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看電影開始,感受生物識別技術的科技感 宮雅卓專輯

2021-02-25 雷鋒網

本期雷鋒網專欄作者推薦:宮雅卓,聚虹光電創始人,上海交大博士,主攻生物識別領域,在虹膜識別研究領域有15年專研。

宮雅卓的文章總是用平實易懂的語言解釋生物識別技術(包括人臉識別、虹膜識別、語音識別、步態分析等)的優劣和原理,並且穿插著生動的例子,尤其是電影方面 —— 他亦帶來過《碟中諜5》的生物識別技術系列解析,深受讀者歡迎。作為一個影迷,每每讀到這類文章,都有著無以倫比的親切感。

雷鋒網專欄將在每周六推出系列回顧,如果你有感興趣的專欄作者或主題,請評論留言,我們將會在下期的推薦中優先考慮。那麼就讓我們先來回味宮雅卓帶來的「電影與生物識別技術」之旅吧(以下標題點擊後均可閱讀文章):

1、《碟中諜5》背後的生物識別技術有哪些?

幾乎每部「碟中諜」電影都會在生物識別領域引起一場熱烈討論,而在《碟中諜5》中,伊森·亨特則亮出了新技術 ——「視網膜識別」: 一臺攝像機對準英國首相的右眼,隨著兩道紅光掃過,伊森·亨特打開了決定人類命運的「紅盒子」。相比起相對來說更為人們所知道的虹膜,視網膜會更勝一籌嗎?究竟誰才是科幻片最青睞的高科技?

2、碟5中讓阿湯哥頭疼的「步態分析」,究竟神在哪裡?

《碟中諜5》中的最令人驚心動魄的橋段就是這個了:黑客班吉在得知他必須穿越一套「步態分析系統」才能進入目的地時,徹底絕望了,最後只能靠伊森.亨特屏息3分鐘潛水強行入侵後臺數據才得以攻破步態分析系統。

那麼連IMF的特工們,都無法直接攻破的「步態分析」技術,究竟神在哪裡?它的原理又是什麼呢?


3、只需一臺錄音機就可實現攻擊,阿湯哥是怎麼做到的?

電影中,伊森.亨特重複播放由若干單詞組成的一小段英國首相的錄音,就輕鬆騙過了語音識別系統。看似輕鬆的破解過程,只需要一臺錄音機就能完成的攻擊手段,讓「語音識別技術」在黑科技雲集的科幻大片中並不那麼耀眼。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語音識別技術在幾種生物識別技術中的應用其實卻頗為廣泛,比如像Siri一般的智能小助手就是如此。那麼語音識別技術能多大程度地改變我們的生活,它真的缺少技術含量嗎?


4、司機冒充趙薇老公賣房,他是怎麼騙過人臉識別系統的?

聊完電影,我們來聊聊人臉識別。

人臉識別在科技圈熱門已久,比如支付寶的人臉支付、微軟辨別年齡的網站How-Old.net、周鴻禕奇酷手機的人臉識別、招商銀行啟用的人臉識別開戶……然而,最近的大新聞卻是 —— 趙薇的老公黃有龍被告上法庭,原因竟是其司機靳某騙過公證處的人臉識別系統,以委託人的身份賣掉了趙薇家一處千萬的豪宅,而整個過程黃有龍並不知情,是遭人「冒充」。

此報導一出,對於人臉識別的困惑在一起席捲了廣大群眾。然而在科技圈,對於人臉識別的優劣其實一直都有分析,那麼這項技術到底好不好、該用在哪裡呢?


5、Windows 10為什麼不採用 「最好的生物識別技術」?

Windows hello是微軟推出 Windows 10時採用的一種生物特徵授權方式,讓你能通過識別生物特徵訪問你的windows 10設備。進行身份驗證的方式有三種(指紋識別、面部識別、虹膜識別),其中的面部識別是Windows Hello的重點項目。微軟稱,在其內部測試中,Windows hello對於人臉的錯誤識別率僅為十萬分之一(0.01%),拒絕識別率為2% - 4%。不過在整容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一個人的容貌確實不太可靠。而微軟顯然也低估了雙胞胎的厲害,在6對雙胞胎的識別測試中,windows hello認錯了1對,錯誤率為16%。

相比人臉識別,明顯還有更好的生物識別技術,那麼Windows 10為什麼不將他們作為重點呢?


本期的作者專輯就到這裡了,下一期,你們想看到誰的特輯呢?評論告訴小編吧!

