四塊地」改革驅動、強化差別化項目支撐,出臺推進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試點支持政策27條,累計實施了綜合改革試點12個,產業融合發展試點168個,產業發展試點256個,並按照「串點成線、一縣一線」的工作思路,形成了10條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精品線路
  • 橫山鎮:打造「一鎮一業」產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
    橫山鎮:打造「一鎮一業」產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 2020-12-22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首屆杜阮羊肉美食節明天開幕 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助推鄉村振興
    江門日報訊 (記者/羅霈) 為推動蓬江區文旅融合發展,助力杜阮羊肉產業,2020年首屆杜阮羊肉美食節將於明天在杜阮涼瓜小鎮田園綜合體開幕。
  • 雁蕩鎮以「月漁雁沙」鄉村振興示範帶促山海城融合發展
    「借『月漁雁沙』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之機,我們組織了兩村負責人、相關村民多次協調,講解這條道路對未來這一片區發展的重要性,最終做通了相關村民的思想工作。」雁蕩鎮鎮長連建法介紹,就在上個月,這條路終於完工並通車了。
  • 鄉村振興,念好「真」經譜新篇
    近年來,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河南疃鎮緊扣鄉村振興戰略20字總要求,始終堅持「12345」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依靠特色產業,帶動鄉村振興」的新路子,點、線、面結合一體化打造了十裡桃花—連珠村,黃桃小鎮—史莊村,櫻桃小鎮—高莊村,國家森林鄉村—張莊村等美麗鄉村。
  • 激活中原民俗文化 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對於具有特殊民俗文化資源的鄉村,在詳細了解村莊發展的歷史脈絡、人文背景和民俗風情的前提下,結合當地發展實際,根據村民個性要求,開展差異化、個性化的鄉村民俗文化建設,形成激發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大推動力。有序推進民俗文化創新性發展。民俗文化來自於人民、傳承於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