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文藝】王三毛 ||《山海情》熱播,合陽籍編劇王三毛如是說

2021-02-08 西河文藝


背景:1月27日,由國家廣電總局主辦的電視劇《山海情》創作座談會在京召開。23集電視劇《山海情》講述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寧夏西海固人民在黨和國家扶貧政策的引導下,在福建的對口幫扶下,不斷探索脫貧致富路徑,通過奮鬥獲得美好生活的故事。該劇自1月12日於浙江衛視、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東南衛視、寧夏衛視、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等平臺進行首輪播出以來,收穫了不俗播出成績,口碑不斷發酵上揚,成為一部破圈層的主旋律作品。

電視劇《山海情》(原名《閩寧鎮》)從啟動到現在,已過去一年多了。作為編劇,回溯這次創作經歷,有太多感慨、感想和感動。我記得最後一集劇本寫完,是2020年10月7日下午5點,我難掩心情的複雜和衝動,控制不住自己,分別給侯鴻亮和孔笙發了條微信,感謝他們陪同編劇度過了在艱難中前行的日子。

此次創作經歷又讓我回到了過去,回到了最初寫電視劇時的狀態。那是1992年的冬天,我才30出頭,給陝西電視臺寫了我的第一部電視劇,劇名叫《秦川牛》,該劇以全國勞模、農業科學家李立科為原型。那時的創作方法很乾脆也很簡單——紮下去。找李立科先生,找他手把手教過的農民,跟他們一塊吃住行,一塊幹活,研究種小麥,搞清楚為啥在渭北黃土高原,只有用磷肥,才能讓小麥的根須扎得深、能抗旱、多打糧,也搞清楚了為啥李專家患病之後,能有那麼多人為他祈福流淚⋯⋯後來電視劇播出了,全國各地的農民朋友給李立科寫了很多信,感謝他讓他們明白了科學種田的好處,也祝他安好,把李立科奉為他們心中的當代農神后稷。

此次《山海情》的創作如出一轍,接到創作任務,我們從閩寧鎮採訪到西海固,又從西海固採訪到福建莆田,深入了解了很多精彩的人物和事件,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情感、真實的徘徊猶豫充斥其中。從想不通、不接受,到用雙手創建了新家園,那些曲折的過程、思想的轉變、真誠的笑臉和話語,讓我們真切體驗到他們由窮變富、過上好日子的喜悅,和對黨對國家的感激之情。

編劇寫劇本,除了要有國家視野的高度,只有紮根在百姓中間,才能看到百姓真正的問題、需求與國家意志的交集與融合點,你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我們在劇本創作初期,在採訪中對比過閩寧鎮現在的樣子和布局初期的樣子,可謂天壤之別。要讓初來乍到、身在其中吃苦吃土的移民,短時間內去理解,能看到未來,那是不現實的。要讓他們心甘情願看到遠處的那道光,也並非易事。《山海情》這部劇,恰恰就展現出了這段不易,寫出磨合陣痛的艱難與掙扎,以及奔向美好的新生活的努力。

在福建採訪的時候,我看了習近平總書記《擺脫貧困》那本書,那是他1988年至1990年在寧德地委工作期間,圍繞閩東地區擺脫貧困問題的所思所講,其中有一段話,對我觸動很大。他用「滴水穿石」這個成語,形容脫貧工作的艱巨性和所需要的韌勁。他說,因為事物的發展變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質變要有量變的積累。比如閩東的落後狀況是歷史形成的,改變閩東的落後面貌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有一股韌勁。沒有鍥而不捨的毅力,不願付出艱辛於他人數倍的努力,不靠一點一滴量的積累,涓滴成流,聚沙成塔,是不能做成事業的。

滴水穿石的精神和脫貧攻堅的韌勁,同樣適用於編劇。我認為,在眼前這樣一個大時代的背景下,我們編劇的創作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也需要在創作上進行脫貧。這個貧,就是生活積累與時代擔當的貧乏。關在屋子裡假想,組織人馬侃劇,是出不了有血肉有溫度、有擔當有情懷的好作品的,反而會讓你的創作乏力致貧。編劇要脫貧,就得撲下身子,到火熱的生活中去,扎到老百姓人堆裡,看清楚他們飯碗裡的稀稠,讀明白他們眉宇間的喜怒哀樂,你才有可能寫出滾燙的、鮮活的、貼近百姓、反映時代真諦的高質量的劇作。

