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桃音樂學院院長伯納德·蘭斯基教授的14年聲樂之旅

2022-01-07 NUS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Yong Siew Toh Conservatory of Music, 簡稱YST Conservatory)院長伯納德·蘭斯基教授的辦公室一角安放著一臺閃閃發光的斯坦威大鋼琴。當他的手指掠過琴鍵時,似乎已臻化境。

伴隨著舒伯特的高難度作品《C大調小提琴與鋼琴幻想曲》的悠揚曲調,蘭斯基教授閉上雙眼,身體隨節奏搖擺,也許這就是這位鋼琴家所言——演奏應該是一種「生活的升華體驗」。

「可惜我離開時不能帶走這架鋼琴。多虧鋼琴技師的悉心護理,這是我用過的最好的樂器之一。」

伯納德·蘭斯基教授擔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院長長達14年。他即將於今年7月卸任該院長職位,計劃履任澳大利亞昆士蘭音樂學院(Queensland Conservatorium Griffith University)院長。

和他在鋼琴領域的履歷相似,這些年來,他帶領新國大楊秀桃音樂學院更上一層樓。如今,這位澳大利亞教育家即將離開這所世界上最具特色的音樂學院之一。

他的許多往屆學生已成為各自領域的知名領袖。新國大楊秀桃音樂學院也在業內和普通民眾之間建立起牢固的紐帶,大幅提升了新加坡的本土藝術水平。

這些成就都是在蘭斯基教授的領導下實現的。「我們的方向十分明確。隨著過去十年中楊秀桃音樂學院逐步在新加坡揚名,我們對卓越的理解變得更為細緻入微,學院在本土和全球層面的發展也愈發真實地交織在一起。」

▲學者、教育家、鋼琴家:這張照片展示了蘭斯基教授的多重身份。

2008年,當蘭斯基教授首次被任命為院長時,楊秀桃音樂學院還是一所年輕的學院。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皮博蒂音樂學院(Peabody Institute of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協助下,楊秀桃音樂學院專注於奠定其作為音樂教育機構的根基。在創始捐贈者特別是楊潞齡信託基金(Yong Loo Lin Trust)的大力支持下,學院開始嶄露頭角。

但蘭斯基教授明白,如果楊秀桃音樂學院想脫穎而出,就必須打造自己的專屬特色。他解釋說,「我們需要變得更加別具一格。學院的非凡之處在於,它的規模和範圍、師生的國際化構成以及全球化導向在亞洲都是獨一無二的。

「此外,新加坡學生不必離開祖國,就能充分接觸全球藝術。安德拉斯·希夫(András Schiff)、什洛莫•敏茨(Shlomo Mintz)、萊昂·弗萊舍(Leon Fleisher)、今井信子(Nobuko Imai)、Gábor Takács-Nagy和鈴木雅明(Masaaki Suzuki) 等知名音樂大師,以及塔卡斯四重奏組(Takacs)、茱莉亞弦樂四重奏組(Juilliard Quartets)和英國極光樂團(Aurora Orchestra)等合奏團都曾讓我們的音樂廳和教室蓬蓽生輝。這主要歸功於Ong Teng Cheong and Madeline Goh Professorships以及邵氏基金Ones to Watch的幫助。」

「當學生離開楊秀桃音樂學院時,無論是為了參加短期國際交流項目,在合作學校進行學期交換,還是為了體驗海外暑期課程,他們都已熟知國際音樂準則,並獲得學院的支持,進一步追尋藝術發展機遇。」

▲蘭斯基教授與ConNext Network合作夥伴、楊秀桃音樂學院工作人員和藝術家一同參加2019年Performers(') Present國際藝術研討會。

蘭斯基教授加入我們時,正值楊秀桃音樂學院準備開闢嶄新道路的關鍵時刻。憑藉過去25年的豐富樂界經驗,他成功擴大了學院的全球影響力,並帶領學院加入樂界各大協會,例如ConNext Network,該協會成員包括來自歐洲、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知名音樂學院。

楊秀桃音樂學院也是東南亞音樂協會(Southeast Asian Directors of Music,SEADOM)的一員。蘭斯基教授在東南亞音樂協會成立時起到了關鍵作用。作為歐洲音樂學院協會(European Association of Conservatoires,AEC)的會員,他還擔任該協會的非歐洲學院代表。

