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生《大海》背後的故事,讓人感人肺腑,潸然淚下

2020-12-19 兜兜千語娛樂

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就像帶走每條河流。所有受過的傷,所有流過的淚,我的愛,請全部帶走。這首張雨生的《大海》,相信大家都會唱並且喜歡這首歌。其實《大海》的背後有著你所不知道的憂傷的故事,讓人潸然淚下。

1966年,張雨生出生於臺灣省澎湖縣。張雨生出生時,連著下了好幾天雨,父親看著窗外的雨,忽然轉頭對妻子說:「這孩子出生後,下了好幾天雨,要不,就叫雨生吧。」張雨生家裡有兄妹五個,兩個弟弟,兩個妹妹。作為老大的張雨生,自然成了家裡弟弟妹妹們的支柱和榜樣。

而張雨生和妹妹張玉仙關係最好、最親近。那時候的妹妹張玉仙也很愛唱歌,兩人在一塊一直有聊不完的話題。張雨生讀書住校時就經常給小玉打電話,一聊就是幾個鐘頭。同學還打趣地說:「你們兄妹感情這麼好呢?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女朋友呢!」

張雨生妹妹

妹妹因為酷愛音樂,所以從小就有個夢想,就是長大後當一個歌星。然而誰也沒有想到,上天居然這麼殘忍,如此對待這個花季般的少女。1986年7月6日,這一天令張雨生悲痛一生,永未釋懷這天,父親準備帶著一家人出去郊遊烤肉。

在此之前的幾天父親和妹妹曾打電話,給在學校讀書的張雨生,問他有沒有空,周末能不能回來一起和家人去郊遊玩?」張雨生在電話中說:「對不起爸爸,我已經跟同學約好了要外出,不能回家和你們一起去。」而妹妹張玉仙在電話這頭表示非常想念哥哥。

妹妹在出門前還和哥哥張雨生打了電話,兩人說說笑笑,歡樂無比。可是張雨生未曾想到,這是自己最後一次聽到妹妹爽朗的笑聲。在那天一家人遊玩時,妹妹張玉仙因為不小心踩到山上鬆動的石頭而落水。妹妹被水衝走了很遠,救上來後就被急忙送往了醫院搶救。

父親在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張雨生,告知妹妹溺水了,正在醫院搶走。張雨生聽後感覺天都塌了,急忙趕到醫院。等到張雨生到達醫院時,妹妹已經因為搶救不及時,不幸溺水身亡。那一年,張雨生20歲,妹妹才15歲。花季一樣的年紀,失去了最親妹妹的張雨生,內心世界至此一片灰暗。這是他第一次直接面對親人的死亡,無法走出陰霾。

妹妹的離開徹底讓張雨生燃燒了追求音樂夢想的決心,妹妹很喜歡唱歌,她唱得比我好聽。他決定去圓妹妹的夢想,為她歌唱一生。用一個人的歌聲,唱出兩個人的夢想。於是張雨生帶著妹妹的夢想,已及母親送給妹妹的吉他,報名參加了「木船」民歌比賽。一舉獲得決賽第一名,並正式加入了熱門合唱團。那時候他只有一個信念,要替妹妹完成音樂夢想。1988年,張雨生參加第一屆熱門音樂大賽,又一舉獲得團體組冠軍以及最佳主唱獎,從此正式進軍歌壇。

