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文獻難懂,研究者鍥而不捨,一個詞研究花了二十年

2021-01-08 江流兒歷史故事

中醫是我國祖先留下來的歷史瑰寶,從史前人類誕生之日開始,先民就在同疾病作鬥爭;新時器時代晚期,隨著原始農業的萌芽,人們開始飼養家畜,為了防止家畜病死,於是中醫開始關注動物健康;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中醫已經形成龐大、系統、結合所有生命的綜合體系;現代的研究學者,對待這份無價之寶十分珍惜,但是要完全接納它、吸收裡面的養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尤其是中醫這樣的科技文獻,裡面的專業術語深奧難懂,這也是多年來中醫文獻研究進展緩慢的主要原因;然而,專家鍥而不捨,為研究清楚每個字的意思作出了巨大努力;文獻中一個詞就花費了二十年的時間;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1900年開始,敦煌陸續出土大量醫藥文獻;大部分都是隋唐時期的著作;學術界高度重視這一地區的發現;多年來,很多專家多次反覆研究文獻;具體到每一個字、每一個詞;不僅僅是知道這個詞的表面意思,還明白它背後的意義。

比如,《脈書》:"土無正位, 寄王四季 …… 脾氣當位, 其脈大, 阿阿然如緩, 名曰平脈。"這是一段描述脈象的文字;而且是脈象中的"脾脈";關鍵的解釋在"阿阿"二字;有研究者認為古文中的"阿阿那那",意思同於"婀婀娜娜";所謂"婀娜",指的是輕盈柔弱貌;如《文選·南都賦》中李善註:'阿那, 柔弱之貌。'所以,"阿阿"用來指脈象,其義同此;然而也有專家認為,雖然按文意來看,"阿阿"指柔弱也說得通,但是將其強行加上"那那"二字,理解為"阿阿那那",接著變寫為"婀婀娜娜",這個思路未免有些牽強;再者,按古書有"婀娜",但是未見寫作"婀婀娜娜"的;中醫理論中,脈象的形容應該是非常精準的詞語;這是科學的嚴謹性;所以說,"阿阿"有沒有更確鑿、合乎邏輯的解釋呢?

尋找新的解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國文字經過幾千年時間的積累,學問深奧,想要找到一個詞的準確理解無異於大海撈針;這篇文章出土的時間是在1986年,專家為了一個詞,苦苦尋找二十多年時間,終於在2010年發現了線索;據《詩經·小雅·隰桑》記載:"隰桑有阿, 其葉有難。"鄭玄箋:"隰中之桑, 枝條阿阿然長美, 其葉又茂盛, 可以庇蔭人。"由此可知,"阿阿"有"長"義;那麼,文獻中"阿阿"是不是也是"長"的意思呢?中醫脈象的脾脈是否有"脈長"的說法呢?

專家學者們以科學嚴謹的態度,試著找到更多證據;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研究深入,相關文獻陸續被發現;如《脈經》卷三《脾胃部》:"脾脈萇萇而弱, 來去數, 再至, 曰平。"此處 "萇萇"與"長長"義同;證據是,《千金要方》卷十五《脾臟脈論》即直接寫作"長長" ;

又如《千金翼方》卷二十五《診脈大意》:"遲緩而長者脾也。"再如《諸病源候論》卷十五《五臟六腑並諸候·肺病候》:"反得緩大而長阿阿者, 是脾之乘肺, 母之歸子, 雖病當愈。" "阿阿"與"長"連言,是形容"長"的樣子;以上說明,中醫脈學以脾脈有"長"象,也就是說,脾脈"長"是中醫學的一個專業術語;綜合所有研究結論,專家提出前文所說的文獻中,"阿阿然如緩"當單獨為句,"如"通"而",大意是說:脾脈長而緩。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看到了中醫文獻的研究工作有多大的難度!而研究者鍥而不捨的精神值得敬佩!2012年之後,隨著中醫文化在國內外影響和地位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各方面的專家學者開始關注中醫文獻的研究;這為中醫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參考資料:《千金翼方》《脾臟脈論》《脈經》等】

