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k Floyd:粉紅豬和其他經典符號

2021-02-07 神仙窩

近日,「Pink Floyd官方宣布解散」的消息傳遍國內社交媒體,在文藝青年、文藝中年圈子中帶來一波又一波惋惜的驚嘆。畢竟Pink Floyd作為經典的英倫迷幻搖滾樂隊,引領時代之先,以《迷牆》《月之暗面》等多張寓意深遠的唱片徵服數代歌迷,成為搖滾音樂史上的豐碑。

但是,這支成軍五十年的樂隊,近兩張唱片《The Endless River》與《The Division Bell》之間相隔20年之久,先不說這種長久休眠的狀態,對於歌迷來說實際上也是名存實亡;而樂隊中初始成員前幾年相繼離世,也令樂隊的所謂「重組」顯得不切現實。

(樂隊最成功的單曲,也是唯一一首冠軍曲,但那次巡演造成巨虧,隊員關係的惡化更是暴露在公眾面前)


實際上,關於樂隊解散的說法,在2014年唱片《The Endless River》發表時,Gilmour已經說過一次,「我們已經做到最好,但很遺憾,這就是終點」,「沒有Wright的巡演,是不對的」。前幾天,Gilmour宣傳新唱片及巡演,接受採訪時只是重新聲明立場,如果將其視作「解散」的官方節點,也不對,因為按此邏輯,樂隊至少在去年便已「解散」。而且,在樂隊官網上,從來沒有關於「解散」的官方聲明,Pink Floyd官網最新消息(至截稿前)是8月3日,「David Gilmour巡演,洛杉磯站加開第三場」。所以,所謂「官方解散」,並不正確。

目前來看,所謂解散,只是Gilmour一直以來的單方面宣告,但既然沒有官方通告,不妨抱一線希望;退一步想,即便是真的解散,地球是圓的,既然樂隊可以在冰封20年後重新出發,有去年的《The Endless River》,誰能擔保地球多轉幾圈之後,大家就不能能盡釋前嫌、重頭再來?



經典符號:粉紅豬、紅磚牆、三稜鏡、彩虹

1965年,幾位大學生Syd Barrett、Nick Mason、Roger Waters、Richard Wright組建樂隊,David Gilmour兩年後加入。Syd做過幾年領隊後,在1968年因為精神疾病離開;Waters接棒成為領隊,貢獻多數創作,在離隊之前,樂隊帶來《The Wall》、《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等多張劃時代傑作,達到事業頂峰。

Richard(1979)和Roger(1985)相繼離開後,David Gilmour和Nick繼續以PF名義延續樂隊,數年後,Richard重新加入樂隊。在Gilmour領隊的期間,出品了《The Division Bell》等兩張唱片,2005年,在呼喚和平的全球公益演唱會「Live 8」上,Roger參加Gilmour的演出,Richard也同場,這也被視作是樂隊難得的一次「重組」;在Richard和Syd相繼離開人世後,樂隊出版《無盡河流》唱片,用了Richard的舊錄音,但並沒有邀請Roger,其時也宣告,這是樂隊最後的唱片。

《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 1967:Syd Barrett的天才秀


樂隊首張唱片,也是Syd領隊年代唯一的唱片,意義重大,以一支風格前衛的新樂隊來說,如果不是這張唱片的良好反應,應該很難繼續有Pink Floyd隨後幾十年的傳奇。監製Norman Smith是The Beatles的音響工程師,曾經為「披頭四」製作過百首作品。


封面的人像,有萬花筒效果,也成為經典。跟後期的虛幻太空漫遊感覺相比,唱片的搖滾風格更為沉實。當中有類似The Beatlels和Rolling Stones的搖滾,也有Jimi Hendrix、The Doors式的迷幻藍調吉他,可以說是Syd的代表作品,多次入選為「史上最佳迷幻搖滾專輯」。這張唱片,無疑讓世人見證Syd Barrett的天才。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1972:持續上榜15年的冠軍唱片


唱片在著名的「Abby Road」錄音棚錄製,帶來多項劃時代的技術嘗試,比如多軌錄音及模擬合成器。這部恢宏巨著,留下了很多難以超越的傳奇。


從1973年到1985年,唱片在Billboard大碟榜整整盤踞了741個星期,並獲得冠軍。唱片的巨大成功,令相關的一切都成為經典,封面上的稜鏡折射圖案,也成為搖滾音樂不朽的符號,不時被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引用,唱片也多次再版。



(Syd:「神經」?)