在音樂方面,楊秀桃音樂學院發行了一張專輯《Moór doubles Brahms》,由學院管弦樂團和三名教師演奏,並由國際唱片公司Cello Classics發行。

在新加坡,楊秀桃音樂學院的聲譽和人脈日益增強。它和本土社區建立聯繫,與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Esplanade)和維多利亞音樂廳(Victoria Concert Hall)等標誌性機構合作。

學院還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和亞洲文明博物館(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打造系列演出,並與盛港綜合醫院(Sengkang General Hospital)、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Superhero Me等組織合作。

學院校友也開始以表演家、作曲家、指揮家、教育家、音頻工程師、製作人和跨界藝術家等身份在新加坡乃至全球聲名遠揚,比如指揮家黃佳俊先生(Wong Kah Chun)、作曲家Diana Soh和Emily Koh,以及著名樂團 Lorong Boys和紅點巴洛克(Red Dot Baroque)。

10多名楊秀桃音樂學院校友在新加坡交響樂團全職演奏。學院畢業生在紐西蘭弦樂四重奏組(New Zealand String Quartet)、美國Decoda室內樂團、瑞士韋爾比耶室內樂團(Verbier Chamber Orchestra)以及中國、美國和東南亞等地的眾多管弦樂團內任職。

楊秀桃音樂學院還經歷了品牌重塑。2016年,學院推出全新指導口號——「在新光下聆聽(Listen in New Light)」,鼓勵學生探索展現才藝和音樂的新方式。「重新定位的核心是強調每個學生通過探索嘗試發現自己的獨特個性。學生的個性不必完美無缺,這種探索維度在藝術上也很重要,」蘭斯基教授談道。

蘭斯基教授認為,這一切讓學院一路走來,凝聚成許多精彩瞬間。2018年,校友們大膽策劃並推出了為期一周的「Voyage」音樂節。這場音樂會有70多名楊秀桃音樂學院畢業生參與,融合了多領域元素和引人注目的多媒體視覺效果。

2019年,即將畢業的學生們在維多利亞音樂廳舉行了名為「Springing」的盛大演出。這場沉浸式音樂表演融合頂尖技術,涵蓋視頻、燈光和故事元素。這也確立了一項傳統,促使2021屆畢業生於近期成功舉辦了UNMASK 2021音樂會。

▲在UNMASK 2021音樂會上,楊秀桃音樂學院畢業生開始演奏柴可夫斯基的《佛羅倫斯的回憶》。

身為許多國際音樂節的錄音製作人和總監,蘭斯基教授談到,「我認為這些活動非常有藝術性。這些作品與我們重塑品牌時設想的精神高度契合,但成果完全歸功於學生和校友。他們每一個人都超越了自身極限,比我們所能推進得更遠——我完全沒預料到他們竟交出如此驚豔的作品。」

在這趟充滿活力的旅程中,蘭斯基教授也在任期內遭遇過挑戰,其中最嚴峻的挑戰之一便是去年的新冠疫情。學院不得不在一夜之間重新調整方向,進行數位化轉型。

楊秀桃音樂學院開始直播所有音樂會。以前,現場表演最多只有大約500名觀眾參與,現在的直播音樂會常常能吸引超過一千名觀眾。最近一次直播的流媒體點擊量超過5,000次,UNMASK 2021音樂會也廣受好評。

蘭斯基教授在危機中看到了未來的更多發展機遇,重新構想了戰略方向,鼓勵師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創辦學生機構,推動技術創新。「疫情期間發生的事有些諷刺,儘管我們被迫封鎖,卻和外界的接觸比以往更多,」他談道。

「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會對外呈現。實際上每天都有活動舉辦,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在網絡上觀看獲取。學生們在實踐中也更能批判反思,培養協作精神。」

疫情還讓他發展了兩項新愛好——騎自行車和徒步旅行。在他目前的日常生活中,這些愛好變得更加重要。「兩項活動都給我帶來了思考空間,」這位狂熱的自行車手談道。他還經常攀登新加坡南部山脊和武吉知馬山。他認為,「爬山和演奏樂器很像。路線可能相同,但旅行體驗會不斷變化。」