註:點擊「閱讀原文」讀作者生物識別系列更多文章。

微信ID:leiphone-sz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生物識別技術:歷史、風險和未來
    到19世紀初,以捷克生理學家揚·埃萬傑利斯塔·普爾基涅為代表的學者已經開始嘗試對指紋進行分類。到了19世中期,人們已經開始猜想,指紋這種生物信息對於人來講是獨特的、一致的,因此可以用這一性質來輔助進行身份識別。其中的一個代表人物是英國人威廉·詹姆士·赫歇爾(WilliamJamesHershel)。他從年幼時就好奇指紋的性質,並不惜用化學試劑灼傷自己的手指來驗證了指紋重生前後形狀一致的事實。
  • 洛杉磯國際機場升級為防疫機場,利用面部生物識別技術出入境
    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 美國洛杉磯海關邊境保護局(CBP)1日透露,他們與洛杉磯國際機場(LAX)合作,利用面部生物識別技術將洛杉磯機場定位為新冠疫情期間的非接觸式安全機場,該項措施讓機場出入境實現生物識別無紙化,讓旅客出入境手續更快捷、更安全。機場運營總監馬泰爾(Carlos C.
  • 綜合應用生物識別技術打造智慧通道,市場年複合增長率近20%,《智能產品世界:生物識別專輯》推出!
    本期正文生物識別指的是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相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來進行個人身份鑑定技術。按不同的識別方式,生物識別可分為指紋識別、虹膜識別、語音識別、靜脈識別和人臉識別。 目前,在許多高鐵站,只要「票、證、人」合一,最快5秒即可進站。
  • 「智庫」從電影世界走向現實生活的虹膜識別技術
    當時是不是感覺特神秘、科技感十足?其實他不是在掃臉,而是在進行虹膜驗證。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如今虹膜識別技術已從電影世界走向現實生活。那麼,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生物識別技術和被公認為最具有發展前景的虹膜識別技術。何為生物識別技術?
  • 騰訊優圖宣布推出系列全新生物識別技術,幫助人類進入真正「懶」時代
    以來的 經過數月以來的刻苦攻堅和版本迭代,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騰訊優圖實驗室宣布正式推出系列全新生物識別技術,包括眼神識別、手相識別、唇紋識別和腦電波識別等多種功能,幫助人類進入真正的「懶」時代。
  • 生物識別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這樣!
    漫威的電影總是在視覺上及其驚豔,尤其是在它的科幻電影中黑科技總是層出不窮,比如X戰警中教授的實驗室只有掃描本人的眼睛才能進入,鋼鐵俠中人工智慧賈維斯能精準匹配主人,別以為這些都只存在於未來,其實這都是已經實現的生物識別技術。
  • 僅中國有屏下指紋技術嗎_中國指紋識別技術公司匯總
    2013年,蘋果率先推出了首款採用Touch ID指紋識別技術的智慧型手機iPhone 5s,隨後便成功推動了指紋識別技術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應用。相對於其他生物識別技術來說,指紋識別技術在保證足夠安全和準確性的前提下,具有更為便捷、易用、穩定、低成本等眾多方面的優勢。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發展,2015年指紋識別已迅速成為了千元智慧型手機的標配。
  • 晶方科技:生物身份識別 MEMS傳感器放量
    晶圓級封裝代表了封裝行業未來的技術發展趨勢,目前主要用於影像傳感晶片、MEMS傳感器、生物身份識別晶片等。與傳統綜合型封測企業相比,公司的晶圓級封裝業務有望獲得更快的成長速度。我們維持「謹慎買入」評級。  公司在影像傳感晶片領域市佔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 人臉識別技術解析
    更有甚者,將參與者的人臉換臉到了主持人上,然後順利的通過了轉頭、搖頭、微笑等的一系列的人臉識別活體驗證。這一實驗引起了人們對人臉識別技術的擔憂,人臉識別到底靠譜麼?憑照片就可以製作出可欺騙人臉識別技術的模型,以後還能不能愉快地在社交平臺上曬自拍了?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聊一聊人臉識別技術。
  • 2021年中國生物識別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預測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生物識別技術指利用指紋、人臉、虹膜、靜脈和聲紋等人體固有的生理特徵以及行為特徵,通過生物傳感器採集數據,利用計算機、光學及聲學分析等科技手段對個體身份進行鑑定的識別技術。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三、我國生物識別技術發展概況國內市場方面,國外公司提供核心技術的產品在我國生物識別市場仍然佔據一定比例,但是我國部分自主產品已經可以與國際先進產品相抗衡,且部分企業已在全球範圍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 全新iphoneX面容ID人臉識別技術是什麼?