《Wish You Were Here》 1975:給Syd的救贖


多年來,樂隊成員們其實一直在嘗試「拯救」始創成員Syd,《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寫的就是「瘋狂的」Syd,但他卻有著令人驚嘆如鑽石般閃耀的才華,讓人惋惜不已。《Wish You Were Here》並不迷幻,反而是樸素的吉他主線。「希望你在」,也代表著樂隊的大門始終為他敞開。在錄音期間,Syd也有來到現場探班,但依然拒絕重新加入樂隊。離隊期間,他發表過個人單曲《Octopus》、個人大碟《The Madcap Laughs》、《Barrett》,都反應平平甚至可謂慘澹,他也心灰意懶,離世隱居直至離世,他在75年到訪「Abby Road」的照片,顯出與年齡不符的蒼老與憔悴,讓人痛心。


《Animals》 1977:「各位飛行員請注意!有一隻豬在上空!」


1975年,樂隊買下一座教堂,並改造成錄音室,唱片便在此錄製。唱片概念來自喬治.奧威爾著名寓言小說《動物農莊》,將不同的社會階層比擬為綿羊、狗、豬等不同動物,政治寓意濃厚,也與那個年代,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如Andy Wahol等)熱衷政治題材創作的風氣密不可分。

1976年12月,樂隊因為拍攝唱片封面,史無前例上了頭版。唱片封面上有一隻粉紅豬,整體看其實並不顯眼。但實際上這是一隻40米高的巨型豬氣球,飄蕩在標誌性的Battersea發電站上空,對圍觀的群眾來說非常驚人。項目由藝術家Lucy Sparrow及Waters策劃。因為「飛豬」幹擾航線,航空當局警告起抵希斯羅機場的航班,「有一隻豬在上空」!並禁飛所有航班,還發動英國皇家軍機及警方直升機緝拿「飛豬」,Lucy也旋即被捕。



這隻豬如此出名,也不斷作為符號出現在樂隊演唱會上,還被製作成T-Shirt等各種周邊。無疑,粉紅豬與稜鏡彩虹,成為樂隊最經典的兩個瞬間。Lucy事後回憶說:「有人說,他家的牛被這隻豬當場嚇死在田裡;如果不是它,恐怕Pink Floyd再怎麼努力,一輩子也上不了頭版呢。」


(The Cranberries的《釋怨》封面,是不是有類似的概念影響?)


《The Wall》 1979:巨虧的迷牆,成員交惡


Richard Wright離隊前最後一張唱片,《迷牆》同時是一張唱片及一部搖滾歌劇,主角是搖滾明星Pink,人物靈感來自Waters和Syd的混合體,之後也拍成電影版本,由搖滾歌手Bob Geldof飾演Pink。

當中的《Another Brick On The Wall》發行為單曲,並成為樂隊唯一一首冠軍單曲。巡演耗資巨大,除了大量的動畫製作外,每場都搭建一堵巨大的磚牆,在演出的尾聲砸爛,最終成為一次巨虧的巡演。樂隊成員的關係也變得非常糟糕,Waters不跟其他成員住一家酒店,出入場館也是用自己的專車。Richard作為受聘樂手參與演出,一種濃濃的「外人」感,而他也因此成為樂隊成員中,唯一在這次演出賺錢的一位。

1990年,在柏林圍牆原址上演《The Wall,Live In Berlin》慈善音樂會,在圍牆倒下的那個特殊年份,有特殊的政治寓意;並在其後,被奉為經典。


《The Division Bell》 1994:最後的巡演


唱片主題關於溝通,認為溝通能夠解決很多爭端和問題,但實際上,樂隊成員間的溝通依然存在溝壑。比如Richard並非作為樂隊成員參與唱片----儘管碟中五首歌的創作署了他的名字。