去閩寧鎮採訪到的第一代移民給我們反覆講過,當年他們來的每一撥人都只能住地窩子,到了夜裡一片漆黑,只能聽到風在吼。有的人傍晚到,住了一夜地窩子,第二天天一亮就回老家了。意志再薄弱點的,就用搬遷指標,換條金駝香菸,外加一張返程車票。能真正留下的不多,大多都是匆匆過客。他們開玩笑說,當時留下最多的,是地窩子和沒人照料的白楊樹。可當我們採訪到第二代移民時,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我們從一個叫沙金龍的年輕人及其6個合作夥伴那裡真切感受到閩寧鎮的巨大變化。身為二代移民子弟,這群高學歷的碩士研究生、回到閩寧鎮的創業者,放棄了一線城市的發展,憑藉其專業智慧,在父輩們用血汗建設起來的閩寧鎮開啟了全新創業。他們成立了一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門生產乳脂黃油及其深加工產品,所創造出來的利潤,顯然是父輩們所不能同日而語的。我問他們為啥要回來創業?沙金龍說,政府低價租給他們彩鋼房,讓他們免去了自建廠房的大投資,到哪裡找這優惠?現在的閩寧鎮,也不是當年飛沙走石、鳥不拉屎的地方,遍地是創業園、葡萄酒莊、光伏產業、特色種植、各種高科技產品,這麼好的創業環境,又是自己的家鄉,為啥不回來呢?!這就是新一代閩寧人的風採。

通過《山海情》的創作,我越發體會到,要寫出高品質的、老百姓喜歡看的電視劇,手法可以出新,題材可以百花齊放,但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深入生活,回到人民大眾的情感中去。惟其如此,你的藝術生命之樹才會常青。

我最近正在創作《生命樹》的劇本,在玉樹採訪到了被當地牧民譽為草原上的「牛博士」的博士後畜牧專家宋仁德時,看見他牆上掛了一幅字:「缺氧不能缺精神,高原再創新高峰」。顯然他是在給自己鼓勁,我也想用他這個精神給自己鼓個勁,多出作品,出好作品。

我是西北人,我們村離閩寧鎮雖說有好幾百公裡,但西北人的生活習慣、早期的貧困落後、性格特點都差不多。我們村也有馬喊水、李水花那樣的人。所以我在閩寧鎮和西海固採訪的時候,對那些採訪對象都不陌生。

但恰恰覺得創作很順利的時候,難度上來了。大綱階段,數易其稿,都沒有得到認可。我們一度認輸,甚至想放棄。後來經過不斷反思,才慢慢明白:一是壓力大,太想寫好,反而找不到方向;二是調子定高了,想寫出吊莊移民的變遷史,卻顯得空洞乏力,人物扁平,不接地氣。所以我們再次出發,在和導演溝通劇本時大膽提出,這回我們不寫變遷史,而是用文學的表達,拍出這一百多萬吊莊移民的心靈史,給時代一個交代,給後人一個記錄。幸運的是,導演也贊同我的想法。

所謂文學的力量,我的理解是情感永遠比思想更深刻,更能打動人心。《山海情》能得到觀眾的喜歡和認可,是因為創作者敢於誠實地面對這段歷史,不迴避人性,不辜負人心,不粉飾生活,用我們一顆赤誠的心和對這片土地的愛,完成這部作品。

【作者簡介】王三毛,原名王軍,1959年6月出生,陝西合陽人。省作協會員,省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曾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電視劇「飛天獎」等榮譽。

