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就像帶走每條河流,所有受過的傷,所有流過的淚,我的愛請全部帶走。這兩句歌詞,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是《大海》這首歌的兩句歌詞。《大海》這首歌是著名音樂人陳秀蘭寫給張雨生,讓他唱給妹妹的,每當耳邊迴響起這首歌,不禁又把我們拉回到了張雨生的時代。
1966年很少下雨的家鄉,卻在他出生的時候連日下大雨,父親為了紀念,給他取名張雨生,張雨生有個妹妹叫張玉仙,是一個既漂亮又聰明的孩子,也和哥哥一樣非常喜歡唱歌,而且她還會彈吉他,有時候也會與哥哥一起合作演唱一些歌曲。
張雨生非常喜歡乖巧懂事的妹妹,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看到妹妹在舞臺上縱情高歌,自己在臺下為她鼓掌,為她吶喊助威。同樣,妹妹的夢想就是要等自己長大了,站在舞臺上唱歌,成為歌星。可是這個夢想,變成了一種無法實現的奢望。
1986年7月6日,對於張雨生來說,是他一生當中最為黑暗的日子,讓他感受到了無法呼吸。張雨生在這之前接到了父親的一個電話,父親讓他周末回家,一家人去郊外遊玩野餐。張雨生當時拒絕了父親的要求,理由是已經答應同學邀請了,要守誠信,不能毀約。父親在電話裡告訴張雨生,是妹妹想你了,讓你回來。
妹妹張玉仙在郊遊臨出發之前,也給哥哥打了電話,埋怨哥哥好久都沒回家了,心裡非常想念哥哥,張雨生聽妹妹這樣說,心裡也很難過,可是已經答應同學了。為了不讓妹妹難過,他在電話裡逗妹妹高興,張雨生和妹妹在電話裡面聊得非常開心,可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是他們最後一次交流,成為了臨別之前的哀鳴。
在那天下午郊遊的過程中,發生了一場意外。妹妹張玉仙因為不小心,踩到了山上一塊鬆動的石頭,落入了水裡。雖然被救了上來,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可是當哥哥張雨生聽到噩耗趕到時,卻沒有見到妹妹最後一面。妹妹永遠地閉上了她那雙美麗的眼睛,那一年張雨生才20歲,妹妹也才只有15歲。這是張雨生第一次直接面對親人的死亡,也是他一生當中再也無法走出去的陰霾,是他心裡永遠的痛。
張雨生在一次採訪中說,妹妹比我唱的還要好,如果她沒有那次意外,等她長大一些,我們可以搞一個兄妹組合,一起做音樂,該有多好啊。張雨生決定自己要為妹妹做點什麼,她決定要把對妹妹的思念融進歌聲裡,此生要為妹妹唱歌,她要用一個人的歌聲完成兄妹兩個人的夢想,所以就有了這首《大海》。
明天更新張雨生31歲車禍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