▲蘭斯基教授在「連接楊秀桃音樂學院:通過音樂分享禮物」上與合作夥伴們,包括Superhero Me,Enabling Village和亞歷山大醫院(現在的盛港綜合醫院)共同展示活動。

在準備離開新加坡之際,他感謝楊秀桃音樂學院的教職員工和校友在學院發展過程中做出的巨大貢獻。「感謝這些年來大家的支持和奉獻。每個人都坦率開明,樂於反省自身,思考自己如何為音樂學院做出獨一無二的切實貢獻。這就像不斷變化的創意合奏,我們所有參與者都成長良多。回首往事,意識到我們一路相伴而行,真是非同尋常的體驗。」

對於學生,他也提出了以下建議:相信自己的想法和能力,尋求平衡,勇於探索。最重要的是,要善於傾聽,與自己、周邊環境乃至整個世界保持和諧。「我們需要溝通和協作,但每個人也應當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希望大家大膽嘗試,發現新的卓越之路。」

2008年:伯納德·蘭斯基教授被任命為楊秀桃音樂學院院長。在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National Arts Council)的支持下,楊秀桃音樂學院設立了青年藝術家項目(Young Artist Programme)。

2009年:楊秀桃音樂學院舉辦首次國際研討會「表演者之聲」(Performer’s Voice),並加入東南亞音樂教育發展網絡——東南亞音樂協會,成為其創始成員之一。蘭斯基教授不久後被任命為首任主席。

2010年:楊秀桃音樂學院推出錄音藝術與科學專業(現為音頻藝術與科學專業),以及現有的樂器表演和作曲類專業。

2011年:楊秀桃音樂學院與皮博蒂音樂學院(Peabody Institute)共同開設聯合學位,這也開創了同類型項目的先河。學院還開設了聲樂專業。

2014年:楊秀桃音樂學院開設新加坡有史以來首個表演、作曲和指揮領域的音樂碩士課程,並加入ConNext Network。

2016年:楊秀桃音樂學院經歷了重大的品牌重塑,新標誌和口號為:「在新光下聆聽」。

2018年:楊秀桃音樂學院開設「音樂與社會」、「音樂、協作與製作」等課程。

2020年:楊秀桃音樂學院推出「繼續教育與培訓」課程,幫助成人學習者研習音樂及其他藝術相關領域技能。學院還有志開拓畢業生發展途徑,為他們提供參與新國大表演和創意藝術的機會。

文章英文版原載於NUS News,原文標題為A collaborative pianist who helped the YST Conservatory find its own voice

