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中提琴演奏家張曼琴來院舉辦大師班
4月11日下午,中提琴演奏家、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中提琴教研室主任張曼琴老師應邀來我院管弦系舉辦中提琴大師課。
大師課中,學生們分別演奏了勃拉姆斯的《諧謔曲》、斯塔米茲的《D大調中提琴協奏曲》以及巴赫的《c小調協奏曲》等作品。張曼琴針對每一位同學呈現出的具體問題,逐一提出解決辦法,並耐心示範。她親切地啟發學生,探索不同的指法所表達出的不同情感,並講解了更加有效的左手揉弦練習方法,以及如何在演奏中與鋼琴互動交流等問題。
文/楊雙禕
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小提琴教研室主任左軍來院舉辦大師班
4月11日,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小提琴教研室主任左軍應邀來我院管弦系舉行大師班。
大師課上,左軍老師指導學生們演奏了莫扎特的《奏鳴曲K304》、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拉威爾的《茨岡》以及斯特拉文斯基的《義大利組曲》等作品。他指出,學生要理解作曲家創作意圖和宗旨的重要性,這樣才能更準確地把握音樂風格。現場,他示範了發音方法,介紹了左右手的演奏技巧與音色的關係,講解了強弱力度與運弓的關係,並強調了小提琴應與鋼琴密切配合,才將共同完成好音樂作品。
文/閆雯
4月12日,新加坡楊秀桃音樂學院張晉民教授應邀在我院管弦系舉辦了巴松大師班。
張晉民教授現任新加坡楊秀桃音樂學院木管系主任、新加坡交響樂團首席巴松,並於2000年來,擔任中國愛樂樂團客座首席巴松。作為獨奏家,他曾與瑞士比爾交響樂團、德國洛桑室內音樂樂團、法國蘭斯交響樂團、日本福岡交響樂團等著名交響樂團合作演出。
張教授在課上對學生們的演奏進行了全面的點評以及細緻的指導,尤其是對學生的音準和節奏要求十分嚴格,他認真嚴謹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受益良多。此外張教授通過在特製的機器上演示,介紹了哨片的調整方法,並指導學生們製作哨片,使學生們了解了葦片與演奏效果的直接關係。在場師生從中學到了許多專業手法,這對提高巴松演奏水平至關重要。
張晉民教授細緻用心的教學深受學生們喜愛,課程結束時大家仍意猶未盡,期待能夠再次與教授會面!
文/鄭欣
新加坡楊秀桃音樂學院單簧管演奏家馬越來院舉辦大師班
4月12日,新加坡單簧管演奏家馬越來到學院為管弦系學生們開設了大師班。
馬越於1980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1989年赴美國阿拉巴馬州立大學音樂學院留學,1990年赴瑞士蘇黎世音樂學院攻讀,曾師從其父馬洪業(中國廣播交響樂團單簧管首席)、張仁富(中央樂團單簧管首席)、陶純孝和Scott Bridges等教授。1993年獲瑞士蘇黎世音樂學院演奏家文憑,同時任新加坡交響樂團首席至今二十餘年;並任教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期間任中國愛樂樂團特邀首席,中華海外精英樂團首席等;作為獨奏家,多次與新加坡樂團、中國愛樂樂團、澳門樂團合作。2013年被中國中央電視臺評為中國十大管樂演奏家。
大師課上馬越教授對我院單簧管學生們的演奏、尤其是對古典時期音樂作品的掌握上給予了充分肯定,並深入講解了音準、節奏等問題。他指出,德彪西的音樂作品色彩變幻豐富,不僅對音色要求較高,而且對節奏也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他結合自己豐富的演出經驗,講授了熟練掌握各種節奏的重要性。同時,他為學生們一一解答問題,令人受益匪淺。
最後,他叮囑學生,應力求在一、二年級熟練掌握基本功,在三、四年級完善對樂曲的音樂處理;告誡學生,大學時光貌似長久,實則緊迫,要自律守己,勤學苦練,不枉青春。
文/華慧子
編輯:沈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