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 「減證便民...

2020-12-25 中國青年網

● 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的指導意見》印發。自此之後,針對直接面向企業和群眾、依申請辦理的行政事項,我國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

● 此前通過試點,大幅度減少了「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複證明等,將為人民服務轉變為實實在在的行動,極大地方便了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改善了營商環境,提高了政府的服務能力,社會各方面反映良好

● 如何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以避免風險,是全面證明事項推行告知承諾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對在核查或者日常監管中發現承諾不實的,行政機關要依法終止辦理、責令限期整改、撤銷行政決定或者予以行政處罰,並納入信用記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

□ 本報記者 張維

2020年11月,隨著《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印發,已如火如荼開展多年的「放管服」改革、「減證便民」行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自此之後,針對直接面向企業和群眾、依申請辦理的行政事項,我國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以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此舉對於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意義重大。

這是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的開始,也是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的結束與試點成功的體現。早在2019年5月,司法部就組織天津等13個省(市)和公安部等5個國務院部門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工作。

司法部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副局長徐志群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說,試點地區和部門通過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進一步從制度層面解決了群眾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來回跑等問題。

在此基礎上,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在2020年如期啟動。

深化改革減證便民

解決辦事難多頭跑

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煩、多頭跑、來回跑等問題,是群眾和企業反映較多的問題。

為疏解這些法治政府建設中的「堵點」「痛點」,2019年國務院決定在部分地方和部門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據了解,試點過程中,18個試點的地方和部門試行了告知承諾制,涉及的領域有60多個方面,重點在戶籍管理、市場主體準營、資格考試、社會保險救助等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比較多的領域,總共有2000多項。

人社部即是試點單位之一。從2019年5月起,人社部決定率先在社會保險經辦、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兩個領域開展告知承諾制試點工作,包括6項社會保險經辦事項和12項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報名事項。群眾在辦理相關事項時,書面承諾(含電子文本)已符合告知的條件,無需再提交有關證明,人社部門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內部核查等加強信用監管。

這18項試點總共累計減少了1600多萬份紙介質的證明材料,摞起來厚度能達到1.6千米,可以看出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特別是試點以後,考生不需要「翻箱倒櫃」找證明,也不需要跑到相關部門開證明,更不用花「冤枉錢」印證明。

山東教育印務中心的梁女士對改革帶來的好處深有體會:「以往,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開始報名後,大量考生在報名現場排隊等候,甚至一直排到馬路上,形成一道『奇觀』,考生費時費力,工作人員也是苦不堪言。」

「除了在考試網上進行註冊報名,考前還要攜帶身份證和學歷證的原件複印件,以及報名表、單位蓋章的工作年限證明,到考試中心進行現場資格審查。蓋章和現場審查都得排隊,一趟流程下來需要三四天。」梁女士提起2018年參加的中級職稱報名就搖頭苦笑。

2019年,考生在報名的時候不必再提交學歷學位證書、單位證明等材料,通過網上電子承諾並繳費,實現了考試報名全流程網上辦、零次跑,資格審核全程網辦,省了現場審核的「一趟腿」。

四川省對「學校就讀證明」「與失業人員關係證明」「住所使用權證明」等63類證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申請人累計減少提交七萬多件證明材料。浙江、江蘇等地方還實行告知承諾網上辦,自助機24小時隨時辦,極大方便了企業群眾辦事創業。

小切口帶來大實惠

切實改善營商環境

試點成效明顯。據徐志群介紹,通過試點,大幅度減少了「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複證明等,將為人民服務轉變為實實在在的行動,極大地方便了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改善了營商環境,提高了政府的服務能力,社會各方面反映良好。

正是在各試點單位積累了好做法、好經驗的基礎上,《意見》要求各級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辦理行政許可、行政確認、行政給付等依申請的行政事項要求提供證明材料時實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

徐志群補充說,特別是在戶籍管理、市場主體準營、資格考試、社會保險救助等跟群眾生產生活關係密切、使用頻率比較高的領域,要抓緊落實。

「這項改革看似一個小切口,實際上既動當下利益格局,又惠長遠信用建設。」徐志群說,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將最大限度減輕企業群眾辦事創業負擔,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產生良好效果。

好的改革需要紮實的舉措推進。在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的同時,相關機制建設也需要加強。比如,各地方都要建立審改、司法行政、政務服務、信息公開、電子政務、發展改革、公安、財政、稅務、市場監管等單位參加的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工作協調機制,明確牽頭單位,指導協調、督促檢查工作推進情況。特別是在信息共享方面,還存在很多「堵點」,政府層級之間、部門之間,甚至部門內部機構之間,都需要加強統籌協調和相互配合,形成有效的工作機制,加強信息共享方面的制度建設。

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建章立制防範風險

如何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以避免風險,是全面證明事項推行告知承諾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實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並不意味著法定證明都不要了,而是更多要通過行政機關的信息共享、事中檢查、事後核查等方式加強監管。」徐志群說,告知承諾制是一種便利化改革措施,但如果事中事後監管不到位,會給行政管理和他人利益帶來風險。

《意見》特別規定了一些監管措施,比如加強分類核查。要針對證明事項的特點分類確定核查辦法,將承諾人的信用狀況作為確定核查辦法的重要因素,明確核查時間、標準、方式以及是否免予核查。