相關焦點

  • 電視劇《山海情》1月12日首播
    1月7日,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廣播電視局獲悉,電視劇《山海情》近日官宣定檔,將於2021年1月12日起登陸寧夏衛視、東南衛視、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浙江衛視黃金檔首播,深圳衛視黃金檔跟播,並將在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三家網絡平臺播出。
  • 電視劇《山海情》首發片花 講述生動扶貧故事
    ,該劇由正午陽光出品,高滿堂任劇本策劃,王三毛、未夕、小倔、磊子、邱玉潔、列那編劇,孔笙、孫墨龍執導,侯鴻亮任製片人,黃軒領銜主演,張嘉益、閆妮、黃覺、姚晨、陶紅、王凱特別出演,熱依扎、黃堯、白宇帆、尤勇智、胡明、姜冠南、王莎莎主演,郭京飛、祖峰、白宇、郎月婷友情出演。
  • 電視劇《閩寧鎮》更名《山海情》 黃軒張嘉益化身脫貧帶頭人
    》(原名《閩寧鎮》)發布「志高情深」版片花和「山海相會」版海報,該劇系國家廣電總局重點電視劇,由國家廣電總局統籌指導,福建省廣播電視局申報立項,寧夏回族自治區廣播電視局支持拍攝,該劇由正午陽光出品,高滿堂任劇本策劃,王三毛、未夕、小倔、磊子、邱玉潔、列那編劇,孔笙、孫墨龍執導,侯鴻亮任製片人,黃軒領銜主演,張嘉益、閆妮、黃覺、姚晨、陶紅、王凱特別出演,熱依扎、黃堯、白宇帆、尤勇智、胡明、姜冠南、王莎莎主演
  • 文藝批評·斜目而視 | 《山海情》
    導演: 孔笙 / 孫墨龍編劇: 高滿堂 / 王三毛 / 楊筱豔 / 小倔 主演: 黃軒 / 張嘉益 / 閆妮 / 黃覺 類型: 劇情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語言: 漢語普通話 / 西北方言首播: 2021-01-12(中國大陸)集數: 23單集片長: 45分鐘又名: 閩寧鎮 / Minning Town
  • 《山海情》開播,黃軒張嘉益主演,侯鴻亮蓋章超越《大江大河》
    1月11日,同樣是正午陽光出品的新作《山海情》在北京舉辦看片會,不僅收穫在場媒體的一直好評,製片人侯鴻亮還蓋章「這是正午陽光近年來最重要、最好的作品」,也就是說,比《大江大河》還要好。
  • 電視劇《山海情》劇情持續升級 歡笑延續感動升溫
    由國家廣電總局策劃組織指導,福建省廣播電視局申報立項,寧夏回族自治區廣播電視局支持拍攝,正午陽光出品,高滿堂任劇本策劃,王三毛、未夕、小倔、磊子、邱玉潔、列那編劇,孔笙、孫墨龍執導,侯鴻亮任製片人,黃軒領銜主演,張嘉益、閆妮、黃覺、姚晨、陶紅、王凱特別出演,熱依扎、黃堯、白宇帆、尤勇智、胡明、姜冠南、王莎莎主演,郭京飛、祖峰、白宇、郎月婷友情出演的扶貧攻堅劇
  • 預告片都能把人笑到頭掉,《山海情》嗑到了!
    《山海情》主要以寧夏閩寧鎮為背景,講述的是90年代脫貧攻堅的故事,雖然是相對偉光正的主旋律題材劇,觀眾的期待聲可是一點都不少,為啥?再加上本劇劇本策劃是高滿堂,王三毛、未夕、小倔、磊子、邱玉潔、列那擔任編劇,孔笙、孫墨龍指導,侯鴻亮擔任製作人,這主創陣容,出手就是王炸。不過,更令人驚喜的是《山海情》的演員陣容,光是看見他們的名字,就足夠令人心安。
  • 正午陽光全新力作,有望超越《大江大河2》的《山海情》,定檔
    比如大家都覺得《大江大河2》已經很難超越的時候,正午陽光再次出手,拿出了《山海情》這部劇。此次,正午陽光啟用了自家的黃金製作班底,包括導演孔笙和孫墨龍,以及編劇高滿堂和王三毛等7人。
  • 《山海情》2021爆款預訂,從導演到演員,該劇的陣容到底多強大?
    而2021年,他執導的《山海情》即將於1月12日上線,看到這則消息,相信劇迷們一定非常期待這部劇吧!除了孔笙導演之外,這部劇的陣容也非常強大。這部劇的主演有黃軒、張嘉譯、閆妮、黃覺、姚晨、陶紅、王凱等,除此之外,熱依扎、黃堯、白宇帆、尤勇智、胡明、姜冠男、王莎莎、郭京飛、祖峰、白宇、郎月婷等眾多演員也會出現在這部劇中。
  • 《山海情》:無私情誼 山海為證