相關焦點

  • 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
    另外,除了已有的樂器演奏、聲樂、作曲和聲頻藝術與科學的音樂學士學位主修課程外,我們近來新增設了「音樂與社會」 (Music & Society) 和「音樂、協作與製作」(Music, Collaboration & Production)兩門主修課程,為有志向有抱負的年輕音樂人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的教授導師團隊來自全球四大洲十個國家,為學院注入了國際視野和多元能量。
  • 楊秀桃音樂學院傑出畢業生馮淑婷:用音樂與藝術造福世界
    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Yong Siew Toh Conservatory of Music)聲樂專業的馮淑婷(Priscilla Fong)對許多事物充滿熱情:表演、主持、社區工作等。除了在楊秀桃音樂學院鑽研聲樂外,馮淑婷還探索了她的每一項興趣愛好——她在楊秀桃音樂學院的許多活動中公開演講,並作為音樂學院傳播實習生工作了一學期。她還擔任核心組織成員,與團隊一起在維多利亞音樂廳自主舉辦了畢業音樂會「UNMASK 2021」。▲馮淑婷(右)在《魔法花園》表演中。這是一場為殘疾兒童/高危兒童打造的多感官表演,在新加坡各地和各大機構演出。
  • 回顧|新加坡楊秀桃音樂學院​演奏家們的大師班
    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中提琴演奏家張曼琴來院舉辦大師班4月11日下午,中提琴演奏家、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中提琴教研室主任張曼琴老師應邀來我院管弦系舉辦中提琴大師課
  • 【項目鑑賞】楊秀桃音樂學院
    四層高的楊秀桃音樂學院與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建築群融為一體,該建築面朝亞逸拉惹高速公路(AYE),前方是與附近的大學文化中心共享的大型天篷和廣場。作為一所音樂學院,其建築理念不僅圍繞著光線這一主題,還注重聲學和音樂層面。
  • 【直播預告】楊秀桃音樂學院&新加坡少兒愛樂樂團音樂會
    簡易交響曲&愛樂之友時間:2021年9月12日 15點地點:楊秀桃音樂學院音樂廳曲目:班傑明·布裡頓《簡單交響曲》指揮:黎志華演奏:楊秀桃音樂學院管弦樂團&新加坡少兒愛樂樂團本場直播音樂會將由楊秀桃音樂學院管弦樂團與新加坡少兒愛樂樂團共同合作
  • 【大師課堂】羅茲音樂學院副院長貝亞塔·扎瓦慈卡·克落斯(聲樂)
    扎瓦慈卡-克落斯參加過各種國內和國外聲樂比賽,並多次獲獎。在新松奇市波蘭全國阿達·薩麗聲樂比賽中獲得了特別獎。1989年在羅茲舉辦的波蘭校際室內音樂比賽中獲得了榮譽獎。1992年在波蘭杜什尼基-茲徳魯伊舉辦的波蘭全國聲樂比賽中獲得了三等獎。在1992年華沙莫紐什科國際聲樂比賽進入了決賽。在1992年維也納貝爾維迪國際聲樂比賽入圍半決賽。在1988年拿到了波蘭文化部1988-1989學年的獎學金。
  • 廖昌永任上海音樂學院院長
    ,宣布了上海市委、市政府決定:任命廖昌永同志為上海音樂學院院長,林在勇同志不再兼任上海音樂學院院長。會上,上海音樂學院黨委書記林在勇和新任院長廖昌永分別作了表態性發言,表示堅決擁護和服從組織決定,不負重託,努力把上音建設成為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出標準、出經驗,引領專業音樂教育的世界一流音樂學院。
  • 第六屆蔣志偉教授聲樂技巧大師班(廣州番禺站)
    ,畢業於星海音樂學院聲樂表演系,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男高音歌唱家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楊巖教授,1997年至1999年師從韶關學院音樂學院初美華副教授學習民族聲樂,2018年3月訪問期間師從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劇表演藝術家、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院長金曼教授。
  • 【大師課&音樂會】上海音樂學院聲歌系副主任、碩士生導師、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葛毅教授聲樂大師課 學生音樂會
    95年以高分成績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 2001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2002年起,在周小燕教授班上開始從事鋼琴伴奏,並同時與多位著名歌唱家教授們合作,其中包括葛毅,周正,常留柱,石林,楊學進,王凱蔚,楊光等歌唱家。期間曾受聘於周小燕大師班的課程。2006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同年在校擔任聲樂系鋼琴藝術指導。
  • 【學工動態】藝術學院王翊老師榮獲全國高等藝術院校中國聲樂展演銅獎
    2018年11月3日,《第六屆全國高等藝術院校中國聲樂展演》總展演在寧波音樂廳圓滿落幕!此次展演共歷時3天。來自全國八個選區的200餘名選手經過層層選拔參加了總展演,我院音樂表演系教師王翊榮獲銅獎。
  • 我校藝術學院龍曌老師榮獲2019年義大利「聖天使」國際聲樂大賽一等獎!