推進信息共享。紮實推進本地區政務信息共享工作,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等實現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建立在線核查支撐體系。

加強信用監管。加強告知承諾信用管理制度建設,依法科學界定告知承諾失信行為。按照信用狀況,實施精準監管。

規定不實承諾的處理措施。徐志群坦言,在監管實踐中,經常發現騙低保、騙許可等情況。實行告知承諾制,不能給不誠實的人「鑽空子」,申請人要對承諾負責。所以,《意見》規定,對在核查或者日常監管中發現承諾不實的,行政機關要依法終止辦理、責令限期整改、撤銷行政決定或者予以行政處罰,並納入信用記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這對當事人是一種約束,也是一種警示和防範。」

徐志群提醒,對於辦理行政許可之外的其他依申請行政事項時虛假承諾的,應該如何處罰,有的領域還缺少處罰規則,需要在實施過程中通過立法解決。因此,《意見》規定,要及時建章立制,加強制度建設。

製圖/高嶽

圖① 11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在北京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司法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的指導意見》相關情況。

圖② 蘇州工業園區在江蘇省率先實施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告知承諾制,將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時限壓縮至1日內。圖為園區一站式服務中心建設業務窗口發放第一張「環評告知承諾制受理通知書」。

圖③ 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龍透關派出所在戶籍辦理大廳宣布群眾辦事不再收取證明材料。

記者手記

曾經困擾老百姓和市場主體較多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等問題,正在近年來不斷推進的「放管服」改革中得到解決。

從2016年「最多跑一次」理念的提出,到近幾年國家不間斷地對證明事項進行清理,再到告知承諾制,開證明越來越簡單方便,甚至逐步被省略,創建無證明城市已然成為熱潮。在這一變化背後,我們欣喜地看到:服務型政府不斷完善,我國治理能力加快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央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要讓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要讓行政效率和公信力顯著提升,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的推出,由此也成為對這一治理目標的有力回應。

在新的五年開端,期待群眾企業辦事更為簡便,基層治理更加高效!

(來源:法治日報)

相關焦點

  • 我省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
    1月14日,省政府審改辦、省司法廳聯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青海省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新聞發布會,圍繞近日省政府印發的《青海省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工作實施方案》,就政策制定背景和主要內容做宣傳解讀,回應社會關切。
  • 青海省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
    青海省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新聞發布會 人民網 蔣瑩 攝人民網西寧1月14日電 (蔣瑩)近日,青海省司法廳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42號),起草了《青海省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
  • 河北印發通知: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20年12月19日河北省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工作實施方案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42號),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 武威市多措並舉全面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工作
    為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開展「減證便民」行動,武威市採取八項舉措,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切實減少「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複證明,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 武漢將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 這些證明通通不用開了
    湖北日報訊 (記者嚴運濤)12月20日,武漢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武漢市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工作流程(試行)(送審稿)》(下稱《工作流程》)。相比於過去分批次取消這樣那樣的「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直指「開證明」本身。
  • 青海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嚴防「奇葩」證明
    李雋 攝中新網西寧1月14日電 (李雋)記者從青海省政府新聞辦14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部署,方便企業和民眾辦事,青海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青海省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切實減少「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複證明,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 小布播報 |河南將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鄭州市文明委向全體...
    小布播報 |河南將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鄭州市文明委向全體市民發出倡議 2021-01-15 0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後這些證明不用開了!承諾就行
    最近一則新聞引發熱議,廣東的陳先生為了取出已故父親的存款,耗時7個月都無法證明「我爸是我爸」。你是不是也曾被沒完沒了的證明所困擾?如何破解「循環證明」和「奇葩證明」?現在就告訴你答案。為了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了《關於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的指導意見》。
  • 立下「一紙承諾」 免收「場地證明」 海珠商事主體住所登記「零...
    告知承諾 登記材料「簡免化」為有效破解商事登記中的堵點難點問題,海珠區迅速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有關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的決定精神以及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的指導意見
  • 再也不用證明「你媽是你媽」!河南將推行證明承諾告知制度
    1月14日,記者從省政府獲悉,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下發《關於印發河南省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中明確要求,按照「最大限度利民便民」的原則,選取與企業和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使用頻次較高或者獲取難度較大的證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
  • 這些證明以後不用開了、快遞員育兒嫂也能評職稱…都是你關心的!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要按照最大限度利民便民原則,有針對性地選取與企業和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使用頻次較高或者獲取難度較大的證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特別是在戶籍管理、市場主體準營、資格考試、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健康體檢、法律服務等方面,要抓緊推行、儘快落實。對於實行告知承諾制的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申請人可自主選擇是否採用告知承諾制方式辦理。
  • 告知承諾制改革再升級 北京「數字時間戳」如何為政府審批「倒計時...
    亦莊國際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的王叢卉,在辦理人力資源服務許可事項時發現,在網上提交申報材料十幾分鐘後,一張附有「下載倒計時20天」的電子證照就出現在她面前。  作為北京市深化改革先行區和告知承諾制改革試點地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全面推進以「審批極簡化、監管智慧化、執法數位化」為核心的新一代政務服務改革。近期,行政審批告知承諾制改革再升級,首次推出「數字時間戳」技術,實現審批再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