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說起這些年在中國文化底蘊較深的綜藝節目,《天天向上》當屬榜上有名。
雖然前幾年節目收視率曾經低迷過,但隨著這幾年發展,它對各種領域的文化進行深度挖掘,朝著更加開拓方向轉型,逐漸在競爭激烈的綜藝市場中佔據重要一席。
這也就不得不提《天天向上》中的主持人天天兄弟,尤其是節目中的老大哥汪涵,在主持界活躍25年口碑依舊。
就像有人說過的,見過汪涵,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會說話。而且,他的高情商、謙遜、超強控場能力更是讓無數人喜愛,此外,汪涵身上,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的標籤。
汪涵的高情商,體現在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會說話#儼然是他的極具魅力的標籤之一。
曾有一次,記者問他,「你覺得,誰才是湖南臺的一哥?」
這顯然給他挖一個坑,無論跳與不跳,都會得罪人。
畢竟,在當時湖南臺的主持界中,何炅和汪涵都是臺柱子,兩個人各有鞦韆,不分伯仲。
正當現場一片譁然的時,汪涵不慌不忙回答道,「當然是何炅是一哥,我是何炅的大哥。」
看似簡單的回答,實則十分巧妙。
一方面,既正面回答記者的問題,又不得罪何炅,
另一方面,也從側面體現自己和何炅兩個的親密關係。
就憑著兩個人的關係,根本不在乎外界這些對比。
現場的觀眾紛紛拍手叫好,提問的記者也不由地紅了耳光。
會說話的人就是這樣,總能用普通的語言,四兩撥千斤,讓人心悅誠服。
02
除此之外,汪涵身上讓人喜愛的標籤還有很多,就像是#控場能力#標籤。
就在剛剛過去的6月7日,在某臺的一檔直播帶貨節目中,一位陌生男子衝上直播臺,現場跪地向迪麗熱巴求婚。
還沒等迪麗熱巴反應過來,在一旁的汪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隻手抓緊陌生男子的手腕,以防他做出格之事,另一隻手拿起話筒穩控大局:
「哦,是嗎?喜歡當然可以,您可以直接下單,來,我們現場工作人員麻煩把這位朋友請下臺,教他怎麼下。謝謝。」
瞬間就有效地制止了男子的出格舉動,也穩住了局面。而這已經不是汪涵第一次體現超強的控場能力。
早在15年《歌手》總決賽中,歌手孫楠毫無徵兆地臨時宣布退賽。
作為主持人汪涵,他深知如何做法,稍有不慎就是一場舞臺事故為控制場面,挽回損失,汪涵說:
「既然我是這個節目的主持人,那接下來,就由我來掌控一下。首先,我要請導播抓緊時間給我準備一個3-5分鐘的廣告時間。謝謝,我待會要用,接下來,我要出的這段話,有可能只代表我個人的觀點,而不代表湖南衛視的立場......」
這段堪稱教科書範本的臺詞,先是及時安撫觀眾的情緒,再以詼諧幽默的語調化解尷尬,體面地結束這些混亂。
節目視頻在網上流傳後,很多人對汪涵的做法豎起大拇指。
是啊,控場能力的背後,不僅僅是對精湛業務能力的考核,更是對主持人素養的極大考驗。
畢竟,對於任何一個主持人來說,在現場直播時,再小的錯誤都會被無限放大,並演變成一場嚴重的舞臺事故。
從這個角度而言,與其說他是懂控制,有責任、有擔當。才憑藉兢兢業業的精神,讓自己的存在不可或缺,變得愈加厚實而有力量。
03
汪涵身上,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清醒理智#標籤。
記得有一次,汪涵主持一個關於文化遺產的小型現場晚會,在晚會中,一位來自鄉間的老人在介紹時慷慨激昂,講了一個多小時。
然面對如此突發狀況,與孫楠退賽那次不同的是,汪涵並沒有直接停止老人的演講,而是靜靜地聽他講述。事後,在面對採訪時,他回了這麼一句:
「老人估計一輩子都沒上過這麼大的舞臺,這個晚會人不多,可以留給老人享受他一生最得意的一刻。」
面對舞臺的突發狀況,汪涵始終保持著清醒理智的狀態,既能夠顧全大局,在節目上遊刃有餘,也能夠富有同理心,懂得照顧各方情緒。
當然,不僅僅在工作上,他是一個拎得起、放得下的人,在生活中,他也是一個清醒理智的人。
汪涵曾經在參加《野生廚房》中說過,「今年我45歲了,未來什麼是最重要的?一定不是觀眾,也一定不是什麼節目。」
他時刻清楚,無論事業上取得多大成就,他的人生,最重要的是守護自己的家人。
所以他懂得給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做取捨,平日裡無論工作多忙多累,都會擠出時間陪陪妻子、陪陪家人。
在楊樂樂懷孕時,他無論工作再怎麼忙,也從未缺席過妻子的產檢,並照顧入微,生怕有一丁點閃失。
在楊樂樂生完孩子的那一刻,他沒有先去看孩子,而是先親吻自己的妻子。對他來說,妻子的喜怒哀樂,就是他的一切根本;
汪涵還曾刪掉很多人的微信,避免不必要社交,把時間留給重要的人,把精力放在有意義的事。
其實,汪涵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活得十分通透的人,他清醒理智活得通透。明白對於自己的人生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什麼才是最寶貴的。
也能夠看淡得失,學會取捨,既能善於適應周圍的環境,又能隨遇而安,卻從不隨波逐流。
04
最近幾年,汪涵身上又多了一個新的標籤#方言保護大使#。
一直以來,汪涵都是地方方言的忠實愛好者,曾經不止一次呼籲要保護地方方言。
他曾說,「漢語方言超 1000 種,它們在以每兩周一種的速度消亡,保護方言是很有意義的事。」
於是,他身體力行,呼籲大家要多說自己的方言,把注意力放在文化傳承上。
早在2015年,他曾自掏腰包近500萬元用於湖南方言的研究和保護。
在2019年,阿里巴巴Allabs2019春季新品發布會上,阿里巴巴副總裁宣布:為保護方言,天貓精靈將建立一個線上的 " 方言博物館 ",汪涵擔任項目方言保護大使。
除此之外,汪涵也擔任過湖湘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並從從湖湘方言入手,多年來致力於湖湘傳統文化傳承與保護;他也曾策划過方言音樂類的節目《十三億分貝》,以年輕人喜歡的音樂作為載體,嫁接上方言,更好地進行文化輸出。
在汪涵看來,普通話讓你走得更遠,但方言是為了不讓我們忘記是從哪裡出發的。
在每一個人身上,「唯一能夠區別你是哪裡人的,不是你身上的衣服和開的車子,而是一口地地道道的方言。」
學好方言,人才能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定位,才能夠在浮躁的社會中,始終保持謙遜的為人初衷,更好地擺正好自己的位置。
才能不斷地給自己的人生做減法,給自己的生活做加法,從而更好地拓展人生的寬度,回歸生活的純真與質樸。
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特鮮明的標籤,也曾有過一段時間灰暗。或許我們可以從汪涵對待自己身上的 標籤,學習許多成長很多。
做一個活得通透的人,秉著一如既往的初心,看淡他人的眼光和評價,與人交往知進知退,做人留有顏面,處事留有餘地。珍惜所擁有的,但行善事,莫問前程,當有能力了就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就像三毛說的,我要你靜心學習那份等待時機成熟的情緒,也要你一定保有這份等待之外的努力和堅持。
文:大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