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和婚姻中,不需要誰做誰的救世主,在這個世界裡要講究的是公平。只有足夠信任,相互關心和理解對方,婚姻才能夠維持下去。
毓婷出生在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農村家庭裡,父母都是農民,這樣的家庭養育出來的孩子更為獨立與堅強,毓婷念到高中畢業就沒有再繼續求學,這倒並不是說是她的父母不讓她上,而是毓婷自己不想念了,她想儘快找一份合適的工作,掙錢,供她心愛的那個人上學,要不然,以毓婷的成績,考個本科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她就這樣心甘情願地放棄了。
智傑就是住在毓婷心裡的那個男人,他們倆從小就認識,兩人的家捱得很近,且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同班同學。彼此確定關係是在高一那一年,當時的兩人正處在花季,懵懵懂懂,也不確定對彼此是愛戀還是普通的同學之情,總之就是在這樣的似懂非懂中,智傑給毓婷寫了一封很長很長的情書。
就這樣,兩個人確定了戀愛的關係。雖然同在農村,毓婷的家庭很普通,但是比起智傑,她家還是好了很多,智傑從小父母離異,一直都由爺爺奶奶撫養,在他10歲之前,都不知道自己的父母長什麼樣子。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毓婷才那麼想要保護這個男孩子。
智傑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大學,毓婷不顧家裡的反對,跟著智傑來到那個城市,她找了份工作,一開始掙的並不多,扣除五百元作為生活費,每個月她都會留下一千元給智傑用。在智傑上大學第二年的時候,毓婷覺得這樣打工掙不到什麼錢,不足以支付得起智傑的學費,所以她在大學城附近擺起了地攤,賣一些小飾品,那時候這種飾品是很流行的。
毓婷的生意很好,掙的錢也越來越多,但是智傑從來不允許毓婷到學校找他,即使是在學校附近遇見了,也只當不認識。毓婷覺得很心寒,但是她沒有辦法,她對這個男人的愛越來越深,深到無法自拔,深到人人說傻。就算家人們一次次催她回家相親,她都以此為由,讓家人不要再逼迫自己,否則不再回家。
就這樣,智傑的學費、生活費,包括他的吃穿用度都由毓婷承擔。而毓婷的生意也越做越大,租起了門面,經營的項目也比之前多得多,從飾品到衣物再到化妝品。可是有一天,當毓婷給智傑打電話,想約他一起吃飯時,電話那頭傳來的卻是另外一個女生的聲音。那次,毓婷發怒了,可是在智傑的花言巧語下,她還是原諒了他,愛,讓一個人如此卑微。
一晃,智傑就要大學畢業了,而短短兩年時間裡,毓婷早已在這個城市買下了一處房子,寫上了智傑的名字,她想等智傑畢業後和他結婚,這樣才是最美好的愛情。可是在這個世界上,負心人總是那樣多,正當毓婷提起結婚的事情時,智傑說自己喜歡上了別人,毓婷心碎了。可奇葩的事情還不止這個,智傑竟然還對毓婷說:「你給我裝修房子吧,就當幫我最後一次!」她死心了,回想起自己白白付出了那麼些年,得到的是什麼,她回答說:「你想得倒美,我們之間就這樣畫上句號吧!」
情感寄語:在如今這個社會上,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要有各自的擔當,一方不能過於依賴另一方,只有這樣,才是婚姻的最完美狀態。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