當時在英國已經有眾多新一輪Brit Pop巨星登臺亮相,他們還在沿用過往的音樂語言,是保守還是堅持?儘管唱片在英美兩地都成為冠軍,但評論參差。其後的巡演也成為樂隊最後一次巡演。


(封面如同冥界之河,背影遠行,告別意味很重)


《The Endless River》2014:最後的唱片


唱片被稱作是給Richard Wright的「天鵝哀歌」,雖然Wright已在2008年離世,但唱片中用上他生前留下的演奏素材,片段來自1994年《Division Bell》期間的大量資料,加入Gilmour等的新演奏成為新唱片。在樂迷長久期盼的饑渴下,《無盡之河》成為英國亞馬遜史上預購量最多的大碟,也成為1997年以來銷售最快的英國黑膠唱片,也是本世紀英國最暢銷的黑膠唱片。

聚散有時,重要節點

1968 Syd Barrett離隊:出版首張唱片後,Syd因病離隊。儘管此後隊友一直嘗試幫助,但他始終沒有回歸,直至2005年去世。

1979 Richard Wright離隊:在1975年的《Wish You Were Here》之後,再度出現在唱片中已經是1994年的《The Division Bell》,錄製這張唱片的一些錄音素材,也成為《無盡之河》的原料,讓他在去世後依然能夠「參與」到唱片中。

1985 Roger Waters離隊:這幾年無疑是樂隊爭鬥最紛亂的時刻,Rogers多次公開批評樂隊出品低劣,並說Gilmour的創作是「三流的」。還興起訴訟,要求禁止成員們使用「Pink Floyd」名號;如果當時判決的結果相反,其實Pink Floyd至今已經解散30年。

2005 冤家重聚一堂:在慈善音樂會「Live 8」撮合之下,Gilmour和Waters兩位冤家難得地合作演出,但主角是Gilmore,Waters是助陣樂手大來賓,Richard也有參與表演。在Waters的角度,「Live 8」的重組演出,只是向和平示好,與Gilmour的芥蒂並未放下。Syd在2006年去世,Richard三年後去世,至此,始創成員只剩兩人,在很多人心目中,PF已死。

2014 《無盡之河》:出版時,已經被Gilmour稱作「最後唱片」,將其當做向Richard致意的禮物,樂隊如果以此作結,也是充滿溫情的美事。



(如果將歷年的經典符號放在一起)

2015 吉他手David Gilmore重申樂隊不會重組:作為滾石等多份雜誌選出的史上最傑出吉他手之一,他的個人生涯也光輝多彩。九月將推出個人第四張唱片《Rattle That Lock》。在《經典搖滾》(Classic Rock)雜誌的專訪表示:「我已經夠了,我呆在樂隊裡已經有48年時間,這個黃金時代裡面,95%的時間有音樂上的成就感,有快樂與歡笑,我不希望讓剩下的5%來改變我對大家共度這段美妙時光的感受。但我們真的走到頭了,如果回頭再來、重新再做,就是虛假的。」

這個報導,也被很多西方媒體解讀為「Pink Floyd正式解散」,《衛報》等很多權威媒體也以此為題進行報導,從而引起了這輪國內的惋惜浪潮。其實作為殿堂級樂隊,即便解散了,也有大量錄音資料可供出版,比如像解散幾十年的The Beatles,不時會有「未發表」「新作」出版。此外,幾位在世成員都有各自的Solo項目,除了即將出版的Gilmour新碟,明年還有Roger Waters唱片即將發行。這種集體回憶,依然不斷迴響。


(本文原創,原載《南方都市報》,請勿轉載,歡迎轉發)