    2019年8月21日至22日,第九屆義大利「聖天使」國際聲樂比賽在義大利烏爾巴尼亞市舉辦,大賽由義大利烏爾巴尼亞市政府主辦
  • 從四川音樂學院3位教授被調查,看藝考腐敗緣何屢禁不止?
    據經濟觀察報報導,今年6月30日至7月10日期間,四川音樂學院3位教授先後被紀檢監察機關帶走調查,疑因涉及藝術專業招生腐敗。此番被帶走調查的鄧芳麗等3位聲樂系教授,本科階段也都曾就讀於四川音樂學院,其中,鄧芳麗為聲樂系副系主任。據悉,鄧芳麗等人在招生方面收取學生家長的賄賂,已有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鄧芳麗將收受學生家長的錢財比喻成一年一季的「割麥子」。
  • 浙江音樂學院交響樂團2020-2021音樂季交響音樂會
    2019年,浙江音樂學院樂隊學院成立,由著名指揮家、北德國家愛樂樂團首席客席指揮、中央音樂學院樂隊學院創建者胡詠言教授擔任藝術總監和交響樂團總監。自浙江音樂學院成立以來,樂團已出色完成《浙江音樂學院成立大會音樂會》《長徵組歌——大型交響合唱音樂會》《2016國際藝術教育高端研討會音樂會》《紅色經典交響音樂會》《「一心向黨」——浙江省喜迎黨的十九大暨慶祝建黨96周年交響合唱音樂會》《中國——中東歐國家音樂學院院長論壇交響音樂會》《浙江音樂學院2017首屆國際室內樂音樂節閉幕式暨浙江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專場音樂會》《紀念孔子誕辰2569周年交響音樂會
  • 柯蒂斯音樂學院聲樂專業如何?
    柯蒂斯音樂學院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音樂學院之一,1993年獲得美國中部各州高校聯合會高等教育委員會的認可。聲樂專業是柯蒂斯的優勢學科之一,很受音樂學子的歡迎。接下來,大家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柯蒂斯音樂學院聲樂專業吧!
  • 著名作曲家王黎光出任中國音樂學院院長
    原標題:著名作曲家王黎光出任中國音樂學院院長   11月12日,著名作曲家王黎光出任中國音樂學院院長   中國音樂學院是一所新中國成立後,在第一代國家領導人親切關懷下建設起來的集音樂理論及藝術創作全學科的高等學府,凝聚了一大批中國音樂大師級教師隊伍並培養了一屆又一屆的優秀指揮家、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尤為突出的是在民族聲樂教學及實踐等方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學體系,目前活躍在中國樂壇的民族唱法歌唱家幾乎都畢業於該校。
  • 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聲樂系考試要求是什麼?
    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簡稱RCM,是一所有悠久歷史的著名音樂學院,還培養了眾多優秀演奏家、指揮家和作曲家。那麼,你知道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聲樂系考試要求是什麼嗎?接下來,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青島大學音樂學院聲樂系教師專場音樂會 —— 鋼琴藝術指導介紹
    青島大學音樂學院鍵盤系講師,擔任鋼琴主課和鋼琴藝術指導工作。留學期間師從俄羅斯國家功勳藝術家鋼琴家Kazahvatava.L.A教授,多次參加國際比賽和大師課,演奏足跡遍布俄羅斯各大城市及北歐。任職以來多次擔任聲樂系音樂會鋼琴伴奏,獲得一致好評。所教授的學生多次在國內外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其中包括新加坡中新國際音樂比賽,聖彼得堡"Лира"國際音樂節比賽,山東省器樂聲樂大賽等,個人並獲得優秀指導教師榮譽證書。
  • 大賽評委會名單 | 2018年日本·東京國際聲樂比賽
    2007年任命為布雷西亞 L. Marenzio 音樂學院院長, 201現任科莫威爾第音樂學院院長。義大利音樂出版社Ricordi和 Carisch-Warner Bros顧問。受邀義大利「Maggio musicaleFiorentino」, 巴黎「Salle Gaveau」 , 羅馬"the Master Concert Series", Acc.
  • 王喆「我的聲樂學習筆記」唱醉武漢音樂學院
    2015年10月21日晚,「我的聲樂學習筆記」王喆獨唱音樂會2015全國高校巡演第三站走進了美麗的武漢音樂學院,唱響在編鐘音樂廳。一張贈票被賣到了五百塊!編鐘音樂廳能夠容納700多位觀眾,然而這遠遠滿足不了熱情的觀眾們的需求。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正式揭牌成立
    希望深圳音樂學院的發展注重導向型、學術性、綜合性,爭創國際一流音樂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在致辭中表示,隨著音樂學院與醫學院的成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在成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今年是音樂學院首年招生,在廣東省音樂類本科統考批次各高校中名列前茅,聲樂專業綜合投檔成績位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