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張雨生的絕唱之一,可誰又知道這背後的諸多無奈

2020-12-22 騰訊網

90年代,華語樂壇上有兩位巨星隕落,一位就是beyond——黃家駒,還有一位就是張雨生。

很多人都知道,張雨生有兩首歌最為出名,一個就是《我的未來不是夢》,還有一個就是《大海》。

可是,又有多少人知曉《大海》背後,有著張雨生無盡的辛酸史。

張雨生原本的理想是當一名「政客」,所以小時候報考的是臺灣政治大學。

奈何,因為妹妹在海邊的意外溺水身亡,張雨生很愛這個妹妹,所以他決定替妹妹完成歌星的夢想,從而走上了樂壇。

大三那年,張雨生被翁孝良發掘,隨後加盟他的「名聲傳播公司」。在這個公司中,張雨生因為一首《我的未來不是夢》走紅。

雖然這是一首「廣告音樂」,但是卻被張雨生唱出了靈魂,70後一代人不服輸、想要證明自己價值的精神。

這一年,張雨生的音樂生涯打開了,成為華語樂壇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1989年,張雨生服兵役,1991年宣布退伍。

此時的他不再是一名學生,而是一名完全的音樂人,他想要走「真正音樂人」的路子,而不是「偶像歌手」的道路。

彼時,他自創了專輯《張雨生創作專輯》,專輯中記錄了一些部隊服役的生活體會,還涉及了一些哲學、文學等。

可惜的是,這次轉型非常失敗,唱片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歌迷們也很不買帳

為了改變這個局面,張雨生被公司談話,隨後推出商業性較強的單曲《大海》:如果大海能夠喚回曾經的愛、就讓我用一生等待、如果深情往事 你已不再留戀、就讓它隨風飄遠......

這首歌發行之後,雖然遭到了市場的哄搶,成績非常優異,但卻不是張雨生想要的那種輝煌。

那些日子裡,張雨生在「理想和現實」中掙扎,最終他還是選擇了「理想」,不再向現實妥協,就像黃家駒義無反顧離開香港一樣。

1994年,繼《大海》之後,張雨生發行了專輯《卡拉OK·臺北·我》。這張專輯擺脫了市場的「商業性」,完全是張雨生對音樂的新理解,放到現在來看都具有前衛性:領先華語流行音樂整整20年的裡程碑。