相關焦點

  • 迷幻搖滾:Pink Floyd
    而他們20世紀70年代發表的專輯《月之暗面》和《迷牆》則成為二戰後一代以搖滾樂的方式呈現的一組靈魂史詩 。除了在音樂上的成就,他們還通過專輯封面、MV和舞臺設計等,輸出了一系列極具代表性的視覺符號。而去,這時候pink floyd已經與唱片公司EMI籤約,在EMI工作的Steve O'Rourke便接管了樂隊,他一直保持著pink floyd的總經理身份直到他於2003年去世。
  • Pink Floyd兩位元老再度同臺 合演經典曲目
    Roger Waters(羅傑·沃特斯)藝術中國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老牌搖滾樂隊Pink Floyd(平克·弗洛伊德)成員Roger Waters(羅傑·沃特斯)和Dave Gilmour(大衛·吉爾莫)5月12
  • Pink Floyd解散:早已名存實亡,為何還讓人傷感
    Richard Wright(1979年)和Roger Waters(1985年)相繼離開後,David Gilmour和Nick Mason繼續以PF名義延續樂隊,數年後,Wright重新加入樂隊。唱片的巨大成功,令相關的一切都成為經典,封面上的稜鏡折射圖案,也成為搖滾音樂不朽的符號,不時被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引用,唱片也多次再版。
  • 搖滾冬奧會:當滑冰遇到Pink Floyd、酷玩、大衛鮑伊、夢龍和權力的...
    自從奧運會改變了規則,允許選手採用帶歌詞的音樂以來,我們已經見識了諸如埃德·希蘭和碧昂斯這樣的流行歌曲出現在奧運會的冰上項目裡。從去年的冠軍賽,到今年的奧運會,越來越多的搖滾樂也開始出現在了冰上賽場,而有一些選手甚至選擇了熱播影視劇的原聲帶,例如當紅美劇《權力的遊戲》。
  • 林志玲透視裝聚餐 蕾絲粉紅外衣化身迷人pink lady
    林志玲 聚餐 蕾絲粉紅外衣化身迷人pink lady時間:2016-01-05 21:46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林志玲 聚餐 蕾絲粉紅外衣化身迷人pink lady 林志玲 聚餐:據香港媒體報導,現年41歲的臺灣第一名模林志玲,雖然感情一直未有著落,
  • 「經典回顧」青春活力遇上成熟超模Pink系列粉紅羅網
    柔軟的面料夢幻、青春、活力集於一體,讓我們來看看2013年維密青春跳脫的t臺秀……秀場分為六個部分五.粉紅羅網主題來自英國四人女子Shereen Cutkelvin, Amira McCarthy, Jess Plummer
  • Pink Floyd「Obscured by Clouds」碟評:時代的幕布即將拉起
    1972年,pink floyd在 Chateau Dherouville的Strawberry錄音室>他們沒有旅遊和閒逛,把自己封閉在錄音室中,完美詮釋了「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的含義。
  • 金桔子和粉紅豬媽媽的日常
    粉紅豬媽媽是腿哥的好朋友,家有一個4歲半男寶。今天推送她寫的一篇日常帶娃小記,全文沒什麼大道理,讀來卻小有啟示。
  • 喜歡PinkFloyd的話,就不要錯過這個倫敦V&A的展覽
    如果你喜歡PinkFloyd,好消息是,現在在倫敦V&A美術館,你可以回顧從1960年以來,PinkFloyd那些經典的音樂、封面設計、影像、演唱會、舞臺設計、相關的藝術裝置等等,從最初UFOClub演出的海報,到Animals、TheDivisionBell、TheWall等專輯的封面設計
  • pink是粉色,in the pink卻不是「在粉色裡」,那是啥意思?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非常卡哇伊又暖洋洋的顏色,粉色pink相關的詞組。1)In the pink首先猜猜看,pink是粉色,in the pink卻不是「在粉色裡」,那是啥意思?英文解釋:In very good health or condition.也就是處於一種很好的健康狀態之中。