相關焦點

  • 敦煌出土醫藥文獻,有個詞專家提出複雜的解釋,古人:你想多了
    敦煌出土大量古代文獻,以隋唐時期的中醫文獻最為引人注目;因為它們代表了我國古代人們的智慧,是歷史留給後人無價的財富;然而由於時間久遠,加上古醫術裡有很多專業術語,要研究清楚這些古文、正確理解古人的意思,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個詞,專家翻來覆去對其作出了複雜的解釋,但是最後發現古人的意思並不是如此
  • 【中醫文獻】《傷寒論集注》訓詁特點研究(文摘)
    該文刊載於《中醫文獻雜誌》2019年第4期10-13頁。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100029)孫震宇 黃作陣編輯推薦語:《傷寒論集注》論理精深,廣聚前賢之說,尤重《傷寒論》原文的互注,是傷寒學派的佼佼作。
  • 近二十年漢唐藥物學史研究述評
    原創 郭幼為 中醫藥文化雜誌有別於之前近80年時間裡為醫學界專屬的醫史,史學界將進入自己視域的醫史稱作醫療社會史。二者因研究者的學術背景、學術關懷以及研究路徑的不同而略有差異。一些學者將這種不同用內外史來進行區分,但二者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 追兇二十年 盈江警方鍥而不捨終破積案
    二十年前時光掠影 2000年4月28日14時許,在盈江縣平原鎮棒腮屠宰廠內2020年11月2日,唐健同志專題召開命案積案工作推進會再次強調部署,確保各項工作萬無一失;11月4日,根據前期案件研判情況,唐健同志帶領分管刑偵副局長趙宗偉趕赴騰衝與騰衝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李曉毅共同會商研究抓捕工作,並親臨一線坐鎮指揮,極大地鼓舞了參戰民警的鬥志和士氣。
  • 抑鬱症與媒體:多維視角的英文研究文獻推介|編譯
    為了了解近年來有哪些國際研究在關注抑鬱症和媒體關係,有何新發現,我們在外文文獻資料庫中搜索了2014年1月至今,標題和主題詞中都包含「depression」(抑鬱症)的英文論文文獻,並在相關文獻中選擇主題詞中還包含media (媒體)或stereotype (刻板印象)或misunderstanding(誤解)的學術論文,然後根據文獻內容的相關度做了二次篩選,精選了其中
  • 劉玉林:二十世紀《金瓶梅》的傳播者研究(首發)
    [1]二是動態化,研究者隨著新的資料文獻的發現而不斷更新修正自己的觀點,如1932年,文有堂太原分號河北申縣書商張修德在山西介休收購到了一部明萬曆丁巳刻本《新刻金瓶梅詞話》,詞話本的發現正值五四時期揚俗抑雅的文學運動興起,因此一些研究者便更新了研究視角,轉換了研究思維,施蟄存就稱「舊本未嘗不好,只是與詞話一比,便覺得處處都是粗枝大葉,抵不過《詞話》之雕鏤入骨也……若再翻看舊本
  • 中醫「秘笈」與偽書
    家傳醫學、地方醫學流派等山頭林立,各守家珍,寧願家藏的醫書古籍被蟲蝕蛀毀,也不願意捐獻出來供人研究。 當然,這背後的原因也並非如此簡單,比較保守的人也只是很少一部分人,大多數中醫學者或臨床醫生,還是很開明的。早在清末和民國初年,就有不少中醫學者致力於收集流傳較少的中醫著作,尤其是內容好而未能出版的中醫稿抄本,整理出版為大部頭的叢書,以貽後人。
  • 吳佩林主編:《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第三輯目錄(附導言)
    如果從1947 年戴炎輝先生著手整理淡新檔案開始算起,我國地方檔案文獻的收集整理已經走過了七十年;如果從19 世紀末日本殖民者在臺灣為進行土地調查和私法調查而收集民間契字開始計算,則已將近一百二十年;如果不局限於檔案文書,廣義的地方文獻收集則更是我國一個悠久的傳統,僅以匯集刊刻地方文獻而論,就已經有四百餘年的歷史了。
  • 民間中醫是屬於一個國家的財富:為您講述關於民間中醫的故事
    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史文獻所民間傳統醫藥研究室主任劉劍鋒這樣呼籲。 採訪中國中醫科學院劉劍鋒教授時,他要求先講述一個關於民間中醫的故事。 劉劍鋒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史文獻所民間傳統醫藥研究室主任,因而挖掘並保護民間中醫,也是他行醫20餘年來一直在專注的事情。對劉劍鋒而言,對民間傳統醫藥尤其是傳統中醫的挖掘和保護已經到了「時不我待」的地步。 「民間中醫藥是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中醫藥產生和發展的源頭。
  • 研究證實:二尖瓣脫垂有致命風險,中醫如何解決?
    二尖瓣脫垂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病,差不多全球每1000人中就有12例,不僅發病率高,還有致命風險,研究者通過對7600餘項研究進行分析發現,12%沒有明確病因的心臟驟停者存在二尖瓣脫垂。而且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研究表明,12%的心臟驟停者患有二尖瓣脫垂,與猝死綜合症息息相關。所以,一定不能忽視二尖瓣脫垂的治療,很多人西醫治療不理想,轉而求助中醫,那中醫如何對症治療的呢?