而他後來的許多經典歌曲則大多是在唱給逝去的妹妹。在參加歌唱比賽時,還專門寫了一首《姊妹》來紀念妹妹。

願我們能夠永遠千裡共嬋娟

我們已忘記曾有多少時間

歡樂總是輕盈相隨

就好像山上大樹畫的圓圈

深刻一年更勝一年

當我終於能站在世人前面

唱著我們的共同心願

《妹妹晚安》,更像是張雨生每到夜深人靜時對妹妹的思念。

妹妹晚安,我很想念你,

妹妹晚安,你會在那裡,

這些年來,人事已非,

真怕你認不得我的改變,

想你不必焦急,我們都還記得你

只是不怎麼提起,想你不必慌張

家裡格局仍一樣,只是少了你的床。

寒夜裡是否有人與你為伴,

想你不會煩惱 那麼愛笑和聒噪,

誰能躲開你的撒嬌 想你不會無聊,

你總是有你的一套 儘管天涯或是海角。

《天天想你》這首歌他在專輯文案裡這樣寫道:「從小與我最親的妹妹,在梨山附近的山澗不幸溺斃,那一年她才15 歲。」

當我佇立在窗前 你越走越遠

我的每一次心跳 你是否聽見

當我徘徊在深夜 你在我心田

你的每一句誓言 迴蕩在耳邊

天天想你 天天問自己

到什麼時候才能告訴你

天天想你 天天守住一顆心

把我最好的愛留給你

天天想你 天天守住一顆心

把我最好的愛留給你

他為妹妹勇敢邁出了音樂夢想的第一步,像是兩個人在唱歌,妹妹生前的夢想就是唱歌,兄妹往昔的日常互訴,也像極了彼此的誓言。這份對夢想的勇敢,妹妹你可曾看見?

張雨生寫給妹妹歌,最經典就是那首《大海》。

從那遙遠海邊 慢慢消失的你

本來模糊的臉 竟然漸漸清晰

想要說些什麼 又不知從何說起

只有把它放在心底

如果大海能夠 喚回曾經的愛

就讓我用一生等待

如果深情往事 你已不再留戀

就讓它隨風飄遠

如果大海能夠 帶走我的哀愁。

就像帶走每條河流

所有受過的傷 所有流過的淚

我的愛 請全部帶走

極致的追念,早已令他悲傷成海。妹妹是溺水身亡,他對大海的呼喚,就是在對妹妹無盡的傾訴與想念。為了妹妹,他願意傾其所有。

然而上天真的是天妒英才,妹妹去世多年以後,張雨生自己也因為一場車禍離開人世。1997年10月20日凌晨2時50分,張雨生排練結束後獨自駕車返家。開車途中,張雨生因為疲勞駕駛,不幸發生車禍。在經過了24天與死神的纏鬥後,1997年11月12日晚11時48分。張雨生沒有挺過來,永遠離開了人間。那一年,他才31歲,天才隕落。

張雨生去世後,被葬在了梨山「雨生園」,與心愛的妹妹合葬在了一起,永遠相伴。父母希望,「兄妹相伴,魂魄不孤。」墓前放著他生前用過的吉他。

娛樂圈最悽涼的父母或許就是張雨生的父母了。兄妹倆的相繼意外離去,最悲傷的莫過於活著的父母。白髮人接連送走了兩個至親至愛的黑髮人,他們的心該有多痛。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他漸行漸逝,你站在路的這一端,看著他漸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然後,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

