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

2021-02-19 菖蒲壽石齋

竹傳曉籟,松沸秋濤,可為奇音絕響者矣,能令人解酲醒睡,清心悅耳也。

許多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周國平

什麼叫做救自己呢?就是忠實自己的感覺,認真做每一件事,不要煩,不要放棄,不要敷衍。哪怕寫文章時標點符號弄清楚,不要有錯別字——這就是我所謂的自己救自己。

為士之道,首重人品。欲成第一等人,先立第一等品。清若春冰,潔如秋露,纖塵莫入,片月常凝;養美玉精金之貴,守蒼松修竹之高:乃第一等人品,為士者所當立也。

影響我一生的幾句話,分別是陳寅恪所言:「獨立之精神,自由之精神」;胡適所言:「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梁漱溟所言:「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馬寅初所言:「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季羨林

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創造;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驗。——周國平

| 文字編輯:菖蒲壽石齋 |

| 圖:頑玩石不全、石瓢_清韻·大明、墨痕戊辰、敦素古美、J·sue,感謝分享 |


相關焦點

  • 拙讀《論語》第二百三十四篇: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原文: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主流譯文:孔子說:「一國的軍隊可以使它喪失主帥,一個人卻無法強迫他放棄志向。」拙的譯文:孔子說:「可以奪取一個國家的軍隊的主帥,卻不能奪取一個平民百姓的的志向。」
  •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寫材料用典】
    一、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例文】我國古代,孔子以「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讚揚不畏強暴的精神;孟子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看作為人處世不可少的氣節。(習近平總書記《擺脫貧困從政雜談》)【典故】出自《論語•子罕》,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意思是,軍隊可以沒有將領,但普通人不能沒有理想。孔子說這話的目的是告訴學生,一個人應該堅定信念,矢志不渝。
  • 《論語》十二則教案/原文賞析,子曰: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可以為師矣:在古代漢語當中,「可以」是兩個字兒,可,可以,以翻譯成憑藉,「可以」就是可以憑藉。可以憑藉這一點當老師了。「矣」是一個語氣詞。譯文:孔子說: 「在溫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講述正確的學習方法: 常復舊課領悟新知。第五則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而不思則罔:罔的意思是迷惑而無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