  • 【文獻閱讀】常用腰痛功能障礙評估量表的研究進展
    經過多次修改後,Fairbank和他的同事於1980年在Physiotherapy雜誌首次公開發表ODI在腰痛中的應用,並於1981年在巴黎舉辦的國際腰椎研究協會年會上廣泛推廣[8-9]。目前ODI用於評估腰痛患者的功能障礙,在康復醫學、脊柱外科等領域最為常用[10]。
  • 中醫藥循證研究二十年:新時代中醫藥的傳承、創新與發展
    二十年循證中醫藥研究與實踐歷程極大促進了臨床醫療決策的科學化、規範化,促進了中醫藥現代化與國際化。主會場王永炎、陳可冀、鍾南山、劉昌孝、駱清銘、李校堃等兩院院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長周杰,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會長吳剛,人民衛生出版社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新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副局長惠魯生等出席了本次會議。
  • 王思豪:賦學的文獻與文獻的賦學——讀蹤凡《賦學文獻論稿》的啟示
    歷代賦學文獻源遠流長,浩如煙海,初步統計,目前各類賦學文獻(包括總集、別集、賦論、賦注等)約有1000餘種。但相對於詩、詞、文、小說、戲曲等古典文學體類而言,學術界對賦學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則要遲滯得多。近年來,蹤凡教授在賦學文獻整理與研究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著有《漢賦研究史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初版,2016年修訂版)、《司馬相如資料彙編》(中華書局2008年版)等,主持編纂《歷代賦學文獻輯刊》(全200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版),最近新著《賦學文獻論稿》(以下簡稱《論稿》)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問世,無疑是賦學文獻研究領域的一部力作。
  • 元玉淺談歷史:關於宋詞的研究,研究者有必要學會填詞的兩個意義
    同樣的道理,在當代,我們從事古典詩詞、古典文學研究的同志,一般來說似乎也大可不必再去仿效古人當窗作斌、對月吟詩了。從專業目標來看,的確並沒有哪一個大學的中文系和哪一個文學研究機構是想把他們那裡的佔典文學工作者培養成為古文作家與詩人、詞人的,上級主管部門和整個社會也沒育對他們提出這個培訓任務。這樣看來,如果有誰提倡從事古典詩詞研究與教學的人最好學會寫一點舊體詩詞。似乎是不合時宜的。
  • 《戲曲研究》第一一三輯目錄、2019年度《戲曲研究》優秀學術論文名單、稿約及2020年度約稿專題
    (蘇勇:江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21世紀前二十年間戲曲文獻的搜集、整理與研究》進入21世紀後,戲曲文獻的搜集整理與研究迎來了新的生機,取得了許多新的進展,呈現出新的氣象。隨著學術積累的增加,新戲曲文獻的發現越來越困難,但前二十年間還是發現了一些比較重要的新的戲曲文獻。
  • 《三國志》研究文獻輯刊(全十冊)
    此外,本叢書彙編了重要的析出文獻,如錢大昕《諸史拾遺》、何焯《義門讀書記》等的相關論述,還輯入民國時《三國志》研究論文六十四篇。此外,編者整理了「《三國志》相關文獻知見目錄」一編,包括《三國志》的研究專著、論文及1949年以來影印出版《三國志》的文獻目錄,以冀有益於學人。~ 內頁書影 ~
  • 研究「冷門絕學」,南京兩高校老師入選
    不同於傳世典籍,出土簡帛數術文獻由於成書時代早,缺乏可資比對的文獻資料,編纂知識背景殘缺不全,不太容易解讀。加之出土簡帛往往殘損嚴重,且古文字釋讀困難,簡帛數術文獻的整理難度很大。目前國內從事古文字學研究的學者尚有數百人,從事簡帛研究的約佔1/3,專門從事簡帛數術研究的則不足二十人。
  • 連花清瘟到底有什麼作用,專家從中醫藥角度和現代研究給出答案
    連花清瘟是一個複方中藥,組方中有十三味中藥,即使是一種中藥含有的有效成分也非常之多,如大黃含有蒽醌類、蒽酮類、二苯乙烯類、多糖類及鞣質等,其中的蒽醌類物質又含有大黃酸、大黃酚、蘆薈大黃素等十幾種有效成分,可見一個十三味中藥的複方中藥有效成分之多。
  • 全國2014年4月自學考試護理學研究真題
    點擊進入: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全國2014年4月自學考試護理學研究真題此護士的科研設計屬於A.質性研究B.實驗性研究C.前瞻性研究D.類實驗性研究10.某研究者欲調查北京市養老機構內護工的護理工作滿意度,由於受研究時間和經費的限制,他擬從15所北京市的養老機構中隨機抽取5
  • 本草中華——追憶海派中醫王翹楚
    新華網上海6月13日電 題:本草中華——追憶海派中醫王翹楚 新華網 嚴曦夢 一株本草的魅力可以有多大? 為了平平無奇的花生葉,他自掏腰包開始研究,一研究就是近30年,篳路藍縷開創了上海市中醫睡眠疾病優勢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