不過,市場、觀眾並沒有為此而買單,《卡拉OK·臺北·我》銷量慘澹,張雨生因此背上了「音樂毒藥」。

從《大海》的反映來看,張雨生的聲音很悠長、尖利嘹亮,但是他卻不適合唱自己的歌,因為他的歌感情、寓意很深。

好在,後來他從一家酒吧發掘出了張H妹,爆炸性、穿透力的聲音,讓張雨生很看好這個女孩。

後期,張雨生為張H妹先後製作了專輯《姐妹》、專輯《Bad Boy》皆是銷量超過了100萬張,張雨生也成為了臺灣百萬音樂製作人之一。

後期,他還為劉愷威、伊能靜、動力火車等人製作過單曲,音樂理想之路才算是正式鋪開。

然而,就在這樣一個關口,張雨生因為一場車禍失去了生命,一代高音王子、百萬製作人逝世,讓人惋惜。

在音樂的世界裡,偶像歌手不少,這些人純粹是為了唱歌而唱歌,但真正的音樂人卻不多。

李宗盛、十一郎唱的是情、黃家駒唱的是理想、羅大佑唱的是人生、張雨生唱的是追求,這些人才是真正的音樂人。

他們創作出的音樂基於現實、有靈魂,一個時代過去都不會過時。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張雨生的《大海》不是情歌,但未必知道它背後的故事!
    張雨生,一個被上天都嫉妒的英才,陪伴了多少八零九零後的童年!至今為止張雨生離開我們已經有21個年頭了,1997年11月12日,張雨生在痛苦中掙扎了24天,最終還是離開了我們,享年31歲,這位音樂界的才子永遠的走了。
  • 你們知道張雨生的《大海》是為誰而唱的嗎?令人感動!
    張雨生(1966年6月7日—1997年11月12日),1966年6月7日出生於臺灣,歌手、音樂人、製作人。1988年自組金屬小子樂團;同年因演唱《我的未來不是夢》而獲得關注,張雨生的一首《大海》紅遍大江南北,在臺灣張雨生有著「音樂魔術師」的稱號,只可以英年早逝,至今那首《大海》還在耳邊迴蕩。張雨生的《大海》成了膾炙人口的歌曲,卻不知道這首歌是怎麼來的,張雨生的這首《大海》是唱的誰的呢?
  • 張雨生《大海》背後的故事,讓人感人肺腑,潸然淚下
    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就像帶走每條河流。所有受過的傷,所有流過的淚,我的愛,請全部帶走。這首張雨生的《大海》,相信大家都會唱並且喜歡這首歌。其實《大海》的背後有著你所不知道的憂傷的故事,讓人潸然淚下。
  • 張雨生31歲巔峰期,不幸車禍去世,經典歌曲《大海》背後的意義?
    張雨生進入唱歌領域的動力就是我要為妹妹實現她的夢想,再追逐歌曲的道路上,張雨生一直都在想念。在步入歌手界的時候,張雨生發表的《天天想你》專輯,當年銷量突破30萬張。同名主打歌曲《天天想你》更是成為他的代表作之一,成為一曲經典。
  • 張雨生的《大海》被誤解多年,背後的故事讓人淚奔
    ,其實,我們都錯了,在這美好的歌聲背後,藏著一個悲傷的故事。這首歌的名字叫《大海》,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它的創作者:張雨生。1966年6月7日,他出生於臺灣省澎湖,伴雨而生,取名「雨生」。>不是誰想吃就能吃的。
  • 被誤解20年,張雨生《大海》背後,故事竟如此悲情
    張雨生的妹妹:張玉仙怪誰呢?怪誰也沒法把一個鮮活的妹妹還給他。現如今有都少人,都希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一夜驚喜···但是沒有誰願意一夜長大,因為在這一夜背負上的沉重,可能一生都無法卸下。他們希望張雨生通過這首歌,把自己內心的憂傷唱出來,以此方式紀念他的妹妹,減輕他思念的痛苦。1992年《大海》就此誕生,一經張雨生傾情演唱,立時紅遍大江南北,成為至今無法超越的經典。
  • 你知道張雨生的《大海》的寓意嗎?
    說到張雨生 ,身為80後的我們並不會陌生。張雨生的《大海》和鄭智化的《水手》簡直就霸佔了我們學生時代的流行金曲。直到現在中午路過學校,依然還能聽到它們在校園廣播中響起。張雨生是臺灣創作型歌手,在臺灣有「音樂魔術師」之稱。
  • 張雨生《大海》的背後,竟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
    ,誰都未曾想到這個眼睛大大的男生,會在幾十年之後變成臺灣歌壇紅極一時的天王。張雨生的母親是臺灣泰雅族原住民,受到母親的影響,張雨生從小就熱愛音樂。作為家中長子的他,最疼愛家中的小妹張玉仙,他們從小一起聽音樂,一起唱歌。
  • 張雨生的《大海》你聽懂了嗎?背後的故事讓人淚奔……
    其中張雨生的那首哀婉悽美的《大海》就特別讓人印象深刻,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更是讓人淚崩。張雨生怎麼也不會想到,這竟是最後一次聽到妹妹的聲音。那天下午,妹妹因踩到山澗上鬆動的石頭而落水。被水衝走了好遠的妹妹,在救上岸時還有呼吸。
  • 隱藏20年的謎團,張雨生《大海》背後的故事竟如此悲情
    也是在那一夜,張雨生蛻變得成熟了。「把我從不知人間疾苦的兒童樂園,一腳踢進生老病死的成人世界。」現如今有都少人,都希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一夜驚喜···但是沒有誰願意一夜長大,因為在這一夜背負上的沉重,可能一生都無法卸下。
  • 張雨生《大海》,背後故事竟被誤解25年……
    ✪張雨生的《大海》,初識不知曲中意 ,再聽已是曲中人。【歡迎到網易雲音樂,關注@安徽共青團,和團團一起聊青春。】從那遙遠海邊慢慢消失的你本來模糊的臉竟然漸漸清晰不知從何說起只有把它放在心底1966年,張雨生出生在臺灣澎湖,誰都未曾想到這個眼睛大大的男生,會在幾十年之後變成臺灣歌壇紅極一時的天王