相關焦點

  • 張雨生的《大海》被誤解多年,背後的故事讓人淚奔
    ,所有人都以為這是首歌頌愛情的歌,其實,我們都錯了,在這美好的歌聲背後,藏著一個悲傷的故事。這首歌的名字叫《大海》,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它的創作者:張雨生。1966年6月7日,他出生於臺灣省澎湖,伴雨而生,取名「雨生」。
  • 張雨生的《大海》你聽懂了嗎?背後的故事讓人淚奔……
    其中張雨生的那首哀婉悽美的《大海》就特別讓人印象深刻,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更是讓人淚崩。原來痛到極致,眼淚是流不出來的;原來心最傷的人,不是嚎啕大哭的人,而是在低下頭沉默的人。但很快,他振作起來了。他報名參加「木船」民歌比賽,開始加入熱門合唱團,一場又一場地唱,不知疲憊地唱,仿佛要把此生的歌都在這裡唱完。在那以前,他不曾公開演唱過。
  • 張雨生的《大海》你聽懂了嗎?背後的故事讓人淚奔……
    其中張雨生的那首哀婉悽美的《大海》就特別讓人印象深刻,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更是讓人淚崩。妹妹的離去讓他突然背負了使命,活著的人,要去做該做的事,完成該完成的夢想,愛該愛的人。你所痛苦的今天,是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迷茫未知的未來,是離開的人憧憬的未來。
  • 你知道張雨生的《大海》不是情歌,但未必知道它背後的故事!
    張雨生,一個被上天都嫉妒的英才,陪伴了多少八零九零後的童年!至今為止張雨生離開我們已經有21個年頭了,1997年11月12日,張雨生在痛苦中掙扎了24天,最終還是離開了我們,享年31歲,這位音樂界的才子永遠的走了。
  • 張雨生《大海》,背後故事竟被誤解25年……
    ✪張雨生的《大海》,初識不知曲中意 ,再聽已是曲中人。【歡迎到網易雲音樂,關注@安徽共青團,和團團一起聊青春。】張雨生的母親是臺灣泰雅族人,受到母親的影響,張雨生從小就熱愛音樂。作為家中長子的他,最疼愛家中的小妹張玉仙,他們從小一起聽音樂,一起唱歌。
  • 張雨生的《大海》被誤解21年,背後的故事讓人淚奔
    聽著《大海》這首歌,就會想起張雨生,張雨生從小與他的妹妹最親,上大一那年,妹妹給他打電話說要全家出遊,他有事沒去,結果妹妹在出遊中不幸溺水身亡,這也變成了他和妹妹的最後一次通話。許多人在這首歌裡,找到了共鳴,找到了勇氣,每聽一次,就對夢想更加篤定。
  • 張雨生《大海》的背後,竟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
    張雨生的母親是臺灣泰雅族原住民,受到母親的影響,張雨生從小就熱愛音樂。作為家中長子的他,最疼愛家中的小妹張玉仙,他們從小一起聽音樂,一起唱歌。 1985年,張雨生考入了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隻身一人去到臺北讀大學,距離卻沒能阻礙他和妹妹在音樂上的交流。那時的他們常常打電話,而且每次都要聊上幾個小時,舍友們以為張雨生交了女朋友。
  • 被誤解20年,張雨生《大海》背後,故事竟如此悲情
    現如今有都少人,都希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一夜驚喜···但是沒有誰願意一夜長大,因為在這一夜背負上的沉重,可能一生都無法卸下。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就像帶走每條河流,所有受過的傷,所有流過的淚我的愛,請全部帶走。張雨生憑著清越高亢的歌聲,青春陽光的書卷氣,迅速走紅港臺。
  • 張雨生《大海》背後竟是這樣一個催淚的故事
    《大海》是臺灣歌手張雨生演唱的一首歌,由陳大力作詞,陳大力和陳秀男作曲,發行於1992年,收錄於專輯《大海》。張雨生之所以踏上歌壇的原因以及為什麼要作大海這首歌,從下面的這段話裡可以找到答案。張雨生的妹妹比他更有音樂天賦,卻不幸溺水身亡,這也成了他心中永遠的痛。一次,張雨生和劇組在海邊拍攝歌曲MTV,晚間,大家都圍著篝火盡情說笑,只有張雨生神情落寞,暗自神傷。好友陳大力看在眼裡,知道他觸景生情,想念妹妹而傷心了,於是就暗地裡跟陳秀男商量要為好友的妹妹寫一首歌,希望他把自己內心的憂傷通過歌曲紀念的方式得以寄託,減輕思念的痛苦。
  • 隱藏20年的謎團,張雨生《大海》背後的故事竟如此悲情
    也是在那一夜,張雨生蛻變得成熟了。「把我從不知人間疾苦的兒童樂園,一腳踢進生老病死的成人世界。」現如今有都少人,都希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一夜驚喜···但是沒有誰願意一夜長大,因為在這一夜背負上的沉重,可能一生都無法卸下。