    蘋果今年的重頭戲十周年紀念版iPhoneX手機搭載Face ID (又稱面容ID技術)面部識別技術,可以用人臉直接解鎖屏幕。這無疑是蘋果的一項重大技術革新,那iPhoneX啟用的Face ID人臉識別技術到底厲害在哪?
  • 阿聯航空在杜拜機場推出一體化生物識別便捷通道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阿聯航空近日在杜拜國際機場推出了一體化生物識別通道,這是阿聯航空致力不斷創新與打造便捷乘客旅行體驗的舉措之一。目前,這一非接觸式機場體驗已對從杜拜出發和在杜拜轉機的阿聯航空乘客開放使用。
  • 人臉識別技術實現方法全解析
    人臉識別,一種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認證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近年來,隨著歐美發達國家人臉識別技術開始進入實用階段後,人臉識別迅速成為近年來全球的一個市場熱點。雖然人臉識別技術經常聽,但你知道它是如何實現的嗎?
  • 美國紐約州籤署法案:禁止人臉識別技術進校園
    紐約州禁止人臉識別技術進校園據當地媒體報導,近日,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庫莫籤署了一項法案,禁止在學校使用面部識別技術和其他生物識別技術。庫莫表示,面部識別技術能夠使紐約人獲益良多,但它的使用會帶來嚴重和法律層面的隱私擔憂,因此不得不進行檢驗,尤其是在校園裡。
  • 步態識別技術首次大規模應用
    在黑科技滿滿的《諜中諜5》電影中,阿湯哥的搭檔班吉·鄧恩在成功通過了指紋解鎖、三重物理旋轉密碼鎖後,終於迎來了令他徹底絕望的「步態識別鎖」終極挑戰。連最會塑造超級英雄的好萊塢導演,在面對這項生物識別技術時也不得不表示一下對高科技的尊敬了,只好安排讓阿湯哥跳入巨型的水冷數據中心,將班吉·鄧恩的步態資料預先儲存在檔案中,好讓他能夠光明正大地從步態識別的攝像頭下走過去。
  • 矽谷工程師夫妻因為太喜歡棕熊,開發出AI熊臉識別技術
    埃德(Ed Miller)和瑪麗(Mary Nguyen)這對夫妻原是美國矽谷的AI軟體工程師,幾年前在網絡增至到阿拉斯加棕熊的視頻並喜歡上這種毛茸茸的可愛巨大的生物。 以狗狗臉部識別系統為基礎,訓練出BearID AI識別系統 埃德和瑪麗在一個致力於撮合工程師與保育的網站上(wildlabs)找到了兩位想運用臉部識別來幫助棕熊研究工作的棕熊保育學者:Clapham博士及Chris保育員,並開始了密切的合作,這對夫妻一起用業餘的時間幫助這項研究技術的開發。
  • 臉部解鎖新時代大幕開啟,指紋識別技術將被無情拋棄?
    在過去了13年後,如今許多輕薄的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支持通過按壓手指指紋來解鎖設備的方式,而《超人總動員》中的臉部識別技術似乎也即將來到我們身邊。比如,一些筆記本電腦和行動裝置如今都開始支持臉部識別技術。此外,隨著體積小到足以裝進我們手機的專用硬體不斷成熟,這一技術的未來應用範圍恐怕也將迎來巨大擴展。
  • 生物識別濾光片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圖」
    數據來源:中國光電子協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三、中國生物識別濾光片行業驅動力未來智慧型手機市場是生物識別濾片下遊核心終端市場,隨著智慧型手機等消費類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以及智慧型手機全面屏的浪潮下,3D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技術已成為高端智慧型手機實現全面屏的主流解決方案,未來以生物識別濾片為核心技術的
  • 「人臉識別第一案」判了!40年刷臉技術下一步怎麼走?
    近日,這一涉及公民生物識別信息採集的服務合同糾紛案一審宣判。最終,法院判決野生動物世界賠償郭兵合同利益損失及交通費共計1038元,刪除其辦理指紋年卡時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內的面部特徵信息;駁回郭兵提出的其他訴訟請求。 該案由於涉及人臉等個人生物識別信息採集、使用等問題,受到輿論廣泛關注,被稱為「人臉識別第一案」。
  • 印刷柔性電極的自適應機器學習可穿戴生物傳感系統,用於手勢識別
    這是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工程師開發的一種新設備的目標之一,該設備可以根據前臂中檢測到的電信號識別手勢。該系統將可穿戴生物傳感器與人工智慧(AI)相結合,有一天可以用於控制假肢或與幾乎任何類型的電子設備進行交互。