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律師公會新任主席夏博義在上任後,被質疑有英國政黨背景,並直到上月,他才宣布辭任英國牛津市議會議員一職。他昨日(20日)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自己不會退黨,也不會辭任大律師公會主席一職,又稱對於同時作為英國人、香港人與公會主席的身份而感到自豪,也不認為當中有任何衝突。此外,夏博義近日還表示,雖然接受過「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的捐款,但NED從來沒有嘗試幹預人權監察。對此,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今日(21日)在社交平臺上發文,批評夏博義的說法是笑話,反問若「人權監察」工作與NED宗旨背道而馳,是否可以申請撥款。梁振英指,夏博義的知名度並非來自其法律造詣,而是其政治背景及外國政治聯繫,「夏博義當香港人是傻瓜,越描越黑,他不辭職,香港大律師公會的政黨形象更是水洗不清了,肯定要被夏博義攬炒。」直新聞查閱了有關夏博義的外媒報導,發現外媒對於夏本人的報導屈指可數,不過在今天(21日),英國《金融時報》在其英文版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用一種模糊曖昧的語氣,將夏描繪成一個維護自由的人權鬥士,而對其招致批評的外國黨藉背景及偏激言行隻字不提。而在另一家英媒《星期日泰晤士報》近期的報導中,對夏的描述則更加中立寫實,甚至在第一段就用「Filth」(意為汙穢、骯髒)一詞來形容夏。有報導顯示,香港回歸前,英國銀行界、律師界等職業紳士階層曾流傳過這樣一句俗語「Failed in London,try Hong Kong」,並經常調侃地將其縮寫為「Filth」,而這句話的本意則是「如果在倫敦失敗了,就去香港試試吧」。曾經,作家毛姆就在其短篇小說《大班》裡描繪了上世紀初,一名在倫敦僅是個小職員,到了香港卻升為洋行大班的飛揚跋扈的英國殖民者。而在《星期日泰晤士報》的這篇文章中,作者認為,這句話也能很好地形容夏博義,並總結道:「夏博義因針對香港政府的一系列成功的『人權』案件而聞名。」這一點可以說與梁振英的觀點不謀而合。事實上,大公網此前曾發評論文章稱,身為大律師的夏博義對香港國安法的眾多抨擊言論反對基本法,既不屬於法律觀點,也不屬於法律意見。他挑戰全國人大常委會權威,攻擊中央在香港行使主權,反對國安法在港實施的政治意圖非常明顯。從他創立"人權監察"、長期處理的案件種類和公開反對國安法實施等事件來看,夏博義更像是一個為特定政治目標在港工作的外國人,一個沒有官方身份卻又從事特殊政治工作的人物。大律師公會前主席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表示對夏博義感到失望,擔憂其難以改善公會與中央的夥伴關係。而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兼執事律師周浩鼎就批評夏博義的決定極為無理,認為容許有外國黨藉背景的政治人物擔任公會主席,是嚴重幹預香港政治,要求夏博義應立即辭職。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亮星指出,混入香港當地社團、搞亂香港,是夏博義等英國政棍的一貫做法,他不利於香港和中央的立場和言論相當清晰,絕不會以廣大香港市民的福祉為依歸。多名香港政界人士均指出,夏博義不僅是英國政客,其言行亦證明他不是以香港利益為依歸,要求有關部門一定要對有外國政棍滲透的機構提高警惕,不能讓國家安全出現任何漏洞。香港01報導,全國港澳研究會周一(22日)舉行研討會,在北京、香港、澳門三地連線,據悉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將出席主講,為「愛國者治港」原則定調,預示重大變革快將出臺。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梳理發現,2月18日至2月20日,新華社發表三篇該社日前專訪文章。這三篇文章主標題分別為「『愛國者治港』是『一國兩制』應有之義」、「落實『愛國者治港』必須確保香港選舉安全」、「堵塞選舉制度漏洞方能充分落實『愛國者治港』」。2月18日文章指,清華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港澳研究中心主任、法學院教授王振民表示,「愛國者治港」是「一國兩制」的應有之義和核心內容,是建立健全、發展完善特別行政區政治制度和體制必須遵守的根本原則。