  • 張雨生《大海》爆紅背後有辛酸故事 是為她而寫 卻被誤解了20年
    歌曲每個人都聽過,也都唱過。但是大多數人都是長大了,卻反而喜歡老歌了。其實並不是新歌不好聽,也不是老歌有多好聽。只是我們再也找不到有哪一首歌就能記錄自己的青春。所以才有了一代一代人的致青春。每首歌都有其創造的艱辛。而有一些歌背後卻還有這曲折的故事。
  • 《大海》背後的故事,張雨生與妹妹的音樂夢想
    1966年,張雨生出生在臺灣澎湖,誰都未曾想到這個眼睛大大的男生,會在幾十年之後變成臺灣歌壇紅極一時的天王。張雨生是臺灣創作型歌手,在臺灣有「音樂魔術師」之稱,其音樂成就由於英年早逝而失去了再發展的機會,但他的堅持與努力在歌壇成為了一種精神象徵,張雨生不僅是一位歌手,還是一位成功的創作人。在他的歌曲裡,沒有無病呻吟的愛情,沒有虛偽做作的賣弄,他只是通過音樂說出他內心所想。張雨生創作的歌曲在歌詞內容上觸及到弱勢族群、環保、對生命的自省以及動物關懷等多元主題。
  • 張雨生《大海》的背後故事讓人淚奔,也已經被被誤解了21年
    就這樣,背負著兩個人夢想的張雨生,一開口就唱到了無數人的心裡,即便是二十多年後的今天,依然有很多人記得11月12日,豆瓣上給張雨生官方標註的身份是藝術家,有人這樣形容藝術家:一個藝術家像所有人,但所有人都不像他。張雨生的歌可以唱出千千萬萬人的心情,但即使後來有很多歌者去模仿他,確沒見誰像他。
  • 張雨生的《大海》被人誤解20年,原來背後有段如此悲情的故事
    張雨生父母將他和妹妹張玉仙合葬,希望他們兄妹二人相依為伴。提起張雨生的妹妹張玉仙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但是紅遍大江南北的《大海》恐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從那遙遠海邊 慢慢消失的你本來模糊的臉 竟然漸漸清晰想要說些什麼 又不知從何說起只能把它放在心底我們一直以為是一首情歌的《大海
  • 青聽丨張雨生《大海》,背後故事竟被誤解25年……
    從那遙遠海邊慢慢消失的你本來模糊的臉竟然漸漸清晰不知從何說起只有把它放在心底1966年,張雨生出生在臺灣澎湖,誰都未曾想到這個眼睛大大的男生,會在幾十年之後變成臺灣歌壇紅極一時的天王。張雨生的母親是臺灣泰雅族人,受到母親的影響,張雨生從小就熱愛音樂。
  • 張雨生的《大海》被我誤解20年,背後的真相原來是這個.....
    要去做該做的事,完成該完成的夢想,愛該愛的人。1988年,他唱了《我的未來不是夢》,得到了大家的關注。1992年,他為妹妹寫下這首《大海》,紅遍大江南北。但其實他的大海很小,只裝得下妹妹一人。他還寫了一首《妹妹晚安》,他不知道她是不是在星星背後看,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偷偷地聽,但他只想要唱給她聽。告訴她,我一直記得你,你不必慌張。因為這個世界上,有人一直不曾忘記你。
  • 張雨生的《大海》被我誤解20年,背後的故事原來是這個...
    妹妹的離去讓他突然背負了使命,活著的人,要去做該做的事,完成該完成的夢想,愛該愛的人。你所痛苦的今天,是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迷茫未知的未來,是離開的人憧憬的未來。1988年,他唱了《我的未來不是夢》,得到了大家的關注。1992年,他為妹妹唱了這首《大海》,紅遍大江南北。但其實他的大海很小,只裝得下妹妹一人。
  • 張雨生的《大海》被我誤解20年,背後的故事原來是這個......
    妹妹的離去讓他突然背負了使命,活著的人,要去做該做的事,完成該完成的夢想,愛該愛的人。你所痛苦的今天,是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迷茫未知的未來,是離開的人憧憬的未來。1988年,他唱了《我的未來不是夢》,得到了大家的關注。1992年,他為妹妹唱了這首《大海》,紅遍大江南北。但其實他的大海很小,只裝得下妹妹一人。
  • 《大海》,張雨生的絕唱之一,可誰又知道這背後的諸多無奈
    90年代,華語樂壇上有兩位巨星隕落,一位就是beyond——黃家駒,還有一位就是張雨生。 很多人都知道,張雨生有兩首歌最為出名,一個就是《我的未來不是夢》,還有一個就是《大海》。 可是,又有多少人知曉《大海》背後,有著張雨生無盡的辛酸史。
  • 《大海》這首歌背後的故事竟然是這樣
    我想不論是80後還是90後說到張雨生就一定會想到那首經典歌曲《大海》:「如果大海能夠換回曾經的愛,就讓我用一生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