  • 親子必訪佩佩豬場景 粉紅豬小妹互動展
    廣受兒童歡迎的的卡通明星「佩佩豬」,即日至9月30日在臺北科教館要以「Super Pop 粉紅豬小妹超級互動展
  • 粉紅豬的官方宣
    最近江湖傳聞,粉紅豬3折已經下車,粉紅豬突然感覺瑟瑟發抖,趕緊打開自己的app,我靠,需要更新,那下載吧。。。。。loading。。。。。
  • Pink Floyd「Obscured by Clouds」碟評:時代的幕布即將拉起
    1972年,pink floyd在 Chateau Dherouv他們沒有旅遊和閒逛,把自己封閉在錄音室中,完美詮釋了「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的含義。好在專輯整體的概念和電影基本沒有關係,樂迷可以把它看做一張獨立的唱片。這次配樂的電影叫做《情慾深谷》,當時導演想了兩個名字,一個是法語《La Vallee》,一個是英語《Obscured by Clouds》,最終他選擇了前者,於是英文名被樂隊採納為專輯名稱,同時也是第一首曲目的名字。
  • 電影《迷牆》—Pink Floyd唯一一部搖滾音樂電影專輯
    還有,如在平克小的時候父親死了,而公園裡的其他孩子都有父母帶著,一個小孩在滑滑梯父親將他抱下,牽著他的手走了,都是紀實手法的運用。影片還大量採用了荒誕的戲劇表現手法。如學生都被馴服成機器人,整個學校都是面具,排著隊被送進絞肉機;再如平克與妻子的婚約就像一紙契約,像陌生人一樣心理上完全隔離。
  • 玖富商城-粉紅豬的戰場
    2020年12月21號,一個偉大的日子,粉紅豬做為玖富商場第一批搶購商品的種子選手,無比激動,眾多的圍觀玖友,也沒有因為粉紅豬選擇了通道一而罵粉紅豬是水軍
  • 黑騎士夜會粉紅豬
    雖然公館裡一片漆黑,但在我和老老鼠的帶領下,大伙兒很順利地來到了粉紅豬的房間進而。粉紅豬躲在臥塌上。我輕輕地來到他的身邊,見他的一隻眼睛睜著,另一隻眼睛閉著,也弄不清他是睡著,還是醒著。「笑貓,我就知道是你。」「哦,你已經醒了?」「我根本就沒睡。」粉紅豬說,「我不是告訴過你嗎?
  • 這隻粉紅豬憑啥火了?
    但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這隻頭似吹風機的粉紅豬在誕生的第15個年頭突然在中國走紅,搖身一變成為「社會一姐」。小豬佩奇主題公園定於2019年在北京和上海開放,而明年剛好是豬年。近年來,譬如「社會搖」之類帶有「社會氣質」的視頻內容在快手、抖音上十分流行,擁有這種特質的人被統稱為「社會人」。那麼,一個卡通人物為什麼會和「社會人」聯繫在一起呢?這還得從頭說起。《小豬佩奇》雖然是一部兒童學前動畫片,但不少網友發現,片子的成人色彩濃鬱,卡通人物處事手段之成熟甚至令「社會人」都自嘆不如。
  • 「粉紅豬」 Dunk SB 市價破 5k,附明天搶購連結!
    昨日的發售 Ambush x Nike Dunk High「猛男粉」相信大多數人都和小編一樣參與陪跑。如今隨著球鞋市場越來越火熱,五花八門的「搶鞋妙招」也是層出不窮。今早網上傳出一張神秘照片,看完才知道原來自己再怎麼努力都搶不到鞋是有原因的,絕對不是自己人品有問題!
  • 粉紅豬小妹佩佩豬peppa pig介紹以及資源分享
    這次介紹的是粉紅豬小妹佩佩豬peppa pig ,今後還將陸續介紹資源和分享,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閱讀起步走
  • 粉紅豬小妹都出第五季了,前幾集都沒看完就突然火了
    在我們所熟知的二維動畫中,貓和老鼠的誕生可謂被譽為神劇,而喜洋洋和灰太狼雖然被噴但影響力很大,目前時下最熱門的二維動畫劇可謂就是粉紅豬小妹了,真搞不懂了,這隻粉紅色愛笑的小豬妹不但孩子們喜歡連成年人都被感染了,魅力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