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強主演的巔峰之作《Hello!樹先生》中,有一個讓人印象非常深刻的片段:樹哥(王寶強飾)的好哥們兒小莊不小心剮蹭了二豬的車,二豬不依不撓非要讓他賠償,可小莊根本賠不起。於是樹哥想當個和事佬,他悄聲對二豬說:「小莊是哥的好哥們兒,給哥個面子。」結果二豬理都沒理他一眼,一把搡開樹哥,罵道:「去,有你什麼事?」
樹哥向二豬求個面子
這讓我想起了曾在上海灘縱橫近30年的青幫大佬杜月笙的一句至理名言:「人生要吃好三碗面,一是體面,二是場面,三是情面。」
說白了,杜月笙所說的三碗面合在一起就是中國人常講的「面子」。
面子,是一種極具中國特色的文化,「給我個面子」可能是每個中國人在有生之年都會經常聽到的一句話。通常而言,當一個人說這句話的時候,其潛臺詞就是:兄弟我在這個地界兒還是有些分量的,你得考慮我的意見。
然而,在很多時候,其實我們可能並沒有我們自己所認為的那麼有分量。既然並沒那麼重要,那麼在要求別人「給個面子」時就可能會被「啪啪」打臉。正如宋小寶的小品《面子》中所說的那樣「我的面子就是你的鞋墊子」。你所依仗的,在別人看來也許只是個笑話,輕飄飄沒有斤兩。
其實,面子歸根結底是實力,從來都是自己掙的,不是別人給的!
《Hello!樹先生》中的樹哥就是這種情況,他一開始對自己並沒有一個正確和清醒的認識,以為自己經常和村裡人喝酒、開玩笑,別人也都很親熱的叫他一聲「樹哥」,自己就多少有幾分薄面,這從他經常把「輩份」掛嘴邊就可以看出來。殊不知自己充其量不過是別人眼裡的笑料,屬於最沒有面子的那類人。
樹哥這次顯然很拿自己當回事,主動替小莊求情,一方面有小莊是好哥們兒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他覺得自己在村裡輩分夠高,面子足夠,剛剛還一起喝酒開玩笑的二豬應該會「給個面子」,然而現實是無情的。
樹哥從未正確認識自己
反觀杜月笙,他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傳奇性的人物,能從一個小癟三混進十裡洋場,一步一步成為上海最大的黑幫青幫的幫主,最後混成社會名流乃至活躍一方的風雲人物,與其對「面子」的深刻理解是密不可分的,「三碗面」正是他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所感悟到的處世之道。
杜月笙講究做事恰如其分,知道哪些事情是該你做的,哪些是不該你做的,哪些事能做,哪些事又千萬不能碰,每件事情又應當以什麼姿態、什麼形象去做。說白了,就是「懂斤兩,知進退」,他在處理與「暗殺大王」王亞樵的衝突時就深刻的反應了這一點。
1930年7月,時任上海輪船招商局董事會會長的李國傑把江安號輪船交付給在上海灘風頭正盛的王亞樵,用以感謝他刺殺被蔣派來監督自己的總辦趙鐵橋。然而江安號的經理張延齡卻仗著自己是青幫頭子張嘯林的本家侄子以及杜月笙的門徒的關係,拒不交船。結果可想而知,王亞樵直接派數百門徒,手執利斧,打上船去威逼張延齡。驚慌失措的張延齡倉皇逃竄到杜府求助。
王亞樵的斧頭幫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既然張延齡上門求助,那麼杜月笙即便不考慮他青幫弟子的身份,也應當因著張嘯林的面子為張延齡撐腰。
然而事實卻出人所料,身為青幫頭子的杜月笙卻並沒有依仗著自己青幫大佬身份去和王亞樵硬剛,反而勸張延齡說:「王亞樵亡命之徒,我等皆難當之,何必計較如此?」
他直接請黃金榮出面向王亞樵求情,並讓張延齡立即交出江安號輪船,主動向王亞樵道歉賠罪。甚至後來王亞樵威逼他讓出部分買辦職位,並賠償十萬大洋,他也忍痛全盤接受。
很多人都對杜月笙處理此事的方式感到不理解,認為堂堂一幫之主,為何就如此怕了王亞樵,無端弱了自家幫派的威風?
其實,杜月笙對張延齡說的話已經講的非常明白了,「王亞樵亡命之徒」。在杜月笙眼中,如非必要,萬萬不可與此人衝突,這是非常愚蠢的事。
他對自己以及對王亞樵都看的非常明白:自己雖然勢力雄厚,但妻妾成群、富甲天下,已經沒有了亡命天下的勇氣。而王亞樵卻風頭正盛,是個亡命之徒。與之硬拼,即使最終獲勝,其實也是輸了。
於是,杜月笙最終選擇了後退一步,雖然表面上弱了自己,但卻將風險降到了最低,而且給也足了王亞樵面子以換取他的交情。
該慫就慫,要臉面不假,但不是什麼時候都適合為了面子硬來,韓信能忍「胯下之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杜月笙這種對自身實力清醒的認識以及對面子的理解,顯然不是張延齡這種愣頭青所能理解的。
杜月笙
杜月笙常講:「錢財用得完,交情吃不光。所以別人存錢,我存交情。」
很多人拎不清錢財與交情的關係,經常為了一些蠅頭小利而損失掉最為重要的交情,這在杜月笙看來,是非常愚蠢的。他認為,損失些錢財能夠換來與王亞樵的交情是非常值得的事情。
事實證明,杜月笙的選擇是正確的,也正是因為他與王亞樵有這麼一份「退讓」的交情在裡面,1933年,王亞樵因青幫弟子草菅人命一事向杜月笙興師問罪時,最終礙於面子才停止了追究。
此事的起因是這樣的,杜月笙的一個在上海浦東私設嗎啡製造工廠的門徒,同廠內的一個職工產生糾紛,於是將其毒殺,繼而又將得到消息的該職工的家屬暗殺。王亞樵聽聞此事後,寄函杜月笙:「你放任門人草菅人命,毫無人道,吾當小試牛刀,以為懲戒。」
杜月笙接函後很是嚇了一跳,他多方託人斡旋、疏通,王亞樵最終礙於面子,這才停止追究此事。其實,如果沒有前文中所述的杜月笙「花錢買交情」,以王亞樵的脾性,此事很難就此善罷甘休。
杜月笙所說的三句話,第一句講的是處世哲學,第二句講的是要學會放下面子,第三句講的是錢財和人情的關係。
雖然杜月笙生活的時代離我們已經過去了近百年,但人和人之間的交往並沒有什麼不同,因此他的上述三句話,即使放到現在也仍然適用。
身處現代社會的我們,周旋於職場和芸芸眾生之中,更應當深刻認清自己的身份,儘量選擇做與身份相符的事情,吃好「三碗面」,萬事拿得起,放得下,千萬莫為蠅頭小利而折了自身的根基,這樣才能如魚得水。
否則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冒冒失失讓別人給個面子,自取其辱不論,損了面子後又難以釋懷,惱羞成怒之下,就很難說清事情會想什麼方向發展了。
[作者「過期大還丹」為您深度剖析歷史上的傳奇人物和事件,敬請斧正!感謝您的關注、點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