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臺北世大運售票情況不佳,恐會虧本。圖為世大運競技體操測試賽日前起在臺北市南港展覽館舉行/中央社
大公網8月12日訊 綜合臺媒及中通社報導:2017臺北世大運即將在下周六登場,但競賽門票至今乏人問津,總共256場單場賽事可售票數70多萬張,竟只售出20多萬張,平均售票率僅29.4%。其中,輔仁大學體育場的足球賽,可售單場票數4078張,竟僅賣出15張,售票率0.37%。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批評,「對比每天搞笑曝光的柯市長,售票不佳很可能會鬧國際笑話,難道到時又要出動公務員當觀眾嗎?」世大運發言人楊景棠表示,完整賽程公布後,相信購票率會提升。
臺北市政府研究考核委員會上月公布的民調顯示,有68%民眾不考慮買票入場看世大運賽事。柯文哲當時就透露,開、閉幕式「一定賠錢」。
柯文哲:民眾慣看免費賽事
柯文哲說,世大運開、閉幕式的八成門票才新臺幣800元(約200港元),「我當時就說不要賣這麼便宜」。他還說,臺灣民眾比較習慣看免費賽事。
其實,不僅世大運開、閉幕式的門票賣不出去,連賽事的門票也發生銷售問題。洪孟楷表示,根據臺北市議會質詢資料,臺北市府從2012年至今年用在世大運島內行銷預算共1.14億元,國際行銷更高達近2.8億元,但這些都沒有實際反映在比賽的售票上,而且本次世大運其實門票相對便宜,初賽200元、決賽300元,且不是只看單場,幾乎所有票券都是可看當日全部賽事,這樣的低價,卻還讓觀眾裹足不前,柯文哲市府的宣傳大有問題。
藍營憂場上選手比觀眾多
洪孟楷說,輔仁大學體育場的足球賽,4000多個座位卻只賣出15張票,可能當日並非中華隊出賽,而島內觀眾對於屆時兩支外國球隊的競賽較無興趣,但這也更突顯一個問題,就是重要國際賽事帶動觀光,柯文哲市府有沒有掌握?如果參賽國家的觀光客並無明顯成長來臺,那當然球賽沒人要看,而這狀況真的發生,則要說近三億的國際宣傳費用可真是石沉大海。
洪孟楷痛批,柯文哲真的不需每天把自己搞得比選手還忙,世大運您不是主角,選手才是!把訪問和宣傳的鎂光燈多一點給選手,讓觀眾們更了解賽事特點,相信在售票上,至少不會發生場上奔馳的選手、比場下吶喊的觀眾還多的怪事了。
議員建議免費入場增人氣
臺北市議員陳炳甫指出,世大運合計共256場單場賽事,可售票數70多萬張,但至4日止,僅售出20多萬張。其中,單場票售票率低於1%的有7場,1%以上、低於10%的有60場。
陳炳甫建議,若臺北市政府無法提升入場人數,何不參考2009臺北聽障奧運「全民參與」的精神,讓民眾免費入場,已付費購票者退款,增加民眾參與度,吸引更多加油打氣聲。
世大運發言人楊景棠表示,先前選手名單出爐,門票銷售率已逐漸好轉,個人賽部分,還有許多場次、對戰組合還需抽籤決定。
楊景棠說,預計完整賽程表出爐後,門票狀況會持續改善。世大運是僅次於奧運規格的國際運動賽事,希望培養民眾購票進場支持臺灣運動產業文化的意識,未來會持續加強推廣。
近七成民眾不願買票看比賽
【大公報訊】綜合臺媒:這次臺北世大運共256場單場賽事,但平均售票率僅29.4%,有67場售票率低於10%,7場低於1%,相較之下,2009高雄世運的售票率高達98%,幾近完售。其實,臺北市府的民調早顯示,近7成民眾不考慮買票看相關賽事。當時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票房宣傳若只靠政府不夠力,也可靠民間團體,四大社團扶輪社、獅子會、同濟會、青商會,或慈濟、法鼓山、佛光山等宗教團體。
自臺北承辦世大運以來,就傳出資金不足及成本過高的問題。據說,臺北市府原本計劃要為世大運尋找新臺幣20億募款,但直至今年2月才找到8億元的贊助。
市議員批售票成本過高
此外,有臺北市議員踢爆臺北市府預估世大運門票收入約6730萬元,但僅是售票系統就斥資3000萬元,售票成本高達50%,若碰上雨天門票最貴的開閉幕式取消,臺北市府還要賠錢倒貼,痛批市府毫無成本概念、幾近荒唐。
市議員指出,高鐵、客運等一般票證販售,委託賣票機構取得售票成本都是5%,結果世大運預計賣票6000萬元,且還是期望值,實際上可能根本賣不到,但光售票成本就高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