我們要嚴格落實「愛國者治港」,確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權任何時候都掌握在愛國者手中。2月19日文章指,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韓大元表示,「愛國者治港」是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維護國家主權與安全、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根本原則。要落實「愛國者治港」,有必要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循序漸進地推進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制度,以確保香港選舉安全。2月20日文章指,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何俊志說,「回歸以來的實踐表明,香港選舉制度方面存在不少漏洞,令『愛國者治港』原則貫徹得並不充分,理應有所調整,讓這一重要原則在政治制度體系中更充分、徹底地貫徹落實。」他續指,從2019年區議會選舉和原定於2020年舉行的第七屆立法會選舉的前期過程看,香港現有選舉制度中的確存在不少需要堵塞的漏洞,有一些規則該規定還未規定或有規定貫徹得不徹底,比如公職人員宣誓制度、候選人條件規定、競選活動規定、當選議員之後的行為規範等,這為「攬炒派」「攬炒」香港提供了機會。「落實『愛國者治港』基本的原則,就必然意味著『反中亂港者出局』。」他說。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香港周六(20日)新增20宗確診個案,連續3日新增個案呈雙位數。其中19宗為本地個案,有6宗是源頭不明。另有超過10宗初步陽性個案,包括一名月嫂,她所服務的家庭都需要接受病毒檢測。疫苗接種工作也即將在香港鋪開。香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今日(21日)在網誌指出,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及科興的積極配合下,首批約100萬劑國產科興(Sinovac)疫苗前日由北京順利運抵香港,令人鼓舞,為廣大市民帶來及時雨。
張建宗還在網誌中提到,特區政府隨即已啟動全港免費接種計劃,本周二(23日)為五個優先接種組別開始接種。而德國生產的復必泰﹙BioNTech﹚疫苗的第一批100萬劑預期於本月底前抵港,屆時市民可在24間專門接種復必泰﹙BioNTech﹚疫苗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進行接種。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今(21日)早在電臺節目表示,明白市民可能很期待接種新冠疫苗,但也有一些疑問,為釋除公眾疑慮,當局會將信息繼續基於科學和保持公開透明,以增加市民接種疫苗的信心。她續稱,對自己個人而言,當然「打好過唔打」,並呼籲市民「早打好過遲打」,因愈多人接種疫苗,對社會的效益一定愈大。港府於周四﹙2月18日﹚起逐步有序放寬已維持兩個月的社交距離措施,而市民出入指定處所,或食肆若開設晚市至10時並4人一檯,須應用「安心出行」程序或記錄顧客資料,截至昨天(20日)晚上,累計下載數字已超過233萬,較上周的70萬激增超過兩倍。張建宗呼籲市民在疫情緩和、疫苗抵港之時,切勿鬆懈,要嚴格遵守政府的防疫措施、保持個人衛生和防疫意識。圖源:東網。市建局在本月中推出感染風險提示程序市建局「健康碼」2.0版本,加入三色健康風險提示功能。
圖源:東網。新版本與衛生防護中心確診大廈資料庫連結,以互動地圖方式標示疫廈位置。
不過近日偽冒「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的情況愈趨嚴重,政府信息科技總監辦公室已將六個疑偽冒的網站及應用程式等轉交警方跟進。日前有人在連登討論區發帖稱,利用軟體開發平臺創造了一個模仿版「安心出行」網頁,界面與原版幾乎一模一樣,可放在手機主畫面當作手機程序使用。香港資科辦昨日(20日)表示,製造或使用有關偽冒程序有可能觸犯相關法例。再三提醒市民,登入或使用來歷不明的網站或應用程式會構成網絡安全及私隱外洩風險,市民應做好信息保安,切勿以身試法。更多精彩內容 搜索微博「直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