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電影,我大致總結出一下幾個特點:第一,黑白色調,沉悶的壓抑感。第二,寥寥無幾的臺詞,尤其主角,小男孩的臺詞我只記得一句,就是開始他說的我只是想回家。第三,所有演員幾乎沒有笑臉,也沒有笑聲,都是死氣沉沉的,麻木的,恐懼的表情。第四,整部影片全程無配樂。
雖然沒有傳說中的那麼血腥,但是還是透漏出無比的黑暗,尺度也是非常大膽(剛焦,瘦膠,亂綸),這不禁讓我想起另一部電影《沃倫》,沃倫相比被塗汙的鳥血腥程度讓人瞠目結舌,而且這兩部電影都出自波蘭,那麼波蘭到底經歷了什麼?
波蘭這個國家一共經歷了3次亡國
1、1795年,俄國、普魯士、奧地利三家分波,波蘭第一次滅亡。
1795年1月3日,俄、奧籤訂第三次瓜分波蘭的協定,10月24日,普魯士也在協定上簽署。根據該協定,波蘭領土被全部瓜分。
2、1815年,拿破崙在波蘭建立的華沙公國被普魯士和奧地利瓜分,波蘭再次滅亡。
1809年拿破崙一世在波蘭中部建立華沙公國,作為法蘭西的一個衛星國。1815年拿破崙戰敗,華沙公國被肢解,其西部土地成為波茲南公國,受普魯士管轄,在克拉科夫成立了中立的克拉科夫共和國(也叫克拉科夫自由市)。在其主要地區成立了波蘭王國,由俄國沙皇兼領國王。
3、1939年,德國閃擊戰佔領波蘭西部,蘇聯趁機佔領東部,波蘭第三次滅亡。
1939年9月1日,德國以閃電戰突襲波蘭,迅速侵佔波蘭大部分領土。1940年9月17日,蘇聯領導人史達林以建立東方防線為由,命令60萬蘇聯紅軍越過蘇波邊界,進攻波蘭東部,佔領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
9月18日,蘇軍與德軍在布列斯特—立託夫斯克會師,蘇、德兩軍以皮薩河—那累夫河—維斯瓦河—桑河一線為界瓜分了波蘭。9月28日,德軍攻陷華沙,波蘭再次淪亡。波蘭人民開始了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戰爭
我想起著名製片人方勵老師說的話,一個人如果失去了女人,他死不了,但是如果一個人失去了國家,失去了民族,失去了信仰,WC那他還怎麼活?波蘭,你太難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就是小男孩在一個喜歡和妓女邂逅的那個老爺爺,老爺爺把一隻塗了白色的鳥放飛了之後,被群毆,後來掉下來死了,像極了影片的主角小男孩,只不過他的肉體沒有死,可能心已經死了吧,好在結尾這個孩子坐上了回家的車,攝像機搖向了天空,這時候突然飛來一隻鳥,我覺得這隻鳥隱喻就是之前被塗的那隻,象徵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