    1月12日,作為「理想照耀中國——國家廣電總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電視劇展播」劇目,電視劇《山海情》在寧夏衛視、東南衛視、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浙江衛視黃金檔首播。寧夏大學教師賈龍說,《山海情》中,幹部帶頭幹,群眾跟著拼命幹,始終咬緊牙堅持不懈,閩寧鎮不就是這樣幹出來的嗎?這就是「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精神的具體寫照。「《山海情》以展現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閩寧模式』為創作命題。
  • 《山海情》熱播,黃軒化身基層幹部直言「當家難」
    正在北京衛視熱播的現實主義大戲《山海情》將這段艱難卻輝煌的歲月鋪展至觀眾面前。《山海情》「豐收小院」海報。劇中,由黃軒飾演的馬得福是西海固村民脫貧之路的引領者與開拓者,這個剛從農校畢業的年輕小夥,懷揣著義無反顧的堅定信念和赤誠之心,迎面困境與機遇,一點點拉開了脫貧致富的帷幕。
  • 山海情八大美女演員人物排名分別有誰 山海情女演員誰最美
    文末有福利近期《山海情》正在熱播中,各位小夥伴們有沒有被劇裡的大美女看花了眼呀?那麼,山海情八大美女演員排名!
  • 年度大戲開播,《山海情》引熱議!
    《山海情》是全明星陣容出演,但觀眾們評論說,「演員都像從土裡長出來的一樣!」「看《山海情》真的會給人一種震撼感,而這種震撼感來自電視劇的用心和演員表演的用心!」「演員精湛的表演已看不到『表演』」,他們與劇情融為一體。
  • 《山海情》的秘密:讀懂角色名字,就能明白人物命運
    《山海情》開播後,有很多網友寫分析貼。我抽空讀了一些文章,發現沒有人從角色名字解讀它。 我就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吧。 很多時候,一部講究的文藝作品,懂得讓人物名字和人物命運息息相關。 這點可以在很多經典小說中找到例子。
  • 《山海情》是一部可視化的回憶錄
    最近,熱播劇《山海情》火了,有人說《山海情》是一部艱苦奮鬥史,這其中寫滿了「扶貧人」的無私奉獻和「脫貧者」的勤奮勇敢,人物形象不僅立得住,還能深入人心。可是我卻想從另一個角度去說,那就是每一集的劇情發展,都使我回想起自己當年的生活情景。可以說,《山海情》是一部可視化的回憶錄。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在《山海情》中,很多人的名字都帶有一個「水」字!
  • 我們的「山海情」
    我利用春節假期的時間,觀看了脫貧影視劇《山海情》。     《山海情》這部影視劇以閩寧鎮的發展歷程為創作命題,展現了東西協作對口幫扶的政策背景下,福建和寧夏兩地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誼,描繪出一幅雄厚壯闊的脫貧故事畫卷。劇中鮮明的角色,樸實的方言,真實的情感,獲得廣泛共情。
  • 這部電視劇熱播!莆田美食搶鏡啦……
    近日在東南衛視、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浙江衛視、寧夏衛視黃金檔熱播《山海情》曾在莆田取景拍攝劇中出現了眾多莆田元素莆仙話、黃嶼沙灘、電子廠…《山海情》以展現東西協作扶貧下的「閩寧模式」為創作命題,於去年9月1日在莆田啟動福建首場拍攝。
  • 《山海情》:這部電視劇絕對是差異化策略的成功案例
    《山海情》:這部電視劇絕對是差異化策略的成功案例差異化策略是指為使企業產品與競爭對手有明顯區別而獲得競爭優勢的戰略。
  • 又是一部「劇王」?《山海情》開播零差評,一口氣刷完兩集不過癮
    正午陽光的高分年代劇《大江大河2》剛剛大結局,就迎來了下一部扛鼎力作《山海情》。這部由正午陽光的頂級團隊,孔笙導演和高滿堂編劇共同製作的《山海情》原名叫《閩寧鎮》,這部劇的主演是黃軒、張嘉譯、姚晨、熱依扎、閆妮等演技非常有實力的一眾演員,從性質上來說是扶貧劇,但是卻跳出了以往扶貧劇那些掛羊皮賣狗肉的花架子,給觀眾看了一出好看且紮實的年代扶貧劇。
  • 被《山海情》《江山如此多嬌》圈粉了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祁琦脫貧攻堅劇《山海情》自上周開播後,不僅保持著較高的收視與熱度,更於1月18日在豆瓣網開出了高達9.2的分數。因國家廣電總局的大力推進,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待播的重大題材劇已有40餘部,並因接地氣、新視角等特點逐漸成為市場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