  • 張雨生的《大海》你聽懂了嗎?背後的故事讓人淚奔……
    其中張雨生的那首哀婉悽美的《大海》就特別讓人印象深刻,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更是讓人淚崩。張雨生怎麼也不會想到,這竟是最後一次聽到妹妹的聲音。那天下午,妹妹因踩到山澗上鬆動的石頭而落水。被水衝走了好遠的妹妹,在救上岸時還有呼吸。張家滿懷希望地送妹妹去醫院,卻因為主治大夫的誤診而延誤了搶救時間。當心急如焚的張雨生匆匆趕到醫院,他最親愛的妹妹已經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那一年,張雨生20歲,妹妹張玉仙才15歲。
  • 張雨生的《大海》被誤解21年,背後的故事讓人淚奔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陽下低頭流著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落也不放棄自己想要的生活,許多人在這首歌裡,找到了共鳴,找到了勇氣,每聽一次,就對夢想更加篤定。「即將30歲一事無成,拿著幾千塊錢的工資供著房子養著孩子,幹著隨時可能離職的工作,外帳欠了好幾萬。看著熟睡的孩子,一個人在電腦前迷茫著聽著這首歌。
  • 張雨生《大海》背後竟是這樣一個催淚的故事
    《大海》是臺灣歌手張雨生演唱的一首歌,由陳大力作詞,陳大力和陳秀男作曲,發行於1992年,收錄於專輯《大海》。張雨生之所以踏上歌壇的原因以及為什麼要作大海這首歌,從下面的這段話裡可以找到答案。張雨生的妹妹比他更有音樂天賦,卻不幸溺水身亡,這也成了他心中永遠的痛。一次,張雨生和劇組在海邊拍攝歌曲MTV,晚間,大家都圍著篝火盡情說笑,只有張雨生神情落寞,暗自神傷。好友陳大力看在眼裡,知道他觸景生情,想念妹妹而傷心了,於是就暗地裡跟陳秀男商量要為好友的妹妹寫一首歌,希望他把自己內心的憂傷通過歌曲紀念的方式得以寄託,減輕思念的痛苦。
  • 《大海》背後的故事,張雨生與妹妹的音樂夢想
    1966年,張雨生出生在臺灣澎湖,誰都未曾想到這個眼睛大大的男生,會在幾十年之後變成臺灣歌壇紅極一時的天王。張雨生是臺灣創作型歌手,在臺灣有「音樂魔術師」之稱,其音樂成就由於英年早逝而失去了再發展的機會,但他的堅持與努力在歌壇成為了一種精神象徵,張雨生不僅是一位歌手,還是一位成功的創作人。在他的歌曲裡,沒有無病呻吟的愛情,沒有虛偽做作的賣弄,他只是通過音樂說出他內心所想。張雨生創作的歌曲在歌詞內容上觸及到弱勢族群、環保、對生命的自省以及動物關懷等多元主題。
  • 張雨生的《大海》被我誤解20年,背後的真相原來是這個.....
    1992年,他為妹妹寫下這首《大海》,紅遍大江南北。但其實他的大海很小,只裝得下妹妹一人。他還寫了一首《妹妹晚安》,他不知道她是不是在星星背後看,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偷偷地聽,但他只想要唱給她聽。告訴她,我一直記得你,你不必慌張。因為這個世界上,有人一直不曾忘記你。
  • 《大海》背後是張雨生一生的痛,31歲車禍身亡,年邁老母獨守墓園
    《大海》是張雨生出道以來第四張專輯,當時銷量達到了600萬,當很多人提起張雨生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大海》。但是《大海》這首歌曲的背後卻是張雨生一生的痛。這次,張雨生正式踏進歌壇,同年11月發布出首張個人專輯《天天想你》,這也成為他的代表作。沒想到這部唱片直接突破30萬張,張雨生帶著妹妹的信念繼續朝著夢想努力。
  • 張雨生的《大海》這首歌,不是情歌,是唱給妹妹聽的
    #網絡熱歌#張雨生的嗓音高昂悠長、尖利嘹亮,帶有一種獨特的憂傷,特別是他在演繹《大海》這首歌的時候,這個特點格外的明顯。《大海》這首歌的詞作者是陳大力,作曲是陳秀男,他們兩位都是張雨生的好朋友,因為他們知道張雨生內心的憂傷來自何處,所以就寫了此歌交給他,合適的詞曲,正契合他的心情,張雨生一唱就成為了一首經典之歌。「如果大海能夠喚回曾經的愛,就讓我用一生等待,如果深情往事你已不再留戀,就讓它隨風飄遠!」孤獨與傷感的《大海》,讓每一位聽眾的心裡,驚濤一片。
  • 《大海》張雨生31歲車禍離世,女友痴守10年另嫁,今母親獨守墓園
    作者 | 五分 編輯 | 魚雁「如果大海能夠喚回曾經的愛,就讓我用一生等待……」「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就像帶走每條河流……」看到這句歌詞,你是否就已不自覺地哼唱了起來了?張雨生的這首《大海》,發行於1992年,至今流傳度極廣。很多人都聽過這首歌,但卻不知道這首歌背後的故事,其實也是張雨生一生的痛。「想要說聲愛你,卻被吹散在風裡」,這首歌的歌詞看上去,都像是向所愛之人訴說愛而不得的痛苦。
  • 張雨生《大海》的背後故事讓人淚奔,也已經被被誤解了21年
    豆瓣上給張雨生官方標註的身份是藝術家,有人這樣形容藝術家:一個藝術家像所有人,但所有人都不像他。張雨生的歌可以唱出千千萬萬人的心情,但即使後來有很多歌者去模仿他,確沒見誰像他。在浴室洗澡的歌手費玉清衝了出來,他被電視裡的聲音震驚到了,裡面正放著《我的未來不是夢》這首歌。他一打聽才知道,唱這首歌的是剛出道的張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